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今年春天可能出現勞動爭議“激增”現象 |
新京報 2008-01-11 郭少峰 |
在中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像《勞動合同法》這樣牽動人心。用人民大學勞動關系學院常凱教授的話來說,“涉及大多數或者一半以上的中國人,在職者都跟這部法律有關系,不是雇員就是雇主,或者既是雇員又是雇主”。 然而《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夕,出現了“辭退”風潮。一位被辭員工自嘲說,“沒有勞動合同法,我們照常上班;法律出臺,我們反倒丟了工作”。這種尷尬或許是立法者未曾預料的,這又預示著《勞動合同法》怎樣的未來?勞動爭議會出現激增現象嗎? 實施前的尷尬 不同身份的人對于新法有著不同的感受,勞動者覺得能更好地保護自身,而企業則更多的感到壓力。 去年9月,中國華為傳出“集體辭職”事件,近7000名8年工齡以上的老員工被要求“先辭職再競爭上崗”,其中甚至包括華為創立者任正非。這一事件被輿論解讀為華為公司對《勞動合同法》的一種規避。 風潮隨后蔓延,一些外資企業也加入其中,沃爾瑪、LG、家樂福相繼傳出裁員消息,針對《勞動合同法》采取所謂“應對措施”,大規模終止、解除、重簽勞動合同,以派遣方式用工,甚至不再續用。 北京國聯律師事務所黃樂平律師一言蔽之:“員工希望把事情拖到元旦后,企業想把事情解決在元旦前。”而2008年元旦正是《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的日子。 郭軍,中華全國總工會民主管理部部長,他對華為事件的解釋是“在特定時間發生的具有相當規模的特殊事件”。這樣的解釋多少有些外交辭令的意味,但“華為事件”畢竟發生在《勞動合同法》即將生效前,無論如何會被質疑為規避法律。盡管郭軍認為華為公司并沒有強迫職工的行為,其做法并不違法,但他也承認“華為這樣的事件在《勞動合同法》生效前會有,生效后依然會有”。 勞動者的隱憂 《勞動合同法》增加了企業壓力,同樣也增加了勞動者面臨的風險。因為勞動者相對于企業天然地處于弱勢地位,資本必然逐利,企業會尋求減壓以規避風險,風險最終只會落在勞動者身上。 在做客央視《對話》欄目時,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王一江教授曾提醒,以立法方式保護和提升勞動者基本權益確實必要,但如果把握不好,在內容和程度上做過頭,就會事與愿違,勞動立法反而會損害勞動者的利益。 王一江以德國舉例:德國的勞資立法,在保障員工基本生活權利、工作權利、福利待遇方面都有詳盡規定,達到一定年齡或者工齡的員工,企業想解聘幾乎不可能。“雇主的自然反應就是少聘人,能不聘就不聘。企業雇人的意愿下降了,勞動者到哪里就業?”結果德國是歐洲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而在中國,勞動力過剩是不爭的事實,企業或許會在提高雇員素質方面費些心思,但一般不會為招不到人發愁。王一江指出,從勞動立法的國際經驗來看,在促進和保護一方利益之時,如果犧牲了效益,那么雙方都會蒙受損失,特別是那些低層次勞動者的利益,更容易成為優先犧牲對象。 立法者的堅定 立法過程中,由于擔心《勞動合同法》實施后會增加成本,有的外企一度威脅撤資,有人因此擔心這會損傷中國的“低成本”優勢。然而中國的立法者對于“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表現堅定果斷,除一名代表沒按表決器外,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了這部法律。 《勞動合同法》出臺前先后征求到19萬多條意見,而被稱為“經濟憲法”的《物權法》也只是征求到1萬多條意見,數字的對比充分說明《勞動合同法》的受關注程度,也預示著《勞動合同法》即將面臨的現實困境。 黃樂平律師坦言,也許不能用“井噴”這樣的字眼來描述今年春天可能出現的勞動爭議,但用“激增”應該并不為過,因為不少勞動者在法律實施之初會有一個觀望期,勞動爭議也會處于一個相對平靜期。也許中國的執法環境會讓法律實施效果打折扣,但黃樂平相信,“即便保護力度打八折,也比以前的保護力度大”。 平靜期終將結束,因為觀望者不再觀望,或許這正是中國立法者堅定的理由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軍,大連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大連律師協會會員,遼寧北方明珠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軍律師具有經濟師、綜合統計和合同管理員的從業經驗,工作作風嚴謹,思維敏捷,知識結構多元,綜合素質強,法學理論功底深厚,經驗豐富。 王軍律師的專業領域涉及民事、刑事、商事、經濟、行政、勞動以及非訴訟業務,大連律師王軍具有在國營企業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多年律師執業經驗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形成了王軍律師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 路準確的判斷;對客戶理解、尊重、關懷的交往技巧,練就了其對每一個當事人的耐心、細心、恒心和責任心。正是憑著這份對律師事業的執著追求,王軍律師贏得了越來越多的當事人的信任和贊譽。 王軍律師的執業格言:不輕易承諾,不隨便放棄,真誠對待身邊的每個人,認真做好眼前的每件事!
重磅!關于國務院減免企業社保的精選問答!
2020-02-19復婚后,離婚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0-02-20債權保全措施的條件
2020-03-03重婚罪的證據有哪些
2020-03-16這種新型求職騙局,職場菜鳥千萬別中招!
2020-04-14醫療過錯必須鑒定嗎
2020-04-16借條超過2年就無效了嗎
2020-04-16何種情形必須共同訴訟?房東,你需要了解!
2020-04-17侵犯商業秘密關于違約金的規定
2020-04-17微信原創文章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2020-04-21二手房交定金簽合同不買了中介費退嗎
2020-04-22騙取出口退稅罪如何認定
2020-04-23值得完善的產權保護制度
2020-04-26非法經營罪的客觀構成要件事實
2020-04-27股東鬧矛盾一定要解散公司嗎?
2020-04-27結婚一年但沒領證,如果分手彩禮能退回嗎
2020-04-27一方起訴離婚會凍結財產嗎
2020-04-28夫妻一方繼承的遺產是否屬于夫妻的共同財產?
2020-04-29經雙方同意可以私自收養孩子嗎?
2020-04-29證據不足不起訴幾率究竟多大
2020-04-30婚后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割?
2020-04-30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01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需要支付到什么時候?
2020-05-02法院判決子女撫養權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3私生子是否有繼承權繼承財產
2020-05-04哺乳期出軌起訴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0-05-04夫妻離婚以后子女探視權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04民間借貸之訴狀如何書寫
2020-05-07休產假期間可不可以解雇女員工?
2020-05-07馳名商標如何認定
2020-05-09加工承攬過程中出現侵權糾紛該怎么辦
2020-05-09對交通事故傷殘等級評定不滿意怎么處理
2020-05-09內資企業收購外資企業的流程了解一下
2020-05-09202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10夫妻家庭暴力離婚法院通常怎么判決?
2020-05-10公司不清算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05-10關于夫妻離婚共同財產分割都有哪些規定?
2020-05-10構成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的要件
2020-05-10脅迫寫借條法院怎么判
2020-05-11關于勞務派遣的法律知識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