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刑事訴訟法律監督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 律霸網整理?寧司 · 2020-07-21 · 413人看過

摘 要: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有權對國家的各項法律的實施進行全面監督。而刑事訴訟監督是人民檢察院實施法律監督的重要內容,主要分為立案監督、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刑事判決、裁定監督、執行監督等五個方面。如何全面履行刑事訴訟法律監督,關系到檢察機關存在的必要,關系到我國刑事法律的正確實施。但在實踐中,五方面的監督在檢察機關自身、被監督對象、監督的機制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既有表面現象,又有深層次的原因,既有執行者素質問題,又有機制不健全的因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刑事訴訟法律監督,從法律機制上,要進一步完善檢察監督的法律體系和保障性規定;從領導機制上,要強化上下極檢察機關之間的垂直領導關系,改善檢警關系,合理介定地方黨政領導機關對檢察機關實行領導和監督的方式和內容;從管理機制上,要完善訴訟監督的目標、責任、工作、跟蹤和追究的管理制度;在制約機制上,既要完善內部制約機制,同時要強化外部制約機制,通過完善機制,杜絕在刑事訴訟的法律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人民檢察院的監督作用,保證我國刑事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

關鍵詞 刑事訴訟法律監督 問題 對策

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是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的重要內容。本文試就目前刑事訴訟法律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完善刑事訴訟法律監督的意義和完善刑事訴訟法律監督機制的構想進行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目前刑事訴訟法律監督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立案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刑訴法修改后,盡管從立法上確認了檢察機關的立案監督權,但由于規定不夠完善,立案監督仍然是刑事訴訟監督的薄弱環節。

1.從檢察機關自身來看,一是執法觀念的轉變不到位。有的認為偵查監督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審查公安報來的案件,重在定性把關,至于立案監督可搞可不搞;有的擔心開展立案監督會影響與公安的關系及承辦人之間的感情,不愿監督,還有的擔心怕監督不準個人丟面子,不敢監督。二是工作開展不到位,具體表現為:①對刑訴法及有關司法解釋已賦予檢察機關應開展立案監督的內容未依法全面開展。②對部分已啟動立案監督程序的案件,也多數是發份糾正文書了事,沒有踉蹤監督到底。③部分單位對通知立案的條件把握不準,草率通知,監督質量不高,存在立了又撤的問題。

2.從被監督的對象來看,主要表現為:一是在立案階段違反刑事訴訟程序的問題較多。如忽視刑訴法關于地域管轄、級別管轄和職能管轄的規定,基于部門和地方保護主義,隨意立案,爭奪管轄權;以偵代立,先偵后立,未經立案程序便對當事人采取或變相采取羈押、搜查措施,等等。二是對監督意見接受不虛心、配合不緊密的多。一些偵查部門的干警在認識上并未把檢察機關行使立案監督權看成是維護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重要手段,不能正確對待監督,在接受監督工作中表現為缺乏配合和協作精神。具體表現為:(1)不予說明不立案理由;(2)遲延說明不立案理由;(3)通知立案不立案,(4)遲延立案;(5)立而不偵或偵而不結。

3.從立案監督的機制來看,主要表現為:一是法律的規定不夠明確。有的規定過于原則,有的有上文無下文,缺乏可操作性。如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明確立案監督的案源主要是依靠檢察機關去“發現”。但是,對檢察機關怎么去“發現”卻沒有下文,這種“發現”的隨意性導致立案監督的案源渠道不暢。二是監督的機制不夠健全、突出表現在制度不健全,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立案監督規程細則。到目前為止尚未見到一部全國統一的、全面具體的立案監督的操作規程,以致不少檢察人員對立案監督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自己都感到茫然,如開展立案監督應在什么條件、什么時間下切入,按照什么樣的程序進行,監督到什么樣的程度才算到了位,等等,難于掌握。

(二)偵查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雖然對偵查監督的范圍、內容等實體性的規定比較明確,但對程序性的規定卻很不全面,由此導致偵查監督工作也存在不少問題:

l、從檢察機關自身來看,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少數干警對偵查監督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沒有把偵查監督擺上應有的位置,沒有積極履行監督職責。二是對一些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偵查監督方式未能主動爭取從立法上予以確認。如提前介入制度是檢察機關摸索的開展偵查監督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卻沒有主動爭取從立法上得到確認,以致工作中隨意性大,什么樣的案件公安機關應通知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如何選擇提前介入時機,偵查機關與監督機關各自應承擔什么樣的職責和義務等,均沒有可操作性的規定。三是糾正偵查違法軟弱無力。目前糾正這類違法行為的主要手段是口頭或發出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由于法律沒有賦予其以強制力作保證,當遇到被監督對象拒絕接受時就只能束手無策,使糾正違法的效果大打了折扣。四是檢察機關內部各環節的監督體系存在脫節現象。檢察機關的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和監所檢察等三個部門在開展監督工作中都是各自為戰,缺少溝通,沒有形成體系,相互脫節的問題比較普遍。

2.從被監督對象來看.主要是重實體、輕程序的影響,總認為只要人沒抓錯,即使程序上“越點軌”也無關緊要,對偵查監督部門提出的意見不以為然,導致偵查中的一些違法問題禁而不止。具體表現在:

(1)使用強制措施不規范。一是刑事拘留普遍超范圍、超時限。二是取保候審不規范。三是監視居住不規范。有的將監視居住放在賓館或公安機關的招待所執行,收取一定的費用,有的甚至將監視居住的對象放在行政拘留所、留置室變相羈押。四是違反規定變更強制措施。不少地方的公安機關對已批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變更為取保候審卻不按規定通知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直到案件到了起訴環節檢察機關才發現嫌疑人早已變更了強制措施,有的甚至已不知去向。五是濫用留置手段變相羈押。

(2)違法取證現象突出。一是一人提審的現象比較普遍。二是刑訊逼供、勸供、騙供、誘供等違法辦案情況仍然存在。三是非法搜查、扣押物品現象嚴重。四是對證人、被害人違法取證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如詢問證人、被害人不出示證件;采取威脅、引誘的方法獲取證人證言等等。

(3)降格處理問題嚴重。一是以教代刑。二是以治安處罰代替刑罰。三是以經濟處罰代替刑罰。

3.從偵查監督的機制來看,一是監督的方式明顯滯后,現實中的偵查監督主要是書面審查偵查機關報送的案卷材料,而偵查活動中的違法情況很難反映在案卷材料中,即使犯罪嫌疑人后來向檢察機關反映、控告,也大多因時過境遷無法查實而不了了之。二是公安與檢察在對部分偵查機制改革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如對公安推行的偵審合一改革,公安刑偵改革的本意是想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訴訟效率,但實際上卻事與愿違,效率沒提高,卻丟掉了質檢“關口”,案件質量明顯下降,表現為:退補案件增多,漏罪漏犯增多,因證據不足不捕案件增多。

(三)審判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從檢察機關自身來看,主要表現為:一是看不到庭審活動中有哪些行為違背了程序法的規定,不會監督。二是發現庭審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后無動于衷,怕提出了影響與法院的關系,不愿提出。三是對提出后不理睬的,沒有監督到底.

2.從被監督的對象來看,主要表現為:一是部分法官濫用庭外調查權,規避審判監督。片面理解“庭外調查權”,將庭外調查演變成庭外偵查,并將自己在庭外獲取的證據不經質證就作為定案的證據,規避審判監督。二是部分案件開庭不及時,判決不及時。

3.從審判監督的機制來看,主要是庭后監督的規定不科學,不利于及時糾正違法。修改后的刑訴法第16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庇纱丝梢?,刑訴法并未要求出庭的檢察人員發現人民法院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只能在法庭休庭后進行監督。但六部委《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卻將此條補充解釋為:“人民檢察院對違反法定程序的庭審活動提出糾正意見,應當由人民檢察院在庭審后提出”。實踐表明,這樣的“庭后監督”規定是不科學的。庭審程序監督的對象是特定的,如果不能抓住時機及時監督,待到庭審終結錯誤已經釀成再去監督,則失去了監督的本來意義。

(四)判決、裁定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從檢察機關自身來看,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①思想認識上有障礙。沒有從嚴格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高度來認識抗訴工作。對判決明顯畸輕畸重的案件習慣于口頭向法院交換意見,意見不被采納也不深究,未能依法行使法律賦予的職權。②對抗訴的范圍把握不準。從實體上看,只側重了對有罪判無罪,重罪判輕罪的監督,相反的情況則未予監督。從程序上看,只注意了上訴程序的抗訴,而忽略了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法官違反庭審程序判決、裁定的抗訴、被害人請求的抗訴和附帶民事訴訟部分判決、裁定錯誤的抗訴。③刑事抗訴業務水平不高,抗訴的隨意性大,效果差。④抗訴出庭工作不力。對抗訴的標準、抗訴案件的出庭程序和舉證方法沒有制訂出可操作性的規程,對庭上可能出現的情況預見性不夠,庭上應變能力差,影響了抗訴效果。

2.從被監督的對象來看,主要表現為:少數審判機關和審判人員對抗訴工作不能正確對待,客觀上造成檢察機關難于在十天內提出抗訴。上級法院不當提前介入下級法院的審判活動和下級法院違反程序向上級法院提前請示的現象較普遍地存在,導致兩審終審制形同虛設。經檢察院抗訴,二審法院即使發現一審判決確有錯誤,也出于維護本系統的所謂權威而該改判的不改判。

3.從判決裁定監督的機制來看,一是立法上對不服法院一審判決、上訴、抗訴案件如何進行監督不明確,對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和一審判處死緩、死刑的被告人不上訴案件的核準時間均無具體規定,導致少數案件一拖幾年未決。二是缺乏可操性的抗訴工作細則,特別是在被害人請求抗訴的程序上不完善,形同虛設,難以發揮該程序保護被害人權益的實際效果。

(五)執行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從檢察機關自身來看,一是由于部分檢察院的領導對執行監督工作重視不夠。二是部分駐所檢察干警工作責任心不強,監督意識薄弱。三是一些駐場駐所檢察部門由于自身經費嚴重不足,不少具體問題均依賴于被監督單位解決,使監督工作流于形式。四是在對已查清的問題的處理上,頂不住說情風,下不了手,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輕發落,沒有起到警示作用。

2.從被監督對象來看,主要是法律意識和接受監督的意識不強,不嚴格依法辦事,導致執行環節的問題十分突出。具體表現在:

(1)不按規定交付,違規留所服刑多。

(2)審批不嚴,不當保外就醫多。

(3)條件掌握偏松,不當減刑、假釋多。

(4)管理不規范,重新犯罪多。

二、完善刑事訴訟法律監督的意義

(一)有利于人權保障。

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是刑事訴訟的兩個方面。如何實現二者的平衡,是各國刑事司法改革的根本推動力,同樣是我國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標。我國檢察機關通過對立案、偵查、審判、執行等訴訟活動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對于不依法立案、偵查中違法取證、侵害犯罪嫌疑人及其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益、采取強制措施不當、以及審判程序違法、量刑不當等行為,通過啟動相應的訴訟程序提出質疑并要求糾正,這是刑事訴訟中重要的權力制衡機制。完善這一機制其根本目的在于,在確保有效的揭露、證實和懲罰犯罪,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同時,防止為發現真實而過份的侵害和犧牲公民的合法權利。

(二)有利于法律制度之優化。

憲法賦予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法律地位,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是刑訴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從目前檢察機關對刑事訴訟法律監督的現狀來看,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檢察監督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有大的原則,但缺乏與之相配套的操作規程和保障性規定,因此,健全和完善刑事訴訟法律監督機制,有利于整合法律監督資源,優化法律監督制度,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完善的法律監督機制,是切實履行法律監督的物質基礎,只有切實履行法律監督,才能確保刑事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真正實現刑事法律的公平和正義。

(三)有利于規范公安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

法律監督原則要求,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中,有權利也有義務對人民法院和公安機關等,實施或不實施某種訴訟行為是否合法進行監督,同時要求人民檢察院在實施法律監督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規定,必須嚴格依法實行監督。這一原則說明,對法院、公安而言,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具有國家性、特定性和合法性,對自身而言,除有權利性之外,重要的是還有義務性。而現行的法律監督體制中,對監督對象而言,缺乏權威性和強制性的規定,對自身而言,缺乏對履行職責的硬性規定,因此,只有完善和健全檢察機關刑事訴訟法律監督機制,才能真正實現法律監督的要求,也才能從制度上規范公安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正確行使職權,包括檢察機關自身。

三、完善刑事訴訟法律監督的對策

(一)從立法上完善刑事訴訟監督

要切實履行好刑事訴訟法律監督職能,首先要解決好檢察立法和司法解釋的完善問題。一是要從立法上進一步完善檢察監督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檢察立法是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有關檢察監督的法律規范要么殘缺不全,要么陳舊不堪,根本談不上形成體系。當前最緊迫的是要加快《國家檢察監督法》的研討和制定,進快修訂完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制訂切實可行的《檢察官法》實施細則,以分步推進檢察監督的法律體系建設。以《檢察院組織法》為例,該法僅有28條,前10條為總則,中間9條是程序規定(均已失效),后9條為機構設置和人員任免(一些條文也已失效)。該法明顯留有文革后百廢待興的歷史烙印,條文粗簡,邏輯上也有諸多混亂之處,特別是在我國刑法、刑訴法等一系列基本法律己作修正后,該法更已顯得不合時宜,修改已刻不容緩。二是要盡快補充修正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中關于訴訟法律監督的未完善條款。一方面通過司法解釋進一步補充完善刑訴法中未完善的內容。另一方面,通過立法盡快補充完善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中關于訴訟法律監督的保障性規定。三是要盡量細化與刑事訴訟監督相配套的有關操作細則.現行刑事訴訟監督工作薄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監督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的具體規程。當然,我們不能企望、事實上也不可能通過立法就能把刑事訴訟監督的規程搞得非常完善.比較現實的辦法是,建議高檢院各廳室根據原則性立法,分層次地制訂立案、偵查、審判、判決裁定、執行各訴訟環節的監督細則、規則,交由全國人大法工委協調修改后,以公、檢、法、司名義聯合發布,檢察實踐中內部掌握的行之有效的監督程序和措施制度化、規范化、公開化、法制化,以增強可操作性,減少隨意性。四是鑒于目前檢、法兩家司法解釋相互矛盾和公、檢、法、司各行其事的現狀,建議中央統一司法解釋權,明確規定公、檢、法、司各家司法解釋權不能單獨行使,對所有司法解釋均實行聯合發布,以減少不必要的摩擦,確保司法活動的高度統一和公正。

(二)從體制上完善刑事訴訟監督

1.強化上下級檢察機關之間的垂直領導關系。我國憲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所確立的檢察領導體制是“監督與領導結合”的領導體制。盡管這種領導體制是比較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的檢察領導體制,但在實踐中由于監督與領導的配套措施不夠完善,存在黨政不分的現象,檢察機關上下領導體制一直沒有理順,特別是由于地方黨政權威部門實際掌握著檢察機關的人、財、物大權,上級檢察機關卻管事不管人,沒有“實權”,因而導致一些人從實用主義的觀點出發,從而導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大量存在,嚴重破壞了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正確實施,削弱了檢察監督職能。筆者認為,應從立法、人財物管理和體制制度上強化檢察機關上、下級垂直領導機制建設。

(1)從完善立法人手,規范檢察機關上下級垂直領導機制。一是通過立法形式進一步明確上級檢察機關對下級檢察機關指示、指令、決定的法律約束力,解決上級領導不力和下級接受領導虛心的問題;二是通過制訂有關規則或條例明確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檢察院實施領導的具體規程,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三是通過立法賦予上級檢察機關對下級檢察機關負責人享有提名權、預先審查權和有因否決權,并明確規定有自因否決權行使的具體情形;四是通過立法賦予上級檢察機關和上級檢察官對下級檢察官享有指揮監督權、事務轉交權、委任分管權和任免懲戒權。如對故意曲解和抵制上級命令的下級檢察官,上級可以采取免職、停職、減薪、警告、訓誡、記過等懲戒性措施以保證上級指令的切實貫徹。

(2)從改革檢察機關人財物管理機制入手,強化上下級檢察機關的垂直領導關系.在干部管理制度方面,可將現行的地方黨委管理為主改為以檢察機關管理為主,并逐步過渡到由檢察系統按《檢察官法》自行垂直管理。具體來說。①要提高檢察官的任職條件。鑒于檢察官職務的特殊要求,應當規定,新錄用的檢察官必須通過全國司法統一考試和檢察機關的能力測試,方可錄用。②要確立檢察官職務保障制度。即檢察官—經任用,只要沒有法定的失職和違法犯罪行為,不得撤換。③要建立防止檢察權被濫用制度。如實行檢察官定期異地任職制度,財產申報制度,錯案追究制度,違法違紀從重處罰制度等,在經費保障方面,應建立全國檢察經費統籌制度,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實際需要,統一做出年度預算,報中央財政核定后納入國家財政預算,實行計劃單列,逐級下撥,分級管理,真正“吃皇糧”。鑒于目前中央財政比較困難,可采取中央和地方各拿一點的過渡性辦法,即中央財政負責解決辦案和裝備經費(含辦案差旅費、車輛、偵查技術設備購置費等),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統籌計劃,報中央財政核定撥給,然后逐級下發,地方財政負責解決同級檢察機關干警工資獎金、勞保福利、辦公用房、住房等方面的經費,并保證檢察機關干警的工資收人、生活待遇、辦公、住房條件不低于當地黨政機關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檢察機關上下級之間的領導關系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才能有效排除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和阻礙,防止司法權力的地方化,確保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

(3)從完善檢察一體化制度入手,實現檢察機關上下級之間的有效領導。根據檢察一體化的要求,應具體完善下列制度:①派遣巡視制度。即由上級檢察機關直接向下級檢察機關派遣常駐檢察官協助和監督下級檢察機關開展工作。派遣人員有權列席受遣單位的黨組會、檢委會和檢察官考評委員會會議,對受遣單位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活動和執行上級檢察機關的指示命令情況享有建議權、反映權,但沒有決定權;②請示報告制度。對法無明文規定、罪與非罪界限不清、案件性質難定或者查辦困難阻力太大自身無力解決等情況,應請示報告上一級檢察院;③指令糾正制度。上級人民檢察院發現下級人民檢察院的決定確有錯誤時,有權指令下級院糾正;④案件調取制度。對當地查辦有困難的案件,應提到上一級檢察院查辦,提上一級仍然難以查辦的,應提上兩級查辦,直到提到最高檢察院來查辦;⑤案件交辦制度。上級院可將自己查辦的案件交由下級院查辦;⑥檢查指導制度。上級院對下級院查辦的重大、疑難案件應進行檢查指導,必要時可參與偵查、起訴;⑦組織協調制度。即對跨地區的案件由共同的上級院進行組織協調,偵查、起訴;⑧備案制度。對要案線索的初查和立案、不捕、不訴、撤案等決定必須報上級院備查,上級院有權提出指導和糾正意見,下級院必須遵照執行。⑨報批制度。下級院變更經上級院批準的強制措施必須先報經上級院同意,等等。

2.檢察引導偵查,實現“偵檢一體化”模式。改革的構想是:將公安機關的司法職能(刑事案件的偵查)與行政職能(社會治安管理)分離開來,即刑事警察與治安警察分立,將刑事警察按檢警一體化的原則受檢察機關的節制,檢察官有權指揮刑事警察對案件的偵查,刑事警察在理論上只被看作是檢察機關的輔助力量,檢警兩方共同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控方整體。為了與檢警一體化改革相配套,在檢察機關內部也應進行相應改革,推行檢控檢察官分離制度,即將刑檢部門的干警分為主訴檢察官——面對法庭,檢察事務官——面對偵查,檢察書記官三種,以制約偵查,形成強有力的指控。

3.合理介定地方黨政領導機關對檢察機關實行領導和監督的方式和內容。從檢察工作的實踐來看,基層檢察機關在接受上級檢察機關的領導的同時,還必須自覺接受同級地方黨委的領導、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地方政府雖不是檢察機關的法定領導機關、但政府在人財物的管理上相當程度地“管住了”檢察院,這種“管”在實際上也含有“領導”的實質。多年的實踐也證明:緊緊依靠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對檢察工作的正確領導、監督和支持,是檢察制度和檢察工作得以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然而,黨政部門的政治領導權畢竟與國家檢察權是分屬于不同范疇的兩個獨立體系,不能混為一談。為了防止某些領導機關的負責人假借領導監督之名,行非法干預個案執法之實,必須通過立法的形式劃定上述兩種權力的合理臨界面,并從程序和方式上予以法定化。

(三)從制度上完善刑事訴訟監督

一是完善訴訟監督的崗位目標制度。對立案、偵查、審判、判決裁定、執行等各個訴訟環節均制訂切實可行的崗位目標,把競爭機制引入訴訟監督之中,提高干警自覺開展監督的積極性。二是完善訴訟監督的責任管理制度、實行“分級、分口、分項”管理,三是完善訴訟監督的工作制度。具體來說:①建立薄卡登記制度。②建立法律文書及時送達簽收和及時審查監督制度。③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④嚴格執行備案審查制度。⑤實行跟蹤監督制度。四是完善訴訟監督的考核獎懲制度。在年初制訂工作意見或目標管理方案時,將訴訟監督列為重點內容,與其他工作同布置、同檢查、同考核、有獎有懲。五是完善訴訟監督的錯案追究制度。目前,各地檢察機關均制訂和實施了錯案追究制度,但是由于我國出現錯案的情況和原因極其復雜,責任難于區分,在實踐中這一制度多數難于操作,以致追究了錯案責任人責任的案例十分鮮見。因此,筆者認為,要完善此項制度,首先要明確以下問題:①錯案的責任主體問題。根據檢察機關規定辦案制度,筆者認為,辦案人應對所認定的案件事實和提出的處理意見負責;檢察技術人員對所出具的勘驗、檢驗鑒定結論負責,部門負責人對案件事實負有審查責任,并對本部門所提出的案件定性和適用法律的意見負責;檢察長和檢委會委員對本人提出或同意,并經檢委會通過做出錯誤決定的意見負責。②錯案的責任承擔問題。這是落實錯案追究的核心,也是最大的難點之一?,F有的錯案責任追究制中,對錯案的責任承擔規定很不具體,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對實踐中大量存在的承辦人因過失或業務水平不高提出錯誤意見,科長、檢察長和檢委會委員又采納了錯誤意見,“一錯再錯”導致的錯案,責任到底如何分配不明確,致使責任無法落實到人。建議由高檢院統一制訂一個合理劃分錯案責任的操作規程。③錯案的處罰,應依照其責任的大小和錯誤行為的性質、原因、情節、后果、影響等給予適當的處罰,包括取消評先資格、限定晉級晉職期限、調整工作崗位、調離檢察機關或辭退、給予行政處分、追償賠償金、追究刑事責任等。

(四)從制約機制上完善刑事訴訟監督

首先從完善內部制約機制來看,主要是要從強化自偵案件的立案、偵查監督入手,建立公正、有效的內部制約監督體系。具體來說,一是要改革現行的內部監督制約組織體制,建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具體構想是:由舉報中心負責對案件線索的歸口管理和分流查辦;由偵查部門(兩反、瀆偵)負責對檢察機關直接受理案件的立案偵查,由公訴部門負責案件的審查起訴,決定不訴,出庭支持公訴以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新設立一個刑事訴訟監督部門(建議定名為刑事檢察局)負責審查批捕及對所有參與刑事訴訟程序的法定機關的法律監督。這樣有助于刑事訴訟法律監督走上正規化、專門化、規范化的軌道。二是要從工作制度上完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具體來說:①建立和完善案件線索集中管理、集體評估、集體決策制度,以解決多頭受案、分散管理、個人說了算的問題;②建立和完善立案前檢察長審查審批制度,以解決多頭辦案,辦私案,想查誰就查誰的問題;③建立和完善自偵案件立案監督規程,明確規定偵查部門初查后作出的不立案決定書應報本院偵查監督部門備案監督,以解決對自偵立案難于監督的問題;④建立和完善執行強制措施的制約機制,以解決強制措施的使用和變更不規范的問題;⑤建立和完善撤案監督機制,以解決撤案不依法進行的問題;⑥建立和完善辦案時效監督機制,以解決超期傳喚、超期羈押的問題;⑦建立和完善辦案跟蹤監督機制,以解決執法違法、徇私舞弊等問題。通過完善上列內部制約機制建設,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內部制約監督體系。

其次從完善外部制約機制來看,主要是要強化人大的監督,強化黨內執法監督,自覺接受社會監督。(l)強化人大監督。人大的監督包括工作監督和個案監督,在司法改革中應突出加強個案監督。強化個案監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①只能是司法機關已處理完結的案件,禁止對正在偵查或審理的案件啟用“個案監督”;②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疑難案件;③因徇私枉法等原因可能造成冤案、錯案;④對法律的規定認識不一致,需要權力機關進行法律解釋的案件;⑤受到黨政機關、社會團體或個人干涉,可能影響公正處理的案件。(2)強化黨內執法監督。任何國家機關都必須接受黨的領導,這是無容置疑的。黨內執法監督的重點應是監督檢察機關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情況,監督檢察機關和檢察干警有無違背黨的政策、黨規黨紀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檢察機關應自覺把檢察工作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下,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除堅持將正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重要情況及時向同級黨委主管領導和黨委政法委報告外,建議從制度上增加院黨組每年向同級黨委常委會議報告一次工作的制度。(3)強化社會監督。社會對司法權力的監督的內容非常廣泛,沒有特定的范圍,主要包括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組織,新聞輿論以及人民群眾對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司法不公、司法腐敗行為的評議、控告、檢舉、“曝光”等監督活動。從目前的形勢看,筆者認為,各級檢察機關應建立一個人民監督員制度,賦予監督員相應的權利,從機制上解決檢察機關無人監督的局面。


注 釋:

(1)張穹、趙汝琨編著《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理論與實務》,第39頁。法律出版社出版。

(2)王然冀主編《當代中國檢察學》,第75頁。法律出版社出版。

(3)喻良新著《檢察程序概論》,第61頁。群眾出版社出版。

(4)許海峰著《首都檢察方略》,第197頁。法律出版社出版。

(5)張智輝著《中國檢察》,第3卷,第78頁。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

(6)孫謙著《檢察論叢》,第6卷,第92頁。2003-8-1法律出版社出版。


參 考 文 獻:

(1)袁仁輝主編《現行法律漏洞的不當利用與防范全書》,九洲圖書出版社出版。

(2)陳興良著《訴訟結構的重塑與司法體制改革》,《人民檢察》1999年第1期。

(3)檢察實踐編輯部編《最新刑事業務操作指南》。

(4)孫謙編《司法改革報告—檢察改革、檢察理論與實踐專家對話錄》,2002-7-15法律出版社出版。

(5)黃京平編《主訴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理論與實踐》,中國法律出版社出版。

(6)《檢察業務指導》2003年第4輯,中國法律出版社出版。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作者:黃遠宏et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林靜

林靜

執業證號:

13302201811059993

北京盈科(寧波)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林靜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欠錢不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02-25

大連市規定主動辭職不享受失業保險金

2020-03-09

人流也有生育保險待遇?

2020-03-12

知識產權保護概念和內容是什么?

2020-03-12

病退條件最新規定來啦

2020-03-25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因工受傷是否構成工傷?

2020-03-31

出了醫療事故:相關責任有哪些

2020-04-01

十級工傷賠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04-11

法院可以調取你的微信聊天記錄么?

2020-04-15

虛報注冊資本罪的構成要件

2020-04-16

遭遇家庭暴力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2020-04-18

勞務派遣工作證明如何處理

2020-04-21

三角債能否起訴第三方

2020-04-21

買二手房被拒貸怎么辦

2020-04-23

離婚通常需要什么手續?

2020-04-24

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需要多少

2020-04-26

離婚后有探視權嗎?

2020-04-28

詳解串通投標罪

2020-04-29

什么情況下廉租房會被管理部門收回

2020-04-29

標準子女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0-04-29

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04-29

確認婚姻無效程序怎么走?

2020-04-30

婚后財產公證的程序應該怎么走?

2020-04-30

離婚以后怎么樣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2020-05-01

套路貸中房屋買賣合同認定方式

2020-05-01

子女撫養費可不可以要求免除?

2020-05-02

沒有勞動關系需要承擔工傷賠償責任嗎

2020-05-04

雇員受到傷害誰來進行賠償

2020-05-04

違章建筑是怎么認定的?

2020-05-04

離婚偽造夫妻共同債務有什么后果?

2020-05-05

國有土地上企業拆遷的具體流程

2020-05-06

地下停車場物業費如何收取

2020-05-06

民間借貸之訴狀如何書寫

2020-05-07

結婚登記都需要哪些資料?

2020-05-07

丈夫死亡以后遺產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2020-05-11

偽造貨幣,如何量刑

2020-05-12

酒后駕車,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12

二手房交易貸款處理方式是什么

2020-05-12

醫療事故導致他人死亡的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0-05-12

為什么工程欠款的現象總有發生?

2020-05-13
法律常識 地區找律師 專業找律師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永善县| 福鼎市| 定陶县| 哈密市| 三台县| 普兰店市| 房产| 通州区| 河北区| 遂川县| 万年县| 泗阳县| 乌拉特后旗| 桦川县| SHOW| 清水县| 喀什市| 盐亭县| 儋州市| 大厂| 玛曲县| 永福县| 信阳市| 莱西市| 运城市| 临沧市| 金乡县| 莒南县| 兴和县| 临城县| 德昌县| 涡阳县| 广西| 南岸区| 舒城县| 黄平县| 瑞昌市| 巴马| 绍兴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