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及時調解跨地區、跨單位民間糾紛,防止糾紛激化,維護社會安定,根據《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七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糾紛當事人屬于不同地區、單位,或者糾紛當事人雖屬于同一地區、單位,但糾紛發生在其他地區、單位的民間糾紛的調解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跨地區、跨單位的民間糾紛由糾紛當事人戶籍所在地(居所地)、所在單位、糾紛發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同調解。
一個人民調解委員會能夠調解的糾紛,經商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由一個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第四條 共同調解跨地區、跨單位的民間糾紛由最先受理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其他人民調解委員會協助調解。
其他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有利于解決糾紛的,也可由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協商確定。
第五條 共同調解民間糾紛應當按照自愿、平等、合法、公正的原則,積極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
第六條 主持調解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職責:
一、受理糾紛;
二、發現糾紛有激化可能時,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糾紛激化;
三、針對糾紛情況,開展調查研究,收集糾紛的有關材料,制定調解方案;
四、向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共同調解意見;
五、確定調解的時間、地點,通知糾紛當事人及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參加調解;
六、主持調解,制作調解文書;
七、敦促有關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做好回訪工作;
八、負責統計和檔案材料保管。
第七條 協助調解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職責:
一、協助進行調查研究,收集糾紛的事實材料;
二、主動采取措施,防止糾紛激化;
三、配合主持調解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對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
四、敦促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
第八條 經過調解,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應由當事人、調解人員簽名,并加蓋各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第九條 當事人未達成調解協議或達成協議后又反悔的,可以就原糾紛申請基層人民政府處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條 本辦法由司法部負責解釋。
第十一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二屆〕第四號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6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2-09-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關于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