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調查制度建設的里程碑
——《土地調查條例》系列解讀之一
隨著2008年2月7日《土地調查條例》的頒布實施,我國土地調查事業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與人口普查、經濟普查具有同樣重大意義的國情國力調查,土地調查從此步入法制化建設軌道。對這一事件的歷史性意義,業內人士稱,這是土地調查制度建設的里程碑。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建立土地調查制度。”我國自1984年至1996年開展了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于2007年7月1日部署啟動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正在有序推進。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利用狀況日新月異,土地調查任務越來越艱巨。人們在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土地調查工作需要通過專門的立法進行規范。只有做到土地調查的內容、方法、組織實施、質量監控和應用等各個環節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規范實施,才能保證土地調查數據真實、準確和完整,實現土地調查的目標。《土地調查條例》的頒布實施,無疑為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土地調查,保障土地調查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基石。
通讀《條例》全文,會發現其內容涵蓋了土地調查的各個關鍵環節,制度設計嚴密、完整,十分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條例》總結、歸納了多年來我國土地調查實踐經驗,將其提升到法律層面,并實現了土地調查制度的創新。《條例》明確規定了我國土地調查的周期,每10年進行一次,每年進行變更調查;調查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列入相應年度財政預算。《條例》明確了調查的三項內容,即土地利用現狀、土地權屬、土地條件及其變化情況;并根據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需要,強調應當重點調查基本農田現狀及變化情況。《條例》還規定,土地調查統一采用《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依據統一的技術規程,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制作的調查基礎圖件。
土地調查是政策性、技術性、社會性都很強的系統工程,這項工程單靠一個部門和行政之力難以有效組織實施。為此,《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部門和用地者在土地調查中的責任和義務。《條例》明確,土地調查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并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進行土地調查;社會團體以及土地調查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條例》規定配合土地調查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土地調查成果質量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同時,《條例》還明確了調查的專業隊伍要求和調查工作人員要求,今后只有經過專業培訓,經考核合格領取全國統一的土地調查工作證的人,才具有執行調查任務的資格。我們可以看出,今后土地調查工作將不再局限于部門的技術行為,而真正成為全民參與的政府工程和社會綜合系統工程。
保證數據的真實、準確是土地調查的關鍵。《條例》在調查成果處理和質量控制方面作出全面、細化規定。如規范了調查成果的匯交、統計,建立調查成果質量控制崗位責任制度、調查成果抽查制度及調查檢查驗收制度等,層層檢查把關,確保調查工作質量。《條例》還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條例》規定,地方、部門、單位的負責人,擅自修改調查資料、數據的,或者強令、授意土地調查人員篡改調查資料、數據或者編造虛假數據;或者對拒絕、抵制篡改調查資料、數據或者編造虛假數據的土地調查人員打擊報復的,要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條例》對接受調查的單位和個人也進行了約束,如果沒有按規定配合土地調查工作的,將最高被處以5萬元的罰款。這些具有強制約束力的規定,充分反映了土地調查的重要性,將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提升土地調查的社會地位和公眾認知度,為保障土地調查成果真實準確創造社會條件。
《條例》在強化土地調查成果的應用方面,也實現了突破。過去土地調查成果的應用往往限于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內部,得不到社會公眾認可。《條例》明確,國家建立土地調查成果公布制度,土地調查成果是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從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利用的重要依據。同時,《條例》還規定,土地調查成果不作為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調查對象實施行政處罰的依據,這將有效排除人為因素對土地調查工作的干擾,對防止土地調查數據杜絕弄虛作假十分有益。
土地調查是一項關系社稷民生的大事。國家能否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直接影響到土地政策乃至國民經濟發展戰略決策的科學性。如果說以往制度的缺失掣肘了土地調查的有效實施,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土地管理基礎工作薄弱。現在《條例》的頒布實施,賦予土地調查強大的法律武器,將土地調查工作提升到更高的平臺,實現了土地調查制度建設的重大突破,這必將對我國土地調查事業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對此,我們拭目以待。(國土資源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應付票據貼現怎么做分錄
2020-03-26老字號法律保護還存在什么問題
2020-04-10工傷賠償的標準
2020-04-13借條的擬寫
2020-04-14夫妻用離婚躲債務,你又該怎么應對?
2020-04-14帶薪年休假的具體規定
2020-04-17欠條與借條,你需要區分清楚!
2020-04-17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法律解釋
2020-04-20房屋漏水,應該找誰承擔責任?
2020-04-22你還在因搞不清楚“工傷”而煩惱嗎?
2020-04-26女方懷孕期間能否起訴離婚
2020-04-283歲的孩子一般要給多少撫養費?
2020-04-28離婚中孩子撫養權歸屬如何定?
2020-04-29哺乳期撫養費應該如何計算?
2020-04-29老師教書使用網上文章會構成侵權嗎
2020-04-29公司可以隨便對員工罰款嗎
2020-04-30玩忽職守,會有什么嚴重后果
2020-04-30拿到撫養權能否偷偷帶孩子出國
2020-05-01離婚協議書必須具備哪些內容?
2020-05-01男性爭奪子女撫養權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2軍人離婚營房如何分割?買賣營房有什么后果?
2020-05-022020新婚姻法夫妻離婚有哪些條件?
2020-05-02子女撫養權判定的原則都有哪些?
2020-05-03夫妻離婚經濟補償的數額是多少?
2020-05-03離婚以后哪些情況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4醫生誤診怎么賠償?
2020-05-04個人協議離婚一般的程序是什么
2020-05-05對方婚外情離婚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0-05-05交通肇事后逃跑,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6解除收養關系證明需要如何開具?
2020-05-07用人單位終止員工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2020-05-07眾籌與非法集資有什么區別?
2020-05-08離婚后子女撫養費怎么分擔?如何請求減免?
2020-05-08子女撫養費最低標準是多少?是否可以免除?
2020-05-08夫妻婚前財產公證需要什么材?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8侵犯知識產權要受到哪些民事責任
2020-05-08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0-05-09一房多賣的情況房屋產權歸誰
2020-05-09寫虛假借條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2020-05-09結婚以后房屋贈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