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如今小汽車越來越多,交通路況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交通事故有些時候,往往也是難以避免的,這個時候,一定要通過合法的渠道來追討賠償,千萬別進行醫鬧,否則會得不償失,那么,交通事故精神損害如何賠償?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道路交通事故參照整個民事領域的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確定賠償數額的計算方式,并結合現有的相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作出以下考慮因素,僅供參考:
(1)受害人死亡的,對死亡者本人予以賠償10倍的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的死亡賠償金,該死亡賠償金不以受害人年齡作為參酌因素,直接計算10倍;對死亡者近親屬予以賠償20倍的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的死亡賠償金,該死亡賠償金應根據受害人的年齡大小因素進行計算扣除,即對不滿16周歲的,年齡每減少1歲,減少1倍賠償數額,最低不少于5倍;對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倍賠償數額,最低不少于5倍。
(2)受害人致殘疾的,首先對傷殘者之殘疾確定賠償數額上限,即從傷殘之日起予以計算20倍的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的殘疾賠償金,該殘疾賠償金不依受害人年齡為參酌因素,然后采用以司法鑒定方式評定受害人的傷殘等級或喪失勞動能力等級(按十個等級計算);最后依據該不同等級,在上述計算所得賠償上限范圍內,確定受害人可能獲得的精神損害賠償撫慰金基本檔次。
(3)對于未達殘疾程度的受害人給予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可以司法鑒定方式評定輕傷、重傷標準來劃分等級。輕傷者,其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可確定為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重傷者,其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可根據其程度確定為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平均生活費的35倍。毀容或胎兒流產者,其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可根據其程度確定為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的10倍,60周歲以上的可適當減少。但對未達殘疾程度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依其情節一般不能超過殘疾賠償金,如一般情節輕微的,可只判令加害人賠禮道歉或定期看望。上述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及精神損害撫慰金未考慮雙方責任分擔、受害人身份及社會地位等因素,這些因素在確定最終賠償數額時應予酌情衡量。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交通事故精神損害如何賠償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機關,或者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和解協議履行完畢的判斷
2020-03-04遺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0-03-3115 歲少女拒絕“接單”,深夜從酒店跳樓!
2020-03-3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
2020-04-07在超市買到了過期的牛奶,請問怎么索賠?
2020-04-13兄弟姐妹間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04-24保險公司清算的后果有哪些
2020-04-26關于股權繼承的問題
2020-04-26商品房網簽備案注銷方法是什么
2020-04-27離婚訴訟中子女撫養權怎么判決?
2020-04-30房改房有哪些產權狀態
2020-04-28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4-29離婚訴訟孩子撫養費給付標準是什么?
2020-04-29同居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6離婚子女撫養權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0-04-30夫妻離婚協議不給子女撫養費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02女性離婚以后戶口怎么辦?遷移程序怎么走?
2020-05-03取保候審期間可以去外地嗎
2020-05-04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不給全怎么辦?
2020-05-04離婚以后孩子可以改姓嗎?要什么手續?
2020-05-05領取養老保險條件有哪些
2020-05-06法定退休年齡是什么時候
2020-05-06征地公告有效期一般多長時間
2020-05-06員工被單位辭退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0-05-07我國北上廣陪產假規定一般是幾天?
2020-05-07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怎么收費?
2020-05-08哪些行為算轉移財產?如何應對財產轉移?
2020-05-08如何辦理食品衛生許可證
2020-05-08離婚時隱瞞轉移財產怎么辦?如何有效防止?
2020-05-09離婚協議沒有進行夫妻財產分割有沒有效力?
2020-05-09借貸還款里不能直接扣除利息
2020-05-09民間借貸糾紛達到一定條件是會被拘留的
2020-05-09夫妻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有利于自己的證據?
2020-05-10離婚以后可否要回子女撫養權和撫養權認定原則是什么?
2020-05-10有什么辦法可以防止對方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11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決和認定?
2020-05-11未登記夫妻彼此是否享有繼承權?
2020-05-11丈夫死亡以后遺產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2020-05-11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和監護人可不可以轉讓?
2020-05-12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要求對方增加是否合理?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