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知識產權庭庭長蔣志培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坦承最高法已經留意到媒體的相關報道,并將在調查研究后出臺系列應對措施。他還向記者詳述了司法“認馳”的來龍去脈以及被異化的原因,并對外界針對司法“認馳”的質疑做出回應。
我國的馳名商標由行政和司法兩種途徑認定
《中國經濟周刊》:請介紹一下最高法出臺司法“認馳”制度的時間和背景?
蔣志培:我國以前的馳名商標認定比較混亂,有的由政府機關認定,有的甚至由媒體和其他社會團體來認定。1996年8月14日,國家工商局頒布了《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明確馳名商標的認定工作統一由國家工商局商標局負責,從而確立了馳名商標“主動認定為主,被動保護為輔”的原則,對馳名商標進行批量認定。
但是,這種認定和保護模式帶有濃重的行政色彩,容易使馳名商標在社會公眾心目中被誤解成一種榮譽,而忽略了它作為法律保護手段的實質,因此受到業內人士和國外權利人的質疑。
在中國加入WTO的談判中,關于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問題也被納入了談判議程。為了和國際接軌,我國對《商標法》進行了修訂。2001年10月27日,修訂后的《商標法》第一次確立了馳名商標的法律地位,其后修訂的《商標法實施條例》又對《商標法》的相關規定做了細化和補充。
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涉及馳名商標侵權的案件逐漸增多。2001年7月17日,最高法頒布了《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第六條規定,法院審理域名糾紛案件,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以及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做出認定,從而確認了法院審查或認定馳名商標的職能。
在《商標法》修改后,最高法又于2002年10月12日頒布《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認馳”的法院、標準、效力以及對馳名商標侵權行為法律責任的追究等進行進一步明確規定,秉承了國際通行的“個案認定,被動保護”的原則,從而確立了人民法院對馳名商標進行司法保護的審判機制。
自此,我國“認馳”形成了行政認定(商標局和商標評審委)和司法認定(一般要求中級以上的法院)兩種途徑并存的現狀。
《中國經濟周刊》:司法“認馳”現狀如何?“認馳”遵循哪些具體的原則和制度?
蔣志培:自2001年以來,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受理涉及商標的民事糾紛案件7000余件,通過案件審理依法認定了200余件馳名商標,加強了對馳名商標的保護。
在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認馳”主要遵循以下制度和原則:
第一、在管轄問題上,除最高法批準的少數基層人民法院外,涉及“認馳”的知識產權案件全部由中級或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審理。
第二、“被動認定”原則,即只有在當事人提出請求,且根據具體案情需要認定馳名商標時,才做出認定。
第三、“個案認定”原則,即人民法院在個案裁判文書中所認定的馳名商標,僅對該裁判文書所涉及的個案具有效力,不必然對其它案件產生影響。
第四、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是作為審理案件需要查明的事實來看待的,當事人關于認定馳名商標的請求,其性質是要求法院查明事實,不構成單獨的訴訟請求。因此,當事人應當按照《商標法》第十四條的要求向人民法院提供相應的證據。
不能因為“認馳”異化現象而否定司法“認馳”
《中國經濟周刊》:近期出現了一些企業通過刻意制造法律糾紛獲取馳名商標的案件,您如何看待這種“異化”現象?
蔣志培:我認為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一方面,這反映出保護知識產權意識已經深入人心,企業越來越重視自己產品的品牌商標等無形資產。這是好事,應該肯定。但另一方面,馳名商標本來是一個嚴肅的法律概念,現在卻被“異化”成了一種“榮譽稱號”。之所以出現這種“異化”,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由于馳名商標具有較高聲譽和廣為公眾熟知的特性,獲取馳名商標能促進企業無形財產的形成與積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企業品牌經濟的發展。所以,出于經濟利益的驅動,企業熱衷通過各種方式獲取馳名商標,甚至不惜通過制造假案的方式。
第二,某些地方政府制定知識產權政策時出現偏差,對企業盲目追逐馳名商標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現在有一些地方政府出臺政策重獎獲得馳名商標的企業,這會助長企業的投機心理。
第三,社會各方面包括消費者對馳名商標的認識有誤解。馳名商標不是“榮譽稱號”,而是一個嚴肅的法律概念。商標是否馳名,是一個動態的事實,即使獲得馳名商標的認定,對權利人來說,也并非一勞永逸。如果一味追求馳名商標的品牌效應,而忽略對商品品質的不斷創造和精心維護,甚至將馳名商標作為打擊競爭對手的手段,就違背了馳名商標保護的立法本意,也不可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中國經濟周刊》:近期有文章認為,司法“認馳”已成為“企業超越權利保護范圍,濫用訴訟權利,打擊競爭對手的工具”,甚至有學者對司法“認馳”提出了質疑,您對此有什么看法?
蔣志培:相關文章我們已經看到,對文章中反映的問題,我們十分關注,并會認真加以研究。但是我認為,法院是否進行司法“認馳”事小,剝奪權利人的救濟途徑、干預司法獨立事大。不能因為出現了個別錯誤認定,就全盤否定司法“認馳”。如果那樣的話,實際上是剝奪了權利人獲取合法救濟的途徑,同時也割裂了法院的審判權,是干預司法獨立。
司法“認馳”是符合國際通行慣例的。目前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中,“認馳”沒有通過行政方式的,都是司法機關在個案審理中,由法官進行司法認定的。即假如擁有某個商標的權利人認為其商標受到侵害,起訴到法院,法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依據法律判定該商標是否屬于馳名商標,是否侵權。但是這種認定是個案性質的,僅對這個案件有效。政府行政部門不會參與此事。
解決司法“認馳”異化要多管齊下
《中國經濟周刊》:那么您認為該如何解決“認馳”被異化的問題?
蔣志培:這個復雜的問題不是單靠法院就能解決的。我個人認為應該采取綜合治理的手段:
第一、通過立法和行政手段,不允許企業在廣告和宣傳中片面突出使用“中國馳名商標”字樣。企業熱衷于獲取馳名商標,重要原因是把馳名商標作為廣告宣傳的賣點,獲取經濟利益。這樣做如同釜底抽薪。
第二、地方政府在制定知識產權政策時不要片面化,比如不要再重金鼓勵企業獲取馳名商標。
第三、行政機關認定馳名商標,也是對馳名商標的個案具體行政保護。即使公告時,也要淡化行政色彩,盡量避免馳名商標認定的“神圣”化和“異化”。
第四、通過輿論宣傳,引導企業樹立正確的意識;另一方面讓公眾了解馳名商標的標準,培養正確的消費觀念。
《中國經濟周刊》:人民法院會出臺哪些具體應對措施?
蔣志培:我們準備采取綜合手段,加大保護馳名商標的力度。
第一,人民法院要提供更為便利有效的救濟途徑,比如立案要迅捷,審判要嚴格依法,依照程序進行。
第二,2006年11月,最高法出臺了《馳名商標備案制度》,對于刻意制造糾紛以獲取馳名商標認定,經最高法核查屬實的,將依法審判監督,甚至撤銷原判決和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再加上原有的民事訴訟上訴程序等,都可以起到事后監督糾錯的作用。下一步我們將把備案制度落到實處,并正進行深入調研,在條件成熟時,出臺相關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統一法律適用的標準,使馳名商標認定更加精細和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宣傳典型案例,讓公眾了解馳名商標的標準,同時樹立正確的觀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看守所這些地方不一樣
2020-02-26離婚財產隱匿如何處理
2020-02-28中國司法部就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公開征求意見,你怎么看?(附全文二)
2020-03-03偷偷錄音現在也可以算合法了
2020-03-23累犯的法相關律后果?
2020-03-27遺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0-03-31職務發明有獎勵嗎
2020-04-09起訴離婚要多久?
2020-04-11工傷認定超期的概念
2020-04-13登記離婚要符合哪些要求
2020-04-15如何認定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
2020-04-20無收入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2020-04-28辭職后公司故意不發工資怎么辦
2020-04-28城鄉規劃法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0-04-28房屋未過戶可以反悔嗎
2020-04-28假冒注冊商標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29夫妻共同債務及個人債務如何認定?
2020-04-29離婚訴訟中家庭債務如何解決?
2020-04-29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04-30夫妻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2020-05-02機動車超速如何進行罰款
2020-05-03工傷舊傷復發,該怎么處理?
2020-05-04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形式?
2020-05-04夫妻離婚以后的子女撫養權怎么解決?
2020-05-04網絡人肉搜索,隱形的侵權
2020-05-05個人傷殘如何進行鑒定
2020-05-08合伙人無力償還合伙企業債務怎么辦
2020-05-09輕傷二級具體辦案流程是什么
2020-05-09破產清算和解散清算的區別
2020-05-10假離婚轉移財產需要承受哪些法律風險?
2020-05-10原告離婚起訴狀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寫?
2020-05-10女方提出退婚可以要回紅包錢嗎?
2020-05-11夫妻離婚時房產問題怎么樣解決?
2020-05-11哺乳假未休以后可以補休嗎
2020-05-11新婚姻法有哪些關于子女撫養費的規定?
2020-05-12詳解聚眾哄搶罪
2020-05-12我國拆遷糾紛方面的處理方式包括哪些?
2020-05-12個人承諾書有效嗎?
2020-05-12代通知金是什么和有哪些分類?
2020-05-14哪些行為構成煽動、分裂國家罪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