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農業企業會計制度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10 · 53人看過

          (1992年12月22日財政部發布)
   
   一、總說明
  (一)為了貫徹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規范農業企業的會計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于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農業企業,包括不同所有制及隸屬于各部門、各單位的農業企業以及農業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所屬的單獨核算的工業、商品流通業、運輸業、建筑業、服務業等單位。
  (三)企業應按本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和會計報表指標匯總,以及對外提供統一的會計報表格式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增設、減少或合并某些會計科目。
  本制度統一規定會計科目的編號,以便于編制會計憑證,登記帳簿,查閱帳目,實行會計電算化。各企業不要隨意改變或打亂重編。在某些會計科目之間留有空號,供增設會計科目之用。
  企業在填制會計憑證、登記帳簿時,應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或者同時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和編號,不應只填科目編號,不填科目名稱。
  (四)企業向外報送的會計報表的具體格式和編制說明由本制度規定;企業內部管理需要的會計報表,可參照制度設計的格式由企業自行規定。
  企業向外報送的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利潤分配表和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應按月或按年報送當地主管財政機關、主管部門和開戶銀行。國有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應同時報送同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月份會計報表應于月份終了后6天內報出;年度會計報表應于年度終了后35天內報出。法律、法規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會計報表的填列以人民幣“元”為金額單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報出的會計報表應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注明:企業名稱、地址、開業年份、報表所屬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業領導、總會計師(或代行總會計師職權的人員)和會計主管人員簽名或蓋章。
  企業對外投資如占被投資企業資本總數半數以上,或者實質上擁有被投資企業控制權的,應當編制合并會計報表。
  (五)本制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負責解釋,需要變更時,由財政部修訂。
  (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執行。
   二、會計科目
   (一)會計科目表
  順序號        編號        名稱
                      一、資產類
   1        101        現金
   2        102        銀行存款
   3        109        其他貨幣資金
   4        111        短期投資
   5        112        應收票據
   6        113        應收帳款
   7        114        壞帳準備
   8        116        應收家庭農場款
   9        118        內部往來
   10       119        其他應收款
   11       121        材料采購
   12       123        原材料
   13       128        農用材料
   14       129        低值易耗品
   15       131        材料成本差異
   16       132        在途商品
   17       133        庫存商品
   18       134        商品進銷差價
   19       136        幼畜及育肥畜
   20       137        產成品
   21       139        待攤費用
   22       141        長期投資
   23       151        固定資產
   24       155        累計折舊
   25       156        固定資產清理
   26       159        在建工程
   27       161        無形資產
   28       171        遞延資產
   29       181        待處理財產損溢
                      二、負債類
   30       201        短期借款
   31       202        應付票據
   32       203        應付帳款
   33       204        應付家庭農場款
   34       205        待轉家庭農場上交款
   35       206        專項應付款
   36       209        其他應付款
   37       211        應付工資
   38       214        應付福利費
   39       221        應交稅金
   40       222        應交包干利潤
   41       223        應付利潤
   42       229        其他應交款
   43       231        預提費用
   44       241        長期借款
   45       251        應付債券
   46       261        長期應付款
                      三、所有者權益類
   47       301        實收資本
   48       311        資本公積
   49       313        盈余公積
   50       321        本年利潤
   51       322        利潤分配
                      四、成本類
   52       401        農業生產成本
   53       411        工業生產成本
   54       421        運輸成本
   55       431        施工成本
   56       441        輔助生產成本
   57       450        制造費用
                      五、損益類
   58       501        營業收入
   59       502        營業成本
   60       503        營業費用
   61       504        營業稅金及附加
   62       511        其他業務收入
   63       512        其他業務支出
   64       521        管理費用
   65       522        財務費用
   66       531        投資收益
   67       541        營業外收入
   68       542        營業外支出
   附注:
  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上列會計科目作必要增、減或合并:
  1.企業內部所屬單位實行單獨核算的,企業可增設“撥付所屬資金”科目;所屬單獨核算單位可增設“上級撥入資金”科目。
  2.有調劑外匯業務的企業,可增設“外匯價差”科目。
  3.企業內部周轉使用的備用金,可增設“備用金”科目。
  4.預收、預付帳款較多的企業,可增設“預收帳款”科目和“預付帳款”科目。
  5.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可以不設“材料采購”和“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增設“在途材料”科目。
  6.有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銷貨的企業,可增設“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科目。
  7.采用計劃成本進行產成品日常核算的企業,可增設“產品成本差異”科目。
  8.企業如發行1年期以下的短期債券,可增設“應付短期債券”科目。
  9.企業可將“農業生產成本”科目分為“農業生產成本”、“林業生產成本”、“畜牧業生產成本”、“漁業生產成本”、“副業生產成本”、“機械作業成本”等6個科目。
  10.還有未包括在會計科目表范圍內的其他資產、其他負債的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增設有關會計科目進行核算。
   (二)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第101號科目 現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的庫存現金。
  企業內部周轉使用的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或單獨設置“備用金”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收到現金,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支出現金,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企業應設置“現金日記帳”,由出納人員根據收付款憑證,按照業務的發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終了,應結出帳面余額,并與實際庫存數核對,做到帳款相符。
  四、有外幣現金的企業,應分別人民幣、各種外幣設置“現金日記帳”,進行明細核算。
  第102號科目 銀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存入銀行的各種存款。企業如有存入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業的外埠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匯票存款等在“其他貸幣資金”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將款項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等有關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時,借記“現金”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企業應按開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存款種類等,分別設置“銀行存款日記帳”,由出納人員根據收付款憑證,按照業務的發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終了應結出余額。“銀行存款日記帳”應定期與“銀行對帳單”核對,至少每月核對一次。月份終了,企業帳面結余與銀行對帳單余額之間如有差額,必須逐筆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并應按月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調節相符。
  四、有外幣存款的企業,應在本科目下分別人民幣和各種外幣設置“銀行存款日記帳”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發生的外幣銀行存款業務,應當將有關外幣金額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并登記外幣金額和折合率。所有外幣帳戶的增加、減少,一律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外幣金額折合為人民幣記帳時,可按業務發生時的國家外匯牌價(原則上采用中間價,下同)作為折合率,也可按業務發生當期期初的國家外匯牌價,作為折合率。月份(或季度、年度)終了,企業應將外幣帳戶余額按照期末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作為外幣帳戶的期末人民幣余額。調整后的各外幣帳戶人民幣余額與原帳面余額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列入財務費用。
  外幣現金以及以外幣結算的各項債權、債務,均應比照銀行存款的方法記帳。
  五、有在外匯調劑市場買入外幣的企業,買入外幣增加的外幣存款仍應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外匯調劑與國家外匯牌價的差額,增設“外匯價差”科目核算。買入外幣時,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借記本科(××外幣戶)(同時登記外幣金額和折合率),按照調劑價與國家外匯牌價的差額,借記“外匯價差”科目,按照實際支付的款項,貸記本科目(人民幣戶)。用買入的外幣購買物資、支付費用,應分攤的外匯價差,借記有關物資、費用科目,貸記“外匯價差”科目;用買入的外幣償還債務,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借記有關負債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按償還債務的應分攤的外匯價差,借記“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科目,貸記“外匯價差”科目。
  在外匯調劑市場賣出的外幣,減少的外幣存款仍應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實際取得的人民幣與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的差額,應區別不同情況處理:賣出的外幣如為自調劑市場買入的,應沖銷“外匯價差”科目,如有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處理;賣出的外幣如為其他來源取得的,應作為匯兌損益處理。
  第109號科目 其他貨幣資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的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貨幣資金等各種其他貨幣資金。有境外往來結算業務的企業,發生的信用證存款,以及企業收到的以工代賑購貨券等,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外埠存款,是指企業到外地進行臨時或零星采購時,匯往采購地銀行開立采購專戶的款項。企業將款項委托當地銀行匯往采購地銀行并立采購專戶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收到采購員交來供應單位發票帳單等報銷憑證時,借記“材料采購”、“在途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將多余的外埠存款轉回當地銀行時,根據銀行的收帳通知,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銀行匯票存款是企業為了取得銀行匯票,按照規定存入銀行的款項。企業在填送“銀行匯票委托書”并將款項交存銀行,取得銀行匯票后,根據銀行蓋章退回的委托書存根聯,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使用銀行匯票后,應根據發票帳單及開戶行轉來的銀行匯票第四聯等有關憑證,借記“材料采購”、“在途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如有多余款或因匯票超過付款期原因而退回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銀行本票存款是指企業為取得銀行本票按照規定存入銀行的款項。企業向銀行提交“銀行本票申請書”并將款項交存銀行,取得銀行本票后,根據銀行蓋章退回的申請書存根聯,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付出銀行本票后,應根據發票帳單有關憑證,借記“材料采購”、“在途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企業因本票超過付款期等原因而要求退款時,應填制進帳單一式兩聯,連同本票一并送交銀行,然后,根據銀行蓋章退回的進帳單第一聯,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企業同所屬單位之間和上下級之間的匯、解款項,在月終時如有未到達的匯入款項,應作為在途貨幣資金處理。根據匯出單位的通知,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到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六、企業收到以上工代賑購貨券,借記本科目(以工代賑購貨券),貸記“專項應付款”科目;將以工代賑購貨券用于專項工程,借記“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七、本科目應設置“外埠存款”、“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在途資金”等明細科目,并按外埠存款的開戶銀行,銀行匯票或本票的收款單位和在途資金的匯出單位等設置明細帳。采用信用證付款方式向國外付款的企業,委托銀行開出的信用證,以及企業收到的以工代賑購貨券,可在本科目中增設“信用證存款”、“以工代賑購貨券”明細科目核算。
  第111號科目 短期投資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購入的各種能隨時變現、持有時間不超過1年的有價證券以及不超過1年的其他投資,包括各種股票、債券等。
  二、企業購入的各種股票和債券,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購入股票,如在實際支付的款項中包括已宣告發放,但未支取的股利,應作為應收款處理。企業應按照實際成本(即實際支付的價款扣除已宣告發放的股利),借記本科目,按照應收的股利,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收到發放股利,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投資收益”、“其他應收款”科目。
  企業出售股票和債券,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照實際成本,貸記本科目,按未支取的股利,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債券到期收回本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和“投資收益”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短期投資種類設置明細帳。
  第112號科目 應收票據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因銷售產品、商品等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二、企業收到應收票據,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營業收入”等科目。應收票據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帶息票據到期,按收到的本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三、企業持未到期的應收票據向銀行貼現,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即扣除貼現息后的凈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貼現息部分,借記“財務費用”科目,按應收票據的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如應收票據是帶息票據,應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部分借記或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貼現的商業承競匯票到期,因承兌人的銀行帳戶不足支付,申請貼現的企業收到銀行退回的應收票據和支款通知時,按所付本息,借記“應收帳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如果申請貼現企業的銀行存款帳戶余額不足,銀行作逾期貸款處理時,借記“應收帳款”科目,貨記“短期借款”科目。
  四、企業應設置“應收票據備查簿”,逐筆登記每一應收票據的種類、號數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額、交易合同號和付款人、承兌人、背書人的姓名或單位名稱、到期日期和利率、貼現日期、貼現率和貼現凈額,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額等資料。應收票據到期結清票款后,應在“應收票據備查簿”內逐筆注銷。
  第113號科目 應收帳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因銷售產品、商品或材料,提供勞務或服務,以及辦理工程結算等業務,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服務的單位收取的款項。
  預收貨款,預收接受勞務、服務單位款,以及預收工程款等預收款項,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經營收入發生應收款項,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收到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企業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墊費用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如果企業應收帳款改用商業匯票結算,在收到承兌的商業匯票時,借記“應收票據”科目,貸記本科目。
  企業發生預收貨款,預收接受勞務、服務單位款,以及預收工程款等預收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營業收入實現時,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收入”科目。
  三、提取壞帳準備的企業,經確認為壞帳的應收帳款,借記“壞帳準備”科目,貸記本科目;未提壞帳準備的企業,經確認為壞帳的應收帳款,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已確認并轉銷的壞帳損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提取壞帳準備的企業,借記本科目,貸記“壞帳準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未提壞帳準備的企業,借記本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不同的應收帳款單位及預收帳款單位設置明細帳。
  第114號科目 壞帳準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提取的壞帳準備。
  二、提取壞帳準備,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沖減壞帳準備,借記本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發生壞帳損失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科目。
  已確認并轉銷的壞帳損失,以后又收回的,應按收回金額,借記“應收帳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科目。
  三、本科目年末貸方余額為已經提取的壞帳準備。
  第116號科目 應收家庭農場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應收、暫付家庭農場的各種款項。
  二、本科目使用方法:
  1.企業有償提供給家庭農場的原材料、農用材料,價款未收回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農用材料”等科目。收回價款時,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2.企業的輔助生產單位、機械作業單位為家庭農場提供的機耕、水電等服務,機耕費、水電費未收回時,借記本科目,貸記“輔助生產成本”、“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收回款項時,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3.企業將固定資產轉售給家庭農場,價款未收回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4.企業按合同規定應向家庭農場收取的利潤、管理費、福利費以及勞動保險費,借記本科目,貸記“待轉家庭農場上交款”科目。收到上交款時,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待轉家庭農場上交款”科目,貸記“本年利潤”、“管理費用”和“應付福利費”等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家庭農場名稱設置明細帳。
  四、本科目期末余額為尚未收回的應收家庭農場款。
  第118號科目 內部往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與所屬單位核算單位之間以及各個單獨核算單位之間發生的各種往來款項。
  二、發生內部往來業務時,應填制“內部往來記帳通知單”,送交對方,經對方核實后,及時記帳并簽回回執單。企業應及時核對單位之間的往來款項,如有不符,應及時查明更正。
  內部單位發生應收款項和償還付款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應收款項和發生應付款項時,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往來單位的名稱設置明細帳。
  四、企業在匯編或合并會計報表時,應將發生的內部往來款項相互抵銷。如存在未達帳項,應將未達帳項在資產負債表的“其他應收帳款”或“其他應付款”項目內反映。
  第119號科目 其他應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除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應收家庭農場款、內部往來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包括:各種賠款、罰款、存出保證金、備用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等。
  二、企業發生其他各種應收款項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各種款項時,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分類,并按不同的債務人設置明細帳。
  第121號科目 材料采購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
  委托外單位加工材料的加工成本,應直接在“原材料--委托加工材料”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由下列各項組成:
  1.買價;
  2.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
  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4.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用(包括整理挑選中發生的工、費支出和必要的損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
  5.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外匯價差。
  以上第1、5項應直接計入各種材料的采購成本,第2、3、4項,凡能分清的,可以直接計入各種材料的采購成本;不能分清的,應按材料的重量或買價等比例,分攤計入各種材料的采購成本。
  三、本科目使用方法如下:
  1.根據發票帳單支付材料價款和運雜費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現金”、“其他貨幣資金”等科目;采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的,購入材料,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票據”科目。
  2.材料已到,但尚未辦理結算手續的,可暫不作會計分錄;待辦理結算手續后,再根據所付金額或發票帳單的應付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現金”、“應付票據”等科目。
  3.企業已經預付貨款的材料驗收入庫后,根據發票帳單的應付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科目。
  4.由企業運輸部門以自備運輸工具,將外購的材料運回企業,計算購入材料應負擔的運輸費用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
  5.應向供應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收回的材料短缺或其他應沖減材料采購成本的賠償款項,應根據有關的索賠憑證,借記“應付帳款”或“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先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查明原因后再作處理。
  6.月份終了,應將倉庫轉來的外購材料收料憑證,按照材料科目并分別下列不同情況進行匯總:
  對于已經付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的收料憑證(包括本月付款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的上月收料憑證),應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分別匯總,并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農用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將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記本科目;將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對于尚未收到發票帳單的收料憑證,應分別材料科目,抄列清單,并按計劃成本暫估入帳,借記“原材料”、“農用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貸記“應付帳款--暫估應付帳款”科目,下月初用紅字作同樣的記錄,予以沖回,以便下月付款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后,按正常程序,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等科目。
  對于發票帳單已到,但尚未付款或尚未開出、承兌商業匯票的收料憑證,應按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農用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并按規定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四、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采用計劃成本,也可以采用實際成本。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自行決定。
  材料品種繁多的企業,一般可以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對于某些品種不多,但占產品成本比重較大的原料或主要材料,也可以單獨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規模較小,材料品種簡單,采購業務不多的企業,也可以全部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
  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材料計劃單位成本應盡可能接近實際。計劃單位成本除有特殊情況應隨時調整外,在年度內一般不作變動。
  五、本科目應按照材料品種設置明細帳。
  六、本科目期末余額為已經收到發票帳單付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但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材料。
  第123號科目 原材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除農用材料以外的各種原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企業庫存的包裝物和委托加工材料也在本科目核算,也可單獨設置“包裝物”、“委托加工材料”科目核算。
  企業購入的農用材料、低值易耗品,分別在“農用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中核算,不包括在本科目的核算范圍內。
  企業對外進行來料加工裝配業務而收到的原材料、零件等,應單獨設置“受托加工來料”備查科目和有關的材料明細帳,核算其收發結存數額,不包括在本科目核算范圍內。
  二、本科目的作用方法:
  1.購入并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銀行存款”、“應付帳款”、“應付票據”等科目,按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應同時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作相反會計分錄。
  2.自制、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并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借記本科目(有關材料),貸記有關成本類科目或貸記本科目(委托加工材料),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還應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3.投資人投入的原材料,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等科目,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還應計算材料成本差異。
  4.領用或銷售發出的原材料,借記“農業生產成本”、“工業生產成本”、“運輸成本”、“施工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在建工程”、“營業費用”、“營業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發出加工的材料,借記本科目(委托加工材料),貸記本科目(有關材料)。
  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日常領用、發出原材料均按計劃成本記帳,月份終了,按照發出各種原材料的計劃成本,計算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用紅字)。
  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后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計算確定。對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計價方法。材料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
  三、清理盤點,發現盤盈、盤虧、毀損的材料,按照實際成本,先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再進行處理。
  四、本科目應按照材料的保管地點(倉庫)、材料的類別、品種和規格設置材料明細帳(或材料卡片)。材料明細帳根據收料憑證和發料憑證逐筆登記。
  五、本科目的期末余額為期末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第128號科目 農用材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農用材料(如種籽、飼料、肥料、農藥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二、本科目使用方法:
  1.自產留用并已驗收入庫的種籽、飼料,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收入”科目。
  2.外購農用材料并已驗收入庫,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銀行存款”、“現金”、“應付帳款”、“應付票據”等科目。按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應同時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作相反會計分錄。
  3.農業生產領用的農用材料,借記“農業生產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銷售發出的農用材料,借記“銀行存款”、“應收帳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期末結轉農用材料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4.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應于月份終了,按照發出農用材料的計劃成本,計算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借記“農業生產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用紅字)。
  采用實際成本進行農用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發出農用材料的實際成本,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后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計算確定。材料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
  三、處理種籽的費用,如種籽精選、清毒等費用,不計入農用材料成本,應計入農業生產費用。
  四、企業對于庫存的農用材料,應定期清理盤點,發現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先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再行處理。
  五、本科目應按農用材料類別、名稱、保管地點等設置明細帳(或農用材料卡片)。農用材料明細帳應根據收料憑證和發料憑證逐筆登記。
  六、本科目期末余額為期末庫存農用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第129號科目 低值易耗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在庫的低值易耗品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各種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等。
  二、購入、自制、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并已驗收入庫的低值易耗品,比照“原材料”科目的有關方法,進行核算。
  三、企業應根據具體情況,對低值易耗品采用不同的攤銷方法:
  一次攤銷的低值易耗品,在領用時將其全部價值攤入有關的成本費用科目,借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報廢時,將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殘料價值作為當月低值易耗品攤銷額的減少,沖減“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
  分次攤銷的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借記“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分次攤入有關成本費用科目時,借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科目。報廢時,收回的殘料價值作為當期低值易耗品攤銷額的減少,沖減有關成本費用科目。
  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月份終了,應結轉當月領用低值易耗品應分攤的材料成本差異,記入有關成本費用科目。
  四、在用低值易耗品,以及使用部門退回倉庫的低值易耗品,應加強實物管理,并在備查簿上進行登記。
  五、低值易耗品應按照類別、品種規格進行數量和金額的明細核算。
  六、本科目的期末余額為期末時所有在庫未用低值易耗品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七、對在用低值易耗品按使用車間、部門進行數量和金額明細核算的企業,也可以使用“五五攤銷法”核算,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設置“在庫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攤銷”3個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第131號科目 材料成本差異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
  二、外購材料的成本差異,應自“材料采購”科目轉入本科目;自制材料的成本差異,應自“工業生產成本”科目轉入本科目;委托外單位加工材料的成本差異,應自“原材料--委托加工材料”科目轉入本科目。
  發生的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記入本科目的借方;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記入本科目的貸方。調整材料計劃成本時,調整的數額應自“原材料”等科目轉入本科目;調整減少計劃成本的數額,記入本科目的借方;調整增加計劃成本的數額,記入本科目的貸方。
  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可以按當月的成本差異率計算,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任意變動。差異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借記“農業生產成本”、“工業生產成本”、“運輸成本”、“施工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在建工程”、“營業費用”、“營業成本”、“其他業務支出”、“原材料--委托加工材料”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用藍字登記;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用紅字登記。
  四、本科目應分別“原材料”、“農用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按照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不能使用一個綜合差異率。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為庫存原材料、農用材料、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貸方余額為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
  第132號科目 在途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所屬單獨核算的商品流通單位和服務單位購入的在途商品原價。
  購進商品驗收入庫和支付貸款(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在同一天辦妥的,應在“庫存商品”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的使用方法:
  1.購進商品,結算憑證先到,已付款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商品未到或未驗收入庫,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等科目。
  2.在途商品到達并驗收入庫時,采用進價核算的,按進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按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進貨原價,貸記本科目,按售價大于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售價小于進價的差額應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下同)。
  三、本科目應按商品類別和供貨單位設置明細帳。
  四、本科目期末余額為在途商品的進貨原價。
  第133號科目 庫存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所屬單獨核算的商品流通單位和服務單位全部自有的庫存商品,包括存放在倉庫、門市部和寄存在外庫的商品,委托其他單位代管、代銷的商品,發出加工的商品,陳列展覽的商品等。
  代管其他單位的商品和委托代銷商品,應設備查帳簿進行登記,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的庫存商品,可以采用進價或售價進行核算。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應按商品進貨原價記帳。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應按商品的售價記帳,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在“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
  三、本科目使用方法:
  1.商品購入并已驗收入庫,按已經付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的入庫憑證,采用進價核算的,按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在途商品”等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按售價借記本科目,按進價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在途商品”等科目,按售價大于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對于月終尚未付款或尚未開出、承兌商業匯票的入庫憑證,按應付給供貨單位的價款暫估入帳,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按售價借記本科目,按暫估的進貨原價,貸記“應付帳款”科目,按售價大于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下月初用紅字予以沖回,以便下月付款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后,按正常程序通過本科目核算。
  2.購入商品在運輸途中發生的毀損、短缺或溢余,不應計入商品價值。能確定由過失人負責的的損失,應計入“應付帳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報經批準才能轉銷的,先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后再分別情況進行處理。
  3.企業自行加工或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商品,應在本科目下設置“加工商品”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將庫存商品發出加工,采用進價核算的,按進價借記本科目(加工商品),貸記本科目(有關明細科目)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按售價借記本科目(加工商品),貸記本科目(有關明細科目),同時,按售價大于進價的差額,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本科目(加工商品)。
  發生的加工費用、稅金等,借記本科目(加工商品),貸記“銀行存款”、“應付帳款”、“應交稅金”等科目。
  加工完成并驗收入庫的商品,采用進價核算的,按加工前商品的進貨原價、加工費用、運雜費、加工稅金等,作為加工后商品的進價,借記本科目(有關明細科目),貸記本科目(加工商品);采用售價核算的,按加工完成的新商品的售價,借記本科目(有關明細科目),按加工前商品的進貨原價、加工費用、加工稅金等,貸記本科目(加工商品),按其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4.企業銷售發出的商品,借記“銀行存款”、“應收帳款”、“應收票據”等科目,貸記“營業收入”科目。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時,采用進價核算的,按先進先出、加權平均、移動加權平均、后進先出、個別計價、毛利率等方法計算已銷商品的銷售成本,借記“營業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平時可按商品售價結轉成本,借記“營業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月終,應按差價率計算法計算分攤本月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營業成本”科目。
  5.有委托其他單位代銷商品的,應在本科目下設置“委托代銷商品”明細科目進行核算。企業將委托代銷的商品發交受托代銷單位時,應按進價(采用售價核算的按售價)借記本科目(委托代銷商品),貸記本科目(有關明細科目)。收到代銷單位報來的代銷清單,應按銷售金額,借記“應收帳款--××代銷單位”科目,貸記“營業收入”科目;按已扣代交稅金和代銷手續費等,借記“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科目,采用進價核算的,按商品進價,借記“營業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委托代銷商品);采用銷價核算的,平時按商品的售價,借記“營業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委托代銷商品),月終,按已銷委托代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營業成本”科目。
  收到代銷單位匯來的貨款凈額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帳款--××代銷單位”科目。
  四、企業應定期對庫存商品進行盤點,發生的盤盈、盤虧和毀損,應按進貨原價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還應同時結轉盤盈、盤虧和毀損商品的進銷差價),查明原因后,再進行處理。
  五、本科目應按商品種類、名稱、規格和存放地點等設置明細帳。
  第134號科目 商品進銷差價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所屬單獨核算的商品流通單位和服務單位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
  二、商品購入并已驗收入庫,按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在途商品”等科目,按售價大于進價的差額,貸記本科目。
  三、月末分攤已銷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陳景軍

陳景軍

執業證號:

11301200780834973

河北浩翔律師事務所

簡介:

科班中等師范畢業。后自學法律專業(專科本科),2000年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資格。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陳景軍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的決定

1987-09-05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

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

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1-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

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阿拉善左旗| 普安县| 凌云县| 会昌县| 广元市| 天全县| 湘阴县| 克什克腾旗| 化德县| 内丘县| 措美县| 平武县| 霍林郭勒市| 阜城县| 龙州县| 泰宁县| 棋牌| 普格县| 桓台县| 邯郸市| 比如县| 伊通| 高阳县| 大姚县| 肥西县| 岳普湖县| 漯河市| 临潭县| 平邑县| 静乐县| 东兰县| 叶城县| 界首市| 防城港市| 苗栗市| 五常市| 武汉市| 玉溪市| 莫力|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