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農林)廳(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局:
為嚴密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有效遏制外來有害生物的危害,鞏固林業建設成果,確保國土生態安全,現就加強外來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對外來有害生物危害的嚴重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防范和保護意識。
近年來,外來有害生物對我國林業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據統計,松材線蟲病、紅脂大小蠹、松突圓蚧、濕地松粉蚧、日木松干蚧等外來森林有害生物年均發生面積達2000多萬畝,致死樹木上千萬株,造成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損失達560億元人民幣。薇甘菊、紫莖澤蘭、飛機草等外來有害植物的入侵也給我國林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目前,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危險性正在逐步增大,形勢十分嚴峻,任務十分艱巨。各地必須充分認識外來有害生物危害的嚴重性,進一步提高對外來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將加強外來有害生物的防范和管理作為當前我國林業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要牢牢樹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將防范措施貫穿于林業工作的每個環節,搞好綜合治理,努力減輕其對我國林業乃至生態、經濟和社會造成的損失。
二、積極組織監測普查,努力做到早發現早防治。
各地必須堅持每年疫情普查制度,認真抓好常年監測工作,及時準確掌握疫情動態。交通發達、人為活動頻繁地區,特別是重大危險性有害生物發生區及其周邊地區、重點預防區,要適時開展專項調查,隨時掌握檢疫最新動態,為實施疫區封鎖、疫害除治和抓好預防工作提供依據。要將森林病蟲害監測責任制度落實到山頭地塊,做到地無遺漏,人盡其責。要充分發揮護林員的作用,使其在做好護林工作的同時,認真履行好森林病蟲害監測職責,發現病死樹和新的有害生物,及時報告。各級森防檢疫機構要對報告情況,及時核查并組織有關專家確診。疫情確定后,要立即組織防治工作,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
三、不斷完善引種檢疫審批監管制度,嚴密堵塞外部入侵渠道。
各地在引種審批工作中,要對國外疫情風險進行充分的分析評估,根據寄主植物可能攜帶的病蟲、雜草的危險性等級,實行分級管理,采取不同的審批程序和標準。對可能攜帶重要危險性有害生物的寄主植物、目前我國沒有的新品種植物、轉基因植物以及天敵的引進,堅決執行先評估、后引進的制度。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加大對引進種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監管力度,凡批準引進的種子、苗木,必須首先在省級以上森防檢疫機構認可的苗圃或隔離試種苗圃進行試種,待試種期滿并確認無疫情后方可分散種植。
四、認真做好森林植物檢疫工作,有效防止內部傳播蔓延。
各地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木材檢查站和森林植物檢疫檢查站,認真抓好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不斷提高檢疫率和檢疫水平。疫情發生區要切實加強疫區的檢疫封鎖,嚴格按照《植物檢疫條例》規定,及時劃定疫區,嚴禁所有寄主植物及其產品擅自運出疫區。疫情未發生區要采取積極措施,切實加強復檢工作,嚴防疫情發生區的植物及其產品調入本地。對省際間引進的種子、苗木要認真抓好試種工作。對于本地沒有的苗木種類,要在做好風險分析評估工作的基礎上,科學確定是否能夠引進種植。
五、積極推進工程治理,減輕危害損失。
各地要在繼續抓好國家級松材線蟲病、紅脂大小蠢等重要外來有害生物治理工程的同時,認真抓好松突圓蚧、日木松干蚧、濕地松粉蚧、椰心葉甲等外來有害生物的治理,堅持逐年拔除一批孤立或危害大的疫點,遏制疫情的擴散蔓延。今后,在森林病蟲害工程治理項目立項和安排救災資金時,要優先考慮外來有害生物的治理。有害生物治理工程要與營造林工程緊密結合,在治理區要加大替代寄主植物更新改造的力度,注重培植針闊混交林、復層異齡林,真正做到多樹種、多材種、喬灌草相結合,增強林分自身抵御病蟲害的能力。
六、加強科學研究,提高防治科技水平。
各地要積極組織現有的技術力量,積極開展防范外來有害生物的相關技術研究。特別要重視開展外來有害生物入侵途徑、入侵生物學及生態學特性的基礎研究,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對生態環境影響的風險評估體系及經濟損失的模式研究,控制外來有害生物的環保型技術與方法研究以及控制外來生物后的生態系統恢復與棲息生境復原技術與方法的研究,為防范和管理外來有害生物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持。
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治能力。
各地要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檢疫御災體系。加強危險性森林有害生物鑒定與風險評估中心、檢疫檢驗中心實驗室、檢疫除害處理設施、隔離試種苗圃建設和檢疫檢查站建設。二是要建立健全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和完善不同級別和層次的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中心,形成完善的預警網絡。三是要建全防災減災體系。加強防治機械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行業技術服務體系和技術培訓系統。通過持續的集中建設,不斷增強森防行業對外來有害生物的防御和治理能力。
八、大力開展部門協作及國際間合作交流,積極進行技術培訓和社會宣傳。
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主動與外檢、農業、科技、環保、交通、電信、部隊等有關部門配合,加強信息交流,相互支持,協調一致,共同做好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工作。同時,要加強國際間合作交流和信息溝通,及時掌握國際有害生物發生發展動態和控制技術。要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和宣傳教育,使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都能掌握防治外來有害生物的基本知識和技術要點。要通過發放宣傳材料、舉辦研討會、技術講座、培訓班等形式,深入宣傳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嚴重危害,營造出人人關注、自覺防范的良好氛圍。
九、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將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防治方案和對策。要根據各地實際,建立健全法規體系,實行以法防治。要建立防范外來有害生物責任制度和獎懲制度,將責任落實到領導、部門和個人,真正做到領導責任到位,目標任務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檢查獎懲到位。根據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出現的形勢,各地要穩定和充實森防隊伍,積極籌措防治經費,為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特此通知。
二00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013-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失效]
1981-06-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1998)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區第一屆政府有關機構和主要官員職位設置的意見
1999-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2004)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對職工退休退職辦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