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們都知道,養老保險是有最低繳費年限的,繳納年數最低不能低于15年,只有交到了15年才能領取退休金。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我國養老保險最低繳納年限為15年,只要累計繳滿15年,就可以在達到退休年齡的時候,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雖然養老保險的繳費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但是,只要繳滿最低年限15年,就能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
近日,人社部官宣一條重磅消息:
將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
人社部2021年6月30日公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規范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修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月數。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就是說,目前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未來將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
我們都知道,養老金只有在退休時繳納了至少15年的社保,才能按月拿到。以后就不是15年了,這個年限要增加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對界面新聞表示,延遲退休、提高基本養老金繳納年限,是我國老齡化背景下的必然舉措。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超過13.5%,且將加速上升。規劃也提到,“十四五”期間新退休人數將超過4000萬人,符合勞動年齡人口凈減少3500萬人,社保制度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我國規定的最低繳費累計滿15年即可退休的政策,在世界上是最短的。像德國,日本,領取全額養老金需要累計繳費40年。美國實際上是35年,雖然說美國退休實施40個養老金申請資格積分,但實際上,在真正計算養老金的時候,是以35年的平均收入為基礎進行計算的。
而對于延長最低繳費年限,這個政策將和延遲退休政策一樣,不會一蹴而就,一下子將退休繳費年限延長到20年或者30年,而是小步慢行,持續推進。
當然,根據我國的現狀,初步估計,最低繳費年限將從15年延長到20年。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法國從2018年開始,退休者享受全額退休養老金的工齡從41年零3個月提高為41年半,計劃到2035年法定工齡年限達到43年。德國規定被保險人領取養老年金必須達到設定的年齡界限,正常要求繳費滿35年,德國正常退休年齡是65周歲。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董克用介紹,我國在1997年完善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首次明確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當時中國正在經歷城鎮化初期,很多勞動者就業時間并不長,因此繳納年限定為15年。但是現在,實際退休人員普遍都已繳納了超過1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董克用說。
按當前規定,凡是用人單位的員工,在單位一年就應繳一年社保費,一直繳到退休,并非只繳15年就可不繳。不過,對于靈活就業和階段性就業人員來說,按最低年限繳納的情況則很常見。
鄭秉文表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繳納遵從度很低,且隨著平臺經濟、共享經濟越來越發達,帶動靈活就業人員數量增長,過了15年門檻而停止繳保險金的人數也從十年前的10%增長到現在的20%,“如果不提高最低繳費年限,繳得少,退休金領得也少,對個人以及對制度的可持續性都是不利的。”
董克用也表示,如果養老金繳納人數越來越少,而領取養老金的人數越來越多,養老保險制度會受到很大壓力,因此,“這種壓力需要國家、用人單位和個人來共同解決。”
其實,早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曾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取消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人社部隨后答復稱,在人口老齡化日趨嚴峻形勢下,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面臨著繳費和待遇領取者之間的比例失衡、繳費負擔越來越重的風險,若取消最低繳費年限的相關規定,繳費年限短、中斷繳費比例高的情況將更加普遍,基金收支壓力更為嚴峻。
對于該如何提高最低繳費年限,鄭秉文認為最低基本養老金繳納年限應在15年的基礎上再提高10至15年為宜,“假設勞動者30歲就業,按照現有制度,繳納15年基本養老保險,也才45歲,還有時間和條件繼續繳納。”
繳費年限延長了,繳費率是否也會調整?目前,我國法律規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法定總繳費率為28%,其中企業繳費比例為20%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8%。對于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為20%,完全由個人承擔。
對此,鄭秉文認為難以提高,“公共養老金制度一旦建立,就形成了參保人與制度的博弈。若提高繳費率,則會抑制當期消費,會增加企業負擔,所以結合老齡化加劇的特點,延長繳費年限是更為恰當的解決方案。”
延遲退休來了,現在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也來了,你害怕了嗎?
其實養老儲備資金嚴重缺錢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社科院《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報告中有這樣的一句話:2035年養老金將耗盡。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加重,養老金的可持續性受到威脅。2019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結余5854.86億元,剔除財政補貼后的實際盈余則連續第七年為負。另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預測,未來5-10年,中國預計會出現8萬億-10萬億元的養老金缺口。
其實,養老的困境不只是中國才有,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危機,韓國65歲以上老人,將近一半生活在貧困之中,很多韓國老年人,最終難以忍受悲催生活,選擇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世界經濟論壇就發布過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說,到2050年,哪怕是目前養老金存儲最多的6個國家(美國、英國、日本、荷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會產生224萬億美元的缺口。如果算上人口大國,這個數字可能高達400萬億美元,幾乎是全球經濟總量的5倍。養老已經成了全球性難題。
每個人都期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長長的壽命,但若是沒有錢花,再長的壽命又有何用。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已是世界第一,規模也是世界第一,未來的養老風險,是我們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現實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多久
2020-02-21離婚財產如何分割計算
2020-02-25怎么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有價證券
2020-03-12離婚后對方轉移財產如何處理
2020-03-20最高人民法院仲裁裁決哪些情形不予執行?
2020-03-23勞動合同變更的注意事項
2020-03-26簽訂保密協議后還可以離職嗎?
2020-04-10員工該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0-04-10醫療損害調解書的效力怎樣認定
2020-04-10醫療損害責任:承擔主體是關鍵
2020-04-11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的區別
2020-04-13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2020-04-15房產過戶稅新規看過來!
2020-04-17微信群里罵人?竟然可能需要賠錢
2020-04-18如何認定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
2020-04-20沒簽勞動合同自動離職有工資嗎
2020-04-21房東把廚房改成單間違法嗎
2020-04-22辦理離婚手續需要什么證件?
2020-04-24工傷休假期間待遇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04-27疫情期間,能否申請中止訴訟時效
2020-04-282020年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04-28子女改姓可以拒絕支付撫養費嗎?
2020-04-28應當怎么辦理強制離婚手續
2020-04-29孩子撫養權通常咋判?
2020-04-29哪些情況下交通違法會處罰
2020-05-06非法取得的證據材料有效嗎
2020-04-30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歸誰?
2020-04-30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借款要慎重
2020-04-30有利于爭取子女撫養權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05-01離婚賠償糾紛訴訟時效一般多長時間?
2020-05-02離婚以后戶口遷出流程怎么走?
2020-05-03子女的撫養權是如何判定的
2020-05-03法院起訴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什么證據?
2020-05-03夫妻共同債務離婚后如何處理?
2020-05-04破壞公共設施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06工傷鑒定十級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05-06農村房屋拆遷如何進行評估
2020-05-06僅有借條,沒有付款憑證,法庭不予認可存在借貸關系
2020-05-06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獲得賠償嗎
2020-05-09訂立遺囑繼承形式是什么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