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國有旅游企業年度決算編審通知已經下發,由于今年是一個特殊的會計年度,上半年和下半年執行不同的財務會計制度,財務政策有些不一,使得決算編報相對于以前年度要復雜些。為了便于旅游企業編制今年的決算,現將匯編決算中的有關問題說明如下:
一、匯編1993年國有旅游企業年度決算的總原則、匯編范圍及類型
從今年7月1日起,《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準則》及分行業的財務會計制度正式實施,所有旅游企業都應執行“兩則”及分行業的財務會計制度。財政部門應嚴格按照國家財政政策、“兩則”、“兩制”和新舊制度銜接的有關規定做好決算布置工作,對于企業上報的年度決算,做到先審后匯,以保證年度決算內容完整、數字真實。由于今年是一個特殊的會計年度,年度決算的匯編范圍相對要復雜些。歸納起來應掌握以下幾點:
第一,以國有企業為主匯編企業決算。從今年7月1日起,所有企業不論其所有制性質,也不論其經營方式如何,一律按所從事的經濟業務的性質,確定其執行何種行業財務會計制度。由于現行的管理體制所限,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在財務管理、稅收政策上不盡相同,管理部門也不一。因此,今年財政部門匯編決算,從匯編范圍來說,仍按照現行的管理范圍,按現有的財務隸屬關系、匯編口徑匯編,即以財政部門管理的國有企業為主匯編年度決算。旅游行業匯編決算,也以國有旅游企業為主。
第二,按部門匯編企業決算。旅游行業中有些企業應按業務性質劃分執行相應的行業制度,如旅游車船公司,主要從事汽車、游船出租業務,按規定應執行“運輸(交通)企業制度”;旅游服務公司、僑匯公司主要從事商品貿易,按規定應執行“商品流通企業制度”。但按照現行的部門管理體制,旅游車船公司、旅游商品貿易公司仍是旅游部門歸口管理的企業,其財務隸屬關系仍在財政行業歸口管理機構,因此,盡管這些企業與施行社、旅游飯店等旅游企業執行的是不同的財務會計制度,但會計報表仍應按行業歸口管理部門布置的報表執行,即按照旅游企業匯總會計報表的要求編制今年的決算。
第三,其他所有制性質的企業匯編主要指標表。為了保證全國年度決算匯總數據不重不漏,同時又能了解旅游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在按上述兩個原則匯編旅游企業決算的前提下,對于與財政行業歸口管理部門沒有直接財務隸屬關系的各類旅游企業,要求其按照旅游企業匯總會計報表的要求,報送一張主要指標表。
綜上所述,今年各地區財政部門匯編旅游企業決算,可將本地區旅游企業劃分為兩類,一類是財務隸屬于財政行業歸口管理部門的國有旅游企業,即財務直接與財政部門行業歸口管理機構掛鉤的旅游企業,這類企業,應按照旅游企業匯總會計報表的要求,報送全面的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利潤分配表及補充資料表等四張報表;另一類是與財政部門行業歸口管理機構沒有直接的財務隸屬關系的旅游企業,包括除第一類以外的其他國有旅游企業以及集體、外商投資、股份制等其他所有制性質的旅游企業,這類企業也應按旅游企業匯總會計報表的要求向財政行業歸口管理機構報送一張主要指標表,反映企業的資產、負債、權益以及經營情況。
從企業類型來說,旅游企業主要有:旅行社、旅游飯店(包括賓館、酒店)、旅游車船公司、旅游服務公司、僑匯公司、度假村、游樂場等。上述類型的企業都應按照旅游企業匯總會計報表的要求編制今年的年度決算。
二、關于旅游涉外飯店加收服務費的處理問題
按照新制度與銜接辦法的規定,旅游涉外飯店加收的服務費與正常營業收入一樣處理,不再作為專項管理。但據我們前不久到部分地區進行新舊制度轉軌工作的調查了解,目前企業加收的服務費有很大一部分(約占服務費收入的50%)是用于職工個人的,服務費轉作福利、獎勵的數額在福利基金、獎勵基金中占有很大比重。執行新制度后,企業的福利、獎勵來源都是特定的,而且福利費提取數不足也是客觀存在的,為了不影響職工既得利益,對于旅游涉外飯店加收的服務費,規定企業在1995年前仍執行(89)旅管理字第059號“關于旅游涉外飯店加收服務費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即服務費收入免繳所得稅,繳納營業稅后的收入,按規定繳納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國家預算調節基金后進行分配,并規定了具體分配比例,其中,30%上交旅游主管部門,用于對外宣傳促銷;50%用于職工福利,20%用于職工獎勵。這是充分考慮了企業的實際情況而給旅游涉外飯店保留的特殊優惠政策,其中明確轉作福利、獎勵的具體比例,也是針對實際情況確定的,主要是彌補福利費的不足,如企業獎勵基金不足,可通過獎金進成本辦法解決。
另外,上交旅游主管部門的這部分服務費,按規定是中央企業直接上交國家旅游局,地方企業上交地方旅游主管部門。對于地方企業上交地方旅游主管部門的這部分服務費,地方旅游主管部門按規定應上交國家旅游局30%。
三、關于旅行社超時補貼的處理
超時補貼是旅行社支付給翻譯導游人員陪同時間超過勞動工時的一種工資性補貼,原試行辦法規定,超時補貼按綜合服務費的一定比例提取,作為專項基金管理;實際發放時,按全年人均不超過180元的標準發放。執行新制度后,對于這種工資性補貼,不再實行專項管理,旅行社發放的超時補貼,按其實行的工資辦法進行相應處理: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辦法的旅行社,可將應發放的超時補貼按每人每年180元的標準核入工資總額,實際發放時直接計入成本費用;實行其他工資辦法的旅行社,按每人每年180元的標準掌握發放,也直接計入成本費用。
四、關于獎金進成本問題
按照銜接辦法的規定,企業職工的獎金在三年內逐步計入成本費用。如何具體實施,區別情況確定:實行“稅利分流”試點的企業和實行工效掛鉤“總掛總提”辦法的企業,職工獎金直接計入成本費用;其他企業按照財務隸屬關系,由主管財政機關確定,具體來說,中央企業我部規定職工獎金在兩年內全部計入成本費用,1993年可將職工獎金的50%計入成本費用,未計入成本費用的部分,在稅后并提取盈余公積金、公益金、向投資者分利后的利潤中提取;地方企業,由地方財政部門確定。
五、關于壞帳損失的處理問題
年度終了,企業應做好
債權債務的清理工作,對于未收回的應收帳款應積極催收。在決算編審通知中明確兩點,一是對于1993年6月30日以前掛帳的“應收帳款”應進行認真清理,凡屬壞帳損失范圍的,要制定處理計劃,報同級財政機關批準后處理;二是明確了壞帳損失處理權限,對確屬應列作壞帳損失的,每筆金額在5萬元人民幣以上或全年累計金額在2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要報同級財政機關批準,低于上述標準的由企業自行處理。
六、關于稅后利潤分配的問題
新的財務會計制度對企業稅后利潤的分配作了規范化的規定,企業的稅后利潤按規定應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并向投資者分配利潤。考虛到旅游企業多為新建企業,企業的積累較少,為扶持旅游企業的發展,決算編審通知明確規定企業的稅后利潤按上述規定的分配順序分配后,經過主管財政機關批準,還可提取一定比例的任意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兩次公益金的提取比例不得高于法定盈余公積金和任意盈余公積金的提取比例。
七、關于實行房改企業住房基金的處理問題
對于實行住房制度改革的企業,其住房資金的財務管理原則、住房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等,我部綜合計劃司下發了一系列文件,旅游企業如實行住房制度改革,有關財務管理原則應按統一規定辦理。
八、關于財務情況說明書的有關內容
財務情況說明書是財務報告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的經營情況、效益情況、資金情況、稅金繳納情況等都應詳細在財務情況說明書中說明。匯總部門對于企業報送的財務報表,也應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除重點說明上述情況外,還應說明“匯編企業戶數”的情況,如匯編企業的類型、盈利或虧損企業的戶數等。
另外,由于今年是半年之中執行新制度,而新舊制度在財務處理原則上不一致,執行新制度與老制度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要求對于執行新制度后影響企業效益的情況要在財務情況說明書中重點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