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農墾、畜牧獸醫、水產、鄉鎮企業、農機、農村環能、飼料工業廳(局、委、辦),農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國家級、部級質量監測中心,部直屬各有關企事業單位:
產品質量的優劣,是關系到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產品質量監督,作為政府宏觀控制產品質量的重要措施,對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經濟效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當前,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建設中,由于質量意識薄弱,產品質量不穩定,嚴重影響了經濟效益的提高。農業質量工作,特別是農業質量監督工作,還遠遠不能適應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對此,國務院在《關于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決定》中強調指出:建立健全農業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是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一項重要措施。為使農業質量監督工作更好地服務于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加快農村市場經濟保障體系的建設,現將加強農業質量監督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對質量監督工作的領導,提高農業系統的質量意識。全國農業系統各級行政領導和主管部門,要把農業質量監督工作作為宏觀控制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予以高度重視,切實抓起來。在職業教育和培訓中,要加強質量監督、標準、計量等知識的學習,增強整個農業系統的質量意識,認真貫徹“質量第一”的方針,努力提高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建設的科學水平與經濟效益。
二、強化質量監督工作的職能。農業質量監督工作,量大面廣,是政府宏觀管理的手段,應當予以加強。農業系統各級行政主管部門,要將農業系統主導產品(農產品、農口企業的主要工業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生態環境的質量監督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明確主管領導,指定歸口處室,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根據國家的方針,政策,做好本地區、本行業的質量檢驗機構管理、產品質量抽查、生產許可證發放、新產品鑒定、質量認證、“打假”等工作。為便于工作開展和信息交流,請各廳、局、委、為將主管領導、歸口處室及聯系人名單于1993年4月15日前報部質量標準司,抄送部業務對口專業司(局、辦、站)。
三、統籌規劃,分工協作。全國農業系統的質量監督工作,由部質量標準司統一歸口管理。各地農業系統各主管部門和部內各專業局(局、辦、站),分工負責本地區、本行業的質量監督工作。有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的規劃、計劃和工作安排,須報部質量標準司協調、平衡、備案認可、盡量避免國家和農業系統內部的重復建設、重復檢驗,以便提高農業投資效益,減輕生產和經營單位的負擔。地方農業系統各行業之間,要通力協作,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充分發揮系統的整體力量。
四、加快第二批部級質量監測中心的籌建速度,建立健全農業監測體系。全國農業系統質量監測體系是“以國家級監測為中心為龍頭,部級監測中心為主體,地方檢驗站為基礎”的發展格局。各地農業系統各主管部門,在搞好國家級、部級監測中心建設的同時,要加強對歸口地方檢驗站的管理,不斷完善檢測手段,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并爭取納入地方技術監督(標準、標準計量)部門的執法檢驗體系,按照計量法的要求進行計量認證。
對尚未通過審查認可和國家計量認證的部級監測中心,請各“中心”的行政、業務主管部門加強領導,切實予以重視和支持;請各“中心”承建單位,嚴格按照農業部(1991)農(質)字第7號部文和(1992)農(質監)字第40號文要求,擬出措施,加快籌建速度。根據規劃要求,各“中心”在1994年10月底前必須完成部級審查認可和國家計量認證。請各“中心”在擬定正式評審日期三個月前,將認可申請報告、籌建工作總結、《質量管理手冊》、錄檢產品標準匯編和所有產品的檢驗能力訓練報告、評審專家建議名單等一式二份報部質量標準司,以便安排具體審查事宜。
五、增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力度。在組織好國家監督抽查部,部將有計劃重點地安排一些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系統主導產品的部級質量監督抽查和統一監督檢驗。各地農業系統各主管部門,要在國家、部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基礎上,結合當地技術監督部門的抽查計劃和本地區、本行業的需要,適時安排一些農業生產資料和主導產品的質量檢驗,作為國家、部級監督抽查檢驗的補充。從今年起,對實施證書管理的產品(如國優、部優、生產許可證、推廣許可證、綠色食品、博覽會獲獎產品、質量認證和認可等產品),我部還將加強有效期內質量穩定性的部級跟蹤抽查,從中培育和扶持一批名特優產品,以促進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和適應國內外市場的需要。
六、做好生產許可證、質量認證和新產品鑒定工作,把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落到實處。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認證和新產品鑒定,是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三種不同形式。各地農業系統各主管部門和部內各專業司(局、辦、站),在摸清歸口行業企業情況的基礎上,要加強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及時掌握國家納入發證范圍的產品目錄,積極組織、指導有關企業進行申報和取證,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農業系統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在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對群眾反映強烈、舉報和投訴的坑農害農質量事件,要密切與技術監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配合,做好查處工作,并建立起日常的舉報、投訴查處制度。
七、加強質量監督人員的培訓,充實質量監測隊伍,表彰先進的質量監督機構和工作人員。在充分發揮國家級和第一批部級質量監督員作用的基礎上,近兩年我部將再從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和檢驗機構中培訓、考核、聘任一批部級質量監督員。各地農業系統各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的管理需要,加強對質量監督、檢測人員的培訓,大力支持各級質量監督人員的工作。今后,我部每3~5年將對在質量監督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工作人員,予以表彰。
八、各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中心、站、所)要緊緊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做好服務工作,寓監督于服務之中,加強自身建設,把質量檢驗機構(中心、站、所)辦成“質量評價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市場商品信息中心”和“人才培訓中心”,力爭獲得國家商檢或國際間的雙邊和多邊認證,為我國農業系統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可靠、及時的技術服務。
九、各級農業系統各主管部門和檢驗機構,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工作中有什么問題和建議,請隨時與部質量標準司聯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
2011-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情況的報告》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