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效 性】有效
【法規名稱】重慶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頒布部門】四川省人大常委會
【頒布日期】1992年09月26日
【實施日期】1992年09月26日
【正 文】
重慶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1992年8月28日
重慶市第十一 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1992年
9月26日四川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準)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保障城市建設順利進行,保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設需要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人(包括代管人、國家授權的國有房屋及其附屬物的管理人)和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使用人。
第四條 城市房屋拆遷應遵循國家、集體、個人利益兼顧的原則。拆遷當事人對房屋拆遷工作應積極支持、配合。
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于住房制度改革和舊城改造,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第五條 拆遷人必須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各項拆遷手續,對房屋所有人給予人補償,對房屋使用人給予安置;被拆遷人必須服從城市建設需要,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第六條 市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市屋房拆遷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
區(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或者人民政府授權的部門(以下簡稱區(市)
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
第七條 市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一)執行有關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對房屋拆遷被委托人的資質審查,核發房屋拆遷資格證書;
(三)制定房屋評估標準;
(四)審查房屋拆遷計劃和補償、安置方案,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發布房屋拆遷公告;
(五)對房屋拆遷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六)裁決房屋拆遷補償和安置糾紛;
(七)可以向同級人民政府申報限期拆遷決定和強制拆遷決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八)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處罰。
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本條第一款第(一)、(四)、(五)、
(六)、(七)、(八)項。
第八條 市、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工作的領導,對在城市房屋拆遷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給予獎勵。
各級人民政府規劃、國土、公安、工商、城建等有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
應當積極配合協助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做好房屋拆遷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九條 單位或者個人因建設需要拆遷城市房屋,應持建設項目的批準文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建設用地許可證(件)、拆遷計劃和補償、安置方案向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批準并發給房屋拆遷許可證后,方可拆遷房屋。
第十條 房屋拆遷申請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應報市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審批后,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市以上重點建設工程和跨區(市)縣建設工程;
(二)市區拆除建筑面積在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工程;
(三)拆除涉外房產、軍事設施、宗教房產、文物古跡等工程;
(四)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認為應當上報審批的工程。
第十一條 市以上重點建設工程、市區實行綜合開發和舊城成片改造的房屋拆遷,由市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批準的拆遷單位統一拆遷。
拆遷人在原用地范圍內和有能力自行拆遷的,經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同意,可自行拆遷。
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拆遷人,可自行組織拆遷。
拆遷人委托拆遷的,被委托人應當是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
市、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不得接受拆遷委托。
第十二條 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自收到拆遷人拆遷申請之日起,應當在二十日內核發拆遷許可證,并以房屋拆遷公告形式將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過渡期限等內容予以公布。經審查暫緩核發拆遷許可證的,應當說明理由。
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進行拆遷動員,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十三條 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在收到拆遷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的同時應當通知當地公安、規劃、工商、國土、城建等有關部門在建設工程規劃拆遷范圍內按職能分工做好下列工作:
(一)暫停辦理遷入居民戶口和居民分戶。因出生、軍人復轉退、職工正常調動、大中專畢業生分配、結婚等確需入戶的,經區(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方可辦理;
(二)暫停辦理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與、抵押、典當、分戶、出租、改變用途、調配等手續。不準擴建、改建(經鑒定的危房排危除外)房屋及其他設施;
(三)暫停核發營業執照。督促臨時服務網點、售貨亭和設置的攤位等自行拆除和遷出。
第十四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在規定的拆遷期限內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應當規定補償形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違約責任和當事人認為需要訂立的其他內容。
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后,可以向公證機關辦理公證,并送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備案。
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代管人是區(市)縣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的,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并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五條 拆遷期限自公告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個月。特殊情況需延長拆遷期限的,應經批準拆遷的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同意。
第十六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對補償形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的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經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裁決。被拆遷人是區(市)縣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
當事人對前款規定的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訴訟期間,如拆遷人已給被拆遷人作了安置或者提供了臨時過渡用房的,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七條 在房屋拆遷公告或拆遷糾紛裁決書規定的搬遷期限內,被拆遷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拆遷的,拆遷人可向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申請限期拆遷,由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責令限期拆遷的決定。拆遷人也可直接報請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責令限期拆遷的決定。被拆遷人逾期不拆遷的,由區(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配合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和拆遷人強制拆遷,或者由區(市)縣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第十八條 法律、法規對拆遷涉外房產、軍事設施、宗教房產、文物古跡等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的法律、法規執行。
第十九條 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應當對房屋拆遷活動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者應當如實提供情況和資料。檢查者有責任為被檢查者保守技術和業務秘密。
拆遷工作人員應當經過培訓,實施拆遷工作時應佩戴《動遷工作證》。
第二十條 被拆遷房屋的當事人占用工作時間參加拆遷動員會和搬家,所在工作單位應給予公假,不能給予公假的,由拆遷人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一條 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房屋拆遷檔案制度,加強對房屋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
拆遷人在拆遷過程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整理并妥善保管拆遷檔案資料,在完成拆遷后三個月內向當地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報送拆遷檔案資料。
第三章 拆遷補償
第二十二條 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所有人給予補償。
拆除違法建筑、超過批準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筑和雖無規定使用期限但已使用兩年以上的臨時建筑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準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筑按重置價格結合使用時間給予補償。
第二十三條 拆遷補償實行產權調換、作價補償、或者產權調換和作價補償相結合的形式。
產權調換是指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的房屋產權的調換。產權調換的面積按照所拆房屋的建筑面積計算。
作價補償是指拆遷人對被拆除的房屋,按其價值,以貨幣結算方式給沒拆除房屋的所有人的補償。作價補償的金額按照所拆房屋建筑面積的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結算。
產權調換和作價補償相結合是指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的補償形式,部分采用產權調換,部分采作作價補償。
第二十四條 拆除用于公益事業的房屋及其附屬物,拆遷人應當按照原性質、原規模予以重建(產權調換,互不結算差價。下同),
第三十九條 拆除非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根據房源條件,依照下列規定給予安置:
(一)原拆遷范圍內或就近用新房安置的,按原用房建筑面積安置;用舊房安置的,比原用房建筑面積增加10—15%。
(二)對從城市中心地區外遷用新房安置的,比原用房建筑面積增加10—15%;用舊房安置的,比原用房建筑面積增加15—20%。
第四十條 拆除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根據房源條件,結合自然開間,依照下列規定給予安置:
(一)原拆遷范圍內或就近用新房安置的,按原用房居住面積安置;用舊房安置的,比原用房屋居住面積增加六至十平方米;
(二)對從城市中心地區外遷用新房安置的,比原用房居住面積增加六至十平方米;用舊房安置的,比原用房居住面積增加十二至二十平方米;
(三)按原用房居住面積安置的新房,不足一室一廚一廁的,按一室一廚一廁安置。
第四十一條 被拆除房屋使用人自愿放棄安置權利的,其安置權利由房屋所有人享受,
房屋所有人區別不同情況,按原用房建筑面積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的10—50%給予獎勵。
第四十二條 對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的有償安置,按以下規定處理:
(一)符合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增加的居住面積,應當免費增加;
(二)因套標準戶型,實際安置的居住面積比拆除原房屋的居住面積減少或增加面積一平方米以上的,對減少部分由拆遷人按房屋綜合造價付給房屋所有人,由房屋所有人按50%給予房屋使用人獎勵,對超過部分由房屋使用人按建筑安裝工程造價向房屋所有人交納超面積安置費。
(三)對人平居住面積低于五平方米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按人平不低于五平方米的居住面積安置,實際安置居住面積超過原拆除房屋居住面積的,由房屋使用人按建筑安裝工程造價向房屋所有人交納超面積安置費。
第五章 拆遷補助與過渡
第四十三條 被拆除房屋的使用人,應獲得由拆遷人付給的搬家補助費;單位的搬遷,
拆遷人應付給搬遷補助費。
被拆除除房屋使用人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提前搬遷的,拆遷人應給予獎勵。
第四十四條 對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的安置房屋不能一次解決的,可用臨時過渡用房或自行臨時過渡。過渡期限自搬遷之日起按下列規定計算:
(一)拆除房屋建筑面積在五千平方米以內的,過渡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二)拆除房屋建筑面積在五千平方米以上的,過渡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特殊情況需延長過渡期限的,必須經批準拆遷的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同意,延長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第四十五條 在規定的過渡期限內,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的臨時安置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被拆除房屋使用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二)由拆遷人提供臨時過渡用房的,不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三)屬生產、經營性的非住宅房屋,因拆遷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按原拆除房屋建筑面積一次性付給經濟損失補助費。
第四十六條 拆遷人和被拆除房屋使用人雙方應當遵守過渡期限的協議。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由拆遷人提供臨時過渡用房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到期不得拒絕遷往安置用房、騰退臨時過渡用房。
第四十七條 由于拆遷人的責任使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臨時安置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從逾期之月起應當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逾期半年以內的增加30%,逾期半年到一年的增加60%;逾期一年以上的增加100%;對由拆遷人提供臨時過渡用房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從逾期之月起應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六章 罰 則
第四十八條 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停止拆遷或責令限期改正,可并處一千元至一萬元罰款:
(一)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或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的規定拆遷的;
(二)委托未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拆遷的;
(三)擅自提高或者降低補償安置標準,擴大或縮小補償安置范圍的。
第四十九條 拆遷人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期限或者擅自延長過渡期限的,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對拆遷人予以警告,可并處五百元至二千元罰款。
第五十條 被拆遷人違反協議,拒絕騰退臨時過渡用房的,可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對被拆遷人予以警告,責令限期退還臨時過渡用房,可并處一百元至五百元罰款。
第五十一條 被處罰的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 侮辱、毆打房屋拆遷工作人員,阻礙房屋拆遷工作人員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負責人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
收受賄賂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四條 按本條例收繳的各項罰款應使用財政部門監制的統一收據,罰款一律上交同級財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分成和挪用。
第五十五條 本條例涉及的費額標準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六條 集資合作建房的房屋拆遷管理,參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區(市)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外的建制鎮的房屋拆遷,可參照本條例規定執行。
第五十七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五十八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一九八七年四月四日公布的《重慶市城鎮建設拆遷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管理糾紛怎么走法律途徑?
2020-01-03企業復工后,如果有員工確診需要關閉嗎?
2020-02-12房屋買賣糾紛相關法律知識科普
2020-03-04喝藿香正氣水開車算酒駕嗎
2020-03-16犯罪預備的表現形式
2020-03-26合同義務的常識
2020-04-09競業限制期間不給予補償保密協議是否有效
2020-04-10未成年人責任能力和刑事責任年齡
2020-04-13面對暴徒,我們如何自保?
2020-04-14試用期的常見問題
2020-04-15女子沉迷網絡賭博,半年竟挪用公款3200萬!
2020-04-20農村宅基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04-22非婚同居期間財產糾紛如何處理?
2020-04-24著作權糾紛提起訴訟流程是什么
2020-04-24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0-04-29單位受賄罪應該如何辯護?
2020-04-27學生在其他學校受傷能否獲賠?
2020-04-29訴訟離婚的過錯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0-04-29民間借貸的無效條款有哪些
2020-04-29離婚不給子女撫養費如何追討?
2020-04-29離婚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處理?
2020-04-30撿到東西不還,犯法嗎
2020-05-06犯罪嫌疑人自殺后,責任由誰擔?
2020-04-30對方外遇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1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標準
2020-05-01子女撫養權爭奪應該圍繞哪些方面辯論?
2020-05-02孩子撫養權判決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3下班回家路上受傷算不算工傷
2020-05-03起訴增加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管轄?
2020-05-04協議離婚登記程序需要怎么走?
2020-05-05未成年人證言的法律效力問題
2020-05-05夫妻離婚轉移財產會不會構成刑事犯罪?
2020-05-05短信能否作為離婚證據?應該如何收集?
2020-05-05老公有小三離婚如何收集證據?
2020-05-05勞務合同解除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06哪些情形下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05-06工地工傷一般的賠償流程
2020-05-06起訴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合理分割?
2020-05-08找出軌證據能不能請私家偵探
2020-05-08離婚時工傷賠償金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