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為了進一步加強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管理工作,提高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率,解決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難,沉淀、掛帳資金多的問題,現將《加強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管理工作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加以貫徹。
附件:加強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管理工作的意見
附件:
加強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管理工作的意見
財政支農周轉金是財政部門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需要而設置的有償投放、定期收回、循環使用的專項資金。是財政支農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財政支農周轉金的建立,對于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擔近年來,在財政支農周轉金管理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難,沉淀、掛帳資金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加強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管理工作,提高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率,加速資金周轉、增加對農業的投入,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要充分重視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管理工作。回收管理是整個財政支農周轉金管理的重要環節。回收不好,直接影響這項資金正常周轉使用。因此各級財政部門要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抓緊抓好。同時應積極向當地政府領導宣傳財政支農周轉金的性質和有關政策,如實匯報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管理工作的成效和遇到的問題,爭取他們的重視和支持,促進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要對財政支農周轉金實行項目管理。保證扶持項目的成功,使之達到預期效益,增強受援單位的還款能力,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就有了可靠的物質基礎。實行項目管理是保證扶持項目成功的有效途徑。要堅持扶持項目由集體研究決定,嚴把投向、立項、審批、撥款關,杜絕人情、關系項目,建立健全扶持項目的考察論證、跟蹤反饋、監督檢查和完工(建成)驗收制度,切實加強財政支農周轉金投放和使用的有效管理,并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對于所扶持的項目,力爭做到扶持一個,成功一個,見效一個。
三、要進一步完善財政支農周轉金借款
合同管理制度。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財政支農周轉金
借款合同管理規定》,并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財政支農周轉金借款合同條款和還款的保證措施,補充違約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明確
法人代表更換債務不變等內容。財政部門與直接受援者訂立借款合同后,應進行司法公證、鑒定。
四、合理確定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期限。回收期限是否科學、合理、符合實際,直接關系到財政支農周轉金能否按期收回。要根據農業生產的特點和扶持項目的建設期及實現效益的時間長短,區別不同行業的不同項目,合理確定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期限。加工業以及建設期較短的項目等,回收期限一般以1--1.5年為宜;種植業、養殖業以及建設期較長的項目等,回收期限可適當延長,但一般不超過3年。
五、按照權、責結合的原則,完善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責任制,明確借、還款雙方的責任。財政支農周轉金的回收要堅持誰投放、誰回收的原則。財政部門直接投放的,由財政部門負責回收;委托主管部門投入的,由主管部門負責回收。財政部門應逐步取消與主管部門聯合投放財政支農周轉金的做法,理順回收工作關系。財政支農周轉金的回收要堅持誰借款、誰歸還的原則。下級財政部門歸還上級財政部門借款,主管部門歸還財政部門借款都應及時,不得截留、挪用。
六、逐步實行各種形式的擔保抵押辦法。有條件的國有農業企業、鄉鎮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其它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等,借用財政支農周轉金應以自身的資產作抵押或由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單位作擔保。有條件的農口事業單位借用財政支農周轉金,應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單位作擔保。借款到期不能歸還,財政部門有權拍賣、扣押用款單位的抵押資產或由其擔保單位負責歸還財政支農周轉金借款。擔保抵押行為及
抵押物、擔保人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所規定的條件。
七、實行財政支農周轉金借款指標與本級累計回收率掛鉤的政策。對累計回收率較高的地區,可增加其借款指標;對累計回收率較低的地區,相應減少其借款指標。
八、建立健全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獎懲制度。各級財政部門對借出的財政支農周轉金,應根據到期金額將還款任務及時落實到單位(部門)。同時根據還款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對于按時完成還款任務的單位(部門)優先安排新的借款;對在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工作中突出的單位(部門)給予獎勵。
對于未及時完成還款任務的單位(部門)應給予處罰。一是加收原費率4倍至8倍的逾期占用費;二是通報批評;三是不再安排新的借款。
九、運用法律手段,強化財政支農周轉金回收力度。對確有還款能力而不按時還款的用款單位,財政部門可依法向當地法院起訴,強制其歸還借款。并從起訴之日起,終止與其有關財政支農周轉金的業務往來關系。
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妥善處理沉淀資金問題。對沉淀資金要進行全面清理,分清年度,分清原因,分清級次,實事求是地認定各級的沉淀資金數額,嚴格按財政部(92)財農字第119號《關于財政支農周轉金掛帳范圍的通知》中規定的掛帳原因、權限和程序審批掛帳。今后對沉淀資金的清理、掛帳要形成制度,原則是每5年進行一次。對支農周轉金掛帳后的財務處理及有關要求,仍按(92)財農字第119號的有關規定辦理。
十一、鼓勵縣、鄉財政部門積極回收掛帳資金。可將實際回收的掛帳資金全部留給負責回收的縣、鄉財政部門,用于增加縣、鄉級財政支農周轉金基金。
十二、建立財政支農周轉金風險基金制度。風險基金專項用于彌補財政支農周轉金掛帳損失。其基金來源從占用費、逾期占用費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總額中提取,提取比例為20--30%,最高不得超過50%。對風險基金要專戶儲存,并建立嚴格的使用報批程序。具體辦法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