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的通知》〔國辦發(1999)92號〕和國務院清理整頓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領導小組《關于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與政府部門實行脫鉤改制意見》,為保證律師事務所、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脫鉤改制工作的順利完成,制訂本方案。
一、脫鉤改制的目標和原則
這次脫鉤改制的目標是,完善律師、社會法律咨詢服務的執業組織形式,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自律性運行機制,促進律師事務所、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獨立、客觀、公正地執業,使之真正成為自主管理、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平等競爭的執業主體。
這次脫鉤改制工作的基本原則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積極穩妥地推進改革的同時,又要做到隊伍不散,業務不間斷;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既要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又要保護廣大律師的積極性;鼓勵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在脫鉤改制中實行聯合,走規模化發展道路。
二、脫鉤改制的范圍和內容
這次脫鉤改制的范圍是:(一)已實現自收自支的國資律師事務所;(二)掛靠事業單位、企業或社會團體的律師事務所;(三)司法行政機關批準設立的,掛靠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企業或社會團體的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
脫鉤改制的內容是,屬于脫鉤改制范圍的律師事務所和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以下簡稱脫鉤單位)要在人員、財務、業務、名稱四個方面,與掛靠的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企業或社會團體(以下簡稱掛靠單位)徹底脫鉤,具體要做到:
(一)脫鉤單位不再屬于行政或事業單位,不再具有行政級別。在編的工作人員退出編制,人事檔案移送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管理;
(二)掛靠單位在脫鉤單位的投入全部撤出,或變為租借關系,掛靠單位不再是脫鉤單位的投資者,不再享有投資者權益,不得以任何形式從脫鉤單位謀取不正當經濟利益;
(三)脫鉤單位不得承擔屬于掛靠單位的任何職能,依法自主開展業務活動。掛靠單位不得干涉脫鉤單位的正常業務活動;
(四)律師事務所的名稱必須符合《律師事務所名稱管理辦法》的規定,凡已經我部核定的名稱,改制后必須使用;未經我部核定的,必須報送我部核定。
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名稱不得冠有掛靠單位的名稱字樣或留有痕跡,未經批準不得冠有“中華”、“全國”、“中國”等字樣,也不得僅以行政區域或地名作為其名稱。
三、改制后的組織形式
律師事務所脫鉤后,應改制為合伙律師事務所或合作律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可以整所轉為合伙或合作律師事務所,也可以在自愿組合的基礎上組建數個合伙或合作律師事務所。改制后新設的所,必須符合《律師法》及我部有關設立律師事務所的規定。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參照現代公司的內部管理機制,探索、完善合作律師事務所的內部管理機制。
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脫鉤后,一律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脫鉤后,應根據司法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加強對法律服務咨詢服務機構管理的若干規定》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重新進行審批、登記。已出臺有關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管理地方性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按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辦理。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脫鉤后,凡不符合公司設立條件的,一律予以撤銷;符合設立律師事務所的條件,從業人員自愿組建合伙或合作律師事務所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允許。
四、脫鉤改制的步驟和時間安排
各地應按如下要求組織實施,確保脫鉤改制工作在2000年10月31日前完成。凡是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前未完成脫鉤改制工作的脫鉤單位,一律停止執業或予以注銷。
(一)動員階段。在8月20日前,各地必須要把脫鉤改制的精神傳達到脫鉤單位及其工作人員。脫鉤單位要認真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學習有關文件,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二)界定資產、擬定方案階段。該階段應于9月20日之前結束。該階段由掛靠單位負責組織實施,主要任務是:(1)對脫鉤單位的資產進行清算。掛靠單位可委托社會審計機構對脫鉤單位進行資產清查、財務審計,清理債權債務,出具審計報告;(2)協商擬定人員安置方案;(3)對脫鉤單位的資產進行產權界定。掛靠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進行產權界定,出具有關報告。產權界定時,應根據人員安置方案,留足必需的人員安置費用;(4)協商擬定資產處置方案;(5)擬定組建新律師事務所、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公司的方案。
掛靠單位必須要充分聽取脫鉤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意見,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達成脫鉤協議。脫鉤協議必須包含上述五項內容。律師事務所應于9月20日前,將脫鉤協議報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脫鉤協議需報原審批機構審核。脫鉤協議經審準后,轉入實施階段。
(三)實施階段。該階段應于10月20日前結束,主要任務是:(1)處置資產、安置人員。掛靠單位要嚴格按照審準的脫鉤協議,處置脫鉤單位的資產,安置工作人員。(2)組建新的律師事務所、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脫鉤單位的工作人員應在自愿組合、協商的基礎上確定改制形式,產生發起人、合伙或合作人,出資人,制訂章程、合伙協議,并準備設立新所、公司所需的申請材料。
(四)驗收、登記階段。該階段應于10月31日之前結束。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對脫鉤單位的脫鉤改制工作進行驗收,完成脫鉤工作、符合注銷條件的,準予辦理注銷登記;符合設立新所條件的,予以設立登記。
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情況,將律師事務所的注銷登記與新所的設立登記分步驟進行,也可以一并進行。
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由原審批機關重新進行審批,審批后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
五、資產界定和資產處置的有關問題
(一)律師事務所國有資產的界定,應堅持“誰投資,誰擁有產權”的原則,按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在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下,要適當考慮律師智力勞動積累形成的資產因素:
(1)律師事務所只有國家投資,沒有非國有的其他合法投資的,其資產應界定為國有資產;
(2)國家沒有進行過任何形式的投資,且沒有為律師事務所承擔過民事法律責任的,其資產不認定為國有資產;
(3)國家與律師個人共同出資開辦的律師事務所,應按投資比例劃分產權;
(4)考慮到律師智力勞動積累形成資產的因素,掛靠單位可以根據開辦時的投資情況和律師事務所的實際,將律師事務所積累資產中的部分資產,界定為律師共有資產,用于扶持轉制后的律師事務所,保護律師的積極性;
(5)律師事務所的名稱不能認定為律師事務所的無形資產,原則上由改制后的律師事務所無償使用。
此前,當地有關部門對律師事務所產權界定有明確規定的,按當地的規定進行;已對律師事務所產權進行過界定的,應予認可,不再重新進行界定。
(二)律師事務所內部負債性基金應按以下原則處理:
(1)律師事務所結余的職業風險基金,由掛靠單位與律師事務所協商決定,但占有方必須對律師事務所此前的職業賠償風險承擔責任。整所轉制的,原則上由新所占有;
(2)律師事務所結余的培訓基金、福利基金、獎勵基金等對內負債性基金,應留給改制后的律師事務所,具體處置辦法由改制后的律師事務所與改制前律師事務所的全體工作人員協商確定;
(3)律師事務所提留的住房基金、醫療養老基金按國家的房改、社會保障的有關政策處理。
(三)律師事務所的國有資產,可以由掛靠單位一次性收回或者由律師買斷,也可以全部或部分以長期借款、租用或融資租賃等形式租借給律師事務所使用。具體處置辦法由掛靠單位和律師事務所協商確定。
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資產界定及處置可參照上述原則執行。
六、人員安置的有關問題
脫鉤單位工作人員的安置工作由脫鉤單位自行負責。脫鉤單位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使用在編人員,無法安排使用的,應根據本人的意愿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妥善解決。大力鼓勵被安置人員自謀職業,掛靠單位、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協助脫鉤單位,為被安置人員自謀職業創造條件;鼓勵律師事務所及其他法律服務機構發揚同業互助精神,積極吸納被安置人員。
(一)在脫鉤改制基準日前,掛靠單位編制內人員安排到脫鉤單位工作的(包括已辦理離退休手續的人員),可根據本人意愿和脫鉤單位的具體情況,由掛靠單位妥善解決。因機構改革等原因無法安置的,脫鉤單位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辦理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并根據實際情況支付相應的安置費用;
(二)脫鉤單位自行聘用的(包括以掛靠單位名義調入的)工作人員,一律按人事、勞動部門的規定辦理。凡是未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辦理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的,應予以補辦;
(三)在編人員愿意繼續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如未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的,應一律予以補辦。
脫鉤單位工作人員的安置費用及各項社會保障統籌費用,原則上從脫鉤單位的資產中解決,不足的部分由脫鉤單位與掛靠單位協商解決。脫鉤單位和掛靠單位確無力支付安置費用及各項社會保障統籌費用的,各有關部門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妥善解決好被安置人員的基本生活和再就業問題。
七、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脫鉤改制工作的領導,保證脫鉤改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司法部成立脫鉤改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全國的脫鉤改制工作。具體組成人員為:
組長:段正坤(司法部副部長)
成員:政治部負責人、辦公廳負責人、計財司負責人、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負責人,全國律師協會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事務。辦公室設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主任為賈午光。
各地要設立相應的領導機構,組織領導當地的脫鉤改制工作。
八、幾點要求
(一)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正確掌握政策界限,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既要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又要考慮律師智力勞動積累形成的資產因素,保護廣大律師的積極性。對于在脫鉤改制中發現的私分資產、隱匿轉移資產等違法違紀行為,要追究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二)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脫鉤改制過程中,要發揮民主,充分聽取脫鉤單位及工作人員的意見,妥善處理各種矛盾;要關心被安置人員的疾苦,設身處地考慮他們的困難,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防止矛盾激化。
(三)要及時發現、解決脫鉤改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了解、掌握脫鉤改制的進展情況,督促脫鉤單位按時開展工作,協調解決脫鉤單位與掛靠單位之間出現的矛盾。
(四)要認真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加強對已脫鉤改制律師事務所的監管,不允許因人為地放棄、放松,導致律師事務所服務滑坡、管理懈怠和隊伍渙散。
九、其他事宜
(一)未實現自收自支的國資所、未有掛靠關系的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應于8月20日之前向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提交相關的證明材料。
(二)脫鉤改制中,要對律師事務所名稱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律師事務所必須使用經我部核定的名稱,未經核定的,要盡快報送我部核定。在2000年10月31日之后,仍使用不規范名稱的,一經發現,將給予嚴肅處理。
各地可以根據本方案,結合當地的情況制訂具體的實施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建設部公告第530號--關于發布行業產品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的公告
2006-12-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09-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8-11-10國務院關于做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