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印發《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建設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 附:《海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空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公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鐵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01 · 4284人看過

各直屬檢驗檢疫局:

  為規范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以下簡稱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保證檢驗檢疫工作順利開展,現將《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建設管理規定》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如遇問題,請及時上報總局通關業務司。

  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建設管理規定(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以下簡稱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保證檢驗檢疫工作順利開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檢驗檢疫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國家對外開放口岸是指經國務院和地方政府批準,供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運輸工具直接出入國(關、邊)境的港口、機場、車站、跨境通道等。

  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于口岸檢驗檢疫設施規劃、建設、驗收及其管理工作。

  第四條 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包括檢驗檢疫行政辦公業務用房、專業技術用房、查驗場所、檢疫處理場所及其相關配套設備。

  第五條 行政辦公業務用房是指檢驗檢疫機構行使管理職能的辦公室、會議室、接待室、文印室、資料室、檔案室、計算機室、儲藏室、報檢室、值班室等。

  第六條 專業技術用房是指檢驗檢疫機構運用專業技術和設備,實施檢驗、檢疫、鑒定、醫學留驗、預防接種、檢疫處理的實驗室、化驗室、留驗隔離室、預防接種室、截留物品室、藥品器械存儲室、本底媒介存放室、檢疫犬圈養室及馴養場地等。

  第七條 查驗場所是指檢驗檢疫機構對出入境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運輸工具實施申報、咨詢、檢驗、檢疫、查驗、監測的工作場所。

  第八條 檢疫處理場所是指檢驗檢疫機構對出入境貨物、物品和交通運輸工具實施熱處理、熏蒸、消毒、銷毀等措施的工作場所。

  第九條 口岸檢驗檢疫設施應與口岸主體工程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投資、統一驗收。

  第十條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主管口岸檢驗檢疫設施的驗收工作。

  直屬檢驗檢疫局參與轄區內口岸檢驗檢疫設施的建設規劃、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負責口岸檢驗檢疫設施的預驗收工作。

  第十一條 國家質檢總局根據檢驗檢疫法律法規規定,按照海港、空港、公路、鐵路口岸的不同特點和檢驗檢疫工作實際需要,分別制定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以下簡稱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附1、2、3、4)。

  第二章 口岸檢驗檢疫設施的規劃、設計和建設

  第十二條 直屬檢驗檢疫局應當根據國家口岸開放規劃,協調地方政府,參與做好轄區內口岸檢驗檢疫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及協調管理工作。

  第十三條 口岸檢驗檢疫設施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應以口岸功能、設計規模為基礎,以預測的檢驗檢疫業務量及相應核算的檢驗檢疫人員數量為依據,以滿足檢驗檢疫工作需要并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口岸其他查驗單位工作條件相協調為原則。

  第十四條 口岸功能、設計規模是指口岸規劃管理部門公布的口岸貨物設計吞吐能力及出入境旅客流量。

  第十五條 口岸檢驗檢疫業務量是指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出口岸并須接受檢驗檢疫監管的人員、貨物、交通運輸工具數量及在口岸范圍內須接受檢疫監督的單位、人員數量。

  第十六條 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根據轄區內口岸檢驗檢疫業務量加以核算。

  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核算不足10人的,以10人核算。

  第十七條 口岸檢驗檢疫設施中的檢驗檢疫行政辦公業務用房和專業技術用房面積的核定以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人均所需用房面積量為基礎,結合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加以確定,并適度兼顧地方經濟發展水平。

  海港、空港、鐵路、公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人均所需用房面積數量詳見附1、2、3、4.

  第十八條 經濟發達地區口岸的檢驗檢疫行政辦公業務用房和專業技術用房面積的核定可以適當高于本規定附件所列標準,經濟欠發達地區口岸的檢驗檢疫行政辦公業務用房和專業技術用房面積的核定可以適當低于本規定附件所列標準,但人均面積不低于23平方米。

  第十九條 口岸檢驗檢疫設施規劃、設計和建設方案應當符合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的要求,內容包括:檢驗檢疫設施的名稱、功能和建設要求等。

  第二十條 直屬檢驗檢疫局應當協調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監督落實口岸檢驗檢疫設施規劃、設計和建設方案,發現問題及時協商解決;并將口岸檢驗檢疫設施規劃、設計和建設進展情況上報國家質檢總局。

  第三章 口岸檢驗檢疫設施的驗收

  第二十一條 國家質檢總局根據國務院規定的國家對外開放口岸驗收程序,參加國家對外開放口岸驗收工作。

  第二十二條 直屬檢驗檢疫局應當積極參加地方政府組織的國家對外開放口岸預驗收工作,檢查、對照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并在預驗收紀要中列明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發現與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嚴重不符的,不予簽署預驗收紀要。同時將預驗收情況上報國家質檢總局。

  第二十三條 國家質檢總局參加國家對外開放口岸驗收工作,檢查、對照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和地方政府預驗收紀要,對口岸檢驗檢疫設施組織驗收,有關直屬檢驗檢疫局應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在驗收中發現新問題或預驗收存在問題尚未解決的,提出整改意見,并在驗收紀要中列明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發現與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嚴重不符的,不予簽署驗收紀要。

  第四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國家對外開放口岸的易址、擴建、改建,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跨境工業區,貨物監管點、專用碼頭、臨時開放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 口岸出入境動植物檢疫隔離場(圃)的設立依照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規定自2005年1月1日起試行1年。

  附1:海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海港口岸功能,海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包括檢驗檢疫用房(含行政辦公業務、專業技術用房)、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船舶檢疫現場設施。

  第二條 海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中,應根據口岸客運、貨運特點及檢驗檢疫監管工作需要選擇性設置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船舶檢疫現場設施。

  第三條 本規范適用于海港客運、貨運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

  第二章 海港口岸檢驗檢疫用房

  第四條 依據當前全國海港口岸檢驗檢疫工作量及人員編制核算,每名檢驗檢疫人員每年可同時完成990人、24艘船舶和價值2800萬美元貨物的檢驗檢疫任務。

  第五條 海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依照下列標準核定:

  (一)口岸年出入境每990人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二)口岸年出入境每24艘船舶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三)口岸年出入境價值5600萬美元的貨物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依照上述三種方法核定的海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以最大值為準。

  第六條 依據當前全國海港口岸檢驗檢疫人員數量及檢驗檢疫用房面積,核算出每人檢驗檢疫用房平均面積為82平方米。

  第七條 海港口岸檢驗檢疫用房的總面積應當按照本規范第五條核算人數乘以82平方米的方法計算,并依據《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建設管理規定》第五條、第六條規定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

  第三章 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八條 海港客運口岸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相互分離、完全封閉的出境旅客通道和入境旅客通道,并分別設置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九條 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包括旅客候檢區、查驗通道、旅客攜帶物查驗區、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及其相關配套設施。

  第十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位于口岸出入境旅客通道最前端,應當保證通風透氣、光照充足,是出入境旅客等候健康申報及體溫監測,接受醫學巡查的場所。

  第十一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域從查驗通道前候檢線向外延伸計算,其面積以旅客最長候檢時間15分鐘為前提,依照每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每名旅客1㎡候檢面積計算。

  第十二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配套設施包括:

  引導牌:位于出入境旅客通道起點至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之間;內容為中英文“前方請接受入/出境檢疫查驗”;規格為100cm×3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以下統稱:規格A)。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向旅客告知入出境檢疫查驗有關事項;規格為200cm×8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可選擇設置電子觸摸屏(以下統稱:規格B)。

  公告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張貼有關公告;規格為300cm×100cm(以下統稱:規格C)。

  宣傳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傳染病預防宣傳;按規格C制作。

  填卡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張貼健康申明卡填寫式樣、出入境旅客填寫健康申明卡;規格為長150cm、寬80cm、高110cm,涂印“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填寫處”中英文字樣。

  候檢線:在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平行涂印于距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臺正前方150cm處,規格為150cm×10cm,并明示“請在黃線外候檢”中英文字樣。

  第十三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域正后方處,是監測出入境旅客體溫,接受出入境旅客健康申報,核查預防接種證書、健康證明或其他相關國際旅行衛生證件的場所。

  第十四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寬度為150cm;通道數的設立以旅客最長候檢時間15分鐘,每名旅客查驗時間15秒為前提,按照15分鐘內出境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值,除以常數60計算(即:一條通道15分鐘內查驗的旅客數量為60名)。

  第十五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正上方;規格為長150cm、寬50cm,左側上下排列涂印“中國檢驗檢疫”中英文字樣,中文大小30cm× 10cm,英文大小20cm×1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右側涂印中國檢驗檢疫徽標,可以采用電子式或燈箱式標志牌(以下統稱:規格D)。

  查驗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兩側,應當保證光線充足,用于接受出入境旅客健康申報、核查預防接種證書、健康證明或其他相關國際旅行衛生證件;規格為矩尺型,正面長150cm,側面長110cm,高110cm,臺面寬60cm.

  測溫設備設置區: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處,用于安裝測溫設備,對出入境旅客實施體溫監測。

  通道護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前方兩側,護欄與查驗臺間隔等寬,用于全部出入境旅客有序進入、通過查驗通道;規格高110cm.

  第十六條 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位于海港口岸旅客通道入境旅客行李提取處后方;出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應當位于海港口岸旅客通道出境旅客行李托運處前方,是檢疫監管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核查攜帶、伴隨動物的檢疫證書及疫苗接種證書的場所。

  第十七條 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面積以每名被抽查旅客等候時間最長15分鐘,平均查驗時間5分鐘為前提,依照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抽查比例,再乘以每名被抽查旅客人均2㎡等候查驗面積計算。

  第十八條 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正上方處;按規格D制作。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用于向旅客告知入出境檢疫查驗有關事項;按規格B制作。

  公告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按規格C制作。

  查驗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兩側;用于檢疫查驗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核查攜帶動物、伴隨動物的檢疫證書及疫苗接種證書;規格長 150cm,寬80cm,高50cm,配備可以有效阻斷外部視線的活動擋板;數量根據第十五條有關內容,依照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抽查比例,再除以常數3(即:每查驗臺15分鐘內可完成3人次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工作)計算。

  X光機設置區: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前端,用于安裝X光機,對出入境旅客攜帶物實施查驗。

  禁止進出境物品投棄箱: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明示“禁止進出境物品投棄箱”中英文字樣,規格40cm×30cm×70cm.

  第十九條 出入境旅客通道旁應配置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包括現場辦公室,值班室,接待室,檢驗室,檔案室,食品、動植物及其產品處理室,截留物品貯存室,除害處理室,預防接種室,工作準備與貯藏室,隔離留驗室,傳染病檢測室,消毒室,醫學檢驗室,簽證室,應急處理(診療)室,更衣休息室,檢疫犬圈養室。

  第二十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配備的數量、面積應以滿足出入境旅客通道檢驗檢疫現場辦公、業務和休息需要為原則;各用房應根據用途相對獨立,區域界限明確。

  第二十一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位置應毗鄰于相應的旅客通道檢驗檢疫場所,保證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器具及設備直接、迅速、無障礙的進出查驗區域。

  第二十二條 根據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用途,應配備和完善相應的通訊(視音頻、數據)、水、電(弱電)、污水處理、負壓等配套設施。

  第四章 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二十三條 海港貨運口岸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封閉的外貿貨物專用堆場,堆場地面平整、硬化處理,防鼠措施到位,庫房設計合理,廢舊物品、鮮活冷凍品設置專用堆場或倉庫。

  第二十四條 外貿貨物專用堆場應當設置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包括: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檢疫處理區、電子監管設施、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及其相關配套設施。

  第二十五條 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場地面積>10000㎡.場地劃分有符合要求的相對隔離的拆箱、分揀場地,場地面積>500㎡.

  第二十六條 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要求:

  (一)地面平整、堅固、硬化,無病媒生物孳生地,場地及周圍環境應具備有效的防鼠設施與防鼠帶;

  (二)設有冷凍(冷藏)集裝箱的輔助制冷設施及防火、防汛、防盜設施;

  (三)設有污水處理及排放設施,設有垃圾存儲與處理設施,上述設施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第二十七條 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入口處;參照規格D制作。

  查驗平臺:位于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用于集裝箱、貨物的檢驗檢疫查驗操作;規格寬5m、高150cm、長度以能夠同時對五輛集裝箱卡車實施查驗為宜,臺體涂印“中國檢驗檢疫”及中國檢驗檢疫徽標(以下統稱:規格E)。

  第二十八條 海港貨運口岸應當設置完全封閉的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主要功能是對出入境貨物、集裝箱進行檢疫處理(包括熏蒸、消毒、熱處理、除鼠、除蟲等)。

  第二十九條 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應當位于港區生產、生活區的下風方向,面積不少于500㎡.

  第三十條 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要求:

  (一)地面平整、堅固、硬化,無病媒生物孳生地,場地及周圍環境應具備有效的防鼠設施與防鼠帶;

  (二)設有污水處理及排放設施,設有垃圾存儲與處理設施,上述設施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第三十一條 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入口處,標示檢疫處理區域;按規格D制作。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周邊;規格長150cm、寬50cm,涂印“檢疫處理作業危險,請勿靠近”中英文字樣。

  檢疫處理平臺: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內,用于車載集裝箱及內容貨物的檢疫處理業務操作;按規格E建設。

  熏蒸處理庫: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內,用于散貨、木質包裝等熏蒸及熱處理;要求密閉良好,容積適當。

  第三十二條 海港貨運口岸應當設置電子監管設施,包括碼頭、堆場和通道卡口的視屏監控系統和箱號、車號識別系統,滿足科學監管和快速放行的需要。

  第三十三條 出入境貨物堆場應當配置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包括:辦公室,值班室,接待室,檔案室,更衣休息室,樣品前處理室,樣品存貯室,現場檢測室,檢驗及抽樣工具存放室,檢疫處理藥品、器械存儲室,熏蒸庫。

  第三十四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配備的數量、面積應以滿足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辦公、業務和休息需要為原則。

  第三十五條 根據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用途,應配備和完善相應的通訊(視音頻、數據)、水、電(弱電)、污水處理、負壓等配套設施。

  第五章 出入境船舶檢疫設施

  第三十六條 海港口岸水域應當設置出入境船舶檢疫現場設施,包括入境船舶檢疫錨地和檢疫處理設施。

  第三十七條 入境船舶檢疫錨地數量、位置及面積,由口岸主管部門會商檢驗檢疫機構確定,并鋪設檢疫浮標加以明示。

  第三十八條 海港口岸應當配備檢驗檢疫人員前往檢疫錨地實施查驗工作所需的交通船舶(艇),并指定檢疫交通船舶(艇)的專用停靠碼頭(泊位)。

  第三十九條 海港口岸應當劃定(指定)船舶熏蒸、消毒、除鼠、殺蟲和船舶污水、垃圾、壓艙水檢疫處理的專用作業區(水域或泊位)。

  第四十條 海港口岸應當在船舶及其污水、垃圾、壓艙水檢疫處理作業區附近配備檢疫處理藥品、器械的存儲、操作設施。

  第四十一條 海港口岸應當在船舶停靠碼頭附近設置相關場所,保障對供應船舶飲用水、食品(蔬菜)等實施現場檢驗檢疫的需要。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二條 內陸江河、界河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參照本規范執行。

  第四十三條 海港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調查等衛生監督及配套設施建設由檢驗檢疫機構商口岸主管部門確定。

  附2:空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空港口岸功能,空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包括檢驗檢疫用房(含行政辦公業務、專業技術用房)、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航空器檢疫現場設施。

  第二條 空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中,應根據口岸客運、貨運特點及檢驗檢疫監管工作需要選擇性設置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航空器檢疫現場設施。

  第三條 本規范適用于空港客運、貨運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

  第二章 空港口岸檢驗檢疫用房

  第四條 依據當前全國空港口岸檢驗檢疫工作量及人員編制核算,每名檢驗檢疫人員每年可同時完成26900人、188架飛機和價值425萬美元貨物的檢驗檢疫任務。

  第五條 空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依照下列標準核定:

  (一)口岸年出入境每26900人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二)口岸年出入境每188架飛機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三)口岸年出入境價值850萬美元的貨物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依照上述三種方法核定的空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以最大值為準。

  第六條 依據當前全國空港口岸檢驗檢疫人員數量及檢驗檢疫用房面積,核算出每人檢驗檢疫用房平均面積為52平方米。

  第七條 空港口岸檢驗檢疫用房的總面積應當按照本規范第五條核算人數乘以52平方米的方法計算,并依據《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建設管理規定》第五條、第六條規定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

  第三章 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八條 空港客運口岸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相互分離、完全封閉的出境旅客通道和入境旅客通道,并分別設置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九條 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包括旅客候檢區、查驗通道、旅客攜帶物查驗區、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及其相關配套設施。

  第十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位于口岸出入境旅客通道最前端,應當保證通風透氣、光照充足,是出入境旅客等候健康申報及體溫監測,接受醫學巡查的場所。

  第十一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域從查驗通道前候檢線向外延伸計算,其面積以旅客最長候檢時間15分鐘為前提,依照每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每名旅客1㎡候檢面積計算。

  第十二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配套設施包括:

  引導牌:位于出入境旅客通道起點至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之間;內容為中英文“前方請接受入/出境檢疫查驗”;規格為100cm×3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以下統稱:規格A)。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向旅客告知入出境檢疫查驗有關事項;規格為200cm×8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可選擇設置電子觸摸屏(以下統稱:規格B)。

  公告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張貼有關公告;規格為300cm×100cm(以下統稱:規格C)。

  宣傳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傳染病預防宣傳;按規格C制作。

  填卡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張貼健康申明卡填寫式樣、出入境旅客填寫健康申明卡;規格為長150cm、寬80cm、高110cm,涂印“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填寫處”中英文字樣。

  候檢線:在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平行涂印于距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臺正前方150cm處,規格為150cm×10cm,并明示“請在黃線外候檢”中英文字樣。

  第十三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域正后方處,是監測出入境旅客體溫,接受出入境旅客健康申報,核查預防接種證書、健康證明或其他相關國際旅行衛生證件的場所。

  第十四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寬度為150cm;通道數的設立以旅客最長候檢時間15分鐘,每名旅客查驗時間15秒為前提,按照15分鐘內出境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值,除以常數60計算(即:一條通道15分鐘內查驗的旅客數量為60名)。

  第十五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正上方;規格為長150cm、寬50cm,左側上下排列涂印“中國檢驗檢疫”中英文字樣,中文大小30cm× 10cm,英文大小20cm×1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右側涂印中國檢驗檢疫徽標,可以采用電子式或燈箱式標志牌(以下統稱:規格D)。

  查驗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兩側,應當保證光線充足,用于接受出入境旅客健康申報、核查預防接種證書、健康證明或其他相關國際旅行衛生證件;規格為矩尺型,正面長150cm,側面長110cm,高110cm,臺面寬60cm.

  測溫設備設置區: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處,用于安裝測溫設備,對出入境旅客實施體溫監測。

  通道護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前方兩側,護欄與查驗臺間隔等寬,用于全部出入境旅客有序進入、通過查驗通道;規格高110cm.

  第十六條 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位于空港口岸旅客通道入境旅客行李提取處后方;出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應當位于空港口岸旅客通道出境旅客行李托運處前方,是檢疫監管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核查攜帶、伴隨動物的檢疫證書及疫苗接種證書的場所。

  第十七條 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面積以每名被抽查旅客等候時間最長15分鐘,平均查驗時間5分鐘為前提,依照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抽查比例,再乘以每名被抽查旅客人均2㎡等候查驗面積計算。

  第十八條 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正上方處;按規格D制作。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用于向旅客告知入出境檢疫查驗有關事項;按規格B制作。

  公告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按規格C制作。

  查驗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兩側;用于檢疫查驗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核查攜帶動物、伴隨動物的檢疫證書及疫苗接種證書;規格長 150cm,寬80cm,高50cm,配備可以有效阻斷外部視線的活動擋板;數量根據第十五條有關內容,依照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抽查比例,再除以常數3(即:每查驗臺15分鐘內可完成3人次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工作)計算。

  X光機設置區: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前端,用于安裝X光機,對出入境旅客攜帶物實施查驗。

  禁止進出境物品投棄箱: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明示“禁止進出境物品投棄箱”中英文字樣,規格40cm×30cm×70cm.

  第十九條 出入境旅客通道旁應配置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包括現場辦公室,值班室,接待室,檢驗室,檔案室,食品、動植物及其產品處理室,截留物品貯存室,除害處理室,預防接種室,工作準備與貯藏室,隔離留驗室,傳染病檢測室,消毒室,醫學檢驗室,簽證室,應急處理(診療)室,更衣休息室,檢疫犬圈養室。

  第二十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配備的數量、面積應以滿足出入境旅客通道檢驗檢疫現場辦公、業務和休息需要為原則;各用房應根據用途相對獨立,區域界限明確。

  第二十一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位置應毗鄰于相應的旅客通道檢驗檢疫場所,保證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器具及設備直接、迅速、無障礙地進出查驗區域。

  第二十二條 根據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用途,應配備和完善相應的通訊(視音頻、數據)、水、電(弱電)、污水處理、負壓等配套設施。

  第四章 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二十三條 空港貨運口岸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封閉的外貿貨物專用堆場,堆場地面平整、硬化處理,防鼠措施到位,庫房設計合理,廢舊物品、鮮活冷凍品設置專用堆場或倉庫。

  第二十四條 外貿貨物專用堆場應當設置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包括: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檢疫處理區、電子監管設施、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及其相關配套設施。

  第二十五條 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場地面積>10000㎡.場地劃分有符合要求的相對隔離的拆箱、分揀場地,場地面積>500㎡.

  第二十六條 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要求:

  (一)地面平整、堅固、硬化,無病媒生物孳生地,場地及周圍環境應具備有效的防鼠設施與防鼠帶;

  (二)設有冷凍(冷藏)集裝箱的輔助制冷設施及防火、防汛、防盜設施;

  (三)設有污水處理及排放設施,設有垃圾存儲與處理設施,上述設施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第二十七條 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入口處;參照規格D制作。

  查驗平臺:位于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用于集裝箱、貨物的檢驗檢疫查驗操作;規格寬5m、高150cm、長度以能夠同時對五輛集裝箱卡車實施查驗為宜,臺體涂印“中國檢驗檢疫”及中國檢驗檢疫徽標(以下統稱:規格E)。

  第二十八條 空港貨運口岸應當設置完全封閉的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主要功能是對出入境貨物、集裝箱進行檢疫處理(包括熏蒸、消毒、熱處理、除鼠、除蟲等)。

  第二十九條 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應當位于港區生產、生活區的下風方向,面積不少于500㎡.

  第三十條 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要求:

  (一)地面平整、堅固、硬化,無病媒生物孳生地,場地及周圍環境應具備有效的防鼠設施與防鼠帶;

  (二)設有污水處理及排放設施,設有垃圾存儲與處理設施,上述設施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第三十一條 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入口處,標示檢疫處理區域;按規格D制作。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周邊;規格長150cm、寬50cm,涂印“檢疫處理作業危險,請勿靠近”中英文字樣。

  檢疫處理平臺: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內,用于車載集裝箱及內容貨物的檢疫處理業務操作;按規格E建設。

  熏蒸處理庫: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內,用于散貨、木質包裝等熏蒸及熱處理;要求密閉良好,容積適當。

  第三十二條 空港貨運口岸應當設置電子監管設施,包括堆場和通道卡口的視屏監控系統和箱號、車號識別系統,滿足科學監管和快速放行的需要。

  第三十三條 出入境貨物堆場應當配置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包括:辦公室,值班室,接待室,檔案室,更衣休息室,樣品前處理室,樣品存貯室,現場檢測室,檢驗及抽樣工具存放室,檢疫處理藥品、器械存儲室,熏蒸庫。

  第三十四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配備的數量、面積應以滿足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辦公、業務和休息需要為原則。

  第三十五條 根據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用途,應配備和完善相應的通訊(視音頻、數據)、水、電(弱電)、污水處理、負壓等配套設施。

  第五章 出入境航空器檢疫設施

  第三十六條 空港口岸應當劃定(指定)航空器熏蒸、消毒、除鼠、殺蟲和航空器污水、垃圾檢疫處理的專用作業區(停機坪)。

  第三十七條 空港口岸應當在航空器及其污水、垃圾檢疫處理作業區附近配備檢疫處理藥品、器械的存儲、操作設施。

  第三十八條 空港口岸應當在停機坪附近設置相關場所,保障對供應航空器飲用水、食品(蔬菜)等實施現場檢驗檢疫的需要。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空港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調查等衛生監督及配套設施建設由檢驗檢疫機構商口岸主管部門確定。

  附3:公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公路口岸功能,公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包括檢驗檢疫用房(含行政辦公業務、專業技術用房)、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機動車輛檢疫現場設施。

  第二條 公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中,應根據口岸客運、貨運特點及檢驗檢疫監管工作需要選擇性設置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機動車輛檢疫現場設施。

  第三條 本規范適用于公路客運、貨運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

  第二章 公路口岸檢驗檢疫用房

  第四條 依據當前全國公路口岸檢驗檢疫工作量及人員編制核算,每名檢驗檢疫人員每年可同時完成75028人、2734輛機動車輛和價值2250萬美元貨物的檢驗檢疫任務。

  第五條 公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依照下列標準核定:

  (一)口岸年出入境每75000人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二)口岸年出入境每2734輛機動車輛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三)口岸年出入境價值4500萬美元的貨物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依照上述三種方法核定的公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以最大值為準。

  第六條 依據當前全國公路口岸檢驗檢疫人員數量及檢驗檢疫用房面積,核算出每人檢驗檢疫用房平均面積為60平方米。

  第七條 公路口岸檢驗檢疫用房的總面積應當按照本規范第五條核算人數乘以60平方米的方法計算,并依據《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建設管理規定》第五條、第六條規定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

  第三章 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八條 公路客運口岸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相互分離、完全封閉的出境旅客通道和入境旅客通道,并分別設置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九條 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包括旅客候檢區、查驗通道、旅客攜帶物查驗區、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及其相關配套設施。

  第十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位于口岸出入境旅客通道最前端,應當保證通風透氣、光照充足,是出入境旅客等候健康申報及體溫監測,接受醫學巡查的場所。

  第十一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域從查驗通道前候檢線向外延伸計算,其面積以旅客最長候檢時間15分鐘為前提,依照每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每名旅客1㎡候檢面積計算。

  第十二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配套設施包括:

  引導牌:位于出入境旅客通道起點至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之間;內容為中英文“前方請接受入/出境檢疫查驗”;規格為100cm×3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以下統稱:規格A)。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向旅客告知入出境檢疫查驗有關事項;規格為200cm×8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可選擇設置電子觸摸屏(以下統稱:規格B)。

  公告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張貼有關公告;規格為300cm×100cm(以下統稱:規格C)。

  宣傳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傳染病預防宣傳;按規格C制作。

  填卡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張貼健康申明卡填寫式樣、出入境旅客填寫健康申明卡;規格為長150cm、寬80cm、高110cm,涂印“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填寫處”中英文字樣。

  候檢線:在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平行涂印于距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臺正前方150cm處,規格為150cm×10cm,并明示“請在黃線外候檢”中英文字樣。

  第十三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域正后方處,是監測出入境旅客體溫,接受出入境旅客健康申報,核查預防接種證書、健康證明或其他相關國際旅行衛生證件的場所。

  第十四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寬度為150cm;通道數的設立以旅客最長候檢時間15分鐘,每名旅客查驗時間15秒為前提,按照15分鐘內出境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值,除以常數60計算(即:一條通道15分鐘內查驗的旅客數量為60名)。

  第十五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正上方;規格為長150cm、寬50cm,左側上下排列涂印“中國檢驗檢疫”中英文字樣,中文大小30cm× 10cm,英文大小20cm×1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右側涂印中國檢驗檢疫徽標,可以采用電子式或燈箱式標志牌(以下統稱:規格D)。

  查驗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兩側,應當保證光線充足,用于接受出入境旅客健康申報、核查預防接種證書、健康證明或其他相關國際旅行衛生證件;規格為矩尺型,正面長150cm,側面長110cm,高110cm,臺面寬60cm.

  測溫設備設置區: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處,用于安裝測溫設備,對出入境旅客實施體溫監測。

  通道護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前方兩側,護欄與查驗臺間隔等寬,用于全部出入境旅客有序進入、通過查驗通道;規格高110cm.

  第十六條 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位于公路口岸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后方;出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應當位于公路口岸出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后方,是檢疫監管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核查攜帶、伴隨動物的檢疫證書及疫苗接種證書的場所。

  第十七條 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面積以每名被抽查旅客等候時間最長15分鐘,平均查驗時間5分鐘為前提,依照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抽查比例,再乘以每名被抽查旅客人均2㎡等候查驗面積計算。

  第十八條 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正上方處;按規格D制作。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用于向旅客告知入出境檢疫查驗有關事項;按規格B制作。

  公告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按規格C制作。

  查驗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兩側;用于檢疫查驗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核查攜帶動物、伴隨動物的檢疫證書及疫苗接種證書;規格長 150cm,寬80cm,高50cm,配備可以有效阻斷外部視線的活動擋板;數量根據第十五條有關內容,依照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抽查比例,再除以常數3(即:每查驗臺15分鐘內可完成3人次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工作)計算。

  X光機設置區: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前端,用于安裝X光機,對出入境旅客攜帶物實施查驗。

  禁止進出境物品投棄箱: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明示“禁止進出境物品投棄箱”中英文字樣,規格40cm×30cm×70cm.

  第十九條 出入境旅客通道旁應配置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包括現場辦公室,值班室,接待室,檢驗室,檔案室,食品、動植物及其產品處理室,截留物品貯存室,除害處理室,預防接種室,工作準備與貯藏室,隔離留驗室,傳染病檢測室,消毒室,醫學檢驗室,簽證室,應急處理(診療)室,更衣休息室,檢疫犬圈養室。

  第二十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配備的數量、面積應以滿足出入境旅客通道檢驗檢疫現場辦公、業務和休息需要為原則;各用房應根據用途相對獨立,區域界限明確。

  第二十一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位置應毗鄰于相應的旅客通道檢驗檢疫場所,保證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器具及設備直接、迅速、無障礙的進出查驗區域。

  第二十二條 根據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用途,應配備和完善相應的通訊(視音頻、數據)、水、電(弱電)、污水處理、負壓等配套設施。

  第四章 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二十三條 公路貨運口岸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封閉的外貿貨物專用堆場,堆場地面平整、硬化處理,防鼠措施到位,庫房設計合理,廢舊物品、鮮活冷凍品設置專用堆場或倉庫。

  第二十四條 外貿貨物專用堆場應當設置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包括: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檢疫處理區、電子監管設施、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及其相關配套設施。

  第二十五條 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場地面積>10000㎡.場地劃分有符合要求的相對隔離的拆箱、分揀場地,場地面積>500㎡.

  第二十六條 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要求:

  (一)地面平整、堅固、硬化,無病媒生物孳生地,場地及周圍環境應具備有效的防鼠設施與防鼠帶;

  (二)設有冷凍(冷藏)集裝箱的輔助制冷設施及防火、防汛、防盜設施;

  (三)設有污水處理及排放設施,設有垃圾存儲與處理設施,上述設施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第二十七條 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入口處;參照規格D制作。

  查驗平臺:位于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用于集裝箱、貨物的檢驗檢疫查驗操作;規格寬5m、高150cm、長度以能夠同時對五輛集裝箱卡車實施查驗為宜,臺體涂印“中國檢驗檢疫”及中國檢驗檢疫徽標(以下統稱:規格E)。

  第二十八條 公路貨運口岸應當設置完全封閉的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主要功能是對出入境貨物、集裝箱進行檢疫處理(包括熏蒸、消毒、熱處理、除鼠、除蟲等)。

  第二十九條 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應當位于口岸內生產、生活區的下風方向,面積不少于500㎡.

  第三十條 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要求:

  (一)地面平整、堅固、硬化,無病媒生物孳生地,場地及周圍環境應具備有效的防鼠設施與防鼠帶;

  (二)設有污水處理及排放設施,設有垃圾存儲與處理設施,上述設施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第三十一條 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入口處,標示檢疫處理區域;按規格D制作。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周邊;規格長150cm、寬50cm,涂印“檢疫處理作業危險,請勿靠近”中英文字樣。

  檢疫處理平臺: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內,用于車載集裝箱及內容貨物的檢疫處理業務操作;按規格E建設。

  熏蒸處理庫:位于出入境貨物檢疫處理區內,用于散貨、木質包裝等熏蒸及熱處理;要求密閉良好,容積適當。

  第三十二條 公路貨運口岸應當設置電子監管設施,包括碼頭、堆場和通道卡口的視屏監控系統和箱號、車號識別系統,滿足科學監管和快速放行的需要。

  第三十三條 出入境貨物堆場應當配置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包括:辦公室,值班室,接待室,檔案室,更衣休息室,樣品前處理室,樣品存貯室,現場檢測室,檢驗及抽樣工具存放室,檢疫處理藥品、器械存儲室,熏蒸庫。

  第三十四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配備的數量、面積應以滿足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辦公、業務和休息需要為原則。

  第三十五條 根據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用途,應配備和完善相應的通訊(視音頻、數據)、水、電(弱電)、污水處理、負壓等配套設施。

  第五章 出入境機動車輛檢疫現場設施

  第三十六條 公路客運口岸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相互分離、完全封閉的出境機動車輛通道和入境機動車輛通道,并分別設置出入境機動車輛檢疫處理場所。

  第三十七條 出入境機動車輛檢驗檢疫查驗通道位于公路口岸出入境機動車輛通道的最前端,是監測出入境機動車輛司乘人員體溫,接受出入境機動車輛司乘人員健康申報,醫學巡查出入境機動車輛司乘人員,檢疫監管出入境機動車輛司乘人員攜帶物品,檢疫監管出入境機動車輛的場所。

  第三十八條 出入境機動車輛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寬度為5米,通道路面平整、硬化,通道數的設立以機動車輛最長候檢時間10分鐘,每輛機動車輛查驗時間10秒為前提,按照10分鐘內出境或入境機動車輛最大流量值,除以常數60計算(即:一條通道10分鐘內查驗的機動車輛數量為60輛)。

  第三十九條 出入境機動車輛檢驗檢疫查驗通道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機動車輛檢驗檢疫查驗通道正上方;按規格D制作。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機動車輛檢驗檢疫查驗通道一側,用于向旅客告知入出境檢疫查驗有關事項;按規格B制作。

  測溫設備設置區:位于出入境機動車輛檢驗檢疫查驗通道處,毗鄰查驗間,用于安裝測溫設備,對出入境司乘人員實施體溫監測。

  電子通道閘口:位于出入境機動車輛檢驗檢疫查驗通道處,毗鄰查驗間,用于對出入境機動車輛實行電子放行。

  通道護欄:位于出入境機動車輛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前方兩側,用于全部出入境機動車輛有序進入、通過查驗通道;規格高110cm.

  第四十條 出入境機動車輛檢疫處理場所包括機動車輛輪胎消毒池和機動車輛檢疫處理場。

  輪胎消毒池:設置于入境口岸區域內最前端的車流節點處,道路狀況良好,交通順暢,對全部出入境機動車輛輪胎實施消毒。同周邊生產生活區域、設施直線距離不少于50m,并配套建設配藥工作間(輪胎消毒池和配藥工作間技術要求見第六章附則)。

  檢驗處理場:位于口岸內生產、生活區的下風方向,面積不低于500㎡;場區及進出場通道完全封閉,且進出場通道相互隔離,確保對須經檢驗處理的機動車輛實施有效監管。

  第四十一條 出入境機動車輛通道和檢驗處理場旁應配置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包括查驗間,現場辦公室,檔案室,動植物及其產品處理室,截留物品貯存室,預防接種室,簽證室,應急處理(診療)室,稽查辦公室,更衣休息室,值班室。

  第四十二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配備的數量、面積應以滿足出入境機動車輛通道和檢驗處理場現場辦公、業務和休息需要為原則;各用房應根據用途相對獨立,區域界限明確。

  第四十三條 查驗間位置應毗鄰于相應的機動車輛通道檢驗檢疫場所,保證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器具及設備直接、迅速、無障礙的進出查驗通道;其他檢驗檢疫業務用房就近設置于查驗通道。

  第四十四條 根據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用途,應配備和完善相應的通訊(視音頻、數據)、水、電(弱電)、污水處理、負壓等配套設施。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五條 輪胎消毒池設計技術要求。

  (一)貨車輪胎消毒池:

  1.輪胎消毒池的寬度等同于道路的寬度;并在道路兩側建設擋水墻;

  2.輪胎消毒池浸水槽水面的長度為5.74米至6.3米;

  3.消毒池浸水槽底部為水平平面,底部長度為貨車輪胎的周長;

  4.輪胎消毒池浸水槽水深為0.30米;

  5.輪胎消毒池浸水槽的坡度為12°至15°(當坡度為12°,輪胎消毒池浸水槽的水面的長度為6.3米,截面積為1.47平方米;當坡度為15°,輪胎消毒池浸水槽的長度為5.74米,截面積為1.38平方米);輪胎消毒池浸水槽上的坡長為10米,坡度為5°至6°。

  (二)客車、小汽車輪胎消毒池:

  1.輪胎消毒池的寬度=道路的寬度。并在道路兩側建設擋水墻;

  2.輪胎消毒池浸水槽水面的長度為3.87米至4.35米;

  3.消毒池浸水槽底部為水平平面,底部長度為小車輪胎的周長;

  4.輪胎消毒池浸水槽水深為0.25米;

  5.輪胎消毒池浸水槽的坡度為12°至15°(當坡度為12°,輪胎消毒池浸水槽的長度為4.35米,截面積為0.79平方米;當坡度為15°,輪胎消毒池浸水槽的長度為3.87米,截面積為0.73平方米);輪胎消毒池浸水槽上的坡長為8米,坡度為5°至6°。

  (三)輪胎消毒池配套建設的配藥間:

  1.面積:60平方米;墻厚:30厘米;

  2.內部裝修:地面和墻面貼瓷磚,瓷磚有較好的防酸防腐蝕功能;

  3.電源:配備三相動力電源和兩相低壓電源;

  4.電源、電線及開關要防水、防酸、防腐蝕,并有漏電保護。

  (四)有充足的自來水水源和通暢的給、排水系統,給水管道直徑為10厘米。

  第四十六條 公路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調查等衛生監督及配套設施建設由檢驗檢疫機構商口岸主管部門確定。

  附4:鐵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規范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鐵路口岸功能,鐵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包括檢驗檢疫用房(含行政辦公業務、專業技術用房)、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列車檢疫現場設施。

  第二條 鐵路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中,應根據口岸客運、貨運特點及檢驗檢疫監管工作需要選擇性設置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出入境列車檢疫現場設施。

  第三條 本規范適用于鐵路客運、貨運口岸檢驗檢疫設施建設。

  第二章 鐵路口岸檢驗檢疫用房

  第四條 依據當前全國鐵路口岸檢驗檢疫工作量及人員編制核算,每名檢驗檢疫人員每年可同時完成75028人、631節火車和價值570萬美元貨物的檢驗檢疫任務。

  第五條 鐵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依照下列標準核定:

  (一)口岸年出入境每75028人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二)口岸年出入境每631節火車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三)口岸年出入境價值1140萬美元的貨物核定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1名。

  依照上述三種方法核定的鐵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數量以最大值為準。

  第六條 依據當前全國鐵路口岸檢驗檢疫人員數量及檢驗檢疫用房面積,核算出每人檢驗檢疫用房平均面積為60平方米。

  第七條 鐵路口岸檢驗檢疫用房的總面積應當按照本規范第五條核算人數乘以60平方米的方法計算,并依據《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設施建設管理規定》第五條、第六條規定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

  第三章 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八條 鐵路客運口岸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相互分離、完全封閉的出境旅客通道和入境旅客通道,并分別設置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九條 出入境旅客及其攜帶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包括旅客候檢區、查驗通道、旅客攜帶物查驗區、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及其相關配套設施。

  第十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位于口岸出入境旅客通道最前端,應當保證通風透氣、光照充足,是出入境旅客等候健康申報及體溫監測,接受醫學巡查的場所。

  第十一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域從查驗通道前候檢線向外延伸計算,其面積以旅客最長候檢時間15分鐘為前提,依照每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每名旅客1㎡候檢面積計算。

  第十二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配套設施包括:

  引導牌:位于出入境旅客通道起點至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之間;內容為中英文“前方請接受入/出境檢疫查驗”;規格為100cm×3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以下統稱:規格A)。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向旅客告知入出境檢疫查驗有關事項;規格為200cm×8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可選擇設置電子觸摸屏(以下統稱:規格B)。

  公告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張貼有關公告;規格為300cm×100cm(以下統稱:規格C)。

  填卡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用于張貼健康申明卡填寫式樣、出入境旅客填寫健康申明卡;規格為長150cm、寬80cm、高100cm,涂印“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填寫處”中英文字樣。

  候檢線:在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平行涂印于距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臺正前方150cm處,規格為150cm×10cm,并明示“請在黃線外候檢”中英文字樣。

  第十三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候檢區域正后方處,是監測出入境旅客體溫,接受出入境旅客健康申報,核查預防接種證書、健康證明或其他相關國際旅行衛生證件的場所。

  第十四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寬度為150cm;通道數的設立以旅客最長候檢時間15分鐘,每名旅客查驗時間15秒為前提,按照15分鐘內出境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值,除以常數60計算(即:一條通道15分鐘內查驗的旅客數量為60名)。

  第十五條 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正上方;規格為長150cm、寬50cm,左側上下排列涂印“中國檢驗檢疫”中英文字樣,中文大小30cm× 10cm,英文大小20cm×10cm,顏色為藍底白字,字體為黑體,右側涂印中國檢驗檢疫徽標,可以采用電子式或燈箱式標志牌(以下統稱:規格D)。

  查驗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兩側,應當保證光線充足,用于接受出入境旅客健康申報、核查預防接種證書、健康證明或其他相關國際旅行衛生證件;規格為矩尺型,正面長150cm,側面長110cm,高110cm,臺面寬60cm.

  測溫設備設置區: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處,用于安裝測溫設備,對出入境旅客實施體溫監測。

  通道護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前方兩側,護欄與查驗臺間隔等寬,用于全部出入境旅客有序進入、通過查驗通道;規格高110cm.

  第十六條 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位于鐵路口岸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后方;出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應當位于鐵路口岸出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后方,是檢疫監管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核查攜帶、伴隨動物的檢疫證書及疫苗接種證書的場所。

  第十七條 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面積以每名被抽查旅客等候時間最長15分鐘,平均查驗時間5分鐘為前提,依照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抽查比例,再乘以每名被抽查旅客人均2㎡等候查驗面積計算。

  第十八條 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配套設施包括:

  標志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正上方處;按規格D制作。

  告示牌: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用于向旅客告知入出境檢疫查驗有關事項;按規格B制作。

  公告欄: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按規格C制作。

  查驗臺: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兩側;用于檢疫查驗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核查攜帶動物、伴隨動物的檢疫證書及疫苗接種證書;規格長 150cm,寬80cm,高50cm,配備可以有效阻斷外部視線的活動擋板;數量根據第十五條有關內容,依照15分鐘內出或入境旅客最大客流量乘以抽查比例,再除以常數3(即:每查驗臺15分鐘內可完成3人次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工作)計算。

  X光機設置區: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前端,用于安裝X光機,對出入境旅客攜帶物實施查驗。

  禁止進出境物品投棄箱:位于出入境旅客攜帶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明示“禁止進出境物品投棄箱”中英文字樣,規格40cm×30cm×70cm.

  第十九條 出入境旅客通道旁應配置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包括現場辦公室,值班室,接待室,檢驗室,檔案室,食品、動植物及其產品處理室,截留物品貯存室,除害處理室,預防接種室,工作準備與貯藏室,隔離留驗室,傳染病檢測室,消毒室,醫學檢驗室;簽證室,應急處理(診療)室,更衣休息室,檢疫犬圈養室。

  第二十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配備的數量、面積應以滿足出入境旅客通道檢驗檢疫現場辦公、業務和休息需要為原則;各用房應根據用途相對獨立,區域界限明確。

  第二十一條 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位置應毗鄰于相應的旅客通道檢驗檢疫場所,保證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器具及設備直接、迅速、無障礙的進出查驗區域。

  第二十二條 根據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用途,應配備和完善相應的通訊(視音頻、數據)、水、電(弱電)、污水處理、負壓等配套設施。

  第四章 出入境貨物堆場檢驗檢疫現場設施

  第二十三條 鐵路貨運口岸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封閉的外貿貨物專用堆場,堆場地面平整、硬化處理,防鼠措施到位,庫房設計合理,廢舊物品、鮮活冷凍品設置專用堆場或倉庫。

  第二十四條 外貿貨物專用堆場應當設置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現場設施,包括: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檢疫處理區、電子監管設施、檢驗檢疫現場業務用房及其相關配套設施。

  第二十五條 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場地面積>10000㎡.場地劃分有符合要求的相對隔離的拆箱、分揀場地,場地面積>500㎡.

  第二十六條 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查驗區要求:

  (一)地面子整、堅固、硬化,無病媒生物孳生地,場地及周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毛蘇華

毛蘇華

執業證號:

13308199310760789

浙江五正律師事務所

簡介:

1993年開始執業至今,在民商事和刑事訴訴舉證質證等開庭有獨到之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毛蘇華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修正)

201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級直接選舉工作問題的決定

1980-02-1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86)

1986-12-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在1999的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8-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

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

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

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

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7-18

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

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

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沙坪坝区| 石狮市| 岳阳市| 长乐市| 积石山| 西吉县| 渑池县| 江门市| 奉节县| 沙洋县| 蚌埠市| 双城市| 新河县| 麦盖提县| 体育| 东乌珠穆沁旗| 永康市| 长岛县| 嘉荫县| 吴忠市| 曲靖市| 南乐县| 额尔古纳市| 宁安市| 米林县| 罗山县| 五台县| 三原县| 泰和县| 屏边| 池州市| 宁河县| 湖南省| 舞钢市| 察哈| 湘潭市| 泾川县| 颍上县| 云龙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