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明國 發布時間:2006-10-30 09:42:49
------------------------------------------------------------------------------------------------
本案刑事部分處理清楚明了,并無爭議。對于附帶民事部分的處理,主要涉及共同致害人是否應當被追加為共同被告的問題。查閱刑事訴訟及民事訴訟的相關規定,該問題并未得以明確。筆者試圖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類似案件的處理有所裨益。
一、共同犯罪中共同致害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從廣義上講,犯罪行為是一種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賠償責任,屬于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范疇。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該條僅賦予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權利,但被告人是否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大小以及民事賠償數額等,都必須通過全案的審理后才能確定。可見,附帶民事訴訟中確定被告人向原告賠償一定數額的損失,是被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方式,不屬刑罰的范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刑訴法解釋》)第一百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明確規定:“2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八條進一步明確,“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連帶民事責任”。
連帶責任屬于共同責任的一種。共同責任是指兩人以上共同承擔的民事責任,根據共同責任人之間對于責任的關聯度,可將共同責任區分為按份責任和連帶責任。所謂連帶,是指各責任人都有義務負其他責任人應負擔的責任份額,在權利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請求時,各責任人不得拒絕。承擔超過自己份額的責任人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請求補償。換言之,連帶責任屬于加重責任,承擔責任的方式亦非常嚴格,因此,只有在法律直接規定或由當事人自主約定時才能適用。
就本案而言,被害人死亡結果系多人的共同致害行為所造成,參與本案的其他人中已有數人先于被告人邱書勇被抓獲。根據《刑訴法解釋》第八十六條的關于“附帶民事訴訟中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人包括:(一)刑事被告人及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的規定,本案其他共同致害人不論是否被追究刑事責任,均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致害人為共同被告
基于以上的分析,共同致害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如果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囿于法律知識的欠缺等原因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該如何處理?
一種觀點認為,人民法院應就權利人起訴的范圍進行審理。這種觀點的理由是,既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賠償責任屬于民事責任范疇,那么就應當嚴格遵循民法“意思自治”及民訴法“不告不理”的原則。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明確規定,“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是對自身享有民事權利的一種處置,法院應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則,就權利人起訴內容進行審理。此外,根據連帶責任的基本理論,權利人對起訴的對象有權進行選擇,而承擔超過自己份額的致害人有權向其他致害人進行追償,換言之,被起訴的致害人在承擔責任后有尋求補償和救濟的途徑。
另一種觀點認為,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致害人為共同被告。理由是:其一,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他共同致害人參加訴訟。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傳統民法理論一致認為,權利人對共同侵權人提起的損害賠償訴訟,屬于必要的共同訴訟。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要求,通知其他共同致害人參加訴訟。其二,權利人可在執行階段行使選擇權。針對上述觀點中關于連帶責任中權利人對共同致害人起訴的選擇權問題,可以推論,共同侵權未經訴訟,事實尚待查證,各致害人間是否承擔連帶責任尚需經由訴訟確定,因此,權利人選擇權的行使尚處于待定狀態,無從談起。權利人可在執行階段行使其選擇權,即選擇共同致害人中的一人或數人承擔責任,這與連帶責任理論并不矛盾,既有利于全面客觀地查明案件事實,分清責任,公正處理案件,也能更好地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其三,關于其他共同致害人的訴訟地位問題。從以上分析可知,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共同致害人參加訴訟,但相關法律并未明確共同致害人的訴訟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該問題予以明確。該解釋第五條第一款規定:“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推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僅起訴部分共同致害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致害人為共同被告。為了尊重和體現當事人對自己權利的處分自由,如果權利人在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共同被告后,明確放棄對部分共同致害人的訴訟請求的,對于此種免責事由,最高院司法解釋采取了相對效力觀點,摒棄了英美法系“免除其一即免除全部”的絕對效力觀點,以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平衡各共同致害人間的利益和責任的承擔。該解釋第五條第二款同時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賠償權利人,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結合本案,一審法院并未在判決書中敘明權利人放棄對其他共同致害人提起訴訟請求的情況,由此可推定,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并未放棄對除本案被告人外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提起訴訟請求。因此,一審法院應依法追加其他共同致害人為共同被告。一審法院漏列被告,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對案件的正確判決。二審法院正是基于以上第二種觀點的分析,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理。
(作者單位: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來源:http://rmfyb.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02212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轉讓協議怎樣才能生效?
2020-01-20哄抬物價,藥企被罰
2020-02-11旅游飯店行業規范12點退房規定被刪除
2020-03-24病退條件最新規定來啦
2020-03-25累犯的法相關律后果?
2020-03-27八級傷殘的認定標準,快看過來!
2020-04-11曠工幾天后算自動離職?
2020-04-11協議管轄約定在任何法院都有效嗎
2020-04-14破壞交通工具罪的處罰
2020-04-16持有、使用假幣罪如何認定
2020-04-20微信原創文章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2020-04-21哺乳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04-21征地補償計算方法是什么,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4-24商品房網簽備案注銷方法是什么
2020-04-27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處理流程
2020-04-28解決民間借貸糾紛方法是什么
2020-04-28婚前個人債務會不會轉為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9怎么樣更改孩子撫養權?
2020-04-29檢察院不批捕能拘留多長時間
2020-04-30千萬記住不要超過訴訟時效
2020-04-302020孩子撫養費的標準多少錢?
2020-04-30離婚訴訟中如何進行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2020-05-01辦理繼承權公證需要哪些證件和材料?
2020-05-01住院期間能要求提前出院嗎
2020-05-042020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有哪些規定?
2020-05-04對方婚外情離婚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0-05-05把孩子送給別人違不違法?
2020-05-07民間借貸之舉證責任
2020-05-07離婚后發現自己懷孕了怎么辦
2020-05-08單方面擅自抵押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處理?
2020-05-09從屬性專利的強制許可
2020-05-09車禍造成二人死亡如何賠償
2020-05-09夫妻婚前財產公證需要哪些財產?注意些什么?
2020-05-09債務人死亡,家人需要背負債務嗎
2020-05-10夫妻離婚時爭奪子女撫養權有哪些有利于條件?
2020-05-10離婚以后具備什么情況下可以降低子女撫養費給付標準?
2020-05-10子女撫養費是什么?應該如何計算?
2020-05-11替別人頂罪酒駕如何進行處罰
2020-05-11訴訟離婚法官根據什么原則來確認子女撫養權?
2020-05-12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怎么發放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