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科目
1.在“特準儲備物資”科目下設置“國儲棉”明細科目,核算企業代國家儲備的棉花的實際成本,并按棉花的批次、等級進行明細核算。
2.在“特準儲備資金”科目下設置“國儲棉資金”明細科目,核算企業代國家儲備棉花由國家撥入的資金等。
3.增設“252特種儲備借款”科目,核算企業代國家儲備棉花而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借入的款項。
4.增設“504轉出價差”科目,核算企業代國家儲備物資出庫而轉出的價差收入或支出。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結轉“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5.在“其他應交款”科目下設置“國儲棉價差收入”明細科目,核算企業出庫國家儲備棉花應歸還、上交或應轉增國撥資金的價差收入。
6.在“其他應付款”科目下設置,“應付國儲棉利息”明細科目,核算企業代國家儲備棉花收到預撥的特種儲備借款利息。
7.在“應收補貼款”科目下設置“應收國儲棉補貼款”明細科目,核算企業代國家儲備棉花應收的費用補貼。
二、帳務處理
1.企業收到國撥棉花特準儲備資金,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特準儲備資金--國儲棉資金”科目。按規定上交時,作相反分錄。
2.企業代國家儲備棉花而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借入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特種儲備借款”科目。歸還專項借款時,作相反分錄。
3.企業采購國家儲備棉,根據發展帳單支付的價款和運雜費等,借記“特準準備物資”科目,按照支付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實際支付或應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應付帳款”等科目。
4.企業出庫國家儲備棉,按照實現的銷售收入和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按照實現的銷售收入,借記“商品銷售收入”科目。結轉成本時,借記“銷售成本”科目,貸記“特準儲備物資--國儲棉”科目。銷售國儲棉應交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借記“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科目。
企業出庫國家儲備棉發生的價差收入轉出時,借記“轉出價差”科目,貸記“其他應交款--國儲棉價差收入”科目;歸還中央財政墊付的利息、費用和上交時,貸記“其他應交款--國儲棉價差收入”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規定將部分價差收入增加棉花國撥資金時,借記“其他應交款--國儲棉價差收入”科目,貸記“特準儲備資金--國儲棉資金”科目。
企業收到國家撥給的專項用于棉花儲備庫改造和與儲備體系建設有關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專項應付款”科目;待撥款項目完成后,屬于核銷部分,報經批準后,沖銷“專項應付款”科目,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有關科目;其余部分轉入“資本公積”科目,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資本公積”科目。
企業出庫國家儲備棉發生的價差支出,經批準沖減棉花國撥資金,借記“特準儲備資金--國儲棉資金”科目,貸記“轉出價差”科目。
5.企業收到預撥的特種儲備借款利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應付國儲棉利息”科目;支付利息時,借記“其他應付款--應付國儲棉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6.企業為保管國家儲備棉花而發生的有關費用,借記“經營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應于月份終了,按照規定的費用定額補貼標準計算應收的定額補貼,借記“應收補貼款--應收國儲棉補貼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收到補貼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補貼款--應收國儲棉補貼款”科目。
7.對因不可抗力使國家儲備棉受到的損失,經批準沖減國撥資金的,應按損失的金額扣除保險公司等的賠償款后的余額,借記“特準儲備資金--國儲棉資金”科目,貸記“特準儲備物資--國儲棉”科目。
對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國家儲備棉霉爛變質而發生的損失,按照現行會計制度處理,不得沖減國撥資金;同時企業應將霉爛變質的部分,按照同品級、同長度和同數量予以補充國儲棉庫存,但企業不得調整帳面價值。
三、會計報表
1.在“資產負債表”“其他長期資產”項目下,增設“特準儲備物資”項目,反映企業為國家特準需要而儲備的物資。本項目根據“特準儲備物資”科目余額填列。
2.在“資產負債表”“長期應付款”項目下,增設“特準儲備資金”項目,反映企業為國家儲備物資而形成的資金。本項目根據“特準儲備資金”科目余額填列。
3.在“資產負債表”
長期借款”項目下,增設“特種儲備借款”項目,反映企業為國家儲備物資而向銀行借入的專項貸款。本項目根據“特種儲備借款”科目余額填列。
4.在“損益表”“減:抵扣銷售收入的應交款”項目(第1--1行),設置“減:轉出價差收入”(轉出價差支出以“-”號反映)項目(1--2行),反映企業代國家儲備物資出庫時轉出的價差收入。本項目根據“轉出價差”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填列,“轉出價差”科目如為貸方余額,在本項目中以“-”號填列。
5.在“財務狀況變動表”“無償調出固定資產凈損失”項目下增設“減少特準儲備物資”項目,反映企業年度內特準儲備物資的減少數,本項目根據“特準儲備物資”科目的貸方發生額分析填列;在“增加長期投資”項目下增設“增加特準儲備物資”項目,反映企業年度內特準儲備物資的增加數,本項目根據“特準儲備物資”科目的借方發生額分析填列。
“特準儲備資金”科目及“特種儲備借款”科目的本年增加數和減少數,分別在“增加長期負債”和“償還長期負債”項目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