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是指公民和法人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因異議而引發的訴訟。那么,在行政訴訟中,當事人如何舉證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利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申請法院幫助收集證據?哪些證據是不能采納的非法證據?今天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此作出了具體的司法解釋。
規定共有80條,分為舉證責任分配和舉證期限、提供證據的要求、調取和保全證據、證據的對質辨認和核實、證據的審核認定、附則等六部分,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針對行政訴訟證據問題作出的司法解釋,也是最高人民法院繼民事訴訟證據規定之后的第二部關于訴訟證據問題的重要司法解釋。
據介紹,現行行政訴訟法有關證據的規定比較原則,難以解決實踐中復雜的證據問題;行政訴訟不同于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在許多方面不能適用民事和刑事訴訟證據制度;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世貿組織的有關協定對我國行政訴訟證據規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了適應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廣泛聽取和征求有關方面的意見后制定了這一專門的司法解釋。
提交證據,必須符合相應要求
現行行政訴訟法規定有7類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可作為定案的根據,即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高法出臺的新司法解釋分別對當事人向法院提供的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現場筆錄等各類證據,以及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規定指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書證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提供書證的原件,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屬于書證的原件,提供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與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節錄本;提供由有關部門保管的書證原件的復制件、影印件或者抄錄件的,應當注明出處,經該部門核對無異后加蓋其印章;提供報表、圖紙、會計賬冊、專業技術資料、科技文獻等書證的,應當附有說明材料;被告提供的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詢問、陳述、談話類筆錄,應當有行政執法人員、被詢問人、陳述人、談話人簽名或者蓋章。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物證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提供原物;提供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與原物核對無誤的復制件或者證明該物證的照片、錄像等其他證據;原物為數量較多的種類物的,提供其中的一部分。
規定指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制件;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時間、制作人和證明對象等;聲音資料應當附有該聲音內容的文字記錄。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人證言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寫明證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住址等基本情況;有證人的簽名;不能簽名的,應當以蓋章等方式證明;注明出具日期;附有居民身份證復印件等證明證人身份的文件。
原告承擔初步證明責任
在行政訴訟中,原告向法院起訴時,應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證明其符合起訴條件;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應當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經提出申請的證據材料;在行政賠償訴訟中,應當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造成損害的事實提供證據。今天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對行政訴訟中原告一方負有的初步證明責任作出了明確規定。
據介紹,在行政程序中,原告處于弱勢地位,在收集證據上更是如此。為保護原告合法權益不受違法行政行為的侵犯,新的司法解釋在舉證方面加強了對原告的保護力度,使原告在訴訟中可以與被告處于實質上的平等地位。新規定指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其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經提出申請的證據材料。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請的登記制度不完備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并能夠作出合理說明的。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規定指出,在行政賠償訴訟中,原告應當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造成損害的事實提供證據。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
規定同時指出,原告或者第三人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或者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之日提供證據。因正當事由申請延期提供證據的,經法院準許,可以在法庭調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原告或者第三人在第一審程序中無正當事由未提供而在第二審程序中提供的證據,法院不予接納。
取證如有困難,原告可請法院辦理
在行政訴訟中,如果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某些證據材料,但能夠提供確切線索,則可以申請法院調取。這些證據材料包括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而須由法院調取的證據材料;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材料;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材料。
規定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以依職權調取證據: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認定的;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程序性事項的。法院不得為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調取被告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收集的證據。
規定指出,當事人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調取證據申請書。法院對當事人調取證據的申請,經審查符合調取證據條件的,應當及時決定調取;不符合調取證據條件的,應當向當事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送達通知書,說明不準許調取的理由。法院根據當事人申請,經調取未能取得相應證據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原因。
如果證據可能滅失,當事人可申請法院保全證據
在行政訴訟中,如果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對證據采取保全措施。
規定指出,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以書面形式提出,并說明證據的名稱和地點、保全的內容和范圍、申請保全的理由等事項。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時,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規定指出,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有關規定保全證據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查封、扣押、拍照、錄音、錄像、復制、鑒定、勘驗、制作筆錄等保全措施。法院保全證據時,可以要求當事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到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必備維權攻略!
2019-06-21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2020-01-06房東未報告有疫區人員住宿,是否應該擔責?
2020-02-12工傷賠償請律師多少錢
2020-03-09買房要交稅嗎?
2020-04-08專利給予強制許可的情況
2020-04-09作為離婚原告方,你需要準備什么
2020-04-18入職協議還是勞動合同,別再傻傻分不清
2020-04-21租住別人家的房子在洗澡間摔跤,請問房東家有責任嗎
2020-04-23遇到美容整形失誤,能否構成醫療事故
2020-04-24保險公司清算流程怎么走
2020-04-26個人能買社會醫療保險嗎?
2020-04-27想解除合同但找不到當事人怎么辦
2020-04-28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0-04-28夫妻分居多長時間才可以離婚?
2020-04-28關于“辭退”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04-29非婚生子女撫養權一般如何判決?
2020-04-28哪些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9應當怎么辦理強制離婚手續
2020-04-29軍人起訴離婚手續有哪些?
2020-04-29買賣土地合同訴訟行為時效是多久
2020-04-29分居多長時間可以自動離婚?
2020-05-01離婚案件中偷拍偷錄能作證據嗎?
2020-05-01離婚如何確定子女撫養費數額?
2020-05-02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什么程序?
2020-05-02離婚訴訟男性如何更有利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0-05-02不給子女撫養費可以要求探視權嗎?
2020-05-03如何起訴要求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5-03變更子女撫養權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05-03老公出軌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4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看過來!
2020-05-04交通事故主要責任如何認定工傷
2020-05-04搶劫罪中的暴力手段主要是什么
2020-05-05校園欺凌事件是否可立案
2020-05-05退休職工死亡待遇是什么
2020-05-06北上廣陪產假有沒有工資?
2020-05-07如何協議離婚怎么分配財產
2020-05-08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權
2020-05-09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是否需要賠錢
2020-05-09婚后一方出錢買房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