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支持經濟特區發展,做好外引內聯工作,促進經濟特區向外向型轉變,引進先進技術,擴大產品出口,根據1986年2月7日國務院國發[1986]21號國發[1986]21號文件“關于對內聯企業稅收的優惠辦法”的精神,現對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內經營的內聯企業征收所得稅問題通知如下。
一、特區內聯企業,不論經濟性質和隸屬關系,一律先按15%的比例稅率就地交納所得稅。稅后利潤、聯營各方再行分配。
二、內聯工業、交通運輸、建筑安裝等生產性企業,從獲利年度起五年內,所分利潤,如留在特區擴大生產或興辦外向型工業,免除在內地補繳所得稅;如解往內地,則在投資方所在地,按照20%稅率補繳所得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按照有關還款規定,在征收所得稅前歸還貸款。從第六年開始,在特區稅后所分利潤不論是否解往內地,均按上述辦法在投資方所在地補繳20%的所得稅。
三、除上述工業、交通運輸、建筑安裝等生產性企業外的內聯非生產性企業,從特區分得的利潤不享受內聯生產性企業的優惠。但考慮到各地對非生產性企業征收所得稅稅率不同的實際情況,對內聯非生產性企業從特區稅后分得利潤解往內地的,投資方按照現行所得稅有關規定,適用稅率不超過15%的,可不再補征,也不退稅;高于15%稅率的,其補征的所得稅,由各地按投資方適用稅率補征。納稅確有困難的,報經當地稅務局批準,可以給予適當照顧。
四、生產性與非生產性結合的內聯企業,應分別計算生產性與非生產性經營所得,并分別比照本通知第二條、第三條規定辦理征稅;如無法分別計算,則按生產性與非生產性經營所得占全部所得的比重,以比重大的類型適用的征稅辦法,作為全部所得適用的征稅辦法。
五、聯合方不是企業的,分得利潤的一方在其所在地按有關規定向稅務部門申報納稅。
六、上述補繳的所得稅,由當地稅務機關負責征收和管理。
七、本通知自1986年1月1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
2011-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1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04修訂)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2修正)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0-04-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
201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