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經過剛才的法庭調查,我們查明了案件的事實:原告自2005年5月起受被告的雇傭,為該公司安裝、維修空調。2008年4月7日,原告與同事一起,為潯陽路330號趙家花園2單元4樓朱某家維修空調,維修過程中從三樓摔下,導致雙腿骨折。出院后,經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鑒定書》認定:原告的傷殘等級為六級。另,原被告之間一直未訂立勞動合同。
在法庭調查中,被告對原告受傷的經過沒有異議,但是被告代理人認為:1、發生事故的當天,公司并未指派原告去維修空調,超出其工作職責范圍之外的傷害,公司不應當承擔責任;2、發生傷害事故的原因在于沒有佩戴安全帶,原告自身具有重大過錯;3、原被告之間系事實勞動關系,應當按照勞動爭議程序處理本案。
原告代理人認為:
一、即使原告超出了自己的工作職責,被告也應當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
假定被告所說是事實,原告在公司未指派的情形下,自作主張與接受指派的另一名維修工一道前往用戶家中維修空調,被告依法也應當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原告沒有接到被告的指派,那就屬于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如果不及時修理空調,被告的商業聲譽就會受到影響,用戶可能會投訴甚至要求退貨。原告為了被告的利益,為其用戶維修空調,已經構成了“無因管理”。原告在無因管理過程中所受到的人身傷害,被告毫無疑問應當承擔賠償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本案中,“被幫工人”系空調公司,因此被告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無論原被告之間是何種法律關系(雇傭關系或者勞動關系,無因管理或者無償幫工),如果原告沒有得到被告指派下,在為被告的用戶維修空調的過程中受傷,被告同樣應當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被告代理人就這一點所做出的抗辯是沒有意義的。
二、原告未佩戴安全帶進行維修施工的過錯在被告。
法庭調查中,代理人特意詢問被告:“有沒有為原告添置勞動安全保護用具?原告的安全帶是誰購置的?”被告的答復非常明確:公司沒有為安裝、維修人員購買勞動安全保護用具,原告以及公司其他安裝、維修工的安全帶都是自己購置的。被告的理由很荒唐:如果是公司買的安全帶,員工用起來不愛惜,經常需要更換;一旦安全帶質量不好,出了安全事故還要公司賠償。
代理人認為,本起人身損害事故的發生,根本原因就在于被告對安裝維修人員生命安全的漠視,被告不但未對原告進行安全施工培訓,甚至連最根本的安全保護用具都沒有購置。在這種情形下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是遲早的事情。
三、本案系雇傭關系,而非被告認為的事實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是認定勞動關系最直接的證據。在被告未與原告訂立《勞動合同》的情形下,判斷原被告之間屬于何種法律關系,需要結合本案的事實來進行綜合認定。
在法庭審理過程中,被告堅持認為原被告之間系事實勞動關系,并出示了有原告簽字的《工會會員申請表》、《安裝維修人員管理制度》、《工資單》作為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對此,代理人認為:
首先,原告在《工會會員申請表》上的簽名,并不等于其已經獲得了工會會員的身份,享有工會會員的權利。事實上,該表是多年以前填寫的,原告至今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加入了工會,更沒有享受到工會成員的待遇。同時,這份《申請表》并非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法定證據。
其次,《管理制度》系原告多年之前的簽名,該制度徒有“制度”之名,而無“制度”之實,原告實際上并不受《管理制度》約束。原告工作時間自由,平時都是在接到被告的電話通知后,從家中趕赴指定地點施工。原告從未接受過被告任何勞動技能、勞動安全保護方面的知識培訓,也沒有打過考勤。
再次,被告出示的工資單,恰恰是原被告之間系雇傭關系的鐵證。從這份所謂的《工資單》中我們可以看出,原告2008年2月份從被告處領取的報酬僅為40多元人民幣。有的月份領取的報酬為70多元、100多元,其月收入遠遠低于本市530元的最低月工資標準。這樣的報酬作為雇工工資尚可理解,如果是作為勞動工資的話,被告克扣勞動者工資待遇的行為,簡直是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代理人認為,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以及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應當認定本案屬于雇傭關系。理由如下:
首先,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在法庭調查中,被告并未出示“工作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以及其他勞動者的證言,包括沒有為原告繳納任何社會保險。被告唯一出示的所謂的“工資支付憑證”,也因為其嚴重違反國家勞動工資政策的規定,而應當認定為雇工工資。因此,被告不能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被告屬于舉證不能,應當承擔不利的后果。
其次,根據理論界一致認同的區分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四個特征來看:
第一, 雇傭關系主體范圍相當廣泛,凡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均可形成雇傭關系,本案符合雇傭關系的主體特征。
第二,從主體地位來看,雇傭關系主體地位平等,而勞動關系的主體雙方既具有法律地位的平等性,又具有實現這種關系的從屬性。本案中,原告與被告之間工作時間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均可按自己的標準選擇對方,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被告對原告并沒有建立考勤制度,原告只是在接到被告通知之后,才從自己家中趕往指定地點開展工作。沒有接到通知的時候,原告可以在家休息或者做其他的零工,家事繁忙的時候,原告可以推掉被告的安排,無非是少領一筆工錢。原告享有很大的工作自由度,原被告之間不具有從屬性,符合雇傭關系的特征。
第三,從生產資料的占有狀況來看,雇傭關系中,雇工一般占有生產資料,而勞動關系中,用工一方是生產資料的代表者或所有者,勞動者本身不占有生產資料。在本案中,原告的勞動工具就是其生產資料,根據法庭調查確認的事實,原告用于安裝、維修空調的工具,甚至是安全帶,都是原告自己出資購置的。從這一點來看,雇傭關系的特征表現得尤為明顯。
第四,從權利義務實現途徑來看,雇傭關系強調成果的給付,而勞動關系則強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勞動過程。原告作為空調安裝調試維修人員,他的工作職責是為被告出售的空調完成安裝調試維修工作,這種工作強調的是勞動成果,并不是與生產資料的結合。被告出售的空調不是生產資料,而是商品。被告對于原告勞動的過程并不關注,關注的是原告勞動的結果――空調的安裝維修符合要求。從這個特征上來說,原被告之間符合雇傭關系的特征。
綜上所述,被告不能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而原告提交的證據可以證明雙方成立雇傭關系,且完全符合雇傭關系的法律特征,因此,依法應當認定為雇傭關系。
四、認定原被告為雇傭關系可以體現社會公平,打擊侵犯勞工權益的違法行為。
《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已經有大半年,被告遲遲不與原告訂立《勞動合同》,也沒有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要求,落實勞動者的各項權利,在原告發生安全事故之后,堅持認為原被告之間是勞動關系,其本意不過是利用法律的漏洞,達到減少賠償費用的目的。人民法院作為社會正義和公平的最后一道關口,有責任依法維護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打擊侵犯勞工權益的違法行為。
根據法庭調查的結果,在本案當中,被告存在以下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
1、收取原告押金。在法庭調查中,我們向法庭出示了被告出具的押金收條,這是《勞動法》嚴格禁止的違法行為。
2、 嚴重克扣工資。根據被告出示的《工資表》,原告2008年領取的工資,最低的一個月為40多元,大多數月份都是100-200元。被告辯解說,原告領取的是計件工資,但是,計件工資也不能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3、未與原告訂立《勞動合同》,未確定工作期限。
4、未給原告辦理社會保險。
5、未給原告提供勞動安全防護用品,以至于安全事故發生。
6、未向原告提供勞動技能以及勞動安全培訓。
7、未明確原告的工作時間以及休息時間。
從以上的種種表現來看,凡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各項權利,被告統統剝奪,凡是法律禁止的行為,被告統統實施。被告漠視勞工權益、漠視國家法律達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如果我們承認這是勞動關系的話,簡直是對法律和我們的社會制度的嘲諷!
由于我國勞動立法的缺陷,在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的時候,工傷獲得的賠償數額遠遠低于一般的人身損害賠償,一些利欲熏心的用人單位平時嚴重違反《勞動法》,踐踏勞工權益,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就一口咬定屬于事實勞動關系。這種行為,不但可恥、可惡、可恨,對于勞動者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就本案而言,按照法定的人身損害賠償項目和賠償標準,原告可以獲得的賠償額在25萬至35萬元之間,扣除醫療費用的剩余部分,原告可以用來做一點小生意,勉強維持一家的生計。但是如果錯誤地認定為勞動關系,按照工傷賠償標準,原告能得到的不到8萬元,與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相比,相差三、四倍!
代理人請求法庭充分注意到原告面臨的困境。原告年近40歲,文化程度很低,除了出賣體力沒有其他的謀生途徑。原告的妻子失業在家,三歲的孩子嗷嗷待哺,整個家庭全部的經濟來源完全依賴原告微薄的收入。原告從三樓摔下導致雙腿骨折,即使治愈也不可能再從事重體力勞動。8萬元的賠償金,扣除醫療費后所剩無幾,等待原告和他一家人的,將是暗無天日的生活,這也將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
《勞動法》的立法本意,是保護勞動者,“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應當有利于勞動者,而不是走向不利于勞動者的反面。代理人承認現行的勞動法律制度存在很大的缺憾,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在法律實施的過程中,根據立法的精神,根據法律的規定,兼顧公平和正義,盡最大努力維護勞工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侵害勞工權益的不法之徒。
同時,我對被告代理人今天的發言感到失望。
被告代理人認為,區分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要根據用人單位聘請的人數來認定,被告單位有十四名員工,如果是雇傭關系的話,那就是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而我國是社會主義制度,所以,原被告之間毫無疑問是勞動關系。被告代理人還認為,被告沒有義務為原告等員工辦理工傷保險,工傷保險是在工傷事故發生之后,用人單位按照該標準進行賠付的依據。
被告代理人身為一名律師,其職責是維護當事人的權益,這立場可以理解。但是,律師在法庭上的言論應當經過深思熟慮,于法有據。我國任何一部法律都沒有規定職工人數是劃分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標準,而《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本單位全體職工、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用。
尤其令人感到失望的是,原被告庭前曾進行過一次協商,原告同意做出巨大讓步,只要求被告賠償十萬元,而被告則同意一次性給付八萬元賠償,雙方正在拉近距離,即將達成一致的時候,被告代理人以“被告提出八萬元賠償數額沒有征求我的意見”為由,阻止原被告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今天在法庭上,被告竟然只同意賠償五萬元,可以認為是被告代理人為被告提供的意見。
在這里,我對被告代理人有幾點建議:首先,今后要加強業務學習,不能信口開河;其次,身為一名法律工作者,要多一點同情心,多一點正義感,多一點是非觀念;再次,要目光長遠,清楚地判斷形勢。本案如果成立勞動關系,被告將要面臨的,不僅僅是支付原告的賠款,還有勞動監察部門和勞動安全部門對被告的嚴厲懲罰,被告最后付出的金額將遠遠超過我們協商時主張的數額。不能為了顯一己之能,最終導致對原、被告均不利的后果,這是對當事人的不負責任,也不利于律師的職業形象。望被告代理人深思。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我的代理意見發表完畢,懇請法庭依法處理,兼顧公平,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謝謝!
易勝華 律師
2008-9-8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向別人追債,這些事兒你要知道!
2019-07-04走勞動仲裁真的不收費
2019-12-24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
2019-12-26涉疫情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如何認定?
2020-03-01看守所怎么辦理保外就醫?
2020-03-09行政訴訟證據有哪些種類?
2020-03-10公司快運營不下去了,請問破產和解與調解有什么區別?
2020-04-13如何認定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
2020-04-20農村宅基地房屋繼承應該怎么處理?
2020-04-222020年最新老人贍養費標準
2020-04-24發送短信或微信解除合同是否有效
2020-04-27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怎么走?
2020-04-27工程款被惡意拖欠如何處理
2020-04-28搶劫罪的認定和標準
2020-04-28交通事故調解不成該怎么進行起訴
2020-04-29一般情況下生育險報銷多少錢
2020-04-29夫妻離婚損害賠償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怎么計算?
2020-04-30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費用要多少?
2020-04-30新婚姻法對于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0-04-30子女撫養權法院通常怎么判決?
2020-04-302020孩子撫養費的標準多少錢?
2020-04-30刑訊逼供罪什么條件下會進行立案
2020-04-302020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4-30已婚男子可否爭奪私生子撫養權?
2020-05-02離婚自動放棄子女撫養權可以嗎?
2020-05-02遭遇家庭暴力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分割?
2020-05-022020農村老人贍養費標準是多少?
2020-05-03單方起訴離婚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05-032020夫妻離婚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
2020-05-03子女撫養權判定的原則都有哪些?
2020-05-03醫療事故鑒定的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0-05-04結婚年齡是否有要求
2020-05-04一千多塊錢的詐騙是否可立案
2020-05-05夫妻共同財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0-05-09民間借貸糾紛達到一定條件是會被拘留的
2020-05-09夫妻共同財產辦信用卡算不算夫妻共同債務?
2020-05-10債務人死亡,家人需要背負債務嗎
2020-05-10夫妻離婚協議必須具備哪些必需的內容?
2020-05-10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需要支付到孩子多少歲?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