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這里是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9月18日國務院公布施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為幫助廣大網友更好的了解《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立法背景、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落實情況,我們特別邀請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司長邱小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法規司副司長芮立新就“落實《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這一話題,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歡迎兩位嘉賓![09-27 15:00] |
[主持人]前期,有人提出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將大大增加用工成本,可能成為導致企業關閉、撤資的主要原因。請問,這種說法是否正確,這次制定的實施條例是否統一考慮了勞資雙方的利益?[09-27 15:00]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司長 邱小平]《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之后,有一種意見認為這部法律的實施會導致企業的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這是前一段時間爭論集中的問題之一。[09-27 15:01] |
[邱小平]首先《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實施肯定會帶來企業用工成本的增長,但增長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勞動合同法》規定了企業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要給予經濟補償。第二,《勞動合同法》對試用期勞動者的工資報酬規定了一個下限,這些僅涉及到一部分勞動者,對用工成本的影響很有限。[09-27 15:01] |
[邱小平]為什么一些用人單位會認為勞動合同法實施會帶來企業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呢?這里面還有兩個方面的情況需要具體的分析:一個是有一塊成本客觀會增加,但不是法律實施帶來的。比如受勞動力市場供求變化的影響,勞動者的工資成本客觀上會逐步增加。第二、過去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的成本,但是一部分用人單位沒有很好的執行法律,就沒有付出那塊成本,現在對于用人單位執行法律規定要求更嚴格了,就必須要付出這塊成本。比如用人單位反映最集中的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問題,這個按勞動法的要求是企業必須要支付的,不能認為是勞動合同法實施帶來的企業成本的增加。[09-27 15:01] |
[邱小平]對網友所提的實施條例是否統一考慮了勞資雙方利益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制定條例遵循的原則。在19號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國務院法制辦領導專門做了說明。在起草條例過程中主要依據三個原則,第一個是一致性原則,即實施條例必須維護勞動合同法的權威性,與勞動合同法的制度相一致,也就是下位法必須堅決的貫徹上位法的立法精神和法律制度。第二是協調性原則,在條例起草過程中,比較注重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的關系、妥善處理好企業發展和維護職工權益的關系、妥善處理好保護職工利益長遠目標與現階段目標的關系,準確地體現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維護勞動者的根本利益,努力實現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權利義務的協調。[09-27 15:02] |
[邱小平]當然,在處理這幾個關系時,不能違背前面講的一致性原則,即不能違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這個是前提。[09-27 15:02] |
[邱小平]第三個原則是可操作性原則,這也是實施條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重點是針對勞動合同法中比較原則的規定和社會上存在誤解的條款做了必要的解析,增強勞動合同法的可操作性。[09-27 15:03] |
[主持人]據了解,在起草《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時,“經濟補償和經濟賠償”是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這次《條例》對這個問題所做相應規定的主要考慮是什么?[09-27 15:04]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法規司副司長芮立新]在勞動合同法第87條中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應按照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第47條規定了經濟補償的標準,第87條規定了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的標準。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之后有很多人提出來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除了要支付賠償金外,還要不要按照第47條規定再進行經濟補償。我們也考慮過,認為合法的解除或終止需要支付經濟補償,與違法解除和終止合同給賠償金是兩條道上跑的。由于頒布實施之后,有人提出疑問,這次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就明確規定,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只要支付賠償金就不用再給經濟補償。[09-27 15:04] |
[主持人]在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后,一些企業大量使用勞務派遣,請問,政府方面是什么態度?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09-27 15:04] |
[芮立新]我國的勞務派遣是一種新的用工形式,起步晚,發展快,人數多,在滿足用人單位靈活用工、促進就業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勞務派遣用工中也存在著同工不同酬等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進行了特別規定,實施條例又做了進一步具體規定,目的就是為了規范勞務派遣。考慮到勞務派遣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下一步,我們將對這一問題作專題調研,制定規范勞務派遣的專門措施。[09-27 15:05] |
[芮立新]對于一些企業的違法行為,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對此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實施條例的行為,勞動者可以投訴、舉報,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受理和處理。同時,勞動者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調解和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依法受理和處理。[09-27 15:05] |
[網友 “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中的“連續”是指時間不能間斷,還是可以間隔一段時間?如果是能夠間隔一段時間,是間隔多長時間?[09-27 15:06] |
[邱小平]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主要還不在于間隔時間的長短,而是要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是否維持了勞動關系。如果勞動關系存在,就是連續;如果勞動關系不存在,就不是連續。[09-27 15:06] |
[邱小平]對實踐中少數用人單位可能存在的規避行為,我覺得隨著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進一步深刻的理解了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將不會有一些用人單位會刻意來規避勞動合同法的有關義務,也沒有這個必要。[09-27 15:06] |
[主持人]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已經頒布實施,據我們了解,目前企業落實帶薪年休假的狀況并不理想,請問,《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出臺后,對執行不好的企業有什么強制措施,以保證企業職工休假權利的落實?[09-27 15:07] |
[芮立新]首先要說明一點,帶薪年休假不是《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的,實際上是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的。為了盡快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的權益,我們已經頒布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也已經于9月18日公布。對網友提的這個問題,我們在立法中已經考慮了。《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中規定,用人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用人單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外,用人單位還應當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執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行政處理決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09-27 15:08] |
[網友 “計件員”]我所在的企業是實行計件工資制的企業,我們經常在節假日加班也完不成定額。可老板說,完不成定額就不給發工資,更別提加班費了。是不是實行計件制的就沒有加班費一說了?[09-27 15:08] |
[邱小平]第一,實行計件工資制的企業,在完成計件定額后,安排勞動者加班的,企業也應當依法支付加班費。按照《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規定: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09-27 15:08] |
[邱小平]第二,勞動定額標準應當合法。我國《勞動法》第37條規定:“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36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勞動定額管理等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09-27 15:09] |
[網友 “工作難”]我是公司的質量檢查員,因為工作上的疏忽被公司以嚴重失職而解除勞動合同。請問,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關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中的勞動者“嚴重失職”等,實踐中應當如何認定?[09-27 15:09] |
[芮立新]我想就這個網友所說的,立法當中也有人大代表和常委提出過,對“嚴重失職”等等這些詞要有一些量的規定,但在法律當中是很難規定的,應該根據每一個案例來判斷。比如說由于員工的失誤造成了一萬塊錢的損失,如果對于年收入幾千億的大公司來說絕對不能說上是“嚴重失職”,但是對于個體工商戶來說損失就比較大了,要根本具體的案例來判斷。[09-27 15:10] |
[芮立新]用人單位認為員工造成的損害是否到了嚴重違反規章制度、是否嚴重失職,首先由用人單位來判斷并作出處理決定,但并不是完全由用人單位說了算,如果勞動者對用人單位作出的判斷和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此時,就應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來對此進行判斷和認定。[09-27 15:11] |
[邱小平]我補充一句,用人單位判斷也不是隨意判斷,首先要通過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作出具體的規定,這樣可以預防在“嚴重失職”方面產生爭議。因為企業千差萬別,規模大小、技術裝備水平等等因素各不相同,所以不可能通過立法制定適用各個用人單位的統一的標準,企業還是應該有一個自己相應的標準。[09-27 15:11] |
[網友]我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勞動合同法規定了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法的法律責任,可實際上也有一些勞動者他自己就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說也不追究我們的責任。那么勞動者自己不愿意簽訂合同的,我們是不是就真的可以免責了?[09-27 15:12]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這種情況下,拘留期限會被延長
2020-02-23勞動仲裁手機錄音怎么作為證據提交?
2020-02-24公司要不要為實習生繳納社保
2020-03-25想給自己的設計申請外觀專利,請問具體怎么申請?
2020-04-14離婚更難了?!
2020-04-14企業常見法律問題及解答
2020-04-15強奸幼女罪的處罰規定
2020-04-15八級工傷的鑒定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04-17二手經濟適用房買賣合同書寫規范在這里!
2020-04-22高空墜物傷人該向誰索取賠償
2020-04-23民事強制執行措施具體方式有哪些
2020-04-24醫療事故再次鑒定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0-04-27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0-04-28傷殘等級司法鑒定程序是什么
2020-04-28非法出售發票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29二手房網簽備案后更名手續是什么
2020-04-29交通肇事罪如何認定?
2020-04-30精神病人犯罪,需要負責嗎
2020-04-30農村孩子撫養費有哪些規定?
2020-04-30目前變更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02父母作為監護人有哪些義務?哪些情況可以剝奪?
2020-05-04哪些情況下對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
2020-05-04辦理離婚協議公證要什么材料?程序怎么走?
2020-05-05離婚債務如何認定?需要共同承擔嗎?
2020-05-05夫妻訴訟離婚房產過戶都需要哪些材料?
2020-05-05撫養費給付方式有哪些?離婚以后能降低嗎?
2020-05-05擅自更改醫療方案不告知,意外誰負責?
2020-05-07收養關系成立需要什么條件?收養關系如何認定?
2020-05-08婚前存款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和如何保護?
2020-05-08構成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0構成報復陷害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1申請北京公租房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0-05-11妻子死亡夫妻共同財產應該怎么分配?
2020-05-11保險詐騙罪的判定
2020-05-12勞務費和工資有什么區別?
2020-05-13解除合同后違約金條款還有效嗎
2020-05-13曠工幾天會被辭退和員工曠工有哪些處理規定?
2020-05-14該怎么簽免責協議?
2020-05-14著作權法定許可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14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能不能結婚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