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05)滬二中民二(民)終字第2249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凌云立,男,1956年5月20日生,漢族,住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趙昆路21號301-302室。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青浦區徐涇供銷合作社,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
法定代表人徐國梁,主任。
委托代理人方世林,在該供銷合作社工作。
委托代理人胡惠樂,在該供銷合作社工作。
上訴人凌云立因財產所有權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2005)青民一(民)初字第327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原審被告凌云立原為上海市青浦縣趙巷供銷社的職工,后因犯盜竊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被原單位除名。1995年,被告服刑結束,并將其戶口遷回至上海市青浦縣趙巷鎮滬青平公路3490號303室,該房于2002年因市政動遷而拆除。為此,原審原告上海青浦區徐涇供銷合作社將屬其單位所有的、位于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滬青平公路2482號306室的房屋安排給被告居住,并于2003年5月20日雙方簽訂了一份徐涇供銷社(趙巷)職工住宅房使用權轉讓協議,協議約定被告向原告購買位于上述306室的(趙巷)職工自管房住房使用權,實際使用面積為20.30平方米,出售基價每平方米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80元,總額5,684元。2004年 5月,被告因經濟原因而將上述306室以33,600元的價格賣給原告單位的職工(被告的原同事)。被告于2004年9月擅自搬進屬原告所有的位于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趙昆路21號301-302室系爭房屋,并將該房的鋼窗及鐵門拆除后出賣他人。原告要求被告搬出未成功,故涉訟。原審另查明: 2002年1月31日,由青浦區供銷合作聯合社以青供聯辦(2000)字第16號關于轉發青浦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同意組建青浦區白鶴等五個供銷合作社意見》的通知,其中明確撤銷趙巷、徐涇兩個基層社建制,組建上海市青浦區徐涇供銷合作社。
原審原告上海青浦區徐涇供銷合作社訴稱:原審被告凌云立原系趙巷供銷社的職工,因違法服刑四年,根據規定解除了與被告的勞動關系。2001年由于318國道整治,被告原居住的趙巷供銷社自管房動遷,為照顧被告的居住,經雙方協商,原告妥善安置被告居住在上述306室。因被告仍經常賭博而于2004年8月將該房賣給他人抵債。2004年9月8日,被告撬開原告所有的系爭房屋的門鎖,強行非法侵占居住。原告得知后即派人至現場要求被告立即搬離現場,也向所在的派出所進行匯報。在此期間,原告與當地有關部門做被告工作,均無結果。2005年3月7日,原告人員發現被告已將房屋的一扇鐵門、5扇鐵窗框架子擅自拆除并出售,嚴重破壞了房屋結構,侵害了原告的利益。為此訴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立即搬離系爭房屋,并恢復該房的原結構。
原審被告凌云立辯稱:其不同意原審原告上海青浦區徐涇供銷合作社的訴訟請求。被告自1974年起到趙巷供銷社工作,后于1991年至1995年服刑四年,但其戶口至今仍在趙巷供銷社,未曾變更(除服刑期外)。在服刑之前,被告在原趙巷鎮趙巷四隊有租賃房,面積為35.1平方米,服刑期間,單位在未通知其本人及家屬的情況下拆除了該租賃房。被告服刑回來因生活困難而借了許多錢,無法生存,因此才將上述306室的房屋賣給他人。系爭房屋是在原告等各方面人員在場的情況下搬進的,不存在非法侵占居住。由于原趙巷供銷社將被告租賃的房屋拆除,只給被告20.30平方米面積的房屋,按現在每人24平方米面積計算,原告尚欠被告20多平方米,因此要求按原價格,即每平方米280元購買現住房中超過原住房面積的部分。
原審法院審理中,被告認為其在服刑之前租賃的位于原趙巷四隊底樓7室的趙巷供銷社自管公房,面積要大于后出售給其的房屋,故原告應補償其不足的面積。原告則認為被告服刑之前的房屋是原趙巷供銷社的公房,因被告服刑而予收回。
原審法院認為:公民、法人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而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本案中原審被告占有、使用屬原審原告所有的系爭房屋,并將該房內的一部分設施予以拆除后變賣,屬侵害原告財產所有權的行為,現原告主張被告恢復并搬離系爭房屋的請求應為正當,予以支持。被告認為原告應將其服刑前的面積予以補足的理由,非本案所涉范圍,且被告在服刑結束后已得到原趙巷供銷社對其住房的安排,在該房屋動遷后又與原告簽訂了使用權轉讓的協議;因此該抗辯理由原審法院不予采信。
原審法院審理后,作出判決:被告凌云立應于本判決生效后二十日內恢復屬原告上海青浦區徐涇供銷合作社所有的、坐落于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趙昆路21號 301-302室房屋的原結構,并搬離該房屋。
凌云立不服,上訴稱:其服從原審判決。但是并非擅自遷入系爭房屋的。原租賃使用的位于上海市青浦縣趙巷四隊新村底樓7室房屋拆遷時,未經上訴人同意,也未對上訴人進行補償。目前,除系爭房屋外其與兒子無住房,且均無工作。因此,如要遷出系爭房屋,被上訴人應支付上述被拆遷房屋的補償款。
上海青浦區徐涇供銷合作社辯稱:上訴人凌云立雖原系該合作社職工,上述新村底樓7室房屋也是單位分配的住房,屬被上訴人所有。拆遷后,被上訴人已另行安置了位于滬青平公路2482號306室的房屋給上訴人居住使用,不存在支付上訴人動遷補償款的事實。而且上訴人自行出售上述306室,造成無房狀況,與被上訴人無關。系爭房屋屬被上訴人所有,上訴人占有該房損害了被上訴人的合法權益,應予遷出。據此,被上訴人請求本院依法維持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訴請。
經本院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無誤。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的民事權利,法律應予保護。公民行使其民事權利和義務時,必須依法進行。上訴人凌云立提出,要求被上訴人上海青浦區徐涇供銷合作社支付相應的動拆遷補償款,因上訴人未依法在原審中提起反訴,故不屬于本案的審理范圍,上訴人應另行依法主張。即使如上訴人所述,其原先居住使用的房屋被拆遷,但被上訴人已另行安排了住房供上訴人使用,造成上訴人無房的現狀,與被上訴人無法律因果關系。系爭房屋系被上訴人的單位房屋,未經被上訴人同意,上訴人占據使用,顯然妨礙了被上訴人的合法權益。據此,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鄭梅萍
代理審判員 ?陳 俊
代理審判員 ?吳 俊
二○○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肖 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宣告破產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法醫技術鑒定委托書(委托法醫鑒定用)
2020-10-14解除強制措施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延期審理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詢問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駁回申請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聘請律師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復驗、復查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辯護律師收集案件材料許可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