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明國 發布時間:2006-10-30 09:42:49
------------------------------------------------------------------------------------------------
本案刑事部分處理清楚明了,并無爭議。對于附帶民事部分的處理,主要涉及共同致害人是否應當被追加為共同被告的問題。查閱刑事訴訟及民事訴訟的相關規定,該問題并未得以明確。筆者試圖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類似案件的處理有所裨益。
一、共同犯罪中共同致害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從廣義上講,犯罪行為是一種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賠償責任,屬于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范疇。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該條僅賦予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權利,但被告人是否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大小以及民事賠償數額等,都必須通過全案的審理后才能確定。可見,附帶民事訴訟中確定被告人向原告賠償一定數額的損失,是被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方式,不屬刑罰的范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刑訴法解釋》)第一百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明確規定:“2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八條進一步明確,“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連帶民事責任”。
連帶責任屬于共同責任的一種。共同責任是指兩人以上共同承擔的民事責任,根據共同責任人之間對于責任的關聯度,可將共同責任區分為按份責任和連帶責任。所謂連帶,是指各責任人都有義務負其他責任人應負擔的責任份額,在權利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請求時,各責任人不得拒絕。承擔超過自己份額的責任人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請求補償。換言之,連帶責任屬于加重責任,承擔責任的方式亦非常嚴格,因此,只有在法律直接規定或由當事人自主約定時才能適用。
就本案而言,被害人死亡結果系多人的共同致害行為所造成,參與本案的其他人中已有數人先于被告人邱書勇被抓獲。根據《刑訴法解釋》第八十六條的關于“附帶民事訴訟中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人包括:(一)刑事被告人及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的規定,本案其他共同致害人不論是否被追究刑事責任,均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致害人為共同被告
基于以上的分析,共同致害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如果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囿于法律知識的欠缺等原因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該如何處理?
一種觀點認為,人民法院應就權利人起訴的范圍進行審理。這種觀點的理由是,既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賠償責任屬于民事責任范疇,那么就應當嚴格遵循民法“意思自治”及民訴法“不告不理”的原則。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明確規定,“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是對自身享有民事權利的一種處置,法院應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則,就權利人起訴內容進行審理。此外,根據連帶責任的基本理論,權利人對起訴的對象有權進行選擇,而承擔超過自己份額的致害人有權向其他致害人進行追償,換言之,被起訴的致害人在承擔責任后有尋求補償和救濟的途徑。
另一種觀點認為,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致害人為共同被告。理由是:其一,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他共同致害人參加訴訟。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傳統民法理論一致認為,權利人對共同侵權人提起的損害賠償訴訟,屬于必要的共同訴訟。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要求,通知其他共同致害人參加訴訟。其二,權利人可在執行階段行使選擇權。針對上述觀點中關于連帶責任中權利人對共同致害人起訴的選擇權問題,可以推論,共同侵權未經訴訟,事實尚待查證,各致害人間是否承擔連帶責任尚需經由訴訟確定,因此,權利人選擇權的行使尚處于待定狀態,無從談起。權利人可在執行階段行使其選擇權,即選擇共同致害人中的一人或數人承擔責任,這與連帶責任理論并不矛盾,既有利于全面客觀地查明案件事實,分清責任,公正處理案件,也能更好地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其三,關于其他共同致害人的訴訟地位問題。從以上分析可知,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共同致害人參加訴訟,但相關法律并未明確共同致害人的訴訟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該問題予以明確。該解釋第五條第一款規定:“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推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致害人為共同被告。為了尊重和體現當事人對自己權利的處分自由,如果權利人在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共同被告后,明確放棄對部分共同致害人的訴訟請求的,對于此種免責事由,最高院司法解釋采取了相對效力觀點,摒棄了英美法系“免除其一即免除全部”的絕對效力觀點,以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平衡各共同致害人間的利益和責任的承擔。該解釋第五條第二款同時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賠償權利人,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結合本案,一審法院并未在判決書中敘明權利人放棄對其他共同致害人提起訴訟請求的情況,由此可推定,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并未放棄對除本案被告人外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提起訴訟請求。因此,一審法院應依法追加其他共同致害人為共同被告。一審法院漏列被告,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對案件的正確判決。二審法院正是基于以上第二種觀點的分析,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理。
(作者單位: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來源:http://rmfyb.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02212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取保候審要交多少錢
2019-12-31離婚各自撫養一個孩子,雙方能看孩子嗎?
2020-03-20公司開除員工怎么賠償
2020-03-24存貨人在哪些特定情形下的告知義務
2020-03-27走私假幣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7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怎么簽訂
2020-04-20醫療事故和解的方式有哪些
2020-04-21起訴離婚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04-24辨一辨:遺囑執行人與遺產管理人
2020-04-26公司不分紅,小股東何去何從?
2020-04-27醫療事故再次鑒定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0-04-27婚前個人債務會轉為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04-30訴訟時效的分類有哪些?
2020-04-29非法拘禁罪的概要
2020-04-29最新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費可以不給嗎?
2020-04-29勞動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2020-04-30哪些交通違法行為會被行政拘留
2020-04-30商家無售房許可,售房合同是否有效
2020-04-30法院判決子女撫養權的依據是什么?
2020-04-30離婚訴訟中如何進行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2020-05-01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能申請補償金嗎
2020-05-01丈夫婚外情更應該如何合法取證?
2020-05-01離婚以后怎么樣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夫妻離婚對方拒不執行補償如何處理?
2020-05-03不給子女撫養費會不會被列入老賴名單?
2020-05-04施工人員工傷死亡如何進行賠償
2020-05-04違章建筑的所有者有什么權利?
2020-05-04離婚以后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合理嗎?
2020-05-04哺乳期內離婚子女撫養權通常歸誰?
2020-05-05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滿足哪些條件?變更流程怎么走?
2020-05-08如何書寫行政復議委托書
2020-05-08離婚前轉移夫妻共同財產還分不分和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9缺陷食品致人損害應當如何尋求救濟
2020-05-09小編教你識別網絡貸款騙局
2020-05-09公司利潤分配的原則
2020-05-09離婚時那些家庭財產不用分割和未取得產權房屋怎么分?
2020-05-10房貸什么時間提前還款合適
2020-05-10原告離婚起訴狀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寫?
2020-05-10離婚協議書中是不是一定要界定子女撫養權?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