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
自1987年以來,我國已陸續在邊疆十二個城鎮,開辦了對獨聯體、蒙古和朝鮮的一日或多日邊境旅游業務(詳見附表)。經過四年的發展,邊境旅游業務日趨活躍,管理措施不斷改善,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并且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了邊境地區同周邊國家的直接交往與合作,增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相互了解與友誼,宣傳了自己,了解了別人。周邊國家參游人員目睹了我國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中方參游人員通過比較,從而更堅定了對祖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信心。
2.促進了邊境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加快了城市建設的步伐。為了適應邊境旅游的需要,各邊境地區普遍新建或改建了口岸聯檢設施,整頓了市容市貌,廣泛宣傳了邊境旅游的重大意義,樹立了爭做文明市民的良好社會風尚。
3.促進了邊境地區外向型經濟的迅速發展,拓寬了對外經濟貿易的合作領域。黑龍江省1991年就通過哈爾濱——伯力七日游,為哈爾濱邊境、地方經濟貿易洽談會輸送了近三千名原蘇聯客戶,為洽談會的成功(成交額達十幾億美元)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4.促進了邊境地區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帶動了交通運輸,繁榮了商品市場,振興了服務行業,增加了財政收入。自黑河一日游開通以來,黑河民航班機由過去的每周1班發展到目前的每周14班,北黑鐵路提前通車,增加商業銷售利潤約900萬元,賓館餐廳等服務行業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僅1991年一年,三個主要集貿市場上繳稅收就達150萬元以上。
5.增進了邊境地區與全國各地的橫向聯系,提高了邊境地區的知名度。據統計,黑河地區已同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3000多家企業建立了經濟關系,全國各地在黑河設辦事處的單位達50多個,這也是邊境旅游和邊境貿易緊密結合的成果。
6.提高了旅游經營單位的經濟效益,使旅游行業在邊境地區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明顯提高。如中朝邊境旅游開辦4年以來,國旅丹東支社工作人員就由過去的3人擴大為40人,資金由4500元發展到現有固定資產250萬元,4年共創利稅466.5萬元,1991年達到人均創利稅12.7萬元。
我們認為,發展同周邊國家的邊境旅游事業,既利于我興邊富民,穩定邊疆,又利于對外擴大影響,增強我國際地位,符合中央的改革開放政策。考慮到各有關省、自治區的強烈要求和實際業務需要,我們建議適當擴大邊境旅游業務,擬同意以下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均為對外國人開放的市、縣、鎮),本著繁榮邊疆、穩定邊疆的原則,開辦適合當地具體情況的邊境旅游:
一、黑龍江(中俄)
1.綏芬河—海參崴三日游
2.五大連池、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五日游
3.牡丹江—納霍德卡五日游
二、吉林(中俄)、(中朝)
1.琿春—斯拉夫揚卡二日游
2.琿春—納霍德卡三日游
3.琿春—羅津,圖門—羅津二日游
4.龍井—清津三日游
5.長白—三池淵三日游
三、遼寧(中朝)
1.丹東—平壤—南浦五日游
丹東—平壤—金剛山五日游
四、內蒙古(中蒙)、(中俄)
1.二連浩特—賽音山達三日游
2.二連浩特—烏蘭巴托五日游
3.呼和浩特—烏蘭巴托四日游(空路)、七日游(陸路)
4.海拉爾—赤塔三日游
5.滿州里—紅石—烏蘭烏德三日游
6.拉不大林—紅石二日游
7.拉不大林—嘎拉嘎區二日游
8.拉不大林—赤塔州三日游
五、新疆(中哈)
1.塔城—瑪坎赤二日游
2.博樂—烏赤阿拉勒二日游
六、云南(中老)、(中緬)
1.勐■—勐賽二日游
2.勐■—瑯勃拉邦六日游
邊境旅游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要加強宏觀管理,又要注意微觀搞活,以進一步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在擴大開放同時,由我局商公安部等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組團細則,防止任意擴大參游范圍、異地申辦護照和公費旅游,并堅決杜絕滯留不歸,做好保密,嚴防泄密工作。除政府間有互免團體旅游簽證協議外,參游雙方均需事先辦妥簽證。
以上意見,如國務院原則同意,可授權國家旅游局商有關部門逐個審批。
編者注:
本《意見》在征得外交部、公安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同意并會簽后,于1992年7月24日報經國務院主管旅游工作的領導同志批準。批示同意國家旅游局的意見,并要求進一步搞好宏觀管理,逐步完善有關開展邊境旅游業務的有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8-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十屆第73號)
2007-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三)
1990-11-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的表決辦法
2003-03-06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