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制度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18 · 2351人看過

  (1992年12月30日財政部發布)
   
   一、總說明
  (一)為了貫徹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規范商品流通企業的會計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于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從事商品流通的獨立核算的企業,包括商業、糧食、物資供銷、供銷合作社、對外貿易、醫藥(石油、煙草)商業、圖書發行等企業。
  (三)企業應按本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和會計報表指標匯總,以及對外提供統一的會計報表格式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增設、減少或合并某些會計科目。
  本制度統一規定會計科目的編號,以便于編制會計憑證,登記帳簿,查閱帳目,實行會計電算化。企業不要隨意改變或打亂重編。在某些會計科目之間留有空號,供增設會計科目之用。
  企業在填制會計憑證、登記帳簿時,應填制會計科目的名稱,或者同時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和編號,不應只填科目編號,不填科目名稱。
  (四)企業向外報送的會計報表的具體格式和編制說明,由本制度規定。企業內部管理需要的會計報表由企業自行規定。
  企業會計報表應按月或按年報送當地財稅機關、開戶銀行、主管部門。
  月份會計報表應于月份終了后8天內報出,年度會計報表應于年度終了后35天內報出。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會計報表的填列以人民幣“元”為金額單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報出的會計報表應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注明:企業名稱、地址、開業年份、報表所屬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業領導、總會計師(或代行總會計師職權的人員)和會計主管人員簽名或蓋章。
  企業對外投資如占被投資企業資本總數半數以上,或者實質上擁有被投資企業控制權的,應當編制合并會計報表。
  (五)本制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負責解釋,需要變更時,由財政部修訂。
  (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執行。
   二、會計科目
   (一)會計科目表
  一、資產類
  順序號        編號        名稱
   1        101        現金
   2        102        銀行存款
   3        109        其他貨幣資金
   4        111        短期投資
   5        121        應收票據
   6        122        應收帳款
   7        125        壞帳準備
   8        126        預付帳款
   9        129        其他應收款
   10       131        商品采購
   11       135        庫存商品
   12       141        受托代銷商品
   13       143        商品進銷差價
   14       144        商品削價準備
   15       145        加工商品
   16       147        出租商品
   17       149        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18       151        材料物資
   19       155        包裝物
   20       157        低值易耗品
   21       159        待攤費用
   22       161        長期投資
   23       165        特準儲備物資
   24       171        固定資產
   25       175        累計折舊
   26       176        固定資產清理
   27       179        在建工程
   28       181        無形資產
   29       185        遞延資產
   30       191        待處理財產損溢
  二、負債類
   31       201        短期借款
   32       203        應付票據
   33       204        應付帳款
   34       206        預收帳款
   35       209        代銷商品款
   36       211        其他應付款
   37       215        應付工資
   38       216        應付福利費
   39       221        應交稅金
   40       225        應付利潤
   41       229        其他應交款
   42       231        預提費用
   43       245        特準儲備資金
   44       251        長期借款
   45       261        應付債券
   46       271        長期應付款
  三、所有者權益類
   47       301        實收資本
   48       311        資本公積
   49       313        盈余公積
   50       321        本年利潤
   51       322        利潤分配
  四、損益類
   52       501        商品銷售收入
   53       507        銷售折扣與折讓
   54       511        商品銷售成本
   55       517        經營費用
   56       521        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57       531        代購代銷收入
   58       541        其他業務收入
   59       545        其他業務支出
   60       551        管理費用
   61       555        財務費用
   62       557        匯兌損益
   63       561        投資收益
   64       571        營業外收入
   65       575        營業外支出
   附注:
  一、上列會計科目,企業沒有相應會計事項的,可以不設。
  二、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設下列會計科目:
  1.企業有調進外匯業務的,可增設“外匯價差”科目。
  2.企業如發行1年期以下的短期債券,可增設“應付短期債券”科目。
  3.企業還有未包括在會計科目表內的其他資產和其他負債,可增設有關會計科目進行核算。
  三、企業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設置一些表外科目,如“外匯收入”、“外匯支出”、“外匯額度”、“外商來料”、“臨時租入固定資產”等。
   (二)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第101號科目 現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的庫存現金。
  企業內部各部門周轉使用的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或單獨設置“備用金”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收到現金,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支出現金,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企業應設置“現金日記帳”,由出納人員根據收付款憑證,按照業務的發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終了,應計算當日的現金收入合計數、現金支出合計數和結余數,并將結余數與實際庫存數核對,做到帳款相符。
  有外幣現金的企業,應分別人民幣現金和各種外幣現金設置“現金日記帳”進行明細核算。
  第102號科目 銀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存入銀行的各種存款。企業如有存入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業的外埠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匯票存款、國際信用證存款等,在“其他貨幣資金”科目核算,不記入本科目。
  二、企業將款項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等有關科目;提取和支付存款時,借記“現金”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企業應按開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存款種類等,分別設置“銀行存款日記帳”,由出納人員根據收付款憑證,按照業務的發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終了應結出余額。“銀行存款日記帳”應定期與“銀行對帳單”核對,至少每月核對一次。月份終了,企業帳面結余與銀行對帳單余額之間如有差額,必須逐筆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并應按月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調節相符。
  四、有外幣存款的企業,應分別人民幣和各種外幣設置“銀行存款日記帳”進行明細核算,或增設“外匯存款”科目進行核算。
  企業發生的外幣銀行存款業務,應當將有關外幣金額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并登記外國貨幣金額和折合率。所有外幣帳戶的增加、減少,一律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外幣金額折合為人民幣記帳時,可按業務發生時的國家外匯牌價(原則上采用中間價,下同)作為折合率,也可按業務發生當期期初的國家外匯牌價,作為折合率。月份或季度、年度終了,企業應將外幣帳戶余額按照期末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作為外幣帳戶的期末人民幣余額。調整后的各外幣帳戶人民幣余額與原帳面余額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處理。
  外幣現金以及外幣結算的各項債權、債務,均應比照銀行存款的方法記帳。
  五、有在外匯調劑市場買入外幣的企業,買入外幣取得的外幣存款仍應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外匯調劑價與國家外匯牌價的差額,增設“外匯價差”科目核算。買入外幣時,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借記本科目(××外幣戶)(同時登記外幣金額和折合率),按照調劑價與國家外匯牌價的差額,借記“外匯價差”科目,按照實際支付的款項,貸記本科目(人民幣戶)。用買入的外幣購買物資、支付費用,應分攤的外匯價差,借記有關物資、費用科目,貸記“外匯價差”科目;用買入的外幣償還債務,按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借記有關負債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按償還債務應分攤的外匯價差,借記“在建工程”、“匯兌損益”科目,貸記“外匯價差”科目。
  在外匯調劑市場賣出的外幣,減少的外幣存款仍應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實際取得人民幣與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的差額,應區別不同情況處理:賣出的外幣如為自調劑市場買入的,應沖銷“外匯價差”科目,如有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處理;賣出的外幣如為其他來源取得的,應作為匯兌損益處理。
  企業如在外匯調劑市場購入外匯額度支付的人民幣,也在“外匯價差”科目核算。購入外匯額度再出讓時,取得的收入應先沖減外匯價差,差額部分列入匯兌損益。企業留成外匯額度調劑收入作為匯兌損益處理。
  第109號科目 其他貨幣資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的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貨幣資金等各種其他貨幣資金。有境外往來結算業務的企業,發生的信用證存款等,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外埠存款是指企業到外地進行臨時或零星采購,匯往采購地銀行開立采購專戶的款項。企業將款項委托當地銀行匯往采購地開立專戶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收到采購員交來供應單位發票帳單等報銷憑證時,借記“商品采購”等科目,貸記本科目。企業將多余的外埠存款轉回當地銀行時,根據銀行的收帳通知,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銀行匯票存款是企業為取得銀行匯票,按照規定存入銀行的款項。企業在填送“銀行匯票委托書”并將款項交存銀行,取得銀行匯票后,根據銀行蓋章退回的委托書存根聯,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使用銀行匯票后,應根據發票帳單及開戶行轉來的銀行匯票第四聯等有關憑證,經核對無誤后,借記“商品采購”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如有多余款或因匯票超過付款期等原因而退回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銀行本票存款是企業為取得銀行本票按照規定存入銀行的款項。企業向銀行提交“銀行本票申請書”,將款項交存銀行,取得銀行本票后,根據銀行蓋章退回的申請書存根聯,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付出銀行本票后,應根據發票帳單有關憑證,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企業因本票超過付款期等原因而要求退款時,應填制進帳單一式兩聯,連同本票一并送交銀行,然后,根據銀行蓋章退回的進帳單第一聯,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國際信用證存款是企業存入中國銀行信用證保證金專戶的款項。企業向銀行提交“信用證委托書””委托銀行對境外供貨單位開出信用證時,根據用戶自行蓋章退回的委托書回單,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收到境外供貨單位信用證結算憑證及所付發票帳單,經核對無誤后,借記“商品采購”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接到銀行收帳通知,將未用完的信用證保證金余額轉向銀行結算戶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六、企業同所屬單位之間和上下級之間的匯、解款項,在月終時如有未到達的匯入款項,應作為在途貨幣資金處理。根據匯出單位的通知,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到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七、本科目應設置“外埠存款”、“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國際信用證存款”“在途資金”等明細科目,并按外埠存款的開戶銀行、銀行匯票、本票或國際信用證的收款單位和在途資金的匯出單位等設置明細帳。
  第111號科目 短期投資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購入的各種能隨時變現、持有時間不超過1年的有價證券,如各種股票、債券等,以及不超過1年的其他投資。
  二、企業購入的各種股票和債券,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購入股票,如在實際支付的款項中包括已宣告發放但未支取的股利,作為應收款處理。企業應按照實際成本(即實際支付的價款扣除已宣告發放的股利),借記本科目,按照應收的股利,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發放的債券利息和股利,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投資收益”、“其他應收款”科目。
  企業出售股票和債券,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照實際成本,貸記本科目,按未支取的股利,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債券到期收回本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和“投資收益”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短期投資種類設置明細帳。
  第121號科目 應收票據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等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二、企業收到商業匯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帳款”、“商品銷售收入”等科目。應收票據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帶息票據到期,按收到的本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三、企業持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銀行貼現,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即扣除貼現息后的凈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貼現息部分,借記“財務費用”科目,按應收票據的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如應收票據是帶息票據,應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部分借記或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到期,因承兌人的銀行帳戶不足支付,申請貼現的企業收到銀行退回的商業匯票和支款通知時,按所付本息,借記“應收帳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如果申請貼現企業的銀行存款帳戶余額不足,銀行作逾期貸款處理時,借記“應收帳款”科目,貨記“短期借款”科目。
  四、企業應設置“應收票據備查簿”,逐筆登記每一應收票據的種類、號數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額、交易合同號和付款人、承兌人、背書人的姓名或單位名稱、到期日期和利率、貼現日期、貼現率和貼現凈額,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額等資料,應收票據到期結清票款后,應在備查簿內逐筆注銷。
  第122號科目 應收帳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的單位收取的款項和代墊的運雜費以及企業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銀行收款結算方式委托銀行收取的款項等。企業出口商品應收境外客戶和以外結算的進口貨款、利息、進口傭金、進口索賠等外匯帳款,也在本科目核算,或增設“應設外匯帳款”科目核算。
  二、企業經營收入發生應收款項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收到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發生的匯兌損益記入“匯兌損益”科目。
  企業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墊費用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如果企業應收帳款改用商業匯票結算,在收到承兌的商業匯票時,借記“應收票據”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提取壞帳準備的企業,經確認為壞帳的應收帳款,借記“壞帳準備”科目,貸記本科目;未提壞帳準備的企業,經確認為壞帳的應收帳款,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已確認并轉銷的壞帳損失,以后又收回的,提取壞帳準備的企業,借記本科目,貸記“壞帳準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未提取壞帳準備的企業,借記本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不同的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的單位設置明細帳。
  應收外匯帳款應分別“有證出口”、“無證出口”等并按國別客戶設戶,同時記載原幣及人民幣。有證出口部分要分清即期、遠期;無證出口要分清D/A、D/P等。每筆出口帳款還須列明應收匯日期和實際收匯日期。
  第125號科目 壞帳準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提取的壞帳準備。
  二、企業提取壞帳準備,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沖減壞帳準備,借記本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發生壞帳損失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科目。
  已確認并轉銷的壞帳損失,以后又收回的,應按收回的金額,借記“應收帳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科目。
  三、本科目年末貸方余額反映已經提取的壞帳準備。
  第126號科目 預付帳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貨款,如預付的商品采購貨款、發放并應收回的農副產品預購定金等。企業按合同、協議規定預付的外匯帳款和定金,也在本科目核算,或增設“預付外匯帳款”科目核算。
  預付貨款情況不多的企業,也可以將預付的貨款直接記入“應付帳款”科目的借方,不設本科目。
  二、企業按規定預付貨款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到所購商品時,根據發票帳單等明細的金額,借記“商品采購”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補付的貨款,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付的貨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發生的匯兌損益記入“匯兌損益”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供應單位設置明細帳。
  第129號科目 其他應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除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預付帳款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包括:備用金、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存出保證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等。
  二、企業發生其他各種應收款項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各種款項時,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實行定額備用金制度的單位,對于領用的備用金應定期向財會部門報銷。財會部門根據報銷數領用現金補足備用金定額時,借記有關科目,貸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報銷數和撥補數都不通過本科目核算。
  三、本科目應按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分類,并按不同的債務人設置明細帳。
  第131號科目 商品采購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購入商品的采購成本。
  購入商品包括國內采購、國外進口的商品。企業為了供應和銷售給外單位而購入的各種商品,不論是否進入本企業倉庫,凡是通過本企業結算貨款的,都在本科目核算。企業購入的材料物資、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應在“材料物資”、“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核算,不記入本科目。
  企業根據需要也可以將本科目改為“在途商品”科目,核算企業購進的在途商品。
 二、商品的采購成本確定如下:
  1.國內購進用于國內銷售和用于出口的商品,以進貨原價為其采購成本。購進商品所發生的進貨費用,包括購進出口商品到達交貨地車站、碼頭以前支付的各項費用和手續費,均作為當期損溢列入經營費用。
  2.企業進口的商品,其采購成本包括進口商品的國外進價、應分攤的外匯價差和進口環節的各種稅金。
  進口商品的國外進價,一律以到岸價格(CIF)為基礎。如對外合同以離岸價格(FOB)成交的,商品離開對方口岸后,應由我方負擔的運雜費、保險費、傭金等費用,記入商品的進價;商品到達我國口岸目的港后發生的費用記入經營費用。收入的進口傭金沖減進價,不易按商品認定的,沖減經營費用。
  3.企業委托其他單位代理進口的商品,其采購成本為實際支付給代理單位的全部價款。
  4.企業收購農副產品,其采購成本包括支付的收購價款、稅金等。
  三、企業購入商品,根據發票、帳單支付貨款和各項費用、稅金等,按商品進貨原價(有進貨折扣與折讓的,應扣除進貨折扣與折讓),借記本科目、“經營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金”等科目。采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購入的商品,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票據”科目。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后,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按進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按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進價貸記本科目,按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售價低于進價時,應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下同)。
  購入商品在運輸途中發生的毀損、短缺或溢余,不作為增減購入商品的采購成本處理,應于發現時,通過“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核算,并應查明原因分別情況進行處理。
  四、本科目應按供貨單位、商品類別等設置明細帳。企業經營進出口商品的,可根據需要分別進口商品采購和出口商品采購進行明細核算。
  五、本科目期末余額反映企業在途商品的采購成本。
  第135號科目 庫存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全部自有的庫存商品,包括存放在倉庫、門市部和寄存在外庫的商品,委托其他單位代管、代銷的商品,陳列展覽的商品等。委托其他單位加工商品、受托代銷商品以及出租的商品,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業運往港口、車站、碼頭等候裝船、裝車的出口商品,如待運時間較長,為加強管理,可在本科目內設“待運和發出商品”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二、企業的庫存商品可以采用進價或售價進行核算。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如批發銷售的商品),應按商品進貨原價(或實際采購成本,下同)記帳。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如零售商品),應按商品的售價記帳,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在“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
  三、本科目使用方法:
  1.企業購入的商品,在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后,應由“商品采購”科目轉入本科目: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應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商品采購”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應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商品采購”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對于月終尚未付款或尚未開出、承兌商業匯票的入庫商品,按應付給供貨單位的價款暫估入帳: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按暫估的進貨原價,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按售價借記本科目,按暫估的進貨原價,貸記“應付帳款”科目,按售價與暫估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下月初用紅字沖回,以便下月付款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后,按正常程序通過“商品采購”科目核算。
  年度終了,凡已轉入庫存和已作銷售的進口商品,屬于國外以離岸價格成交、有應付未付國外運保費的,應先預估入帳,按存銷的比例分別轉入本科目和“商品銷售成本”科目,實際支付和預估的差額分別調整有關科目。
  2.企業銷售發出的商品,借記“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收入”科目。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時,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按先進先出、加權平均、移動加權平均、個別計價、后進先出、毛利率等方法計算已銷商品的銷售成本,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平時可按商品售價結轉成本,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月終,應按差價率計算法計算分攤本月已銷商品實現的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平時不隨銷售轉成本的企業,月終分攤進銷差價結轉成本時,借記“商品銷售成本”、“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本科目。
  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方法一經確定,年度內不得變更。
  3.有委托其他單位代銷商品的企業,應在本科目內增設“委托代銷商品”明細科目。企業將委托代銷的商品發交受托代銷單位,應按進價(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按售價)借記本科目(委托代銷商品),貸記本科目(有關明細科目)。收到代銷單位報來的代銷清單,應按銷售金額借記“應收帳款”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收入”科目,按已扣代銷手續費等,借記“經營費用”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科目。收到代銷單位匯來貨款凈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科目。
  4.企業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商品,在發出庫存商品時,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按商品進價借記“加工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按商品進價借記“加工商品”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按售價貸記本科目。商品加工完成驗收入庫,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按商品的實際加工成本(包括商品進貨原價、加工費用、加工稅金等),借記本科目,貸記“加工商品”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應按加工完成新商品的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商品實際加工成本,貸記“加工商品”科目,按新售價與加工成本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5.企業在清理盤點中發現的庫存商品盤盈、盤虧、毀損,應按進貨原價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分別情況進行處理。
  四、本科目應按商品種類、名稱、規格和存放地點等設置明細帳。
  企業經營進出口商品的,可在本科目內設置“庫存進口商品”、“庫存出口商品”、“其他庫存商品”等明細科目或設置相應的科目進行核算。
  第141號科目 受托代銷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接受其他單位委托代銷或寄銷的商品。企業代銷或寄銷國外的商品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收到代銷、寄銷的商品,采用進價核算的,按接收價借記本科目,貸記“代銷商品款”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按售價借記本科目,按接收價貸記“代銷商品款”科目,按售價與接收價之間的差價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接受的代銷商品銷售后,以收取手續費方式代銷或寄銷的商品,按售價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同時,借記“代銷商品款”科目,貸記本科目;計算代銷手續費收入并向委托單位支付代銷商品款時,借記“應付帳款”科目,貸記“代購代銷收入”、“銀行存款”科目。不采用收取手續費方式代銷或寄銷的商品,按售價借記“銀行存款”或“應收帳款”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收入”科目。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時,采用進價核算的,按接收價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代銷商品款”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按售價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按接收價借記“代銷商品款”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月份終了,已銷代銷商品應與自營商品一并分攤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
  三、本科目按委托單位設置明細帳。
  第143號科目 商品進銷差價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
  二、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進價貸記“商品采購”、“加工商品”、“銀行存款”、“應付帳款”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本科目
  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發生溢余,應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進價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按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本科目。庫存商品發生損失,按進價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按售價與進價的差額借記本科目,按售價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轉為出租商品時,按進價借記“出租商品”科目,按售價與進價的差額借記本科目,按售價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
  三、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按以下方法計算:
  差價率=月末分攤前“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余額÷(月末“庫存商品”科目余額+月末“受托代銷商品”科目余額+本月“商品銷售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
  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月“商品銷售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差價率
  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月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月已銷商品負擔的進銷差價。
  為了真實反映庫存商品和銷售商品的進銷差價,正確核算盈虧,年終應對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一次核實調整。
  四、本科目應按商品類別或實物負責人設置明細帳。
  第144號科目 商品削價準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對庫存商品預計可能發生削價損失而從成本中提取的削價損失準備。
  二、企業提取商品削價損失準備時,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沖銷商品削價準備,借記本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
  銷售商品時,按實際售價借記“銀行存款”、“應收帳款”等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收入”科目。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時,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還應于月末結轉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用提取的商品削價準備彌補商品削價損失(指已銷商品的售價低于進行的差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
  不實行商品削價損失準備的企業,發生的商品削價損失在當期損益中直接體現。
  三、本科目的貸方余額反映已提取尚未轉銷的商品削價損失準備。
  第145號科目 加工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自行加工或委托其他單位加工的各種商品的實際成本,包括發出商品的進貨原價、加工費用、加工稅金及附加等。
  二、企業發出加工的庫存商品,按庫存商品的帳面原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還應將加工商品應負擔的商品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本科目)。
  支付委托加工商品的加工費用、稅金及附加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自行加工商品發生的加工費用和應交納的產品稅或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支出”、“應交稅金”、“其他應交款”等科目。
  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商品,采用進價核算的,按加工前商品的進貨原價、加工費用、加工稅金和教育費附加等,作為加工后商品的進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本。采用售價核算的,應按加工完成新商品的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加工前商品的進貨原價、加工費用、加工稅金和教育費附加等,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三、本科目按加工商品的類別、加工合同、加工批次、加工單位等設置明細帳。
  第147號科目 出租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附帶經營租賃商品業務而租出商品的進貨原價。
  出租商品業務不多的企業,出租商品可在“庫存商品”科目核算,不設本科目。
  二、本科目設置以下兩個明細科目:
  1.出租商品原價;
  2.出租商品攤銷。
  三、出租商品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庫存商品采用售價核算的,還要結轉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計收出租商品的租金收入,借記“銀行存款”、“應收帳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出租商品攤銷,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出租商品攤銷)。出租商品發生的修理費,直接記入“其他業務支出”科目。出租商品出售和報廢時,按已攤銷數借記本科目(出租商品攤銷),按帳面原價貸記本科目,帳面原價與已提攤銷如有差額,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
  四、本科目按出租商品的類別、品名、規格等設置明細帳。
  第149號科目 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發出商品的進貨原價。
  企業代購買單位墊付的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的包裝、運雜費用,在“應收帳款”科目核算,不記入本科目。
  二、商品發出時,按商品的進貨原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每期銷售實現(包括第一次收取貨款)時,應按本期應收的貨款金額,借記“應收帳款”等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收入”科目;同時按商品全部銷售成本與全部銷售收入的比率計算出本期應結轉的銷售成本,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收到貨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銷售對象設置明細帳或設置備查簿,詳細記錄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的數量、售價、成本、已收取的貨款和尚未收取的貨款等有關情況。
  第151號科目 材料物資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用于業務經營、設備維修、勞動保護、辦公等方面的材料物資的實際成本(包括進價和運雜費等)。企業的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和在建工程用材料物資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購入材料、物資,已經驗收入庫并同時支付貨款的,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已經入庫尚未付款的,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支付貨款時,借記“應付帳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已經支付貨款尚未驗收入庫的,借記“應付帳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到材料物資后,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
  三、企業領用材料、物資,借記“經營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對外銷售的材料、物資,銷售收入及銷售成本通過“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支出”科目核算。
  企業發出材料物資,可以采用“先進先出”、“加權平均”、“移動加權平均”、“個別計價”等方法計算成本。
  四、購入及清理盤點中發現材料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先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再按規定進行處理。
  五、本科目按材料、物資的類別、品種、規格等設置明細帳。
  第155號科目 包裝物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包裝物的實際成本(包括進價和運雜費等)。
  包裝物是指為了包裝本企業商品而儲備的各種包裝容器,如桶、箱、瓶、壇、袋等,包括:
  1.用于包裝商品作為商品組成部門的包裝物;
  2.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
  3.隨同商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
  4.出租或出借給購買單位使用的包裝物。
  各種包裝材料,如紙、繩、鐵絲、鐵皮等,應在“材料物資”科目核算;用于儲存和保管商品而不對外出售的包裝物,應按價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長短,分別在“固定資產”或“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
  二、出租、出借的包裝物價值較大的,可在本科目下設置以下四個明細科目:
  1.庫存包裝物;
  2.出租包裝物;
  3.出借包裝物;
  4.包裝物攤銷。
  三、企業購入驗收入庫的包裝物,比照“材料物資”科目的方法進行核算。
  企業領用包裝物,應按規定的方法進行攤銷,借記“經營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隨同商品出售但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借記“經營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單獨對外銷售的包裝物,銷售收入及銷售成本通過“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支出”科目核算,銷售成本的計算可以采用“先進先出”、“加權平均”等方法。
  四、企業出租、出借包裝物,借記本科目(出租包裝物、出借包裝物),貸記本科目(庫存包裝物)。所收取的押金,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對逾期未退的包裝物沒收的押金,應轉作“營業外收入”處理。出租包裝物發生的租金收入,借記“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出租、出借包裝物的經常修理費用,分別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指出租的包裝物)和“經營費用”科目(指出借的包裝物),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時,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指出租包裝物)、“經營費用”科目(指出借包裝物),貸記本科目(包裝物攤銷)。
  出租、出借包裝物報廢時,將包裝物的攤余價值扣除殘料價值后的差額,作為報廢包裝物的攤銷額,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指出借包裝物)“或經營費用”科目(指出借包裝物);同時,將報廢包裝物的殘料價值記入“材料物資”科目,將報廢包裝物的實際成本減去殘料價值后的差額與已提攤銷對沖,借記本科目(包裝物攤銷),貸記本科目(出租包裝物、出借包裝物)。
  出租、出借包裝物價值較小的,包裝物攤銷也可直接沖減包裝物的帳面價值,不通過本科目(包裝物攤銷)進行明細核算。
  五、包裝物的價值損耗,可以采用“降等攤銷法”、“分期分次攤銷法”或按使用程度估價進行攤銷等。
  六、本科目按包裝物的類別、品種、規格設置明細帳。
  第157號科目 低值易耗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所有的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包括進價和運雜費)和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價值損耗。
  二、本科目應設置以下3個明細科目:
  1.庫存低值易耗品;
  2.在用低值易耗品;
  3.低值易耗品攤銷。
  低值易耗品較少的企業,也可以不設以上明細科目。
  三、購入低值易耗品比照“材料物資”科目的有關規定,在庫存低值易耗品明細科目核算。
  四、企業根據具體情況,對不同的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一次攤銷、按使用期限分次攤銷、五五攤銷等不同的攤銷方法。
  一次攤銷的低值易耗品,在領用時將其全部價值攤入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庫存低值易耗品)。如一次大量領用低值易耗品需要分期攤銷時,應通過“待攤費用”科目核算。報廢時將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殘料作為低值易耗品攤銷額的減少,沖減費用。
  按使用期限分次攤銷的低值易耗品,領用后根據低值易耗品的耐用期限計算月平均攤銷額攤入費用。領用時,借記本科目(在用低值易耗品),貸記本科目(庫存低值易耗品);攤銷時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低值易耗品攤銷)。超過耐用期限尚可繼續使用的低值易耗品不再攤銷。低值易耗品報廢時將攤余價值扣除殘料價值的差額,作為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攤銷額,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殘料價值記入“材料物資”科目。
  采用五五攤銷法攤銷的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從“庫存低值易耗品”明細科目轉入在“在用低值易耗品”明細科目。根據本月領用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的50%,計算當期領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低值易耗品攤銷)。對于報廢的低值易耗品,按月匯總后,按已提攤銷額借記本科目(低值易耗品攤銷),按入庫殘料價值借記“材料物資”科目,按報廢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的50%減去入庫殘料后的差額,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按報廢的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貸記本科目(在用低值易耗品)。
  不設有關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伊立華

伊立華

執業證號:

11301201210822730

河北莊銘律師事務所

簡介:

伊立華律師,河北大學法學本科畢業,性格沉穩,執業宗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伊立華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正)

2005-08-28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修正)

2001-0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的決定

2005-04-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07-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96-03-1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

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

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

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

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

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

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3-03

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

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

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长垣县| 宜阳县| 克拉玛依市| 靖西县| 宝兴县| 资源县| 南木林县| 海城市| 沂南县| 珠海市| 深泽县| 扬中市| 易门县| 东乡族自治县| 曲松县| 务川| 健康| 兴城市| 新沂市| 兰溪市| 抚顺市| 罗城| 通州区| 天气| 历史| 北票市| 嘉峪关市| 攀枝花市| 金堂县| 花垣县| 贵溪市| 东丰县| 新龙县| 罗定市| 鹤岗市| 荥经县| 巴彦淖尔市| 灵璧县| 石楼县|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