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諾律師事務所 向曉東律師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依法供電已經不僅是社會各界對電力企業的要求,更是供電企業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客觀環境要求供電企業必須用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則規范自身的經濟行為。供用電合同作為供電企業與電力客戶連接的紐帶,在供電企業依法經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供用電合同及其涉及的相關法律問題做深入研究。
一、供用電合同的特征
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從性質上講屬于特種商品的買賣合同,是移轉財產所有權合同的一種。合同法分則之所以將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作為單獨的一類有名合同,主要是源于這類合同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因此,對供用電合同涉及法律問題進行研究,首先應該把握供用電合同的特征。概括起來,供電合同具有如下特征:
(一)合同一方主體是特定的。供電人是依法被授予供電營業資格的企業。
(二)合同標的是一種特殊商品--電力,雖然客觀存在,但卻看不見,摸不得,且具有危險性。
(三) 供用電合同是一種持續供給合同。由于電力的供應與使用是連續的,因而合同的履行方式始終處于一種持續狀態。
(四)電力實行統一定價原則。電價由國家有關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核準,并實行分級管理。
(五)供用電合同一般采用格式條款的形式訂立。電力事業是具有社會公益性的公用事業,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公共安全、經濟發展。電力這種特殊商品本身又具有網絡性和自然壟斷性。這就使電力企業對電能質量及電網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強制標準。為保證安全用電而按照技術標準和行業規程擬定的條款,用電人僅有同意或不同意的權利,而不能更改其內容。
(六)供用電合同為諾成、雙務、有償合同。供用電合同自雙方達成協議時起生效,而不以電力的實際供應為合同的生效要件。
二、對供電人濫用壟斷優勢的限制
契約自由原則作為近現代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為市場經濟下的交易自由提供了較為行之有效的保障。但是隨著社會發展, “契約即公正”、“契約即法律”的理論受到了合同正義、社會本位以及道德平衡等思想的挑戰。合同正義正逐漸成為合同法關注的重心,契約自由原則越來越多的受到國家意志的限制。電力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其供給與完全由市場調節的私人產品供給的區別之一即包含了較強的政府政策因素。在供用電合同的訂立上,主要體現在規定供電人的強制締約義務和格式條款的規制兩方面。
?。ㄒ唬┕╇娙说膹娭凭喖s義務
強制締約是指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負有應對方的請求與其訂立合同的義務。強制締約義務只存在于一些與國計民生有關的公用領域諸如供水、供電、郵政服務等。強制締約義務的作用在于救濟契約自由在某些領域的缺陷。在需要以強制締約義務約束的領域中,大多是公共產品。這些公共產品在供給上很容易形成自然壟斷,對于消費者而言,欠缺真正的自由締約基礎,雙方在締約地位不平等,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法律為了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合同一方當事人并更合理地組織社會經濟,有必要以強制締約義務對絕對契約自由引發的失衡進行矯正。在供用電合同中,由于電力的自然壟斷性,造成供用電合同雙方當事人實際地位的不平等。為避免供電人壟斷優勢的濫用,平衡供用電雙方合法權益,有必要規定供電人的強制締約義務。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我國《電力法》明確了供電人的強制締約義務,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供電營業區內的供電營業機構,對本營業區內的用戶有按照國家規定供電的義務;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對其營業區內申請用電的單位和個人拒絕供電。
?。ǘ┕┯秒?a href='http://www.sdjlnm.com/contract/96.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合同格式條款的規制
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是供用電合同的一大特征。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訂,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人們的交易行為日益頻繁,社會日常生活中涉及合同的行為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為了避免討價還價的繁瑣程序,節省交易時間,格式條款應運而生。供用電合同應用格式條款有其必要性,就目前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現狀來說,在供電側尚未引入競爭機制,在一個供電營業區內,供電企業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同時,供電企業又是公用性行業,供電企業所服務的對象是大量分散的用戶。采用格式合同,不但能大大簡化訂約程序,降低協議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能減少因合同條款不規范而引發的糾紛。更重要的是采取格式合同形式對同一類型的所有客戶都一視同仁,體現了合同公平。但是,應該說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使當事人的自由權受到極大限制。為避免提供格式條款一方(通常為壟斷企業)濫用權利,《合同法》對格式條款的解釋及效力規定了一系列限制性規定。我國《合同法》第41條亦規定:“格式條款和非格式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52條和第53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二)因故意或等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薄∵@就要求供電企業在設計供用電合同文本時,要公平確定供用電雙方的權利義務,并采用合理的方式提請用電人注意免除或者限制自身責任的條款。
三、供用電合同中的幾個值得注意的法律問題
?。ㄒ唬╆P于社會服務承諾的法律效力
近年來,用電人這一廣泛社會群體對供電服務質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這給電力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水平,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成為創造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及開拓電力市場的必然選擇。在這種背景下,供電企業紛紛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社會服務承諾活動,并不斷拓展和深化承諾的內容。筆者認為,供電企業作出的關于調度公正、規范經營、供電可靠等一系列的具體承諾,在性質上應當認定為電力企業向廣大電力客戶發出的要約,用戶一旦與電力企業訂立供用電合同,社會服務承諾即成為供用電合同中供電方的主義務條款,供電企業負有全面履行承諾的法律義務,否則將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ǘ嶋H用電人的合同地位問題
電力設施作為一種配套的輔助性設施,通常都要依附于房屋、土地等不動產。因此,供用電合同的成立通常都以一定的房屋或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存在為前提。當房屋或土地以轉讓或出租等方式發生使用權變更時,實際用電人通常也隨之變更。按照合同法理論,供電人、原用電人和實際用電人三方應就債權、債務轉移達成協議。因強制締約義務的限制,供電人無權不同意用電人債權債務的轉讓行為,體現在具體法律規定上,這種變更以原用電人與實際用電人到供電人處辦理過戶手續的方式實現。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原用電人和實際用電人往往不辦理過戶手續而產生諸多糾紛。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實際用電人的合同地位的認定顯然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不應因未辦理過戶而一概將實際用電人認定為合同第三人。在實際用電人以自己名義交納電費,供電人接受且未提出異議的情況下,應當認定供電人認可了原用電人與實際用電人之間合同權利義務的概括轉讓,實際用電人成為新的合同當事人。
?。ㄈ爸兄构╇姟北澈蟮姆蓡栴}
“中止供電”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電力企業維護自身權益的“尚方寶劍”,但是由于相關法律規定不夠具體完善和供電企業在執行上的偏離,導致供電企業的中止供電行為飽受非議,甚至被訴諸法院,而供電企業常常敗訴。以至于在采取中止供電措施時,供電企業投鼠忌器,不敢輕易決定。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對中止供電的法律性質和相關法律規定了解不夠。中止供電是指在供用電合同履行過程中,由于出現法律法規及合同約定的條件,供電人暫時停止對用電人供電,待原因消除后,再恢復供電的一種法律行為。對于中止供電的法律性質,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分類型加以分析。法律規定的供電人中止供電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三種類型:
1、用電人因違反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交納電費、安全用電等義務。在這種情況下,供電人的中止供電行為其實是在用電人先行違約的情況下,行使合同法中的履行抗辯權。在這種情況下,衡量中止供電行為是否合法,既要看該行為是否符合電力法律法規的規定,同時也要看是否符合合同法關于合同抗辯權的相關規定。
2、因供電人的原因而中止供電。《合同法》第180條規定,“供電人因供電設施計劃檢修、臨時檢修、依法限電或者用電人違法用電等原因,需要中斷供電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事先通知用電人。未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雖然承認了供電人在特定情況下中止供電的權利,但同時也明確了供電人的提前通知義務。如果該義務在合同中約定,供電人承擔在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同時,并不排除還要承擔其他違約責任。
3、供電人因不可抗力中止供電。在此種情況下,供電人可以不提前通知而采取中止供電措施。依照合同法規定,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供電人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供電人應當履行及時通知義務,以減輕可能給用電人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四)產權分界點的界定
合同的履行地點,是合同的主要條款之一,履行地點往往是確定驗收地點的依據,是確定運輸費用由誰負擔、風險由誰承受的依據,也是確定標的物所有權是否轉移的依據。供用電合同的履行地是指供電人將電力的所有權轉移于用電人的轉移點。根據合同自由的原則,供用電雙方可以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該履行地點,供用電合同約定了履行地點的,供電人應當按照該約定履行供電義務。如果供用電雙方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履行地點。根據《合同法》第61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如果仍不能確定的,應當適用本法第六十二條第三項的規定,即: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有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但是,由于電力系統具有網絡性,供電人與用電人由網絡相聯結,電力的生產、供應與使用同時完成,且具有連續性,這就使供用電合同的履行地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難適用《合同法》第62條的規定。長期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在電力供應與使用過程中,由于用電人參與電力設施的投資建設,電力設施投資多元化已呈發展趨勢,供用電雙方根據這一特殊性,在實踐中形成并確定了以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作為合同的履行地點。據此,《合同法》187條規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履行地點?!惫╇娫O施的產權分界處是劃分供電設施所有權歸屬的分界點,分界點電源側的供電設施歸供電人所有,分界點負荷側的供電設施歸用電人所有。對于產權分界點,供用電雙方通常在供用電合同中加以約定,如雙方未約定,一般按照以下慣例界定。
1、公用低壓線路供電的,以供電接戶線用戶端最后支持物為分界點。
2、10千伏及以下公用高壓線路供電的,以用戶的廠界外或配電室前的第一斷路器或第一支持物為分界點。
3、35千伏及以上公用高壓線路供電的,以用戶廠界外或用戶變電站外第一基電桿為分界點。
4、產權屬于用戶且由用戶運行維護的線路,以公用線路支桿或專用線接引的公用變電站外第一基電桿為分界點。
此外,隨著電力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使用對產權分界點的界定提出了新的挑戰,依據固有慣例已經無法解決新課題,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按照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利于供用電設施使用和維護的原則解決產權分界點問題。
以上是筆者對于供用電合同相關法律問題的一些淺見,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進價0.6元的口罩賣1元,被罰款藥房到底該不該罰?
2020-02-14未簽訂勞動合同賠償,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0-03-11涉嫌妨害公務罪會怎么判
2020-03-12存包失竊,超市不負保管及賠償責任?
2020-03-17快遞在運輸過程中損壞了,請問怎么賠?
2020-04-03經濟補償金免稅嗎
2020-04-10家庭暴力的責任
2020-04-16二手房東是否有優先續租權
2020-04-22警察因公殉職有賠償嗎?
2020-04-262020交通肇事罪如何判刑?
2020-04-27債權轉讓的規定有哪些?
2020-04-27夫妻要離婚什么情況可要求補償
2020-04-28詳解過失致人重傷罪
2020-04-28子女撫養費通常是如何確定的?
2020-04-30構成非法拘禁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04-29出納人員具的職業道德
2020-04-29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歸誰?
2020-04-29提高警惕,遠離非法傳銷
2020-04-30虛假訴訟要追究法律責任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權應該如何考慮?
2020-05-01夫妻起訴離婚共同財產分割需要哪些證據?
2020-05-01法律上撫養權是如何判定
2020-05-01離婚以后子女需要肩負哪些贍養父母的義務?
2020-05-03子女探視權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0-05-04醫生誤診怎么賠償?
2020-05-04對方婚外情證據應該如何收集?
2020-05-05涉外婚姻跟國內婚姻訴訟程序有什么區別?
2020-05-05撫養費給付方式有哪些?離婚以后能降低嗎?
2020-05-05犯罪從犯一般應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05夫妻協議離婚是否需要公證
2020-05-05商業寫字樓如何收取物業管理費
2020-05-06擅自更改醫療方案不告知,意外誰負責?
2020-05-07協議離婚以后再爭奪子女撫養權怎么走流程?
2020-05-08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規定和數額如何確定?
2020-05-08離婚轉移財產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05-09企業破產程序是怎樣的
2020-05-10公司清算費用該由誰承擔
2020-05-10夫妻第二次法院起訴離婚需要經過哪些法定程序?
2020-05-10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是如何認定的呢?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