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2003-1-30
國務院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為了便于《企業財務通則》和《旅游、飲食服務企業財務制度》的貫徹實施,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轉換工作,現將國有旅游企業新舊制度轉換中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關于企業現有資金的處理
企業的現有資金應按如下規定進行處理:
固定基金(扣除已完待轉的專項工程支出數額)、流動基金、專用基金中的更新改造基金作為國家資本金,計入“實收資本”中的“國家投資”。企業在聯營中接受的其他單位投入資金作為法人資本金,計入“實收資本”中的“其他單位投資”。企業接受的個人投資,作為個人資本金,計入“實收資本”中的“個人投資”。企業接受的外商投資作為外商資本金,計入“實收資本”中的“外商投資”。
專用基金中的企業發展基金、后備基金以及在留利中提取的承包風險基金結余轉作盈余公積金,其赤字沖減固定基金、流動基金。專用基金中的大修理基金結余轉作預提費用,用于支付以后發生的修理費用,其赤字轉作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分期攤入成本、費用。專用基金中的職工福利基金、職工獎勵基金和超時補貼基金結余轉作流動負債,分別計入“應付福利費”、“應付工資”。
對于職工福利基金赤字的企業,其赤字先用職工獎勵基金、大修理基金等負債性基金抵補;負債性基金抵補不足的,再用后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等積累性基金抵補。具體抵補順序為:職工獎勵基金、大修理基金、后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承包風險基金。
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辦法的企業,工資基金結余轉作流動負債,計入“應付工資”。
二、關于長期借款和利息及匯兌損益的處理
對于企業的基建借款和專項借款等長期借款,按借款償還期不同分別處理:屬于一年內需要償還的借款,作為短期借款;屬于超過一年才償還的借款,作為長期借款。
對于企業的長期借款利息及匯兌損益,按借款時間不同分別處理:
1993年6月30日以前借入的長期借款,其已發生的利息及匯兌損益,凡購建項目尚未完工或雖已完工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計入有關資產價值;凡購建項目已經完工并辦理竣工決算的,沖減企業專用基金,尚未沖銷部分,轉作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分期計入財務費用。以后新發生的不計入資產價值的借款利息及匯兌損益,有承受能力的企業,直接計入財務費用;沒有承受能力的企業,經過主管財政機關批準,轉作遞延資產,分期計入財務費用。
1993年7月1日以后新發生的長期借款利息及匯兌損益,按新的財務制度規定辦理。
三、關于稅前還貸的處理
對于按規定在“八·五”期間仍實行稅前還貸辦法的企業,其稅前歸還借款的利潤轉作盈余公積金;稅前歸還借款的利潤,在“利潤分配”中單獨反映。
四、關于超過三年以上應收帳款核銷的處理
企業1993年6月30日以前的應收帳款,應在調帳前進行認真清理,對于超過三年以上確實不能收回的應收帳款,視作壞帳,報經主管財政機關批準后,直接計入管理費用或轉作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分期計入管理費用。
五、關于固定資產標準改變后有關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的轉換問題
改變固定資產標準后,一部分固定資產要轉為低值易耗品,一部分低值易耗品要轉為固定資產。對于固定資產轉為低值易耗品的,其凈值部分按照低值易耗品攤銷辦法一次或分次攤入成本費用;而對于低值易耗品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不再轉作固定資產,仍作為低值易耗品管理。
1993年7月1日以后新購入的資產按照新的標準劃分。
六、關于盤盈、盤虧及毀損、報廢固定資產的處理
企業已列入待處理的固定資產盤盈或盤虧、毀損、報廢,在執行新制度前按老辦法處理完畢,盤盈固定資產的凈值增加固定基金,盤虧、毀損、報廢固定資產的凈值減少固定基金。
1993年7月1日以后新發生的固定資產盤盈或盤虧、毀損、報廢等,按新制度規定處理。
七、關于旅游飯店加收服務費的處理
旅游飯店按規定加收的服務費,屬于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收入,應列作企業的營業收入,計入營業收入總額,不再作為專項資金專項處理。
八、關于獎金計入成本費用問題
執行新制度后,實行稅利分流的企業,職工獎金全部計入成本費用;其他企業,按照財務隸屬關系,經主管財政機關審批,職工獎金在今后三年內逐步計入成本費用。未計入成本、費用的獎金,在提取盈余公積金、公益金并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后的利潤中提取,在“利潤分配”中單獨反映;計提的獎金,轉作流動負債,直接計入“應付工資”。
獎金計入成本費用后,實行工效掛鉤辦法的企業,其計提的獎金按照勞動部門、財政部門核定的獎勵基金數額控制;實行總掛總提辦法的企業,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資,計入管理費用。
九、關于國家撥入創匯獎勵金的處理
執行新制度后,對于財政核撥給企業的非貿易外匯創匯獎勵金,用于生產發展的部分,轉作盈余公積金;用于職工福利、獎勵部分,轉作流動負債管理,分別計入“應付福利費”、“應付工資”。
十、關于企業自有留成外匯調劑收入的處理
執行新制度后,對于企業調劑自有留成外匯額度所得收入,應計入損益??紤]到旅游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八·五”期間,對于企業調劑自有留成外匯額度所得收入,仍按照大部分用于發展生產,少部分用于福利、獎勵的原則辦理。即用于生產發展部分,轉作盈余公積金;用于職工福利、獎勵部分,轉作流動負債,分別計入“應付福利費”、“應付工資”。
十一、關于企業掛帳的經營性虧損的處理
企業掛帳的經營性虧損,在調帳時應將其轉入“利潤分配”中的“未分配利潤”,留待企業用以后年度利潤或以前年度結余的盈余公積金予以彌補。
十二、關于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企業執行新制度的問題
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企業,其承包分配體制執行到承包合同期滿。新簽訂的承包合同,不得超過“八·五”期間。
承包企業執行新制度后原則上不調整承包基數,確實需要調整的,應按照財務隸屬關系,由主管財政機關批準。
十三、各地區、各部門應加強領導,統一部署,切實做好新舊制度銜接轉換工作。執行中有什么問題,請及時函告我部。
本通知自1993年7月1日起執行,過去凡與新的旅游財務制度和本通知相抵觸的有關財務規定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10-4-29)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2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