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并中對債權人的保護 |
公司合并產生民事主體的變化、財產與債務的轉移,對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可能發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在涉及虧損企業合并的情況下,故而世界各國公司立法均將對債權人的保護作為規制公司合并行為的重要內容。但公司的合并不僅涉及債權人的利益,還涉及合并公司的利益、其股東的利益、對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社會經濟效率等諸多方面,而且合并后所有債務均由存續或新設公司承受,往往更有利于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合并對債權人利益的損害僅是一種可能性,所以對債權人的保護也應當適度,不宜以損害公司合并效率為代價。 我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公司合并,應當由合并各方簽訂合并協議,并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合并決議之日起 10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3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3次。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不清償債務或者不提供相應的擔保的,公司不得合并。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此規定為公司合并時對債權人保護確定了基本原則,但是仍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加以明確。 一、公司合并時有權提出異議的債權人范圍 現行立法對此未作明文規定。實踐中有兩種理解:一種觀點認為,有權提出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要求(以下稱異議)的,僅限于被合并公司的債權人;另一種觀點認為,合并各方的債權人均有權提出異議。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公司合并對合并各方的債權人均會產生影響,而且對合并方債權人的不利影響可能更大(如被合并的是虧損企業),所以,應對合并各方的債權人給予同等的保護……法國、意大利等國也采此做法。此外,企業合并時可能只有‘方是公司,另一方是非公司型企業。筆者認為,只要有一方當事人是公司,就應當適用公司法關于公司合并的規定,合并各方的債權人均有權提出異議。 二、哪些性質的債權不宜享有異議權 首先,合并公告登出后產生的債權,不享有提出異議的權利。因合并公司已履行其告知義務,債權人已知或應知債務人的合并,仍與其發生債務,視為自愿承擔相應風險。其次,公司內部職工對公司享有的勞動債權不宜享有對合并的異議權。職工的勞動債權是應予充分保護的,但對此種債權的清償及對職工的安置,一般均屬于合并合同的重要條款,通常已在合并中予以解決,加之其在清償順序中處于優先地位,故不宜再給其提出異議的權利。再次,稅務債權以及其他相似的國家債權亦不宜享有異議權。這些基于行政關系產生的債權,通常也是須在合并中加以解決的問題,且其清償順序優先,已有較充分的保護。對此應確立的原則是:凡其權利在公司合并中未受實際影響的債權人類別,不宜享有異議權;反之,就應享有異議權。
債權人在公司合并中享有的權利包括知悉權、異議權即清償或擔保的請求權、權利損害的救濟請求權等。 在公司合并即債務人變更的過程中,債權人享有知悉權。合并各方公司有義務向債權人告知合并的事實及其享有的異議權,各國立法對此均有規定。如日本商法規定,公司要在股東大會決議合并后法定期限內發布公告,告知債權人對合并有異議可在一定期間內提出。法國公司法規定,公司合并方案由合并各方公司在各處總機構所在省的法定公告報紙上予以公告。我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條也規定,公司應當自作出合并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并在3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3 次。 各國立法普遍采取公告的形式告知債權人,是否還應以個別通知方式告知債權人則規定不一。我國公司法規定,對已知的債權人應進行個別通知。實踐中,有的人認為,發布公告是法定義務,而通知不是強制性義務,即便發出通知也多有遺漏。也有的人認為,上市公司以公告方式進行了信息披露,即可免除其個別通知債權人的義務。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 首先,公司法明文規定,對已知的債權人應進行個別通知,無論債權大小、路途遠近。而且,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過債權人同意。”第八十八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的權利義務一并轉讓給第三人。”所以,對債權人的個別通知是合并公司作為債務人的法定義務。對于已知的債權人,合并公司必須個別進行通知。對潛在的或因地址不詳等原因無法通知的債權人,則應以公告方式進行告知。其次,公司法對告知債權人的方式,并未依合并公司是否為上市公司而作有區分規定。上市公司在證券法上信息披露義務的履行,不能免除其在公司合并中對債權人的通知義務。公司對章程的自我規定,也不能作為免除其法定義務的依據。 合并公司通知和公告的內容應當包括公司合并的基本情況。債權人的異議權即可以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提供相應的擔保,異議權的效力即不清償債務或不提供擔保的,公司不得合并,異議提出的期間、方法等,以及了解公司合并詳細情況的渠道。如果告知的內容不詳,債權人無法確認其利益末受到損害而行使異議權,反而對合并公司不利。保護債權人程序的核心是確認債權人對公司合并的異議權。如果合并公司未履行通知和公告義務,損害債權人利益,債權人還可就其權利損害提出救濟請求權。 四、異議權的法律效力
有的學者認為,異議的成立應以公司合并對債權人形成實質危害為條件,法國、意大利等國采此種做法。也有的學者認為,只要債權人提出異議,合并公司就應履行清償或擔保義務。筆者贊成第二種觀點,盡管有人認為其有悖于適度保護的原則。一方面,因為在實踐中界定對債權人是否造成實質性危害,是一件成本很高而又非常復雜的工作;另一方面,公司法對債權人的異議權行使并無限制條件,合同法也將債權人同意作為債務轉移的必備條件。所以,公司合并各方清償或擔保義務的履行應是無條件的。 債權人對公司合并存有異議,對于已到期的債權,可要求合并公司予以清償,對于未到期的債權只可要求提供擔保,不得主張立即清償,因為這將損害債務人的期限利益。只有在公司合并各方不能提供擔保的情況下,債權人才可主張立即清償。當然,如果債權人同意,對已到期的債權也可僅提供擔保,如債務人同意,對未到期的債權也可提前清償,但應扣除未到期的利息。如債權人原有的擔保因合并而受影響,可要求變更擔保或予以清償。 債權人的異議應在法定期間內提出,否則視為同意合并,我國公司法規定,債權人的異議應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或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內(未接到通知者)提出。筆者認為,公告通知后 90日的異議期間過長,對提高公司合并效率不利,甚至造成一些公司因此而規避法定義務,建議修改為在最后一次公告之日起 60日或45日內提出異議。 五、公司不履行告知義務或不履行清償、擔保義務而合并時的責任承擔 在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公司不履行告知義務便進行合并的情況。有的公司怕公告后引起債權人紛紛討債而不敢公告;有的公司因程序復雜、異議期間過長而不愿公告;有的公司只重視對大債權人如銀行的告知,忽視對小債權人的保護;還有的公司甚至根本不知道告知債權人這項義務的存在。此外,合并公司公告后不履行清償、擔保義務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我國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公司在合并、分立、減少注冊資本或進行清算時,不按照本法規定通知或者公告債權人的,責令改正,對公司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但對債權人來說,責令改正或罰款的行政處罰已無法改變公司已經合并的現實。即使公司合并真的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債權入主張公司合并無效,也不一定能使其受到損害的權利得到救濟。因為在公司合并后,尤其是在進行了一段的經營活動后,是很難因合并無效而恢復原狀的,無論是對原合并各方資產的分離,對新產生的利潤、虧損、債權債務等的劃分,都是非常困難的,而且最終的結果并不一定更有利于債權人,當然,更不利于合并公司及其他善意第三人。
筆者認為,應對我國公司法中有關公司合并中對債權人保護的規定予以補充完善。對債權人的保護重點應放在滿足債權實現和保護債權安全方面,而不宜賦予債權人對公司合并絕對的否決權,因為公司合并畢竟不會產生使債權消滅或對債權不承認的后果。所以,當合并公司不履行告知義務或不履行清償、擔保義務時,對債權人最有效的保護方式是補充提供擔保并擴大清償責任入的范圍,即在一定期間內 (如合并后6個月或一年內),債權人可要求合并公司對其債權可能受到的損失提供擔保,對違法行為負有責任的合并公司各方的股東、‘董事、監事,均應對債權人因公司合并而受到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德國股份公司法便規定,轉讓公司的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作為總債務人對公司及其股東和債權人因合并而遭到的損失負有賠償義務。 為此我國公司立法應當規定:第一,對于要求清償或提供擔保的債權人,不僅其債務人公司,公司合并的各方當事人均有義務予以滿足,否則公司不得合并。第二,對于不履行告知義務或未履行清償債務、提供擔保義務而實施合并者,首先由合并后的存續或新設公司對債權人可能受到的損失提供擔保。如將來不能對債權人及時、充分地給予清償,對此負有責任的公司合并各方的股東、董事、監事(如在股東會、董事會上投票同意作出違法決議的股東、董事以及未履行監督職責的監事)應當承擔對債權人的連帶賠償責任。其實,在現行立法中巳具有對違法股東、董事、監事追究責任的原則規定。這樣既可通過補充提供擔保、擴大義務人的范圍來保證債權人利益的實現,又可在對債權人適度保護的前提下,提高公司合并的效率,保障善意第三人利益及社會利益在公司合并中的實現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冠疫情”是否屬于合同履行中的不可抗力
2020-02-20公司注冊類型了解一下
2020-03-17發現孩子不是自己的,上訴法院會怎么判
2020-03-20孩子可以拒絕再婚父母的贍養責任嗎
2020-03-27因為欠錢被債主關了三天,能以非法拘禁罪立案嗎?
2020-04-03死者享有身體權嗎
2020-04-09法律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
2020-04-10偷稅的后果
2020-04-10網絡誹謗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3民間借貸利率這么高,受法律保護嗎?
2020-04-14這是一篇內部人員測試用的文章,審核別通過啊
2020-04-22房東把廚房改成單間違法嗎
2020-04-22非法傳銷罪具體罰金標準是多少
2020-04-24離婚訴訟如何處理債務?
2020-04-30構成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8最新支付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8離婚對方不給支付撫養費怎么辦?
2020-04-28離婚時如何處理孩子撫養權?
2020-04-28發行權一次用盡原則是什么
2020-04-29賠償房屋補差價從哪一天算
2020-04-29離婚想要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取?
2020-04-29子女撫養權怎么判決?如何變更?
2020-04-30離婚以后孩子撫養費通常包括哪些?
2020-05-01子女撫養費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2020-05-01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怎么給?
2020-05-02目前變更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02離婚損害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05-02離婚訴訟過錯損害賠償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32020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有哪些規定?
2020-05-04醫生誤診怎么辦?
2020-05-04簡單的租房合同模板看過來!
2020-05-04復婚一般需要經過哪些法定程序?
2020-05-05遇到糾紛應冷靜,切勿動手傷人
2020-05-06養老保險中個人繳費的比例
2020-05-06違章建筑拆除會不會補償
2020-05-06售房者隱瞞房屋已出售,買主如何維權
2020-05-07離婚后債務會影響孩子嗎?
2020-05-21離婚后夫妻共同財產不執行怎么處理?
2020-05-09建筑物上的懸掛物脫落致人損害該如何追責
2020-05-09訂立遺囑繼承形式是什么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