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海關反腐倡廉建設,有效懲治和預防送收“紅包”行為,促進海關工作人員廉潔從政、公正執法,海關總署就有關事項重申并公告如下:
一、海關總署已制定《海關總署關于嚴禁送收“紅包”行為的規定》(詳見署察發〔2011〕505號),嚴禁海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接受工作對象以各種名義和方式贈送的“紅包”(包括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商業預付卡等)。海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收受“紅包”或者隱瞞、私分“紅包”,構成違紀的,將按照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海關工作人員的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親屬以及特定關系人,利用該工作人員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收受“紅包”的,將按照有關規定對該工作人員進行責任分析和責任追究。
二、對查實的工作對象向海關單位或者個人送“紅包”行為,海關將致函通報給工作對象的有關上級主管部門、所在單位或者送“紅包”者個人,并退回所送“紅包”。經核實認定系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向海關單位或者個人所送的“紅包”以及無法退回的“紅包”,海關將根據規定上繳國庫。
三、經核實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送“紅包”行為,海關將每半年一次在送“紅包”行為發生地海關業務現場、報關大廳等場所采取張貼或者滾動屏幕顯示等方式公布有關情況:
(一)同一單位或者個人累計兩次以上送“紅包”的;
(二)同一單位或者個人一次送“紅包”金額折合人民幣5000元以上的;
(三)同一單位或者個人一次同時或者同一場合向3名以上海關工作人員送“紅包”的;
(四)送“紅包”行為系行賄性質的。
公布時間為每年6月上旬和11月上旬,每次公布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
公布的內容包括送“紅包”單位全稱或者個人姓名、“紅包”金額、簡要經過和海關處理“紅包”的情況等。
四、海關將把有關送收“紅包”情況納入風險管理指標體系,作為業務監控的參考依據。根據掌握的風險情況,海關將對發生送“紅包”行為工作對象的進出口活動和辦理海關手續情況,在一定時期內結合業務執法工作,實施重點監管和監控。
《海關總署關于對送收“紅包”行為予以公布有關事項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05年第10號)同時廢止。
特此公告。
二○一二年四月二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9年修正)
2009-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修訂)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3-03-3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關于做好鐵路滯留旅客疏導工作的公告
2008-0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內蒙古西鄂爾多斯和遼寧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07-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五一”黃金周期間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7-04-22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制定的集市交易稅試行規定的通知[失效]
196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