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事 判 決 書
(2005)贛中民一終字第141號
法定代表人徐國軍,該公司經理
地址:南昌市青山北路421號
委托代理人詹碧峰,江西廣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江西省會昌縣湘江大橋收費站
法定代表人盧宏生,該收費站負責人
委托代理人鄒曉柯,會昌縣昌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徐秋生,男,(略)。
上訴人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因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會昌縣人民法院(2004)會民一初字第33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此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查明,2004年2月24日早上5時許,車牌號為贛A-03036的藍色大貨車由會昌縣城往廣東行駛,路過原告收費站時,汽車呈S 型行駛并刮刷到了收費亭,致使收費亭傾倒,司機不但不停車反而加速逃跑,次日原告向當地公安交警大隊報了案,在會昌縣公安交警的監督下原告將收費亭的監控錄像轉制成光盤,發現肇事車牌號是贛A-03036.經交警查找,該車登記車主是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和實際車主陳永亮。陳永亮于2003年12月5日轉賣給了新車主徐秋生,形成了連環轉讓關系。經原告申請,會昌縣價格認證中心對損失進行了評估,結論為:原告收費站的收費亭、監控系統、空調機等財物的經濟損失為21790元。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徐秋生的司機撞壞原告的財物后逃跑,是侵犯原告財產的行為,司機是受雇人,履行職務時造成他人損失應由車主賠償,車主可向司機追償。原實際車主陳永亮因不實際控制汽車又不享受經濟利益,故不承擔本案的民事賠償責任。被掛靠單位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收取了管理費并且在陳永亮已賣掉汽車4個月之久不知情,沒有及時終止掛靠關系具有過錯,應承擔本案的民事連帶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7條、第130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車輛連環轉讓,原車主不應承擔責任》的答復之規定,判決:一、被告徐秋生應賠償原告會昌縣收費站收費亭損失21790元,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20日內付清。二、被告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對徐秋生的上述賠償款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案件受理費870元,由被告徐秋生和南昌華順運輸公司負擔。
上訴人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上訴人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徐秋生承擔。其理由如下:一是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的財產損失及該損失系由贛A03036號車造成的證據不足。肇事車的錄像光盤沒有當庭播放,收費站工作人員錢小東、游偉基的陳述沒有明確確認肇事車輛。二是上訴人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并沒有收取徐秋生的管理費用。上訴人只是與陳永亮簽訂了汽車落戶協議,并沒有與徐秋生簽訂汽車落戶協議,陳永亮與徐秋生的轉讓車協議中并沒有經過上訴人的同意,故由該轉讓車協議給上訴人帶來的債務上訴人不予認可。
被上訴人會昌縣收費站書面答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原審被告徐秋生經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也未提供答辯意見。
二審審理中,雙方當事人沒有提供新的證據,但對本案肇事車輛是否贛A03036號貨車,上訴人作為該車的掛名車主是否承擔連帶責任,上訴人與徐秋生是否形成掛靠關系等焦點問題展開了辯論。
二審認定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是一起交通事故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對于肇事車輛是否為徐秋生所有的贛A03036號藍色貨車的問題。根據從肇事現場錄像刻錄的光盤資料來看,肇事車輛為藍色大貨車,尾號為03036清晰可見,“贛A”兩個符號不太清晰,但車輛的顏色、類型都與徐秋生所有的贛A03036號車相符,且會昌縣收費站的員工游基偉于2004年2月25日在接受會昌縣交警大隊詢問時明確回答肇事車輛是贛A03036號大貨車,而被上訴人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和原審被告徐秋生又沒有提供相反的證據證明肇事車輛不是徐秋生所有的贛A03036號車,故可以認定肇事車輛就是徐秋生所有的贛A03036號藍色大貨車。
對于上訴人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與贛A03036號車的實際車主徐秋生是否形成掛靠營運關系的問題。本院認為,據2000年10月12 日上訴人與陳永亮簽訂的汽車落戶合同,只可以認定上訴人與陳永亮之間形成了掛靠關系,掛靠年限為2000年10月12日至2006年10月2日。陳永亮將贛A03036號大貨車轉讓給徐秋生時,其協議中的權利義務概括地轉移給了徐秋生。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一方將權利義務轉移給第三人的需得到合同相對方的同意。陳永亮將其在汽車落戶協議中的權利義務概括地轉移給徐秋生應當經合同相對方即本案的上訴人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的同意,但從2003年12月 5日陳永亮與徐秋生簽訂的轉讓車協議來看,上訴人并未在陳永亮與徐秋生雙方簽訂的轉讓車協議中簽章同意,也沒有在事后對該汽車落戶協議進行認可,被上訴人會昌縣收費站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上訴人與徐秋生之間就該車形成了掛靠關系或上訴人收取了徐秋生所交納的管理費,因此,不能認定上訴人與徐秋生形成了掛靠關系。對于原審案卷中上訴人南昌華順運輸有限公司在陳永亮與徐秋生一份轉讓車協議的復印件中徐秋生的名字上面蓋章及蓋章時間的問題。經二審庭審詢問,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會昌縣收費站均認為是一審開庭以后上訴人為了印證該轉讓車協議復印件的真實性以申請法院追加徐秋生為被告而蓋上去,然后寄給一審法院的,據此,并不能認為是上訴人對陳永亮與徐秋生轉讓車協議的事后認可。
對于上訴人作為贛A03036號大貨車的名義車主是否承擔連帶責任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1)民一他字第32號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答復函的精神,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上訴人在贛A03036號大貨車由陳永亮轉讓給徐秋生之后,其對該車的運營利益隨即中斷,也沒有對該車的運行支配權,故要求上訴人對該車的事故損害負連帶責任沒有法律依據。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不當。上訴人關于其不應承擔連帶責任的上訴有理,本院對此予以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7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二)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會昌縣人民法院(2004)會民一初字第336號民事判決第一項;
二、撤銷會昌縣人民法院(2004)會民一初字第336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1740元,由原審被告徐秋生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曾 軍
代理審判員 鄭小兵
代理審判員 胡碧華
二00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曾小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建議書(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判決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糾正違法通知書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減刑申請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補充偵查報告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延期審批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