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林)、畜牧、漁業、鄉鎮企業、農機、農墾廳(委、局、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今年以來,我國部分地區遭受了嚴重的干旱、洪澇、階段性低溫陰雨和多種病蟲等災害,加之部分農產品價格下降、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問題,造成災區農業減產、農民減收,災區、貧困地區農民生產和生活面臨較大困難。新年將至,臨近春節,各級農業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1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解決困難群眾生產和生活問題的通知》對進一步解決好貧困農民生產和生活問題的部署,迅速行動起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轉變工作作風,深入農村和農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幫助解決災區、貧困地區農民生產和生活困難,切實安排好今冬明春農業生產。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切實安排好災區、貧困地區農民的生活和生產。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增強為農民服務的意識和責任感,及早組織人員深入災區和貧困地區,具體摸清農民(牧民、漁民和墾區職工)今冬明春生產生活面臨的困難,尤其是農民生活缺糧、牲畜缺草和生產缺水、缺資金、缺種子等實際困難,明確責任制,采取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對策措施。要主動與有關部門一起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溫暖”活動,千方百計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確保貧困農民過好元旦和春節。農墾系統要繼續做好“兩個確保”,養老金要按時足額發放,千方百計幫助下崗職工,拓寬再就業渠道,切實解決好他們的生活困難問題。沿海漁區各級漁業行政管理部門要著力解決好轉業轉產中漁民生產和生活困難問題,切實落實國家對漁民轉業轉產的扶持政策,引導漁民調整產業結構。同時對損害漁民權益的拍賣海域行為予以制止和糾正,維護漁民合法權益。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合有關部門保證農(牧)業稅收的災歉減免補助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災民和貧困農戶,防止出現截留、挪用或用救災資金抵扣稅費的違紀行為。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對中央精神的落實情況的重點督促檢查工作,保障中央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問題的政策措施在明年春節前落實到位。
二、加強冬季農業生產管理。為了減輕干旱、寒冷等氣候對越冬作物的不利影響,各地農業部門要積極組織農民對麥地采取鎮壓、蓋土或覆蓋秸稈等措施,提高麥苗抗寒能力,確保農作物安全越冬。西北、西南小麥條銹病菌源地要加強病情監測預測,提前做好防治準備工作,控制春季小麥條銹病擴散危害。加強北方牧區越冬飼草料的儲備和調運工作,采取加快牲畜出欄,提高基礎母畜比例,推廣塑料暖棚養畜等措施,減少飼草供給壓力,增強抵御災害能力,確保牲畜安全越冬度春。加強漁業、鄉鎮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最大限度減少農民生命財產損失。各墾區要加強對轉讓、租賃、承包給個人經營的中小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確保墾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冬閑期間,各級農業部門要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民技術培訓活動,積極推廣農業實用技術,提高農民技術水平。
三、及早做好春耕生產的各項準備工作。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明春北方地區可能面臨嚴峻干旱缺水的形勢,充分利用冬閑季節,組織和引導農民加強農田整治、土壤改良、草場建設和配套小型水利工程等農田基本建設,組織實施“沃土工程”,提高土壤抗旱蓄水能力,為春耕生產打好的基礎。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壓縮耗水量大的作物,發展節水耐旱優良品種和設施農業。要積極主動協助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和農業生產資料等部門,盡早落實春耕資金投入和生產資料儲備,努力做好種子、化肥、農機具等生產資料的調劑、調運和供應工作,確保春季農業生產順利開展。切實加強政策指導、信息引導、技術推廣、產銷銜接等工作。農機部門要做好農機具檢修和服務工作,組織各種農業機械投入農業生產和抗旱作業,幫助重災區和貧困戶解決農機作業的困難和人畜飲水問題。
四、切實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做好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工作的通知》,堅決糾正土地流轉中的錯誤做法。要加強宣傳和貫徹《農村土地承包法》,進一步做好延長土地承包期的后續完善工作。各地要采取得力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實好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已經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的地區,要規范稅費的征管行為和加強勞務的管理。對農民歷年形成的農業稅收及符合政策規定的提留統籌費尾欠,不得在年未年初突擊清收。對生活貧困的農戶,要按規定減免其稅費尾欠。對不符合規定的尾欠,一律取消,不得再向農民清繳。未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的地區,要嚴格執行合理負擔“一定三年不變”的政策,提留統籌費一律不得超過200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和1997年的預算額。對貧困農戶的提留統籌費,要按照政策規定適當減免。各地要繼續抓好農民負擔專項治理,防止亂收費、亂集資、亂罰款和各種攤派反彈,維護和保持農村社會穩定。
五、切實加強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安全管理。各級農業部門要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高度,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認真做好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安全管理工作。要按照當地政府的統一部署,會同工商、質檢、衛生、公安等部門,大力開展整頓和規范種子、化肥、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農機具及配件等農資市場秩序,嚴厲打擊無登記證和假冒偽劣的農資產品,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維護農民利益。尤其要加大對農(獸)藥市場的監管力度,堅決取締非法生產、銷售高毒農(獸)藥的經營單位和攤點,杜絕農(獸)藥生產、銷售環節中的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違禁農(獸)藥的做法。基層農技推廣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行連鎖配送高效低毒農藥的經營服務模式,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安全。“兩節”期間,要重點開展蔬菜有機磷類農藥殘留、飼料及畜產品中“瘦肉精”等違禁藥品檢驗檢測工作,嚴把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各道“關口”,防止出現農產品消費中毒事件,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六、幫助解決好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各級農業部門要密切關注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主動了解和掌握當地外出民工被拖欠工資數量及拖欠企業等有關情況。協助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專項檢查,建立健全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舉報制度,受理和查處舉報案件。對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數額大、性質惡劣的事件,要幫助農民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積極開展農民工的
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鼓勵農民依法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