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保證漁業船舶航行作業的安全,規范漁業船舶值班標準,保護海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漁業船舶所有人應根據本準則,并結合所屬船舶的具體情況做到:
1.漁船所有值班人員都必須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持有相應證書;
2.編制船舶的航行值班規則,并報所在地漁港監督機關批準;
3.值班規則應懸掛在船舶駕駛室、輪機艙和無線電通信室內,并確保船長和相應的值班人員遵守;
4.保證船長能組織和領導船上的一切工作,船長和其他所有船員都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培訓、考試,并持有相應證書;
5.船上安裝的通信和助航儀器以及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任何設備都必須處于正常的使用狀態。
第三條 船長應當保證:
1.所有值班人員必須由持有相應適任證書的職務船員擔任;
2.除航行值班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隨意進入駕駛室;
3.所有值班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充分休息,不能因值班人員疲勞而影響航行安全;
4.在航行期間值班人員不得飲酒;
5.不得安排正在值班的值班人員從事與值班無關的事項。
第四條 船長和值班人員應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遇有海難事故時,在不危及本船安全的情況下,應全力進行救助。
第五條 船長和值班人員應遵守國際、國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當地港口港章的有關規定。并應采取一切可能的預防措施,防止污染海洋。
第六條 值班駕駛員、輪機員和無線電報(話)務員必須按要求,及時和如實記錄航海日志、漁撈日志、輪機日志。航海日志、漁撈日志和輪機日志記載的內容必須與船舶實際動態相符。
第七條 本準則適用于24米及以上漁業船舶。24米以下漁業船舶可由省級漁港監督機關參照本準則和其作業范圍及作業特點制定,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備案。
第八條 航行值班要求:
1.漁船離港前,船長應主持研究本航次與航行有關的航海資料、制定安全可靠的航行計劃。航行中應盡可能實施預定的航行計劃;
2.漁船航行和作業時,只有船長或值班駕駛員才有權下達舵令;操舵員接到命令后要復誦舵令,執行完舵令后要報告;值班駕駛員接到報告后要回答。命令、復誦、報告和回答要清楚響亮(舵令、復誦、報告和回答詞見附表一);
3.在任何時候,駕駛室內必須有人值班,并在整個值班時間內保持正規了望;在夜間航行時駕駛臺和有礙值班人員了望的燈光要進行管制;
4.正規了望應包括下列內容:
(1)利用視覺、聽覺和其他一切有效手段,持續地保持警惕狀態,細心觀察周圍情況、海面漂浮物、周圍環境、包括附近陸標和船舶動態等;
?。?)密切觀測周圍船舶相對方位的變化和動態;、
?。?)正確辨別各種船舶燈光信號,核實浮標編號、燈標性質與岸燈等;
(4)觀察天氣變化、風情、波浪,特別是能見度的變化等;
?。?)及時觀察雷達,正確利用雷達進行導航、避讓;
?。?)正確使用海圖,了解周圍海面是否有危及航行安全的危險存在。
5.在值班期間,應充分使用一切可用的助航儀器、陸標和各種定位方法確定船位;
6.及時修正風、流壓差,進行航跡推算,對船舶的舶位、航向和速度,要根據當時的海上情況選擇適當時間間隔(最長不應超過l小時)進行核對,以確保船舶沿著計劃航線航行。
使用船上自動操舵裝置時,核對船位的時間間隔要適當縮短;
7.負責值班的駕駛員應充分了解船上所有安全和航行設備的放置地點和操作方法,了解舵和螺旋槳的控制性能及船舶操縱特性等,并應了解他們在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8.在值班時,要嚴格遵守《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保持正規的了望,充分估計局面(如:碰撞、擱淺或其他航行危險),處理好避讓關系;
9.值班人員在進行海圖作業、觀察雷達和記錄航海日志時,必須先認真掃視周圍海面,確信在此期間沒有航行危險迫近時,方可進行上述工作。在進行上述工作時,應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
10.船舶進出港口、靠離碼頭、航經狹水道、船舶密集區、冰區、能見度不良或臨近航行障礙物時,船長應在駕駛臺親自指揮,并可派專人到駕駛臺協助了望;若值班駕駛員對執行航行職責沒有十分把握時,應立即招請船長到駕駛臺;
11.發現遇難的船舶和飛機、遇難人員、沉船和海上漂浮物等,要通知船長或岸臺并采取相應措施;
12.值班人員還應了解由于特殊的作業環境可能產生的對航行值班人員的特別要求。
第九條 漁船捕撈作業值班及要求:
1.拖網漁船作業時,應由船長、大副輪流值班,二副執行短程轉移漁場時的值班;圍網船作業,航測魚群時,由船長、大副、二副輪流值班。不論何種作業方式,起放網時應由船長值班;
2.漁船在進行捕撈作業時,值班駕駛員除應考慮第八條所規定的內容外,還應考慮下列因并正確地采取行動:
(1)船舶操縱性能、尤其是停船距離、航行和拖帶漁具作業時的回轉半徑;
(2)甲板上船員的安全;
?。?)因捕撈作業、漁獲物裝卸和積載,異常海況和天氣狀況等而產生的外力對船舶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穩性和干舷的降低對漁船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
(4)附近海上建筑物的安全區域、沉船和其他危及漁具的水下障礙物;
?。?)在裝載漁獲物時,應注意在整個航行期間內都應留有充分的干舷、保持漁船穩定性和水密性,還應考慮燃料和備用品的消耗、可能遇到的異常天氣狀況和甲板連續結冰可能導致的危險。
第十條 航道及有明確規定不得錨泊的水域不得錨泊:錨泊時要考慮水流、風向和潮汐情況,并檢查周圍水域是否有暗礁、沉船、水中障礙等危險物存在。
第十一條 錨泊后要根據《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的要求,顯示號燈、號型和嗚放聲號。
第十二條 在錨泊期間,值班駕駛員要經常了解:
1.錨泊時的船位,經常檢查船位的變化,檢查是否有走錨的現象;
2.了解和觀測氣象、風向、風力、海流和潮汐情況的變化,并要及時根據風向、風力、潮汐、海流等的變化調整錨鏈;
3.密切注意周圍船舶的動態,遇有可能迫近的危險時,要按《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的規定發出聲、光信號。
第十三條 發現走錨或危險迫近時,應立即通知船長,并不失時機地通知機艙備車和全船人員,特別是惡劣天氣應提前通知。
第十四條 交接班時,授班人員應提前10分鐘上駕駛臺做好接班準備。交班人員要確信接班者頭腦清醒,并適應了駕駛臺的環境后,方可辦理交按班手續。
第十五條 交接班時,必須交清以下內容:
1.船位、拖網與枚網時間、航向、拖向、拖速、流速、風速、風、流壓差等;
2.各種助航、助漁儀器的使用情況;
3.對拖網的主、副船或圍網船和燈光船之間的動態,周圍船舶的動態;
4.在望或即將在望的島嶼、航標、水面障礙物及海圖標注的附近暗礁、沉船、水中障礙物等情況;
5.天氣與海況變化;
6.航標的識別,下一班可能遇到的危險及有關注意事項的建議;
7.船長布置的且下一班應知道的事項,航行計劃的變化和航海警告、通告等。
第十六條 值班駕駛員遇有列情況不得交班:
1.正在采取避讓措施時;
2.正在進行起、放網作業時;
3.接班人員不稱職;
4.沒有找到轉向目標或船位不清;
5.授班者沒有完全理解交班內容時。
第十六條 在交接班過程中不免除原值班人員的值班責任。
第十八條 船長應保證船舶在停港或航行期間,機艙始終有輪機人員值班,嚴格服從駕駛臺的指令。如果發現機艙有影響航行安全和可能污染海洋的問題時,輪機值班人員要立刻通知駕駛臺。
第十九條 漁船出航前,船長應提前通知輪機長,輪機長接到指令后,應立即通知機艙和機電人員到位,并按照各自分工對機械設備、燃料、備件、工具等進行檢查,出航前一個小時,備好車并通知船長。
第二十條 航行和作業期間,機艙值班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經常檢查主、輔機及其它機械運轉情況,并保持機艙所有機械始終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并在輪機日志記錄各種數據。如有異常,要及時處理,自己不能處理或對處理有疑問,應立即通知輪機長,如有必要還應直接通知駕駛室。
第二十一條 輪機值班員在交接班時,必須交清下列情況:
1.主機、發電機、其它輔助機械及儀器、儀表的工作情況;
2.各種電壓及油、水及排煙溫度、壓力情況;
3.輪機長有關指示和注意事項;
4.其他需要交待的情況。
第二十二條 機艙值班員必須服從駕駛室的指令。
第二十三條 按照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要求,船上無線電報務員或話務員應在船長的統一領導下,堅持值班,保持在各種情況下的無線電報或話務通暢。
第二十四條 航海日志和輪機日志必須使用我部規定的統一格式。
第二十五條 本準則自2000年6月1日起執行,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一、航海日志是記錄漁業船舶動態的原始記錄。是審核和檢查漁業船舶航行、作業的重要資料。當發生海損事故時,能根據航海日志的記載,重新繪出當時的航跡和反映當時航行和生產的基本情節。在海損事故處理中,是分析原因,判明責任的重要法定文件。做好航海日志的填寫工作是漁業船舶所有人的重要職責之一,船長和駕駛員應當認真負責地進行填寫和保管。
二、填寫要求:
1.航海日志由值班駕駛員負責填寫,不論航行還是停泊都不得中斷。
2.航海日志應用不褪色的墨水書寫。字跡清楚端正,文句簡明,應采用規范的符號和縮寫。
3.航海日志每頁都有編號,填時應按時間順序,逐行逐頁,不能撕掉或另外插頁。不得在兩行間或格外書寫,也不得在填寫時中間留有空行。如有填寫錯誤,不能用橡皮擦改或挖補。需要更正、添寫或刪改時,只能將錯誤句子用一細線劃掉,但被劃掉的字跡應清晰可見,添加內容寫在本頁。上面的空白處,更正、添寫或刪改人要在更正、添寫或刪改處簽名,簽名應用括號括起。
4.填寫航海日志要及時和實事求是。每頁兩面(記載欄和記事欄)的起止時間必須一致。
5.船舶進入航行、捕撈作業,起拋錨、離靠碼頭等一切行動,均應填寫;且每一記事或每次航向、航速變化,都應另起一行。
6.記載內容必須詳盡完整,并應包括當日、當時的海況、氣象、船位等情況,一旦發生事故后,根據日志記載材料,應能反映出當時情況。并能在海圖上重新繪出所有航行情況。
7.當漁船發生海事故,應詳細記載海事發生的經過及采取的一切措施(包括船長或值班駕駛員的一切命令)等。對船舶碰撞事故,如有可能,應畫出碰撞前雙方船舶動態的草圖。并盡一切可能妥善保管好航海日志,棄船時要封好帶走。
8.在航行中,凡與海圖作業有關的事物、用以保證航海安全的觀測計算結果及采取的措施都應記載。
9.每頁航海日志兩面(記載欄與記事欄),起止時間必須一致,即只要有一面填滿,就必須換頁。而未用部分用之字線劃封。
10.交班時,航行值班駕駛員要在緊接本班記載(包括記事)內容的后面簽名。見習駕駛值班員的記載由船長檢查后并與見習駕駛員共同簽名。
三、填寫內容說明:
1.時間——在我國沿海以北京標準時為準。填寫時用四位數字,如上午八時,記0800;下午八時,記2000,在其他海域,要注明所用時間。
2.動態——船舶當時的狀態,如航行、漂流、放網、起網、拋錨、靠埠等。
3.羅經航向——操舵羅經所指的航向。填寫時應記三位數字。如羅經航各九十度,記090°;航向變化頻繁,逐行記錄有困難,羅航向可記“不定”。
4.羅經差——指地磁差與羅經自差的代數和。符號:東(E))或西(W)。
5.航速——以實際航速(節)或主機每分鐘轉數(轉/分)填寫。如航速變化頻繁,可填"不定".
6.水深一-漁探機測得的水深,加本船吃水。
7.船位——用船舶上定位設備測定的經緯度表示,如船中=30°10′N,入=121°30′E.
船位填寫要求:航行中,至少間隔2小時填寫一次,船舶轉向、通過顯著目標(如航標)時要填寫一次。錨泊時和錨泊后每天都要填寫一次。
8.風向——系指風來的方向,用文字注明,風力等級見附表五。
9.流(潮流)——記載潮汐狀況,向:流去的方向(用0-360°表示);節:潮汐的流速(節)。
10.能見度距離——系指肉眼所能見的最大距離,各種天氣現象的能見度見附表三。
ll.氣象——以海上實際氣象情況填寫。氣溫記C°、氣壓記mm汞柱、各種天氣狀況對應的氣象名稱見附表二。
要求:每天按0600、1200、1800和2200四次填寫。
四、記事欄填寫內容:
1.起航前,本船前后吃水(米)、燃料油、機油、淡水、冰的噸數。
2.船舶動態,如起拋錨、離靠碼頭、上下網、漂流等。
3.測定和推算船位的方法和與航行有關的事項,如發現相遇船舶及對方航向、航速、燈號、聲號和我船采取的避讓措施,海面上下及海底的異常發現等。
4.交接班時交接的事項,如:周圍是否有暗礁、碰撞危險及船長的命令、交待等。
5.錨泊時的鏈長、水深、底質、周圍目標等。
五、船長要經常檢查航海日志記載情況,每航次結束后要全面審閱并簽字。
六、每本航海日志用完后至少要保存3年,方可銷毀。
1、輪機日志是漁船航行、停泊和作業的原始記錄,是審核和檢查漁船航行、作業的主要資料,當發生海損事故時,能根據輪機日志的記載分析原因、判明責任,是處理海損事故的重要法定文件。輪機值班員應當認真負責地進行填寫和保管。
2、輪機日志由值班輪機員負責填寫,漁船離港后不論航行還是停泊部不得中斷。
3、輪機日志應用不褪色的墨水書寫,字跡清楚端正,文句簡明,應采用規范的符號和縮寫。
4、輪機日志每頁都有編號,不能撕掉或另外插頁。不得在兩行間或格外書寫,也不得在填寫時中間留有空行。如有填寫錯誤,不能用橡皮擦改或挖補,需要更正、添寫或刪改時,只能將錯誤句子用一細線劃掉,但被劃掉的字跡應清晰可見,然后改正。添加內容寫在本頁上面的空白處,更正、添寫或刪改人要在更正、添寫或刪改處簽名。
5、填寫輪機日志要及時和實事求是。
6、記載內容必須詳盡完整,至少應兩小時記錄一次主機、輔機、鍋爐(如果有)和其他輔助機械的各種參數;還應記錄本班與駕駛臺約定好的正車和倒車的各檔轉數(如果有約定)、駕駛臺使用主機的命令、時間和機艙執行情況、含油污水的處理情況、處理時間和地點。一旦發生事故后,根據日志記載材料,應能反映出當時駕駛臺使用主機的情況。
7、交班時,航行值班輪機員要在緊接本班記載內容的后面簽字。
8、若漁船發生海事,須棄船時,值班輪機員要負責封存帶走。
9、每航次燃料油、潤滑油消耗情況;停泊中檢修的項目。
10.輪機長要經常檢查輪機日志記載情況,每航次結束后要全面審閱并簽字,輪機日志用完后要與航海日志一起至少保存3年,方可銷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號
2013-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1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二00一年六月十五日在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的<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議定書》、《關于修改二00二年六月七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等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