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5)桂民四終字第9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北海恒通海輪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合浦縣黨江鎮沙沖。
法定代表人鄧家慶,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仲甲,桂興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伍國裕,北海市銀海區“148”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衛振仁,男,1958年2月2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合浦縣廉州鎮煙樓村委坡心南村。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衛煥炎,男,1937年7月1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同上。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李文秀,女,1959年9月13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合浦縣廉州鎮中站村委旱村。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伍蘊,男,1958年12月1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合浦縣黨江鎮新陽村委9隊。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張紹福,男,1956年8月19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合浦縣廉州鎮五四漁業村。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張紹全,男,1975年10月3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同上。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蘇以松,男,1947年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合浦縣廉州鎮煙樓村水兒一隊。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蘇文先,男,1977年10月4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同上。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蘇文通,男,1982年3月27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同上。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莫祖環,男,1975年4月17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合浦縣廉州鎮環城糧所宿舍。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衛振偉,男,1964年3月13日出生,漢族,教師,住所:合浦縣廉州鎮沙路溝2號。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陳海樹,男,1970年12月9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北海市銀海區高德鎮赤西村2隊。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莫全芝,男,1944年7月15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合浦縣廉州鎮合浦船廠。
訴訟代表人衛振仁,男,1958年2月2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合浦縣廉州鎮煙樓村委坡心南村。
訴訟代表人李文秀,女,1959年9月13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合浦縣廉州鎮中站村委旱村。
上訴人北海恒通海輪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恒通公司)因阻礙船舶維修、交付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北海海事法院(2004)海事初字第01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5年3月9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5年3月2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北海恒通海輪集團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仲甲、伍國裕,被上訴人衛振仁、衛煥炎、李文秀、伍蘊、張紹福、張紹全、蘇以松、蘇文先、蘇文通、莫祖環、衛振偉、陳海樹、莫全芝(以下簡稱衛振仁等十三人)的訴訟代表人衛振仁、李文秀及其委托代理人梁建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案經一審法院審理查明: 2003年3月25日20時許,廣東雙泰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廣東雙泰公司)所屬的“徐運209”號輪在被告引航下,自北海港前往合浦縣黨江鎮原告修船廠修理,航行至廉州灣正瀝處時,因偏離航道進入原告養殖場,觸碰到養殖場內的蠔筏及蠔柱。翌日,原被告到現場清點后確認:被告養殖場自南往北,被船舶觸碰壓低第1至第4排蠔柱,合計為82條;自東往北,被船舶觸碰壓低第1至第5排第5格蠔柱,其中第4排第5格另損失60串吊蠔、第5排第5格全損300 串吊蠔。3月30日,原告向被告支付修復養殖場費用2,530元。3月31日16時,被告衛振偉與合浦縣公安局干警王華文乘桂OE0079號車到船廠與原告就養殖場被撞損一事進行交涉。4月6日9時,被告衛振仁等26人聚集到船廠,拉停廠里生產用電,致使船廠被迫停止生產。之后,衛振仁等人還強行登上“徐運209”號船,在船上生火做飯,禁止船上20多名廣東籍船員吃飯和下船。后在合浦縣黨江鎮政府、邊防派出所的制止和勸阻下,被告同意4月7日與原告到合浦縣廉州鎮司法所協商解決糾紛。嗣后,被告將一部分人員撤離船廠,而另一部分人員則繼續留在“徐運209”號輪上。
4月7日,原告向被告出具承諾書,承諾此次船舶觸碰被告養殖場損壞蠔筏及蠔柱的賠償責任由其承擔。4月8日,在合浦縣廉州鎮司法所、黨江鎮司法所及廉州鎮灘涂辦主持下,原被告達成以下調解協議:原告向廉州鎮司法所預交66,000元作賠償抵押金;被告于協議簽訂當日從抵押金中提取33,000元作搶修養殖場費用;待評估結果出來后,由上述三單位及合浦縣價格事務所對原被告間糾紛進行處理,原告應于糾紛處理后次日將賠償金賠付被告;協議簽訂后,被告應將停留在“徐運209”號輪上的人員撤離該輪。被告代表衛振仁和原告代表蘇相國分別在協議上簽名蓋章。協議簽訂當日,原告預交了66,000元賠償抵押金,被告從中提取了33,000元后,鬧事群眾撤離現場。4月9日,經合浦縣廉州鎮司法所、黨江鎮司法所及廉州鎮灘涂辦口頭委托(4月22日補交書面委托書) 合浦縣價格事務所對養殖場損失進行評估,同日,合浦縣價格事務所及上述之委托方共同到被告養殖場進行現場勘查,對原告引航的“徐運209”號輪撞損被告養殖場損失進行評估。4月28日,該所出具合價事鑒字[2003]331號價格鑒定結論書,認定鑒定標的物損失為102,085元。后經庭審質證,該所將鑒定結論變更為95,760元。
4月28日,原告另案訴至本院,以上述調解協議系被告以脅迫手段致使原告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與被告達成為由,請求法院撤銷該協議。本院于 2003年9月16日作出(2003)海事初字第012號民事判決書,撤銷原被告簽訂的調解協議。被告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2004年4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作出(2004)桂民四終字第2號民事判決,確認原被告簽訂的調解協議合法有效。
被告衛振仁、衛煥炎、李文秀、伍蘊、張紹福、張紹全、蘇以松、蘇文先、蘇文通、莫祖環、衛振偉、陳海樹、莫全芝系個人合伙經營大蠔養殖場。 2001年7月28日,合伙人以被告衛振偉、張紹福名義填寫海域使用申請表,廉州鎮灘涂辦于9月26日在申請表“鄉鎮審查意見”欄上簽署“同意并報縣海洋辦審批”意見后上報合浦縣海洋辦審批,但至今被告未取得海域使用許可證和養殖證。12月13日,被告衛振偉向廉州鎮灘涂辦繳交了灘涂使用管理費及查丈費 2,030元。被告自2001年起在海域投養大蠔,但未向有關主管部門申請發布航海通知,養殖場周邊僅以小三角旗作為警示標志。
另查明,廣東雙泰公司所屬的“徐運209”號輪總長48.8米,總噸853噸,凈噸443噸,系鋼質滾裝船。該司于2003年3月24日與被告簽訂船舶修理合同,約定:“徐運209”號輪修理費為255,000元,修船期限為12日(即2003年3月25日至4月5日);原告遲延完工,每延期一日罰款5萬元,但最多不超過3日。“徐運209”號輪于2003年3月25日進廠,于4月8日20時離開。
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系阻礙船舶維修、交付損害賠償糾紛。一、關于被告的行為是否具有違法性問題。被告在其養殖物被原告所引航的船舶觸碰引發糾紛后,本應依照法定程序通過正常渠道妥善解決,卻聚眾到原告生產廠區實施斷電等行為,還登上“徐運209”號輪,在船上吃住,非法限制船員人身自由,嚴重干擾原告的正常生產,其行為違反了我國法律關于公民行為準則的有關規定,顯然具有違法性,構成侵權行為法意義上的加害行為。二、關于原告是否因被告的加害行為遭受損失的問題。原告作為受害人,對其遭受的具體損害負有不可推卸的舉證責任。但其在本案中向法庭提交的其與“徐運209”號船船東簽訂的修船合同、結算表及船東說明等證據,不能證明其已向船方支付了10萬元違約金之事實,即不具有高度蓋然性。原告本應以更具有證明力的證據如其支付違約金的銀行轉帳憑證、稅務發票等證據來證實其主張,以達到排除其他合理懷疑的程度,但原告未能進一步舉證。原告作為舉證責任的負擔者,未能舉出確鑿充分的證據以證實其因被告加害行為所遭受的損害結果,自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對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本院認為,根據我國侵權行為法理論,侵權責任的構成須有過錯、損害、因果關系和加害行為四個方面。本案中,被告的行為具有違法性,構成加害行為。但因原告不能舉證證明其所遭受的具體損害,故被告不須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北海恒通海輪集團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510元,其他訴訟費700元,合計4,210元,由原告北海恒通海輪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上訴人恒通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被上訴人的侵權行為是有充分證據的。被上訴人在獲得足額的損失賠償2530元后,于2003年3月31日私下請公安王華文持槍威脅上訴方值班人員;并于4月1日至4月8日期間糾集幾十人,強行進入上訴人生產區,拉閘停電,致使上訴人被迫停產;還登上正在維修的 “徐運209”號船上,吃住在船上,不許船上20多名船員吃飯和下船。一審判決對被上訴人的非法行為也予以確認。被上訴人的行為造成上訴人超期兩天交船,被廣東船方處罰了十萬元違約金。但一審判決以上訴人沒有提供稅務發票為由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有違于事實和法律。因此,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判令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經濟損失10萬元,并判令被上訴人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被上訴人衛振仁等十三人在庭審中答辯稱:一審判決是正確的,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在二審訴訟中,各方當事人均無符合法律規定的新證據向本院提供。
經審理查明: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本院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 本案系阻礙船舶維修、交付損害賠償糾紛,屬侵權之訴。被上訴人在其養殖物被船舶觸碰受到損害之后,聚眾到上訴人恒通公司的生產廠區實施斷電等行為,還登上 “徐運209”號輪,在船上吃住,非法限制船員人身自由,嚴重干擾上訴人的正常生產,被上訴人的行為具有違法性,其行為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上訴人恒通公司以其中一項財產權受侵害即因船舶維修、交付受被上訴人阻礙而向合同相對方支付罰金為由,要求被上訴人賠償損失,則恒通公司有責任舉證證明損害后果的存在,方能確定加害方的侵權責任的成立及責任范圍。上訴人恒通公司提供的《船舶修理合同》中約定的船舶修理費為25.5萬元(增加工程另計),《工程結算匯總表》記載增加工程費為9.48萬元,廣東雙泰公司出具的《結算的證明》說明上訴人恒通公司已履行10萬元超期罰金義務。《船舶修理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應有船舶修理費的構成清單(如零配件價格、工時費等內容)作為結算憑證,但上訴人恒通公司未能提供該清單,僅有《工程結算匯總表》,不符合工程承攬合同關系當事人計價結算的商業慣例;其增加工程費為9.48萬元,與10萬元罰金接近,上訴人恒通公司亦未能提供該工程費的構成清單;上訴人既稱“徐運 209”號船屬于保險公司承保的事故船,修理費為24.98萬元的發票已用于保險索賠,但在實際修理費為34.98萬元的情況下,卻只開具24.98萬元的發票向保險公司理賠,該做法不合情理。因此,上訴人恒通公司在增加工程費與罰金數額接近的情況下,未能提供修理費用的構成清單,不按實際修理費開具用于保險索賠的發票,且一直未能提供該發票或發票存根。因此,上訴人恒通公司未能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其已向廣東雙泰公司支付了10萬元罰金,不能證明損害結果的存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二款“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之規定,上訴人的上訴請求,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510元(上訴人恒通公司已預交),由上訴人恒通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梁 梅
代理審判員 程 麗 文
代理審判員 王 一 君
二OO五年四月十一日
書 記 員 李 國 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起訴狀(公民使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同意或者不同意移送管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再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銷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公安局處理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辦案協作函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