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應符合哪些條件
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4、屬于本院受案范圍和本院管轄。
二、誰可作為行政訴訟的原告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作為原告提起行政訴訟。如果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作為原告起訴。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如果公民不滿18周歲或患有精神病,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行政訴訟。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起訴的,其近親屬可以根據其口頭或書面委托以該公民的名義起訴。原告和法定代理人認為需要,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師或其近親屬或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代為訴訟。
三、誰是行政訴訟的被告
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本院起訴的,應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但法律、法規對派出機構有授權的除外。
四、如何區分是否屬本院管轄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可選擇被告所在地或原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訴。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向不動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對確認發明專利及海關處理的案件不服;對國務院各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提起訴訟的案件,應向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
五、提起行政訴訟應提交哪些材料
(1)起訴狀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數提交副本另加三份;
(2)原告主體資格的證明;
(3)如需委托代理人代為訴訟,應遞交委托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須記明委托事項和權限;受委托人為律師的,應提供律師執業證復印件及律師事務所致法院函;
(4)行政機關的處理決定書、處罰決定書、經行政復議機關復議的復議決定書、被行政處理行為的過程證據材料,及證明收到上述決定書日期的證據;
(5)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經提出申請的證據材料;
(6)在行政賠償訴訟中,原告應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造成損害的事實提供證據;
(7)其他應當提供的證據。
原告或者第三人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或者本院指定日期提供證據;因正當事由申請延期提供證據的,應經本院準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原告或者第三人在第一審程序中無正當事由未提供證據而在第二審中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采納。
六、原告起訴是否要交訴訟費用
原告起訴時應預交訴訟費用,一般為100元;訴訟費用由敗訴方承擔,雙方都有責任的由雙方負擔。
請求行政賠償的案件,不收取訴訟費用。
七、提起行政訴訟是否有期限規定
除法律另有特別規定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八、行政賠償訴訟的有關規定
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須以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為前提。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義務機關確定的賠償數額有異議或者賠償義務機關逾期不予賠償,賠償請求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一并受理。
原告在行政賠償訴訟中對自己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被告有權提供不予賠償或者減少賠償數額方面的證據。
九、其他特別規定
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供據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
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委會到底做了些什么?
2020-01-03借名購房人的民事權益不足以排除執行
2020-03-23離婚后,孩子判給我了,對方應該付多少撫養費?
2020-04-03商號侵權有哪些情況
2020-04-08簽訂競業禁止協議不給補償會怎么樣
2020-04-10商標間接侵權責任由誰承擔
2020-04-16商標侵權危害大,處罰手段輕不了
2020-04-16農村宅基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04-22私企上班沒有簽合同,老板拖欠工資怎么辦
2020-04-23遺棄罪立案條件具體是什么
2020-04-24遺產官司:曠日持久?
2020-04-26夫妻共同債務能因離婚而免除嗎?
2020-04-27非婚生子女撫養權怎么判?如何落戶?
2020-04-29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概要
2020-04-29交通肇事罪如何認定?
2020-04-30同居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6微信紅包是贈予還是借貸
2020-05-06消費時受到傷害,商家是否有責任?
2020-04-30關于子女撫養權的變更規定有哪些?
2020-04-302020證明夫妻感情破裂有哪些證據?
2020-05-01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怎么判決?
2020-05-01軍人離婚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
2020-05-02離婚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05-02夫妻離婚未知和遺漏財產如何處理?
2020-05-03變更子女撫養權的法定程序怎么走?
2020-05-04對方婚外情證據應該如何收集?
2020-05-05辦理離婚證需要什么材料?程序怎么走?
2020-05-05領取離婚證要多長時間?領取流程是什么?
2020-05-05子女撫養費有哪些法律規定?給付方式是什么?
2020-05-05短信能否作為離婚證據?應該如何收集?
2020-05-05誰能夠做未成年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2020-05-06養老保險跨省轉移手續怎么辦理
2020-05-06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有什么后果
2020-05-06個人傷殘如何進行鑒定
2020-05-08村委會是否可以出租土地
2020-05-08彩禮返還有哪些司法解釋?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2020-05-08辦理收養需要什么手續和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8離婚訴訟法院會不會調取對方財產信息?
2020-05-09初創企業實施干股激勵的注意事項
2020-06-16離婚以后子女撫養權以及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配?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