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目的
為貫徹《水利行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逐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完善養老保險體系,制定本辦法。
二、實施原則和條件
(一)補充養老保險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由企業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根據自身經濟能力,為本企業職工個人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水平可根據企業經濟狀況上下浮動,經濟效益好時可以多補充,經濟效益不好時可以少補或暫不補充。
(二)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條件是:
1.參加了水利系統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統籌,并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
2.生產經營狀況比較穩定;
3.民主管理基礎較好。
三、實施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已參加水利行業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部直屬企業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職工(不含臨時工)。
四、資金來源
(一)補充養老保險所需資金,主要由企業負擔;也可以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但個人經費部分不得超過供款總額的一半。
(二)補充養老保險費用中的企業供款,按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從企業福利費、工資儲備金和國家規定的其他項目中列支;個人繳費從個人工資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或絕對額繳納。
五、保險水平
(一)企業可根據自身經濟條件,按照職工參加工作的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的長短、貢獻大小等情況,選擇不同的補充養老保險費標準,一般按職工工資收入的1%~5%確定不同檔次。企業提出方案,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公布執行。
(二)對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等有突出貢獻的人員,企業可適當提高他們的補充養老保險費標準。
六、記帳方式
(一)補充養老保險一般采用個人帳戶方式,為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無論是企業繳費還是職工個人繳費,一律記入個人帳戶,并記入《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作為職工享受補充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
(二)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實行年度核算制,個人帳戶的利息額按實際儲存利率及實際運營收入,依本金多少按比例計入。
七、基金管理
(一)補充養老保險費每月繳納,由單位轉入社會保險管理機構在銀行開設的“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專戶。
(二)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必須與企業其他資金分開管理,實行專項存儲,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
(三)補充養老保險費用免征稅、費。
八、享受條件和待遇給付
(一)職工符合法定退休條件并辦理了退休手續后,其個人帳戶中的補充養老保險費可一次或分期付給本人。職工退休前不予支付。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后,其個人帳戶余額,按照《繼承法》的規定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二)因嚴重違法、違紀被企業除名、開除以及受判刑、勞教處罰的人員,企業繳納的本息返回企業,個人繳納的本息返回本人或繼承人。
九、經辦機構
(一)企業可以自主選擇補充養老保險經辦機構,但不能選擇境外金融機構。
(二)具備條件的企業,可以自行經辦補充養老保險,但要建立專門的經辦機構;各企業也可以聯合建立基金管理理事會,實行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委托補充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補充養老保險。
(三)各單位人事勞動部門負責補充養老保險方案的制定、組織推動、統一指導和檢查,并將補充養老保險方案報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備案。
十、投資運營
(一)補充養老保險可以用以投資,以期保值增值。基金增值部分,原則上歸職工個人所有,經辦機構要確保基金的安全。
(二)受委托經辦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機構,應與委托方共同商定基金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方案。
十一、基金轉移
(一)職工勞動合同期滿后至其他企業就業或經批準調到其他單位工作的,由原企業開具證明,將其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轉移到新就業單位。
(二)職工因升學、參軍、失業等原因離開企業,或新就業單位未實行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其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暫由原單位管理,待具備條件時再予轉移。
十二、決策程序與管理組織
(一)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應由企業與本企業職工(工會組織可作為職工代表)根據國家政策及水利企業職工補充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在協調一致的基礎上建立。
(二)企業或者工會可以先提出實行補充養老保險的具體方案,經雙方協商后提交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三)企業應建立由職工代表(一般為工會代表)和企業管理者代表(一般為人勞部門管理人員)所組成的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監督補充養老保險方案的實施情況,對方案的修改調整提出建議,審核享受資格等。
十三、本辦法自1996年7月1日起執行。本辦法公布后,原水人勞[1993]520號文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接受雪克來提·扎克爾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4-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修正)
2016-06-06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條例(2019修正)
2019-05-30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