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強險條例解釋:第二十二條【交強險除外責任】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
(三)被保險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詳解】本條是關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除外責任的有關規定。本條包括三層含義:
(一)下列四類事項屬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除外責任:
第一類為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機動車是高度危險的交通工具,上道路行駛對駕車者、乘客和社會公眾人身及財產安全都有較大威脅,因此,駕駛機動車應當具備合法的駕駛資格,這是對駕駛人最基本的要求。在未取得駕駛資格情況下上道路行駛是對人對己極不負責的行為,應由駕駛人本人承擔責任,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
“未取得駕駛資格”是指:
1.無駕駛證。駕駛證是指機動車駕駛人具有駕駛某一車型資格的技術證明,是上道路行駛車輛的法定證件。駕駛人無駕駛證情況包括:一是駕駛人身體、年齡等方面不符合駕駛條件或者駕駛技術達不到規定要求,未取得駕駛證;二是駕駛人未通過正常的學習、考核或者通過其他非法渠道獲得駕駛證;三是駕駛人偽造、變造駕駛證;四是駕駛證被依法吊銷。
2.駕駛車輛與準駕車型不符。準駕車型是指申領駕駛證人員經考試合格后,車輛管理部門在其駕駛證上簽注,準予其駕駛機動車的類型。駕駛人需要駕駛某種類型的機動車,必須取得相應的準駕車型資格,駕駛車輛與準駕車型不符等同于無駕駛資格。
3.公安交管部門規定的其他屬于非有效駕駛的情況。
第二類除外責任為駕駛人醉酒駕駛肇事的。酒后駕車尤其醉酒駕車是嚴重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嚴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據統計,2004年全國因機動車駕駛人酒后駕車導致的交通事故共計11959起,占交通事故總數的2,31%,死亡人數4658人,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4.35。鑒于飲酒和醉酒性質不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酒后駕車和醉酒駕車進行了不同的處罰規定,前者處暫扣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后者處15日以下拘留和暫扣3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并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為防范和減少酒后駕車事件的發生,條例將醉酒駕車肇事作為除外責任,以提高駕駛人安全駕駛的意識,維護社會穩定,促進道路交通安全,但對于一般的非醉酒駕車肇事,仍然作為保險責任,以保障廣大道路通行者利益。目前,我國尚無統一的酒后和醉酒的區分標準。對于酒后,通常以酒精檢測儀有酒精反應為依據;對于醉酒,主要依靠交通警察經驗和駕駛人當時行為表現進行判斷。
第三類除外責任為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被保險機動車被盜竊、被搶劫、被搶奪期間,犯罪嫌疑人駕駛該車肇事并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被盜竊指被保險機動車在停放時全車被他人秘密盜取;被搶劫指被保險機動車在使用過程中被他人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使駕駛人不能抗拒強行被搶走;被搶奪指被保險機動車被他人趁被保險人或駕駛人不備公開奪取的行為。被保險機動車發生被盜搶的,機動車所有人或駕駛人應當向公安刑偵部門報案,并通知保險公司。
第四類除外責任為被保險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即如果被保險人對交通事故后果的發生在主觀心理方面存在故意,在主觀心理上是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的發生,那么保險公司在對受害人的人身傷亡墊付搶救費用后,就墊付金額獲得向被保險人追償的權利。但是,如果被保險人有故意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但并不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的發生,或者沒有主觀心理上的故意,此種情況保險公司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并不能就賠償金額向被保險人追償。
本條第2款規定了對財產損失的除外責任規定。如果因前款規定的四類情形導致他人財產損失的,則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損失,完全由致害人自己承擔。條例對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不同處理,是在充分平衡各方利益基礎上作出的選擇:如果保險公司墊付全部費用并進行追償,一是需要發生追償成本,二是可能無法追回墊付款,由此導致了全體投保人負擔增加,對于守法的投保人來說尤其不公平。因此,從降低制度負擔的角度考慮,條例規定只對人身傷害的搶救費用予以墊付,財產損失則不予賠償,由侵權關系雙方自行解決。
設立除外責任的目的是為了督促被保險人遵紀守法,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具體表現在:
一是加強了對肇事方的懲罰力度,達到保護受害人、促進道路安全的目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對部分違法行為列為除外責任,就是要通過對違法者的經濟制約,提高道路通行者的守法意識,維護道路交通安全。假如允許違法者通過繳納少量的保險費就轉移自己因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無形中會鼓勵違法者從事不法行為,不但違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本意,而且可能使保險成為違法者逃避責任的工具。
二是避免道德風險。將被保險人或受害人的故意行為等列為強制保險的除外責任,可以避免出現為牟取保險金而故意造成交通事故,危害他人安全的事件。
三是體現公平公正性原則。醉酒駕車、無證駕駛等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假如將此類行為列入保險范圍,勢必會增加保險賠付率,提高保險費,守法者將為違法者的行為支付費用,不利于體現公平性原則,同時會造成社會負面影響。
從包括我國臺灣地區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來看,其對于駕駛人飲酒、吸毒或無證駕駛等行為造成的社會侵害都作為除外責任。
(二)對于除外事項保險公司仍負有墊付搶救費用的義務。對于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被保險人故意以及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等情況下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傷亡的,保險公司必須在責任限額內墊付搶救費用。這一規定與傳統商業保險的做法有較大區別,在商業保險中,保險公司對于除外責任不承擔賠償責任,也無須墊付費用,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從保護受害人角度出發,要求保險公司對于除外責任情況下發生的人身傷亡事故墊付搶救費用,保證了受害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
保險公司墊付的搶救費用具有一定范圍。首先,墊付金額不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相應的醫療費用責任限額;其次,墊付金額為搶救受傷人員所必須支付的相關醫療費用,具體搶救費用的定義在附則中進行了規定。對于超過搶救費用定義之外的費用或者和搶救受傷人員無直接關系的不合理費用,不屬于保險公司墊付范圍。
(三)保險公司對于墊付的搶救費用可以向致害人追償。保險公司在履行墊付搶救費用義務之后,就其所墊付金額取得向違法致害人追償的權利。這樣做一方面維護保險公司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防止依法應當被追究責任的肇事方逃脫責任。
我國臺灣地區“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26條規定:保險人對于受害人因下列情形所致之體傷、殘疾或死亡,不負給付保險金之責任:(1)受害人或受益人與被保險人或加害人串通之行為所致者;(2)受害人或受益人之故意行為所致者;(3)受害人或受益人從事犯罪之行為所致者。第27條規定:被保險汽車發生汽車交通事故,加害人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保險人仍應依本法規定給付保險金,但得在給付金額范圍內,向加害人求償:(1)酒醉或吸食毒品、迷幻藥而駕車者;(2)從事犯罪行為或逃避合法拘捕者;(3)自殺或故意行為所致者;(4)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21條之規定而駕車者;(5)未經被保險人允許而駕車者。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為
2020-02-10何時行使陳述權和申辯權?
2020-03-04新生兒如何報戶口
2020-03-06最高人民法院仲裁裁決哪些情形不予執行?
2020-03-23規避保險糾紛的建議
2020-03-25犯罪中止如何處罰
2020-03-27拆遷賠償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04-09商業詆毀可以提出訴訟嗎
2020-04-09關于民事糾紛的解決方案
2020-04-13交通事故:賠償責任是關鍵
2020-04-13教你如何電話錄音!
2020-04-14不是所有的勞動爭議都能仲裁,這些情況除外
2020-04-212020年領養孩子條件是什么
2020-04-24我男朋友是外國人,我該怎么登記結婚?
2020-04-26什么人可以申請婚姻無效?
2020-04-30構成侮辱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30離婚以后可以爭奪子女撫養權嗎?
2020-05-02法院起訴離婚的舉證范圍是什么?
2020-05-03民間借貸要謹防風險
2020-05-04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是什么
2020-05-04集資詐騙罪是怎么量刑立案
2020-05-05丈夫外遇離婚妻子可以要求離婚賠償嗎?
2020-05-05盜墓是犯罪行為
2020-05-05哪些情形下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05-06私下把孩子送給別人違法嗎?
2020-05-07被用人單位非法解雇可以獲得哪些賠償?
2020-05-07國家節能補貼政策是什么
2020-05-08如何辦理食品衛生許可證
2020-05-08非婚生子落男方戶口女方需要提供證明嗎
2020-05-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05-09欠條和借條在時限上是有區別的
2020-05-09離婚以后子女撫養權以及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配?
2020-05-10熔斷機制了解一下
2020-06-16擅自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起訴?
2020-05-10公司清算費用該由誰承擔
2020-05-10一方婚內出軌離婚會不會影響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2020-05-10販毒罪法律規定有哪些判罰標準
2020-05-11哺乳假未休以后可以補休嗎
2020-05-11被繼承人同樣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遺產怎么分配?
2020-05-11農村房屋產權糾紛應該怎么解決?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