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東民一終字第4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崔富華,男,(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駐東營市濟南路258號。
法定代表人:曹耀峰,局長。
委托代理人:馬清彪,男,(略)。
委托代理人:王讀文,山東地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崔富華因勞動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法院(2005)東民初字第120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崔富華,被上訴人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以下簡稱勝利石油管理局)的委托代理人馬清彪、王讀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1996年1月1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企業正式職工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合同期限類型為有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合同期限為1996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止;原告同意根據被告的工作需要,在被告方黃河港區開發公司工作,服從被告的安排,工資分配執行總公司崗位技能工資制;訂立該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合同無法履行的,經雙方協商同意,可以變更合同相關內容;原告有下列情況之一,被告可以解除合同: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被告規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被告方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另規定被告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原告工資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原告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合同還就其他勞動保護、勞動條件、保險和福利待遇、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續訂、經濟補償及賠償、勞動爭議處理等進行了約定。合同簽訂后到1997年12月,原告在勝利油田黃河海港港區開發公司工作,并擔任副經理職務。1997年12月22日,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以(1997)東刑初字第14號刑事判決原告犯受賄罪,免予刑事處分。原告不服該判決,提出上訴, 1998年1月14日,山東省高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1998年4月5日,被告以勝油黨字(1998)28號文件作出決定,給予原告留黨察看2 年,撤銷其勝利油田黃河港區開發公司副經理職務的處分,安排為正科級干部。2001年4月20日,中共勝利石油管理局電力管理總公司勝電黨發(2001) 17號文件決定,聘任原告為被告電力管理總公司企管合同科副科長(正科)。2003年6月11日,山東省高院作出(2002)魯刑監字第5號刑事判決,認定原告犯受賄罪證據不足,宣告原告無罪。2003年8月22日,中共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委員會作出勝油黨字(2003)52號《關于崔富華所受紀律處分的復議復審決定》,該決定撤銷勝油黨字(1998)28號《關于崔富華所犯錯誤的處分決定》,決定恢復原告副處級干部職級。2004年11月17 日,被告及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有限公司作出勝油局發任字(2004)8號文件《關于王振光等42人聘任職務的通知》,該通知內容包括決定聘任原告為被告電力管理總公司總法律顧問(副處級)。原告在2004年11月被聘任為電力管理總公司法律顧問后崗點工資由原來的每月1440元提升為每月1660元,兩者相差220元。
在原審庭審中,原告為證實被告處級領導年終兌現獎依法應屬工資范圍,并應由被告為原告補發,提供了1999年至2004年的被告與被告下屬單位電力管理總公司的內部承包合同,證實原告所屬的電力管理總公司效益工資應由被告負責發放;在完成年度國有資產收益率責任指標的前提下,電力管理總公司發放管理局核定的基本工資和效益工資;效益工資主要是指獎金,由被告按承包責任書考核結果發放,不作為電力管理總公司當年考核成本。原告認為在此期間其按正科級領取兌現獎,與擔任副處級干部待遇有差距,具體數額為1999年應發10000元,實發2000元,差額為8000元;2000年應發40000元,實發2400元,差額為37600元;2001年應發 40000元,實發13467元,差額為26533元;2002年應發53000元,實發15800元,差額為37200元;2003年應發51864 元,實發14750元,差額為37114元,以上1999年至2003年差額共計146447元,2004年被告下屬電力總公司副處級領導干部兌現獎應為 47500元,以上就是被告應補發給原告的年終兌現獎。原告同時認為,兌現獎屬于工資范圍,其中被告未向原告補發的146447元部分屬于無故拖欠工資,應按法律規定給予該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即37876.75元,并加付應付金額146447元的賠償金;另因被告應補發原告自2003年1月至 2004年11月共計23個月的崗效薪點工資差額5060元。被告對原告的訴訟請求全部不予認可,認為原告訴請要求被告補發副處級兌現獎及崗效薪點工資的差額,其實質是要回原來的職務,而企業內部的職務任免問題不是人民法院審理的范圍;造成原告被撤銷職務的根本原因是司法機關的錯誤判決,應由司法機關予以解決。參照人事部《關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行政刑事處罰工資處理意見的復函》(人函[1999]177號)規定,其被減發或停發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不予補發;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及賠償金,因被告并未拖欠原告工資,故不存在支付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的問題。原告因上述事由與被告發生勞動爭議后,向東營市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東營市勞動仲裁委于2005年4月15日作出東勞仲裁字(2005)第5號裁決書,裁決:駁回原告的申訴請求。后原告提起訴訟。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1996年簽訂的企業正式職工勞動合同,系原、被告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原、被告均應按勞動合同所確定的權利義務履行勞動合同。1997年12月,原告因涉嫌受賄罪,被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犯受賄罪,免予刑事處分,原告不服,提出上訴,山東省高院于1998年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被告黨委在司法機關確認原告有罪的情況下,于1998年4月給予原告處分,是嚴格執行組織原則的行為,該處分決定不能證實被告有過錯。1998年8月,原告被調至被告下屬電力總公司從事法律工作,原告亦實際從事了該項工作,雖未再簽訂企業正式職工勞動合同,但原、被告均對勞動關系予以確認,可視為原、被告對原勞動合同的變更。被告提供的證據二可以證實被告下屬電力總公司黨委聘任原告為企管合同科副科長(正科),原告亦實際從事了該項工作,該聘任決定實際上已取代了原告原任勝利油田港區開發公司副經理(副處級),原告稱無效的撤職處分決定被撤銷后,原任職的決定應該是有效的理由不能成立,故主張要求撤職后仍按原副處級待遇補發兌現獎的訴訟請求,依法不予支持。原告提供的證據三明確了對原告原處分決定的撤銷,但其撤銷的原因是司法機關的裁決發生了變化及原告提出的申訴,即2003年6 月11日,山東省高院再審宣告原告無罪的裁定及原告向黨組織的申訴,而并非確認原處分決定是錯誤的;該證據恢復原告副處級干部職級,并不能產生安排原告為副處級崗位,其是否能擔任副處級職務須被告另行聘任,故原告主張撤職處分被撤銷即自始無效,其應享受與原職務相應的工資待遇的主張,不予采信。原告在非處級崗位上工作,其主張補發副處級干部的兌現獎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主張補發崗效薪點工資,從原告提供的證據四可以確認原告的副處級聘任時間為 2004年11月,證實原告應自2004年始享受副處級待遇,在此之前未被聘任為副處級干部,故該主張,不予支持。因原告主張的被告拖欠其兌現獎及崗效薪點工資,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故原告主張的因拖欠工資而產生的經濟補償金及賠償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七條、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崔富華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負擔。
崔富華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支持上訴人在原審的訴訟請求。主要理由是:1、上訴人自1992年4月就被提拔為副處級干部,至今已連續13年具有副處級干部職級,而原審法院認定上訴人的副處級聘任時間為2004年11月,在此之前未被聘任為副處級干部是錯誤的。2、被上訴人依據以前認定上訴人有罪錯誤判決,對上訴人作出了錯誤的處分,而原審法院對此予以否認是錯誤的;3、2003年山東省高院再審宣告上訴人無罪后,被上訴人撤銷了對上訴人的原處分決定,該撤銷行為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對于被上訴人扣發和減發上訴人應享有的處級領導干部年終兌現獎,應當返還給上訴人。而原審法院不承認原處分被撤銷后因溯及既往產生自始無效的效果是錯誤的;4、我國的法規政策均規定,經核實屬被錯誤給予處分的人員,應恢復其原工資待遇,而原審法院不以這些政策為依據,屬主觀臆斷。5、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及被上訴人的文件,足以證實被上訴人要求發放的處級領導干部年終兌現獎屬于工資的范圍,被上訴人應予補發。
勝利石油管理局辯稱,1、上訴人曾于1992 年4月被提拔為副處級干部,但是于1996年因涉嫌犯罪,被法院判決犯受賄罪,免于刑事處分。被上訴人依據該判決撤銷了上訴人的職務,降級安排工作,上訴人那時就不再是副處級干部了,也就不能享受副處級干部的待遇;2、被上訴人是依據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認定上訴人有罪的刑事判決,才對上訴人進行了處分,司法機關在重新審理上訴人的申訴后,以證據不足為由,宣告上訴人無罪,被上訴人也及時撤銷了對上訴人的處分,故無論是先前的處分還是后來的撤銷處分都是有根據的,是正確的;3、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糾紛應適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部辦公廳《關于企業職工被錯誤判決宣告無罪釋放后,是否應恢復與企業的勞動關系等有關問題的復函》及人事部《關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行政刑事處罰意見復函》,上訴人主張適用的規定均在此之前,且與該規定不一致,應適用以上規定;4、上訴人未在被上訴人的處級領導干部工作崗位上提供與之相應的勞動義務,故不能享受處級領導干部工作崗位應享有的工資報酬。上訴人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能成立,應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是:1、上訴人在受處分期間的年終兌現獎應否按處級領導干部的標準予以補發;上訴人提出的崗效薪點工資及損失應否支持;2、原審判決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針對爭議的焦點問題雙方當事人均沒有提交新的證據。
經審理查明,1992年4月,上訴人被勝利石油管理局任命為埕島石油開發公司辦公室主任(副處級),1993年9月任勝利油田黃河港區開發公司副經理。1998年4月5日,被上訴人依據對上訴人有罪的刑事判決作出撤銷上訴人勝利油田黃河港區開發公司副經理職務的決定。1999至2004年,被上訴人單位的副處級干部年終兌現獎分別是:9804元、 36885元、38499元、40628元、46157元、47279元。上訴人自1999年至2004年領取兌現獎分別是:2000元、2400元、 13467元、17600元、15200元、20866元。上訴人在2004年11月被聘任為電力管理總公司法律顧問后崗點工資由原來的每月1440元提升為每月1660元,兩者相差220元。
勝利石油管理局勝油局發[1999]170號文件第五條第(一)項規定,改進工資總量管理辦法。將工資總額劃分為基本工資和效益工資兩部分,取消原來的基準工資增量,加大效益工資部分。基本工資是指按現行基本工資和定員人數應支付的工資,按單位定員人數和上年末應發工資水平核定;效益工資主要是用于職工獎勵和調資晉級的工資,其中用于獎勵的工資由管理局按承包合同考核結果發放。不作為二級單位當年的考核成本。二審查明的其它事實與原審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企業正式職工勞動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主體合格,內實合法,其為有效合同。雙方當事人均應嚴格履行。1997年,上訴人因涉嫌犯罪,被法院判決有罪。判決生效后,被上訴人依據法院已生效的判決,嚴格按照組織法的規定對上訴人作出了降職處分,被上訴人不存在過錯。后來,上訴人經過申訴,山東省高院作出撤銷上訴人有罪的刑事判決,判決上訴人無罪,被上訴人也及時撤銷了對上訴人的處分決定,其行為合為,并未侵犯上訴人的權利,對于上訴人要求的各項經濟損失不應賠償。上訴人因被法院判決有罪到被撤銷有罪判決之前,其并未在副處級干部崗位上履行職責,故其提出要求被判有罪至有罪判決被撤銷期間享受副處級干部年終兌現獎及崗效薪點工資、經濟補償及賠償金的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正確,應予維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崔富華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趙以儉
審 判 員 劉國海
審 判 員 翟玉芬
二00六年四月四日
書 記 員 于 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再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刑事申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卷宗封面
2020-10-14通緝通知書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不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終止審查決定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其他對管轄有爭議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延長拘留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逮捕書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