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東民四終字第49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高勝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墾利縣德州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陳繼凱,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高天玉,山東黃河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東營市宏發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東營市西二路103號。
法定代表人尚樹茂,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乃鵬,東營興達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東營高勝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高勝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東營市宏發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宏發公司)企業之間借款糾紛一案,不服墾利縣人民法院(2003)墾民初字第90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高勝公司法定代表人陳繼凱及委托代理人高天玉、被上訴人宏發公司法定代表人尚樹茂及委托代理人王乃鵬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期間,宏發公司為支持其主張提交以下證據:
證據一、2003年6月12日高勝公司給宏發公司出具的蓋有高勝公司單位公章、且高勝公司法定代表人陳繼凱簽字并按手印的借條一張。該證據證實:截至2003年6月12日,高勝公司向宏發公司借款共計4248060元。
證據二、2003年6月12日高勝公司單位蓋章且經其法定代表人陳繼凱簽字并按手印的所借宏發公司款項明細表一張。該證據證實:截至2003年6月12日,高勝公司向宏發公司借款4248060元的具體項目為13項,以及每項借款的具體金額。
經質證,高勝公司稱宏發公司提交的證據一系其給宏發公司出具的,高勝公司法定代表人陳繼凱在該借條上簽字、按手印,并加蓋了高勝公司單位公章。但其辯稱在寫總欠款條前,宏發公司想收購高勝公司,并許諾承擔高勝公司的一切債權、債務,在此種情況下高勝公司才給宏發公司出具的總欠條。但對以上質證意見高勝公司未提供證據加以證明,宏發公司也不予認可。針對宏發公司提供的證據二,高勝公司稱是宏發公司將明細表制好后,高勝公司法定代表人才簽字、按手印,并加蓋了高勝公司單位公章。高勝公司對該明細表中第1、 2、3、4、5、9項所列的項目和金額沒有異議,但對第6、7、8、10、11、12、13項所列明細提出異議,并提供如下證據:證據1,陳繼凱欠款明細表一份。以證明宏發公司起訴借款數額錯誤,并且所列欠款項目違法。同時,高勝公司稱該證據系宏發公司法定代表人尚樹茂親筆所寫。經質證,尚樹茂否認該證據是親筆所寫,并且不予認可。證據2,宏發公司收到條兩張、銀行進帳單復印件一份。以證明為償還墾利信用社貸款向宏發公司借款額為1018191.25元,并非宏發公司提供的借款明細表中所列1020000元。經質證,宏發公司稱該三份證據屬實,但這僅僅是高勝公司所欠此筆借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證據 3、宏發公司清算回收銀行存款委托書一份、銀行對賬單一份,以證明宏發公司所提供的借款明細第7、8項中“借生產資金、貸款”共計1150000元不真實,實際借款應為606765.8元。經質證,宏發公司稱該兩份證據屬實,但這僅僅是高勝公司所欠此筆借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證據4、中國農業銀行空頭轉賬支票兩張,以證明宏發公司所提供的借款明細第12項“還債務借款310760元”高勝公司并沒有實際得到。經質證,宏發公司稱高勝公司提供的空頭支票系宏發公司2003年6月18日所開,與宏發公司起訴欠款總額沒有關系。同時,高勝公司還主張宏發公司所提供的借款明細中第13項“財務借款費用” 100000元沒有真正得到,但高勝公司未提供證據。
原審法院認為,宏發公司提供的借款總條及明細表由高勝公司出具,并且蓋有單位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簽字,這從形式和內容上符合有效證據的要求,且高勝公司無證據證明系其違背真實意思表示所出具,宏發公司提交的該兩份證據的證明效力予以確認。高勝公司主張證據1系宏發公司法定代表人尚樹茂所寫,但該證據沒有簽字,尚樹茂也予以否認,該證據不能證明其主張,不予認定;證據2、3雖然真實,但不足以推翻宏發公司所提供的總欠條及明細表,不予認定;證據4的出票時間是2003年6月18日,而高勝公司給宏發公司出具借款條和借款明細表的時間為2003年6月12日,且收款人是案外第三人并非高勝公司,該證據與本案無關聯性,不予認定;高勝公司主張宏發公司所提供的借款明細中第13項“財務借款費用”100000元沒有真正得到,但其無提供證據,對該項主張,不予認定。
經營貸款業務需要經過特別批準。宏發公司、高勝公司不是國家批準的合法金融機構,經營貸款業務已超出經營范圍,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雙方之間的借款合同是無效合同,高勝公司依據該約定所取得的借款應返還對方。高勝公司對宏發公司所提供的借款條無異議,也承認借款明細中加蓋的高勝公司單位公章真實,并認可該證據中的簽名和手印均為高勝公司法定代表人陳繼凱所為。該證據足以認定高勝公司向宏發公司借款4248060元這一事實的存在,宏發公司要求高勝公司償還借款4248060元的主張,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應予支持。高勝公司未能及時償還宏發公司借款是產生糾紛的原因,依法應負償還責任。雖然高勝公司對宏發公司提供的借款明細所列部分項目提出異議,并提供證據,但其所提供證據不能充分證明其主張,且宏發公司予以否認。高勝公司所提供的證據不足以推翻宏發公司所提供的兩份書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判決高勝公司于判決生效后10內償還宏發公司借款4248060元。案件受理費 31250元,實際支出費17000元,訴訟保全費23000元,由高勝公司負擔。
高勝公司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主要理由是:高勝公司是在宏發公司接受全部債權債務的情況下,出具的借款條及其款項明細表。其中1370234不應償還。借款條及其款項明細表是根據高勝公司提交的證據1形成的,兩者存在必然聯系。款項明細表中第7項借生產資金100萬元不真實,實際借款是606765.80元。第11項各種費用借款是贓款,應予扣除。第12項空頭轉帳支票10萬元是2003年6月12日開票,對方解釋6月18日帳戶才有款,所以寫到6月18日。借款合同無效,雙方均有過錯,訴訟費用全部由高勝公司承擔不公平。
宏發公司辯稱,借款條及其款項明細表真實,高勝公司對借款條也沒有提出異議。一審高勝公司提交的證據1“陳繼凱欠款”是個人欠款,不知如何形成,與宏發公司無關。款項明細表中第7項僅是欠款的一部分,不是全部。第11項是以生產經營為借口所借款項,用于別的用途,宏發公司不知。第12項轉帳支票出票人雖是宏發公司,但收款人是案外人。
本案二審爭議焦點是:高勝公司向宏發公司借款1370234元是否成立。
針對爭點高勝公司提交兩份證據。
證據A,東營市城市信用社青島路辦事處明細帳一份。證明存款100萬元不存在,款項明細中第7項未實際支付。
證據B,電話錄音磁帶一盒。證明宏發公司未按照款項明細中第7項實際支付,原審判決中近200萬元借款不真實。
宏發公司質證認為:對證據A的真實性無異議,但高勝公司已在此前拿走100萬元。對證據B,認為確實是陳繼凱與尚樹茂通的電話,但具體內容已記不清。后半部分是否是會計田文輝不清楚。電話中的內容與本案無關聯性。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一致,高勝公司對借款 2877826元無爭議。高勝公司提供證據A,證明款項明細表中第7項未實際支付,存款100萬元不存在。在一審和上訴事實及理由中卻認可該項實際借款為 606765.80元,前后矛盾。且對方辯稱該款只是該項內容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對該證據本院不予采信。關于證據B,對方質證證明內容與本案無關聯性。本院認為本案實際爭議的借款數額是1370234元,該證據的證明目的卻是原審判決中近200萬元借款不真實,與本案爭議的內容不相符,證明內容不具體,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宏發公司提供的借款條及其款項明細表由高勝公司出具,高勝公司無證據證明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高勝公司雖然對宏發公司提供的借款明細中部分項目提出異議,但所提供的證據不能夠推翻宏發公司提供的反映本案借款事實的借款條及其明細表。高勝公司應當對所出具的借款條所載明的借款數額承擔償還責任。本案一審訴訟費用按當事人訴訟請求的標的額計收,借款利息損失等不受法律保護部分,宏發公司未作請求,不屬本案爭議范圍未計收訴訟費用。因宏發公司的借款本金請求被支持而產生的訴訟費用應由高勝公司承擔。高勝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6861元,由上訴人高勝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胡松河
審 判 員 于秋華
審 判 員 紀紅廣
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書 記 員 周愛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裁定復議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二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律師進行刑事辯護工作細則
2020-10-14回避申請書(刑事)
2020-10-1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同意或者不同意移送管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收監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綜合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拘留所等級申報、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不予立案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扣押/解除扣押通知書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刑事偵查卷宗
2020-10-14保證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簡易程序案件適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