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監督管理機構和職責
第三章 許可登記管理
第四章 放射衛生防護要求
第五章 放射衛生防護安全管理
第六章 罰則
第七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γ輻照加工裝置建造、安裝、使用的放射衛生防護,保證放射工作人員和周圍公眾的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造、安裝和使用Υ輻照加工裝置的一切活動。
第三條 Υ輻照加工裝置的安裝、使用必須貫徹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并遵循放射衛生防護的基本原則。
第四條 國家對建造、安裝和使用Υ輻照加工裝置實施放射衛生防護監督許可登記制度。
第二章 監督管理機構和職責
第五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全國Υ輻照加工裝置的放射衛生防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制定有關Υ輻照加工裝置的放射衛生防護法規,并對其執行情況實施監督; 16
(二)會同有關部門對設計裝源活度大于1.85×10 Bq(50萬Ci)的Υ輻照加工裝置進行預防性審批,頒發、換發、審核、變更、注銷和吊銷“許可登記證”;
(三)負責組織Υ輻照加工裝置重大放射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第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轄區的Υ輻照加工裝置放射衛生防護實施監督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本轄區內Υ輻照加工裝置的放射衛生防護監督;
16
(二)會同有關部門對設計裝源活度為1.85×10 Bq以下(含50
萬Ci)的Υ輻照加工裝置進行預防性審批,頒發、換發、審核、變更、注銷和吊銷“許可登記證”;
(三)組織對Υ輻照加工裝置操作人員的技術考核、個人劑量監督監測,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頒發操作人員的“放射工作人員證”;
(四)參與組織Υ輻照加工裝置的放射事故處理。
第三章 許可登記管理
第七條 新建、擴建、改建Υ輻照加工裝置,應按源強高于1.85
16 16×10 Bq和低于1.85×10 Bq(含50萬Ci),分別向國家或省級衛生
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報告,并提交下列資料:
(一)Υ輻照加工廠(室)選址附近地區人口分布、水文地質、環境放射性本底資料;
(二)放射衛生防護評價報告書;
(三)計劃任務書、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副本)及其它有關批準證件;
(四)建造Υ輻照加工裝置的用途、放射源的活度和種類;
(五)Υ輻照加工廠(室)建筑面積、布局以及屏蔽設計的有關資料;
(六)放射事故應急計劃。
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公安部門登記后方可施工。
第八條 Υ輻照加工裝置投入運行前,必須經原審批部門驗收,取得“許可登記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條 放射源使用“許可登記證”每五年換發1次,并由頒發“許可登記證”的部門每年進行1次審核。
第十條 Υ輻照加工單位需要改變放射源種類、活度時,需先持“許可登記證”到原審批部門辦理變更手續;終止使用時,必須及時到原發證單位辦理注銷手續。
第四章 放射衛生防護要求
第十一條 Υ輻照加工裝置地址的選擇應充分考慮水文地質結構和周圍環境條件,裝置必須設于單獨的建筑物內。
第十二條 輻照室的Υ射線屏蔽設計必須遵守國家標準規定輻射防護最優化原則,嚴格按年劑量當量限值控制。
第十三條 輻照室要設有良好的通風設施,保證輻照室內臭氧和氮氧化物的濃度低于國家《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中規定的0.3毫克/立方米和5毫克/立方米的要求。
第十四條 輻照室要設有多道聯鎖裝置、應急迫降裝置和固定式劑量監測儀表,并保證功能有效可靠。
進入輻照室的人員必須配戴個人劑量計,并攜帶劑量報警儀。
第十五條 操作人員必須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經過專業和放射衛生防護知識培訓,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員證”。
第十六條 操作人員(包括運行人員和維修人員)須經預防性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十七條 使用Υ輻照加工裝置的單位,必須定期對其裝置進行輻射劑量檢測:
(一)每季度對輻照裝置場所外進行1次Υ射線外照射檢測,并做好記錄;
(二)Υ輻照加工裝置正常運行時,至少每半年對儲源井水進行1次污染測量。遇有特殊情況,隨時測量。井水排放前必須進行比放射性活度檢測。
第十八條 Υ輻照加工裝置增補放射源時必須進行下列劑量檢測:
(一)放射源容器放入水井前,須檢測放射源容器內腔和外表面的放射性污染;
(二)增補放射源前、后,須檢測儲源井水的比放射性活度。
第十九條 退役的放射源用于其它放射工作時,須按國家規定進行密封性能檢驗,否則不能用于其它放射工作。
第二十條 Υ輻照加工裝置發生事故時,須按放射事故管理規定處理。凡有人員誤照時,須及時采取醫療救治措施。
第二十一條 Υ輻照加工單位,須在每年2月底前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上1年度自行常規劑量檢測結果。
第五章 放射衛生防護安全管理
第二十二條 Υ輻照加工裝置運行單位具體負責本單位的放射衛生防護與安全,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放射衛生防護法規和技術標準,確保Υ輻照加工裝置的安全運行;
(二)接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不定期的放射衛生防護監督與檢查,并定期向其報告安全防護情況;
(三)按規定程序申報領取放射源使用“許可登記證”和“放射工作人員證”。
第二十三條 Υ輻照加工裝置運行單位應按國家放射衛生防護有關法規制定本部門的安全防護操作規程和管理辦法。
第二十四條 Υ輻照加工裝置運行單位必須有1名主要負責人負責本裝置運行的放射衛生防護與安全。
第二十五條 輻照室必須設有專(兼)職放射衛生防護人員,具體負責放射衛生防護與安全工作。
第二十六條 Υ輻照加工單位應對其裝置的安全系統進行定期檢修,不得隨意去除任何安全聯鎖裝置。
第六章 罰則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
(一)新建、擴建、改建Υ輻照加工裝置未經審批的;
(二)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十條規定的;
(三)謊報有關資料或事實,無故拒絕審查監督的;
(四)操作人員未取得“放射工作人員證”的。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可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但對安全及放射衛生防護的控制措施應立即執行。對復議處罰結果仍不服的,在接到復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可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對處罰決定不履行、逾期又不起訴的,由衛生行政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九條 對違反本規定、不服管理或強令他人違章冒險操作發生事故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可由公安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治安管理處罰;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條 本規定使用以下用語的含義是:
(一)Υ輻照加工裝置:指用于醫療用品輻射消毒、農業育種、化工產品加工、食品保鮮、以及輻射研究用的Υ放射源裝置;
(二)退役放射源:指由于各種原因不能繼續用于Υ輻照加工裝置的放射源。
第三十一條 本規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7修正)
2017-11-04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7-03-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就業政策公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印發加強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