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同命同價”問題的探討
目前“同命不同價”現象在我國各地法院普遍存在,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國某些省份已經適時修改了“同命不同價”的規定,讓農村戶口的受害人“享受”到了城鎮戶口的殘疾賠償金“待遇”,“終結”了“同命不同價”的不合理做法。
2006年6月23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制定并向全省各地、各級法院下發了《關于加強涉及農民工權益案件審理工作、切實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意見》。《意見》第十五條明確規定:“在受害人為農民工的醫療損害、交通肇事及其他損害賠償案件的審理中,凡在城鎮有經常居住地,且其主要收入來源地為城鎮的,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根據當地城鎮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有關領導介紹,該法院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農民工與城鎮居民在獲得傷害賠償時“同命同價”,在中國尚屬首次。
筆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9條的規定違反了《憲法》賦予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權利,是造成審判實踐中“同命不同價”“罪魁禍首”。
筆者認為,“同命不同價”是制造等級歧視,對生命價值的公然褻瀆!是對農村戶籍的受害人生命權和健康權的肆意踐踏!是人為的造成城鄉差距、城鄉有別的的惡法!
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價值都是一樣的,人的生命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在同一個國家里,人的生命權、健康權是生而平等的,他們并無高低貴賤之分。
公民享有的平等權也應體現在殘疾賠償和死亡賠償上,法律不能因戶籍之別剝奪農村戶籍的受害人享受平等的權利。立法機關若不盡快修改這一不合適宜的司法解釋,勢必拉大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心理鴻溝,拉大城鄉之間的差距。
目前,在北京地區已經出現了“同命同價”的判決,即受害人有證據證明其離開戶籍所在地一年以上,在北京居住,有固定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在向法院提起訴訟時,可以要求“享受”城鎮居民的待遇。
筆者認為,“同命同價”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不斷推進,立法機關會修改、完善“同命不同價”這一落伍的、不合適宜的規定。
律師提示:
在北京“同命同價”的判決還不是慣例,而是例外,同一法院不同法官就有可能做出相反的判決,造成了農村戶籍的受害人心理的極大落差!
作為代理人,在為農村戶籍的受害人提起訴訟時,要搜集其在北京居住超過一年、有固定工作和穩定收入的證明。
如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派出所出具的暫住證明、工資卡、工資條、房屋租賃合同、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完稅憑證等證明材料。
九、舉證責任倒置的特殊規定
所謂舉證責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規定,將通常情形下本應由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種事由不負擔舉證責任,而由他方當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種事實存在或不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該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舉證證明,則推定原告的事實主張成立的一種舉證責任分配制度。在一般證據規則中,“誰主張誰舉證”是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而舉證責任的倒置則是這一原則的例外。
所謂舉證責任,學者定義不一,被認為是民事訴訟領域最容易引起歧義的術語之一。英美法學者把舉證責任分為提供證據責任與說服責任;德、日等大陸法系學者將舉證責任分為主觀的舉證責任(形式的舉證責任)與客觀的舉證責任(實質的舉證責任)。學者大都認為,英美法與大陸法的這種雙重區分具有相似的意義。前者一般指當事人根據辯論主義原則的要求,在訴訟中提出主張后必須向法院提供證據的義務;后者亦稱證明責任、確認責任,指當事人在提供證據以后,如果沒有使法官對要件事實形成內心確信,就要承擔的敗訴的不利后果。
民事訴訟法并沒有對舉證責任倒置問題進行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74條規定:“在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但在下列侵權訴訟中,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責舉證:(1)因產品制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3)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4)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6)有關法律規定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1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1次會議通過)第四條規定:“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一)因新產品制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制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產品制造方法不同于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二)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三)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五)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六)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七)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有關法律對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律師提示:
道路交通事故訴訟原則上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但在個別情況下,也可以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如受害人行駛或通過一個沒有任何警示標志的路口,被路口的石子堆絆倒,摔成殘疾,在這種情況下,就適用這一舉證原則(請參閱筆者寫的《鎮政府要為“馬路殺手”買單》一文)。
如受害人在高速路上被疾駛而過的機動車撞成殘疾,機動車駕駛員除非有證據證明受害人是故意行為或存在重大過錯,否則承擔舉證不能的損害賠償責任。
關于道路交通事故“舉證責任倒置”問題,是近年來立法界、律師界和司法審判界爭議較大的一個法律難點、熱點,筆者希望更多的法律人探討、完善這一話題。
十、沒有收入的受害人可否主張誤工費?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律師提示:
誤工費是針對有收入的人支付的費用,那么對于沒有收入的人可否主張誤工費?理發界、律師界和司法審判界多持否定的態度。
筆者認為,即使受害人沒有收入,可以主張適時的誤工費,因為誤工損失是彌補受害人因為遭受道路交通事故而減少的收入,并一定有固定工作的人才有誤工收入。
對于沒有固定工作的農村居民、流浪乞討人員和在校的學生,因為道路交通事故致殘的,可否主張誤工費?怎樣計算誤工費?筆者認為,法官可以按照事故發生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要求肇事人承擔(類似于《國家賠償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的規定)。
十一、有經濟來源的被撫養人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針對有經濟來源的被撫養人(一般是個體工商戶、技術工人和離退休人員),他們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的生活費?立法界、律師界和司法審判界多持否定的態度。
律師提示:
受害人(即撫養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殘的,本身喪失了一定程度的勞動能力,其對被撫養人承擔撫養義務是早晚的事情。如果其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得不到法律的認可和法官的支持,那么若干年后,被撫養人沒有了經濟來源,撫養人又喪失了勞動能力,可否再次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該向誰主張撫養費?如果肇事人逃之夭夭或無力承擔被撫養人生活費,被撫養人錯失的權利誰來“埋單”?誰愿“埋單”?
筆者認為,為了切實保護被撫養人的合法權益,法律不僅要為現在考慮,更要為被撫養人以后的生計考慮,法院應當支持被撫養人必要的、合理的生活費,不能通過判決直接剝奪了將被撫養人的生活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方不履行撫養義務怎么辦,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嗎?
2020-03-06瀆職罪各罪名量刑標準
2020-03-30商號權享有是否有時間限制
2020-04-08婚前財產如何確定?
2020-04-10最近總有騷擾電話,請問個人信息怎么保護?
2020-04-14現實中的《死神來了》叫“意外死亡”
2020-04-26民間借貸糾紛,被告不出庭后果有哪些
2020-04-27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0-04-27企業破產重整的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0-04-27離婚夫妻債務應該如何承擔?
2020-04-29詳解串通投標罪
2020-04-29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06夫妻婚前財產約定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30夫妻財產約定一定要公證嗎?
2020-04-30非法債務不受法律保護
2020-04-30房產過戶需要準備哪些資料?
2020-05-01哪些情形可以單方面起訴離婚?
2020-05-01離婚損害賠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費問題咋處理?
2020-05-01離婚子女撫養權的歸屬原則
2020-05-02網貸不還會怎樣?
2020-05-05子女撫養費包括哪些?給付期限是什么?
2020-05-05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通常是如何確定的?
2020-05-05離婚違約金數額如何約定
2020-05-05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8個人傷殘如何進行鑒定
2020-05-08找出軌證據能不能請私家偵探
2020-05-08結婚彩禮返還數額怎么定和有哪些限制性原則?
2020-05-09分公司能有監事嗎
2020-05-09對方出軌離婚能不能要求精神賠償?如何提起訴訟?
2020-05-10離婚以后怎么樣才可以要回子女撫養權?
2020-05-10構成侵犯通信自由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1訴訟離婚法官通常怎么樣考慮子女撫養權?
2020-05-11妻子死亡夫妻共同財產應該怎么分配?
2020-05-11繼子女是否擁有親生子女一樣的繼承權?
2020-05-11訴訟的有效期
2020-05-21離婚子女撫養權協商有什么原則?變更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0-05-12孕期遭遇公司辭退能得到多少賠償金
2020-05-12企業年金要不要交個人所得稅?
2020-05-13居民醫保哪些情況可以報銷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