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經商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于2002年3月29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進口聚氯乙烯進行反傾銷調查。該被調查產品立案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2001年的海關進口稅則號中列為39041000.
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進行了調查,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對中國大陸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進行了調查。在本案調查期限內,經全國人大十屆一次會議批準,由新組建的商務部承擔反傾銷調查職能。根據調查結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商務部作出初裁決定(見附件)。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初裁決定
商務部初裁決定確定被調查產品存在傾銷,中國大陸產業存在實質損害,且傾銷和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二、對各公司初裁確定的傾銷幅度
美國公司
1.美國信科有限公司(Shintech Incorporated):83%
2.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德州)(Formosa Plastics Corporation Texas):25%
3、其他美國公司(All Others):83%
韓國公司
1.(株)LG化學(LG CHEM, LTD):10%
2.韓華石油化學株式會社(HANWHA CHEMICAL CORPORATION):13%
3.其它韓國公司(All Others):76%
日本公司
1.日本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54%
2.日本V-tech株式會社(V-Tech Corporation):50%
3.大洋聚氯乙烯株式會社(TAIYO VINYL CORPORATION):32%
4.日本新第一聚氯乙烯股份公司(SHIN DAI-ICHI VINYL CORPORATION):70%
5.鐘淵化學工業株式會社(KANEKA CORPORATION):62%
6.其他日本公司(All Others):115%
俄羅斯公司
1.俄羅斯考斯第克股份有限公司(J/S Co. KaustiK):34%
2.俄羅斯薩彥斯克化學塑料股份公司(Joint Stock Company《SAYANSKCHIMPLAST》):67%
3.其他俄羅斯公司(All Others):82%
臺灣地區公司
1.華夏海灣塑膠股份有限公司(China General Plastics Corporation):15%
2.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0%
3.大洋塑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3%
4.其他臺灣地區公司(All Others):27%
三、臨時反傾銷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二十九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采用現金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03年5月12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于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傾銷幅度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現金保證金。
四、評論
各利害關系方在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可向商務部提出書面評論并附相關證據,商務部將依法予以考慮。
特此公告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于對原產于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進口聚氯乙烯反傾銷調查的初裁決定
二00三年五月十二日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于對原產于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進口聚氯乙烯的反傾銷調查的初裁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以下簡稱“原外經貿部”)經商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原國家經貿委”),于2002年3月29日發布立案公告,決定對原產于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進口聚氯乙烯進行反傾銷調查。原外經貿部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進行了調查,原國家經貿委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對中國大陸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進行了調查。在本案調查期限內,經全國人大十屆一次會議批準,由新組建的商務部承擔反傾銷調查職能。根據調查結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商務部作出初裁決定如下:
一、調查程序
(一)立案
2002年3月1日,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滄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錦化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代表中國大陸聚氯乙烯產業向原外經貿部正式提交了對原產于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進口聚氯乙烯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申請書。原外經貿部審查了申請材料之后,認為申請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一條及第十三條和第十七條有關中國大陸產業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的規定,有資格代表中國大陸聚氯乙烯產業提出申請,且申請書中包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啟動反傾銷調查所要求的內容和證據。經商原國家經貿委后,原外經貿部于2002年3月29日發布立案公告,決定開始對原產于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進口聚氯乙烯進行反傾銷調查。原外經貿部確定的本案傾銷調查期為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
(二)傾銷調查
1、立案通知
2002年3月29日,原外經貿部調查主管官員約見了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官員,向其正式遞交了立案公告和申請書的公開部分,請其通知其國內相關出口商和生產商,同時原外經貿部將本案立案情況通知了本案申請人。原外經貿部還通過其他途徑將立案公告及申請書公開部分送交給臺灣地區的有關部門。
2、登記應訴
根據立案公告的要求,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商和生產商應在本案立案公告之日起20天內向對原外經貿部申請參加應訴。截至2002年4月17日止,美國信科有限公司、韓國LG化學、日本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俄羅斯薩彥斯克化學塑料股份公司、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家公司向原外經貿部登記應訴。
3、各利害關系方進行評述
調查期間,韓國、日本的政府代表分別約見了原外經貿部有關官員,代表產業和企業陳述了對本次調查的觀點和意見。有關利害關系方及其代理人也分別拜會了原外經貿部,并就被調查產品范圍等問題向原外經貿部提交了評述意見和相關的證據材料。原外經貿部將上述評述意見向各利害關系方進行了披露,有關利害關系方針對上述意見向原外經貿部提交了評述和抗辯。原外經貿部在初裁決定中對上述利害關系方的意見和評述依法給予了考慮。
4、收集證據
2002年5月8日,原外經貿部向已知的、報名應訴的生產商和出口商發出了反傾銷調查問卷,并要求其在37天內按規定提交準確、完整的答卷。在該期間內,部分應訴公司在問卷規定的期限內向原外經貿部申請延期遞交答卷并陳述了相關理由。經審查,原外經貿部同意申請公司的延期要求。至答卷遞交截止之日,原外經貿部共收到15家公司的答卷,其中日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作為貿易商提交了說明。另外,在答卷公司中,華夏塑膠(中山)有限公司作為臺灣華夏海灣塑膠股份有限公司的關聯公司單獨提交了答卷,韓國株式會社LG商事(LG International Corp.)和株式會社韓華(Hanwha Corporation)分別作為(株)LG化學和韓華石油化學株式會社的出口代理商單獨提交了答卷的相應部分。
(三)損害調查
1、成立調查組和確定產業損害調查期
立案后,原國家經貿委組成了本案產業損害調查組,負責具體的調查工作,確定本案的產業損害調查期為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
2、接受應訴登記
在規定的時間內,有18戶境外生產者、2戶境外出口商參加應訴并符合應訴要求;已知的4戶中國大陸主要進口商均未參加應訴。前來應訴的公司向原國家經貿委遞交了應訴登記表及相關證明材料,原國家經貿委經審查后接受了上述利害關系方的應訴登記。
3、發放和收回調查問卷
原國家經貿委于2002年4月1日和5月10日,分別向中國大陸相關生產企業、進口商和境外生產者發放了中國大陸生產者調查問卷、中國大陸進口商調查問卷和境外生產者調查問卷。在規定的時間或經批準延期遞交的時間內收回中國大陸生產者調查問卷答卷9份,境外生產者調查問卷答卷15份,中國大陸進口商調查問卷答卷0份。
4、聽取利害關系方意見和進行實地核查
原國家經貿委于2002年4月16日召開了本案申請人陳述會,聽取了申請人的陳述意見;2002年7月至8月,聽取了部分境外生產者的陳述意見,對中國大陸產業的部分生產企業進行了實地核查。
原國家經貿委對申請書及其所附證據、收回的調查問卷答卷和實地核查結果進行了認真分析和全面的審查,對各利害關系方的意見依法給予了充分的考慮。
5、中國大陸產業
原國家經貿委依法對本案用于產業損害評估的中國大陸企業的代表性進行了審查。中國大陸5戶申請企業2001年同類產品的總產量占中國大陸同類產品總產量35%.在中國大陸產業中,除申請企業外另有14戶企業向原國家經貿委提交了支持本案調查的聲明,這14戶企業2001年產量合計占中國大陸同類產品總產量的27.1%.
為了更全面考察中國大陸產業受損害情況,原國家經貿委除對中國大陸申請企業進行調查外,增加了對支持本案調查的天津化工廠、齊魯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東南電化集團公司4戶企業的調查。上述9戶企業(以下簡稱被調查企業)2001年同類產品產量占中國大陸同類產品總產量的50%以上,根據《反傾銷條例》第十一條規定,被調查企業的相關數據可以代表中國大陸產業的情況。
二、被調查產品
(一)被調查產品基本描述
原外經貿部在立案公告中確定本案的被調查產品的范圍界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2001年進口稅則號39041000項下的聚氯乙烯。該產品是由氯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種熱塑性樹脂。以聚氯乙烯為基料,與穩定劑、增塑劑、改性劑等多種助劑混合,經塑化和成型加工,可制造出用途廣泛、性能優良、多種多樣的塑料制品,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農業、日常生活、包裝及電力、公用事業等領域。
該被調查產品的詳細描述如下:
產品名稱:聚氯乙烯
英文名稱:Polyvinyl Chloride
化學結構式:(CH2-CHCL)n
種類:有機化工產品
規格:聚氯乙烯純粉
制造工藝:聚氯乙烯的生產工藝主要分為電石乙炔法和乙烯氧氯化法。電石乙炔法是用電石制乙炔,與氯化氫制氯乙烯單體,聚合成聚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是乙烯直接氯化、氧氯化制二氯乙烷,裂解得到氯乙烯,聚合制成聚氯乙烯。
主要用途:聚氯乙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主要用于建材、包裝、電子電氣、家具裝飾、耐熱制品、機箱、硬制片膜、日用百貨等。
(二)關于本案被調查產品范圍
在立案公告中,原外經貿部確定被調查產品范圍是稅則號為“39041000”項下的聚氯乙烯純粉。
在調查中,有的應訴公司提出,根據產品物理化學特性的差異及行業慣例,聚氯乙烯糊樹脂(EPVC)和氯化聚氯乙烯(CPVC)與被調查產品不屬同類產品,不應包括在本案被調查產品范圍中。經調查,調查機關認為,聚氯乙烯糊樹脂和氯化聚氯乙烯與本案被調查產品不屬于同類產品,不在本案確定的被調查產品范圍內。因此,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提出的主張予以接受。
有的應訴公司提出,該公司生產的高聚合度樹脂、交聯樹脂和共聚物型樹脂等專用聚氯乙烯在化學結構和物理特性上、互相替代性上、生產工藝上以及用途上與通用聚氯乙烯樹脂不同,應當排除在本次反傾銷調查之外。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本案確定的被調查產品范圍為聚氯乙烯純粉,包括了各個型號的聚氯乙烯。高聚合度樹脂、交聯樹脂和共聚物型樹脂等專用聚氯乙烯與通用聚氯乙烯樹脂在物理特性以及產品用途方面雖有一些不同,但二者之間的差別應是同一類產品中的不同型號的差別,二者之間在基本的物理化學特性和用途方面一致,有一定的競爭性和互相替代性,屬于同類產品,應包括在本案被調查產品范圍之內。因此,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主張不予接受。
三、被調查產品和中國大陸同類產品的相似性
調查機關對中國大陸生產的聚氯乙烯與被調查產品的相似性進行了審查,認為:
(一)中國大陸生產的產品在外觀、密度、含氯量、溶解性等物理化學特性上與被調查產品相同。
(二)中國大陸生產的產品與被調查產品在生產工藝上相同或類似。在聚合工藝上,中國大陸生產的產品與被調查產品基本相同,主要是采用懸浮聚合法。
(三)中國大陸生產的產品與被調查產品在用途上相同。主要用于建材、包裝、電子電氣、家具裝飾、耐熱制品、機箱、硬紙片膜、日用百貨等。
(四)中國大陸產品與被調查產品在分銷渠道上基本相同,均是通過中間商轉銷到產品的最終用戶。
經過對被調查產品和中國大陸生產的聚氯乙烯在物理和化學性能、制造工藝、產品用途以及產品的相互競爭性、替代性等方面的調查,調查機關認定原產于韓國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進口聚氯乙烯與中國大陸企業生產的聚氯乙烯為同類產品,二者具有可比性和可替代性。
四、傾銷和傾銷幅度
調查機關審查了各應訴公司的答卷,對各公司的傾銷幅度作如下認定:
(一)正常價值、出口價格及價格調整項目的認定
美國公司
美國信科有限公司
(Shintech Incorporated)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答卷。由于該公司未提供關于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國內銷售交易情況及生產成本和相關費用情況,調查機關無法確定該公司的正常價值。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依據已經獲得的事實和可獲得的最佳信息確定該公司的正常價值。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被調查產品一部分由公司直接出口到中國大陸,一部分通過非關聯貿易公司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直接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部分依據直接出口價格作為確定其出口價格的基礎;通過非關聯貿易公司出口的部分,依據該公司銷售給非關聯貿易公司的價格作為確定其出口價格的基礎。
公司答卷中按照型號報告了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情況,因公司未提供國內銷售和生產成本方面的型號劃分情況,在計算傾銷幅度時,調查機關暫不按照其報告的出口銷售型號劃分情況計算傾銷幅度。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調整部分進行了審查。
該公司沒有報告信用費用的調整,調查機關根據該公司所提交的每筆交易的信用期間并依據2001年平均美元短期借貸利率計算出信用費用,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以下的出口銷售調整項目:內陸運輸費用、出廠裝卸費、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用,調查機關認為其所提供的數據和材料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德州)
(Formosa Plastics Corporation Texas)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該公司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報告的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該公司與出口型號相一致的國內銷售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該公司的國內銷售中,有部分是通過關聯公司進行的,調查機關對各型號的關聯交易進行了審查,認為這部分交易雖屬于關聯交易,但與非關聯交易在價格上差別不大,基本上可以反映市場交易狀況,能夠代表公平的市場價格,調查機關決定對這部分交易暫不排除。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在成本部分,該公司報告了歸集和分攤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的方法,經審查,調查機關認定上述歸集和分攤是合理的,暫予以接受。該公司報告的管理費用中包括了一項稅的損益,但未對該項目做任何說明,且調查機關無法從公司所提供的其他資料中獲得相應的證明,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在認定成本時暫扣除此項費用。
根據上述調整,調查機關重新核算了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成本。由于調查機關無法獲得經過上述調整后的月成本數據,因此調查機關根據重新核算后的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對國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發現,調查期內該公司超過20%的國內銷售是低于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進行的,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占有足夠的數量,因此調查機關認定,該部分交易屬于非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予以排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剩余的正常貿易途徑中的國內銷售價格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依據。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被調查產品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銷售一部分通過非關聯貿易公司進行,其余皆由該公司自行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直接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部分依據直接出口價格作為確定其出口價格的基礎;通過非關聯貿易公司出口的部分,依據該公司銷售給非關聯貿易公司的價格作為確定其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價格調整部分逐一進行了審查。
(1)關于正常價值
在正常價值的計算過程中,公司要求對國內銷售發生的數量折扣進行調整,但公司只提供了數量折扣分攤比例的計算過程,而并未提供關于證明上述費用發生的證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對此項調整主張暫不予接受。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費和信用費用等其他國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如下出口銷售的調整項目: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信用費用、報關代理費,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韓國公司
(株)LG化學
(LG CHEM, LTD)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該公司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報告的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該公司與出口型號相一致的國內銷售的被調查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根據該公司的報告,在調查期內該公司沒有通過關聯公司進行國內銷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經審查,調查機關發現,公司在報告的財務費用中包括了建設利息、權益法評估收益、住宅資金利息等項目,調查機關認為,上述項目與被調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無關,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在認定成本時暫將上述項目從財務費用中排除。
根據上述調整,調查機關重新核算了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成本。由于調查機關無法獲得經過上述調整后的月成本數據,因此調查機關根據重新核算后的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對國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發現調查期內該公司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國內銷售中有兩個型號超過20%是低于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進行的。因此,調查機關認定,該部分交易屬于非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予以排除。另外一個型號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國內銷售中,低于加權平均成本的部分占該型號全部國內銷售的比例不足20%。調查機關認為,該型號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未予以排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對于排除了低于成本銷售部分的兩個型號,調查機關依據剩余的正常貿易過程中的國內交易作為確定這兩個型號正常價值的依據;對于未排除低于成本銷售部分的型號,調查機關依據該型號的全部國內交易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依據。
2、出口價格
韓國株式會社LG商事作為(株)LG化學的關聯貿易商單獨提交了答卷。調查機關對這兩家公司的答卷進行了審查。在調查期內(株)LG化學有的出口通過關聯貿易商韓國株式會社LG商事以及其他關聯貿易商對中國大陸出口被調查產品,有的出口通過非關聯貿易商對中國大陸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通過非關聯貿易商對中國大陸出口的部分,調查機關依據(株)LG化學向非關聯貿易公司銷售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通過關聯貿易商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的部分,調查機關依據關聯貿易商轉售給第一個獨立購買人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價格調整部分逐一進行了審查。
(1)關于正常價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費、信用費用、包裝費用、傭金等其他國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關于出口價格,該公司在通過關聯貿易商的銷售中未報告傭金費用,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的關聯貿易商在出口銷售過程中作為代理商,應發生一定的傭金費用。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依據出口代理商的通常傭金水平從出口價格中扣除了相應的金額。
該公司要求對出口銷售的貨幣兌換項目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公司所報的此調整項目屬于交易中正常的匯率波動損益,在初裁決定中,暫對該公司的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該公司主張對出口退稅進行調整,但該公司沒有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該金額是否為實際發生的退稅數額,以及所發生的退稅金額是否與被調查產品的生產有關,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出廠裝卸費、內陸運費、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包裝費用、信用費用、報關代理費等其他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韓華石油化學株式會社
(HANWHA CHEMICAL CORPORATION)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該公司調查期內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基礎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報告的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該公司與出口型號相一致的國內銷售的被調查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該公司的國內銷售一部分通過關聯貿易公司進行,調查機關審查了關聯公司之間的價格,認為這部分交易雖屬于關聯交易,但基本上可以反映市場交易狀況,能夠代表公平的市場價格,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暫不排除關聯公司之間的交易。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發現該公司在成本表格中沒有按照問卷的要求依據當期銷售被調查產品的數量分攤銷售和管理費用,而是按照當期生產數量進行分攤,并且銷售和管理費用在國內銷售、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和對第三國出口銷售之間的單位產品分攤比例相差很大,沒有準確反映被調查產品在不同市場上銷售時發生的費用情況。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對銷售和管理費用進行了調整,暫依據該公司當期銷售被調查產品及其同類產品的數量進行調整,且在對國內銷售、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和對第三國出口銷售之間重新進行了分攤。
根據上述調整,調查機關重新核算了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成本。由于調查機關無法獲得經過上述調整后的月成本數據,因此調查機關根據重新核算后的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對國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發現調查期內該公司所有型號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國內銷售中絕大部分是低于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進行的,比例均為90%以上。調查機關認為,該部分交易屬于非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予以排除。調查機關審查了排除后剩余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國內交易情況,發現剩余的國內銷售交易的數量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暫依據該公司各型號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生產成本加合理費用、利潤確定的結構價格確定該公司的正常價值。
2、出口價格
該公司的關聯貿易商株式會社韓華作為該公司的出口代理商單獨提交了答卷,調查機關對這兩家公司的答卷進行了審查。在調查期內,韓華石油化學株式會社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一部分直接銷售給非關聯客戶,一部分通過關聯貿易商株式會社韓華銷售給中國大陸客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通過非關聯貿易商對中國大陸出口的部分,調查機關依據韓華石油化學株式會社銷售給非關聯客戶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通過關聯貿易商銷售的部分,調查機關依據關聯貿易商轉售給第一個獨立購買人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價格調整部分逐一進行了審查。
(1)關于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國內銷售部分的價格調整情況,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輸費用、包裝費用、信用費用等國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部分的價格調整情況,該公司主張了出口退稅調整項目,但該公司沒有報告出口到中國大陸的被調查產品所需原材料的進口情況,因此,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對出口退稅項目調整暫不予接受。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輸費用、國際運輸費用、包裝費用、信用費用、報關費用等其他出口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日本公司
日本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該公司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報告的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與出口型號相一致的國內銷售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該公司的國內銷售中,有部分交易是通過關聯貿易公司銷售給最終用戶或者直接銷售給關聯的最終用戶,調查機關對這部分關聯交易進行了審查,認為這部分交易雖屬于關聯交易,但基本上可以反映市場交易狀況,關聯公司之間的價格能夠代表公平的市場價格,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暫不排除這部分關聯公司之間的交易。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提供的有關成本的數據暫可以接受,并依據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對國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對各型號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國內銷售的每一筆交易與其月平均成本進行比較,發現有些型號的國內銷售中有部分交易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但這些型號中低于成本銷售的部分占該型號全部國內銷售數量的比例均不足20%。調查機關認為這些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不予以排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這些型號的全部正常貿易過程中的國內銷售價格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被調查產品的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通過非關聯貿易商銷售給中國大陸客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采用該公司銷售給非關聯貿易商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依據。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價格調整部分逐一進行了審查。
(1)關于正常價值
對于正常價值部分,該公司提出對國內交易過程中發生的“其他折扣”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對此調整項目未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調查機關無法對其合理性進行審查,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該公司主張對由于出口和內銷在貿易環節上的不同而造成的費用差別進行調整,但該公司未能證明此差別影響到價格的公平比較,調查機關無法對其合理性進行審查,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該公司主張對國內銷售的廣告費用進行調整,但公司并未提供證明上述費用發生的有關證據,且未證明上述費用的發生直接與被調查產品的國內銷售有關,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費、內陸保費、出廠裝卸費、信用費用等其他國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對于出口價格部分,該公司主張對出口銷售中記賬匯率與實際收款日之間的貨幣兌換損益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所主張的調整項目屬于交易中正常的匯率波動損益,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于該公司報告的出口銷售部分以下調整項目: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內陸運費、出廠裝卸費、港口裝卸費、信用費用、報關代理費,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日本V-tech株式會社
(V-Tech Corporation)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該公司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該公司報告了其在國內銷售和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的產品型號,但該公司在答卷成本部分將其產品的成本按照大類型號確定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和國內銷售各型號的成本。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暫按照該公司確定成本的大類型號劃分情況確定該公司的正常價值。經審查,按照確定成本劃分的大類型號,與出口型號相一致的國內銷售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該公司在答卷中報告,在其國內銷售中存在與其他非關聯公司特殊交易的情況。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這些特殊交易情況存在特別的價格安排,不能代表正常的市場價格,不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初裁決定中,暫對該公司的此部分交易予以排除。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該公司在所報告的生產成本中,將基建暫記賬向被調查產品做了分攤,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項目的發生與被調查產品的生產沒有直接關系,在初裁決定中,對該項費用暫不接受。
根據上述調整,調查機關重新核算了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成本,由于調查機關無法獲得經過上述調整后的月成本數據,因此調查機關根據重新核算后的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對國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發現調查期內該公司有些型號的國內銷售中有部分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但這些型號中低于成本銷售的部分占該型號全部國內銷售數量的比例均不足20%。調查機關認為這些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不予以排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全部正常貿易途徑中的國內銷售價格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報告的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該公司在答卷成本部分將其產品的成本按照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和國內銷售型號的上一大類型號確定成本。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按照該公司確定成本的大類型號劃分情況確定該公司的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一部分由公司自行完成,一部分通過非關聯的貿易商出口到中國大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公司自行完成的部分依據自行出口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通過非關聯貿易商出口的部分依據公司銷售給非關聯貿易公司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價格調整部分逐一進行了審查。
(1)關于正常價值
關于國內銷售,該公司要求對國內交易過程中發生的“其他折扣”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未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調查機關無法對其合理性進行審查,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該公司主張由于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和國內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環節費用不同導致的貿易環節不同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沒有充分的證據來說明此差別影響到價格的公平比較,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該公司主張對物理特性差異進行調整,調查機關發現該公司國內銷售的同類產品與出口到中國大陸的被調查產品在型號上可以相對應,且該公司未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其出口銷售和國內銷售的產品存在物理特性上的不同,在初裁決定中,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該公司主張對售后服務費用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未能證明這些售后服務費用僅發生在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國內銷售上,且該公司沒有提供此項售后服務費用調整的確定過程。因此,在初裁決定中,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該公司主張對“其他需要調整的項目”進行調整,其內容包括土地租金及折舊費,還包括特殊產品的開發費用以及國內宣傳費用等,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沒有證明此項費用的發生與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國內銷售直接相關,在初裁決定中,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該公司要求對國內銷售的售前倉儲費用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沒有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該售前倉儲費用與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國內銷售直接相關,在初裁決定中,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如下國內銷售調整項目:出廠裝卸費、售后倉儲費用、國內運費、包裝費用、信用費用,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于該公司所報告的關于出口價格的調整項目:出廠裝卸費用、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港口裝卸費用、包裝費用、信用費用等,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大洋聚氯乙烯株式會社
(TAIYO VINYL CORPORATION)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該公司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表格中報告的大類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與出口型號相一致的國內銷售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該公司的國內銷售中,有部分交易是通過關聯貿易公司銷售給最終用戶或者直接銷售給關聯的最終用戶,調查機關對這部分關聯交易進行了審查。經審查,調查機關發現這些關聯交易的價格明顯與其他非關聯交易價格不同,調查機關認為這部分交易不能代表公平的市場價格,不是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初裁決定中確定正常價值時,調查機關決定排除這部分關聯交易。
該公司的國內銷售中,存在與其他非關聯的公司的特殊交易情況。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這些特殊交易情況存在特別的價格安排,不能代表公平的市場價格,不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初裁決定中,暫對該公司的此部分交易予以排除。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提供的有關成本的數據暫可以接受,并依據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對國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對各型號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國內銷售的每一筆交易與其月平均成本進行比較,未發現有低于成本銷售的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全部正常貿易途徑中的國內銷售交易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被調查產品的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全部通過國內的非關聯貿易商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采用該公司銷售給非關聯貿易商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依據。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價格調整部分逐一進行了審查。
(1)關于正常價值
對國內銷售部分,該公司主張將國內銷售的最終價格與暫定價格之差作為回扣調整項目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發現,該公司實際支付的最終價格沒有充足的證據支持,因此不能證明此種回扣的發生,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該公司主張對由于出口銷售和國內銷售在貿易環節上的不同而造成的費用差別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所報告的客戶情況顯示,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和國內銷售的客戶均屬于同一貿易環節,雖然在出口和國內銷售存在批貨規模的差異,但公司并未提供有關數量或批貨規模方面折扣的證明文件,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費和信用費用等其他國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于該公司報告的出口銷售部分以下調整項目:內陸運費、信用費用等,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日本新第一聚氯乙烯股份公司
(SHIN DAI-ICHI VINYL CORPORATION)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答卷,該公司答卷中很多內容不一致,互相不能對應。其中,財務報告只提供了中文翻譯件,沒有提供原件的復印件;國內銷售部分,只提供了對一個客戶的詳細銷售情況,沒有提供全部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國內交易情況,且表格中的數據相互不一致;國內交易證明材料也只提供了中文翻譯件,沒有提供原件的復印件。鑒于該公司沒有按照問卷的要求提供必要的信息,調查機關無法完整地審查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和產品的成本情況,因此無法確定該公司的正常價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根據可獲得的最佳信息確定該公司的正常價值。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被調查產品均通過非關聯貿易公司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暫依據該公司銷售給非關聯貿易公司的價格作為確定其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調整部分進行了審查。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以下的出口銷售調整項目:內陸運輸費用、出廠裝卸費、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用、包裝費用、信用費用等,調查機關暫予以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鐘淵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KANEKA CORPORATION)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該公司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報告的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與出口型號相一致的國內銷售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該公司的國內銷售一部分通過關聯貿易公司進行,調查機關審查了關聯公司之間的價格,認為這部分交易雖屬于關聯交易,但基本上可以反映市場交易狀況,能夠代表公平的市場價格,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暫不排除關聯公司之間的交易。
該公司在調查期內除自己生產并銷售被調查產品及其同類產品外,還從其他日本公司中購買被調查產品及其同類產品,并在國內銷售和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不排除此部分交易,將此部分交易也作為計算傾銷幅度的依據。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該公司提供的有關成本的數據暫可以接受,并依據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對國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對各型號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國內銷售的每一筆交易與其月平均成本進行比較,發現有些型號的國內銷售中有部分交易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但這些型號中低于成本銷售的部分占該型號全部國內銷售數量的比例均不足20%。調查機關認為這些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不予以排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各型號的全部國內銷售交易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大部分通過非關聯貿易商進行,另外很少部分由公司直接銷售給最終用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通過非關聯貿易商銷售的,調查機關暫依據該公司銷售給非關聯貿易商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依據;公司直接銷售給最終用戶的,調查機關依據直接銷售給最終客戶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依據。
該公司在調查期內從其他日本公司購買被調查產品及其同類產品,在國內銷售并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在初裁決定計算傾銷幅度時,調查機關暫將這部分產品的國內銷售與這部分產品的出口銷售價格對比,計算出傾銷幅度,然后與該公司自產產品的傾銷幅度加權平均,得出該公司的傾銷幅度。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價格調整部分逐一進行了審查。
(1)關于正常價值
對國內銷售部分,該公司主張將國內銷售的最終價格與暫定價格之差作為回扣調整項目進行調整,經審查,調查機關發現,該公司實際支付的最終價格沒有充足的證據支持,因此不能證明此種回扣的發生,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暫對此項調整主張不予接受。
對于該公司主張的提前付款折扣、售后服務、售后倉儲、廣告費用以及其他調整項目的調整,因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暫不予接受。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輸費用、包裝費用、信用費用等其他國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于該公司所報告的關于出口價格的調整項目:內陸運輸費用、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包裝費用等,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俄羅斯公司
俄羅斯考斯第克股份有限公司
(J/S Co. Kaustik)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該公司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報告的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與出口型號相一致的國內銷售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該公司在答卷中報告,在其國內銷售中存在與其他非關聯公司的易貨貿易等特殊交易情況。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這些特殊交易情況存在特別的價格安排,不能代表正常的市場價格,不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初裁決定中,認定正常價值時暫對該公司的此部分交易予以排除。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認為該公司提供的有關成本的數據可以接受。調查機關依據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對國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未發現有低于成本銷售的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全部正常貿易過程中的國內銷售交易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被調查產品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均通過非關聯的貿易公司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該公司銷售給非關聯貿易公司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1)關于正常價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輸費用等國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于該公司所報告的內陸運輸費用、包裝費用等出口價格的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俄羅斯薩彥斯克化學塑料股份公司
(Joint Stock Company《SAYANSKCHIMPLAST》)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該公司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報告的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與出口型號相一致的國內銷售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該公司在答卷中報告,在其國內銷售中存在與其關聯企業間的特殊交易情況。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這些特殊交易情況存在特別的價格安排,不能代表正常的市場價格,不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初裁決定中,認定正常價值時暫對該公司的此部分交易予以排除。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認為該公司提供的有關成本的數據可以接受。調查機關依據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對國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未發現有低于成本銷售的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全部正常貿易過程中的國內銷售價格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被調查產品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銷售一部分通過關聯公司進行,另一部分由公司自行完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公司自行完成的部分依據自行出口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通過關聯公司進行的部分依據關聯公司銷售給第一個獨立購買人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1)關于正常價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輸費用等國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于該公司所報告的內陸運輸費用、包裝費用等出口價格的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臺灣地區公司
華夏海灣塑膠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General Plastics Corporation)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在臺灣地區的內銷情況,該公司調查期內該部分銷售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的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基礎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報告的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內銷和對大陸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與出口中國大陸型號相一致的內銷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根據該公司的報告,在調查期內該公司沒有通過關聯公司在臺灣地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經審查,調查機關發現,該公司報告的財務費用中包括了出租資產凈損失、長短期股權投資損失等項目,調查機關認為,上述項目與被調查產品及其同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無關,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決定在認定成本時暫將上述項目從財務費用中排除。
根據上述調整,調查機關重新核算了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成本,由于調查機關無法獲得經過上述調整后的月成本數據,因此調查機關根據重新核算后的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對內銷交易是否存在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發現,調查期內該公司有的型號內銷中沒有低于成本銷售的情況,在計算正常價值時,調查機關依據該型號的全部內銷交易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有的型號內銷中有部分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但這些低于成本銷售的部分占該型號全部內銷數量的比例不足20%。調查機關認為這些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不予以排除,依據該型號的全部內銷交易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有的型號內銷中有部分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且這些低于成本銷售的部分占該型號全部內銷數量的比例超過20%。調查機關認為這些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屬于非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予以排除,依據該型號中剩余的正常貿易過程中的內銷交易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有的型號內銷全部交易都低于成本,調查機關認為該型號的所有交易都屬于非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調查機關決定依據該型號的生產成本加合理費用、利潤確定的結構價格確定其正常價值。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該公司被調查產品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銷售一部分由該公司自行出口;一部分通過非關聯貿易公司銷售給中國大陸;還有的通過該公司的關聯貿易公司銷售給中國大陸內的關聯公司,再由中國大陸內的關聯公司轉售給中國大陸的客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對于該公司自行出口和通過非關聯貿易公司銷售給中國大陸的出口交易,調查機關采用自行出口的價格和向非關聯貿易公司銷售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對于中國大陸內關聯公司轉售的交易,調查機關采取其銷售給第一個獨立購買人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1)關于正常價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輸費用、信用費用等國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正常價值進行了調整。
(2)關于出口價格
經審查,在初裁決定中,對于該公司所報告的內陸運輸費用、臺灣地區運輸至中國大陸的運費、臺灣地區至中國大陸的運輸保險費、港口裝卸費、信用費用、報關代理費用等出口價格的調整項目,調查機關認為暫可接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對出口價格進行了調整。
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正常價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在臺灣地區的內銷情況,該公司調查期內該部分銷售數量占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的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基礎的數量要求。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型號進行了審查,在初裁決定中,暫根據公司報告的型號劃分情況確定內銷和對大陸出口銷售的型號,并以之為基礎確定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經審查,與出口中國大陸型號相一致的內銷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數量占該型號同期向中國大陸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的數量要求。
根據該公司的報告,在調查期內該公司沒有通過關聯公司在臺灣地區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認為該公司提供的有關成本的數據可以接受,并依據該公司報告的成本數據對內銷交易是否存在低于成本銷售分型號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對各型號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內銷的每一筆交易與其月平均成本進行比較,發現有些型號的內銷中有部分交易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但這些型號中低于成本銷售的部分占該型號全部內銷數量的比例均不足20%。調查機關認為這些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在計算正常價值時,不予以排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初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各型號的全部內銷交易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情況。該公司被調查產品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銷售一部分直接出口,一部分通過在臺灣地區的非關聯貿易公司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
1994-05-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11-03-12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1993年修訂)
1993-11-2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
2009-08-24關于企業集團內部使用的有關憑證征收印花稅問題的通知
2009-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
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