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事 判 決 書
(2002)江中法民終字第329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鐘文煥,男,1959年12月4日出生,漢族,住新會市會城鎮仁義新地里1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新會市會城仁義房地產開發公司。住所地:新會市會城鎮仁義村。
法定代表人鐘明照,經理。
訴訟代理人趙君羽、鐘永健,該公司職員。
原審第三人湯杰宜,男,1961年2月25日出生,漢族,住新會市會城鎮東侯路50號3座504.
上訴人鐘文煥因房屋拆遷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新會市人民法院(2002)新法民初字第78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新會市會城鎮仁義新地里1號房屋(二層)的所有人鐘文煥,1994年5月6日以其妻子李月嬋名義申領了營業執照經營新源餐廳。2000年6月20日,鐘文煥與湯杰宜簽訂合同,將該房屋一、二層及餐廳營業執照租賃給湯杰宜使用四年。仁義房地產開發公司于 2000年7月31日經新會市國土局批準征用上述房屋及附近房屋住宅基地作興建商品房用地,并領取了《房屋拆遷許可證》。該公司于2001年12月15日與鐘文煥就上述房屋的拆遷補償問題簽訂了一份《拆遷補償房屋合同》,約定鐘文煥自愿將上述房屋連同鑰匙、契證和有關房屋資料,在簽約后15天內交由該公司拆卸興建;該公司以會城葵湖花園A座新建住宅樓首層A103單元作補償,超出補償面積的計款16700元,由鐘文煥支付給該公司;該公司補償搬遷費500 元,臨時房租賃費1097.84/月,原房屋裝修材料、水電負荷及營業執照報停費等折價37812.95元,由該公司一次性向鐘文煥支付。同月20日,雙方又簽訂一份《房屋搬遷日期協定書》,約定鐘文煥應于2002年1月4日全部搬遷完畢,將房屋交由該公司拆卸等條款。2002年1月4日,該公司依約向鐘文煥支付了三個月的臨時房租賃費、搬遷費及裝修材料等補償款合共29916.47元,鐘文煥則將征拆房屋的鑰匙及相關資料交給該公司。但由于承租人湯杰宜繼續經營餐廳,拒不搬遷,并以仁義村委會和仁義房地產開發公司侵害其餐廳財產為由訴請賠償(該案二審撤訴),以致該公司一直無法將該房屋拆卸興建。 2002年5月17日,仁義房地產開發公司以鐘文煥違約延誤拆遷而給其造成損失為由訴至原審法院,請求鐘文煥賠償損失3萬元并將約定的房屋交由其拆除。同年7月10日,該公司申請先予執行,原審法院經審查后作出(2002)新法民初字第781-1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先予執行將征拆房屋交由該公司拆除,并于同年8月1日依法強制執行。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原、被告所簽訂的《拆遷補償房屋合同》和《房屋拆遷日期協定書》是雙方在平等、協商一致的基礎上訂立的,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是有效合同,雙方應按合同規定履行。被告雖將征拆房屋的鑰匙交給原告,但被告未按搬遷日期將征拆房屋交由原告拆除,而一直拖延不給原告拆除,因被告拖延拆遷時間,影響原告拆建工程開發和拆遷工作進度,造成原告經濟效益受到損失,被告應承擔賠償責任。被告賠償的款項可參照原、被告在合同中約定的臨時房租費每月1097.84元計算,從被告交征拆房屋鑰匙日期的次月至拆遷房屋日期止。原告主張要求被告賠償30000元數額過高,超出部分不予支持。同時,原告請求被告按照合同規定將征拆房屋交由原告拆除,理由充分,應予支持。據此,判決如下:一、被告鐘文煥將坐落在新會市會城鎮仁義村新地里口1號房屋一間交給原告新會市仁義房地產開發公司拆除(該房屋已先予執行拆除)。二、被告應在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賠償經濟損失款項6587(從2002年2月至2002年7月30日止)給原告新會市會城仁義房地產開發公司。
上訴人鐘文煥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混淆了房屋拆遷人、產權人和使用人之間的關系,把應由被上訴人承擔的法律責任推到上訴人身上,實屬不該。在簽訂合同之時,上訴人已要求被上訴人對第三人(承租人)作出賠償,但至今未有兌現。因此,被上訴人無權告被上訴人并請求賠償。二、以被拆遷房屋為經營場所的新源餐廳是在1994年領取營業執照開業的,該房屋原為住宅用途,后事實上變成了非住宅用途。另原審判決認定該餐廳的廚房選址錯誤。三、上訴人不但與第三人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新源餐廳持牌人李月嬋還與第三人于2000年7月5日簽訂了合伙經營合同。四、上訴人按照合同約定將房屋鑰匙交由被上訴人拆房,沒有違約。五、在被上訴人沒有對承租人作出合理安排和賠償的情況下,原審法院強行先予執行拆房,違反有關法律規定。據此,被上訴人應賠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
被上訴人新會市會城仁義房地產開發公司答辯稱:一、被拆遷房屋的使用性質為住宅,后上訴人自行改變其使用性質,以其妻子李月嬋名義領取營業執照經營新源餐廳,于2000年6月20日又把餐廳及營業執照租賃給第三人湯杰宜經營。二、被上訴人與上訴人簽訂《拆遷補償房屋合同》和《房屋搬遷日期協議書》后,已依約向上訴人履行了補償和安置的義務。但至約定搬遷日期后,上訴人雖形式上交付了房屋鑰匙,但實際上又與第三人串通起來,以被上訴人為向第三人補償為由,拒絕將房屋交由被上訴人拆遷。在湯杰宜與被上訴人、仁義村委會財產損害賠償一案中,湯杰宜二審撤訴后,被上訴人在原審法院的主持下本與湯杰宜達成了搬遷協議,但后因上訴人的極力阻撓才使該協議無法落實。因此也令被上訴人的拆遷工作延誤了半年多時間。為避免損失擴大,被上訴人才提起訴訟并申請先予執行。原審法院將被上訴人及第三人的財物搬至被上訴人提供的周轉房內,才將拆遷房屋強制拆除。三、被上訴人未按合同約定將房屋交由被上訴人拆除,無理推延半年有余,使被上訴人蒙受重大經濟損失,上訴人應承擔違約責任。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故請求維持。
第三人湯杰宜無答辯。
雙方當事人在二審訴訟期間沒有提供新的證據。
根據上述當事人確認的證據、事實以及對雙方當事人爭議的證據的認證,本院因此確認了本院以上查明的事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鐘文煥與被上訴人仁義房地產開發公司簽訂的《拆遷補償房屋合同》及《房屋搬遷日期協定書》,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合法,應確認有效,雙方均應依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被上訴人按時向上訴人支付了臨時房租賃費等款項,已履行了合同義務。上述合同約定鐘文煥應將房屋連同鑰匙等在2002年1月4日前交由該公司拆卸興建,而上訴人僅交付了鑰匙等物,房屋卻因第三人湯杰宜之故無法交由被上訴人拆卸興建;上訴人履行合同不符合約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繼續履行合同,將房屋交由其拆除并賠償損失,理據充足,應予支持。原審法院依當事人申請裁定先予執行,符合法律規定;參照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臨時房租賃費為標準認定被上訴人的損失額,處理亦并無不當。上訴人認為自己沒有違約及原審法院裁定先予執行違法,理由不充分,不予采納。征拆房屋的延期拆卸,雖然不是因上訴人而是第三人湯杰宜的原因而直接造成,但是即便如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上訴人因為第三人的原因而造成違約的,仍應向被上訴人承擔違約責任,至于上訴人與第三人之間的糾紛可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綜上所述,上訴人上訴無理,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受理費7457元,由上訴人鐘文煥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曾德軍
代理審判員 曹富榮
代理審判員 吳健英
二○○二年十一月七日
書 記 員 廖玉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石花,2019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在校期間多次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法學理論功底深厚。2020年在公司擔任法務,期間為公司解決多項法律問題。現執業于榮獲“全國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貴州省優秀律師事務所”、“貴陽市優秀律師事務所”榮譽稱號的貴州馳宇律所事務所。執業期間,辦理了諸多民事訴訟案件與非訴案件,取得良好的效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擅長于合同糾紛、侵權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交通事故、民間借貸等訴訟業務,對刑事辯護案件也深有研究。始終秉持“誠信執業、追求卓越”的執業理念,盡最大努力維護當事人的權益,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民事答辯狀(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發還財物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案卷封面
2020-10-14拘留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健康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銷毀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立案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調取證據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報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交辦案件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