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
臺灣同胞回大陸探親、旅游以來,部分原大陸去臺人員要求掘取離開大陸前隱(埋)藏的物品。這一問題涉及到司法行政的公證、人民調解等業務。為妥善處理去臺人員回大陸挖掘隱(埋)藏物品的有關事務,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將遼寧省的有關規定整理編發了《關于去臺人員回大陸挖掘隱(埋)藏物品的處理意見》[參閱件(1990)5號].現將此件轉發給你們,請你們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參照執行。執行情況和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報部。
關于去臺人員回大陸挖掘隱(埋)藏物品的處理意見
一、去臺人員回大陸掘取隱(埋)藏物品時,須經隱(埋)藏地縣(區)人民政府批準。掘取隱(埋)藏物品如屬金銀及其制品,須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
隱(埋)藏地因有不便挖掘的建筑、設施、文物古跡、物件(包括地下建筑、設施、物件)和成為軍事、機密重地等原因而不宜挖掘的,或因掘取隱(埋)藏物品而可能給國家、集體造成較大經濟損失、造成不利政治影響的,一般不予批準挖掘,應向申請挖取的去臺人員做好解釋工作。
二、掘取隱(埋)藏物品的當事人,在挖掘前要向當地政府(城鎮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申報,如物品系金銀及其制品,應向所在地的中國人民銀行省、市、自治區分行申報。申報時需提供隱(埋)藏物品的品名(種)、數量、地點等清單和證人。繼承人或委托人挖掘時,應提交臺灣公證機關或大陸公證機關出具的親屬關系(或繼承權)公證書、委托書公證書。掘取時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由申請挖取人負擔。
掘出物品經查實與申報不符時,應立即查封,待查明后再做處理。
三、掘取隱(埋)藏物品,應由批準機關確認其為屬于掘取人個人財產或繼承的財產。必要時,可要求掘取當事人提供經過公證部門公證或司法裁定的有關證明材料。
四、挖掘時,批準機關應責成文物、公安等部門,派出有關人員到現場維護秩序,查核掘物,防止發生意外事件。
五、因挖掘、處理隱(埋)藏物品產生糾紛時,當事人要求給予調解的,由鄉鎮、街道司法助理員,按大陸有關政策、法律規定,及時予以調解;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當地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六、應歸隱(埋)藏者的金銀及其制品,可將實物歸還原主,其離開大陸時,海關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準予限量攜帶出境,剩余部分可交售當地人民銀行,由人民銀行按現行收購價格予以收購,或將金銀存在當地開辦“保險柜”業務的銀行;也可作為個人財產轉讓給在大陸的親友或委托大陸親友代為保管。轉讓或委托代管協議須經公證機關公證。
隱(埋)藏者向當地人民銀行交售金銀,銀行用人民幣支付,不支付外匯。交售后所得人民幣,可在當地中國銀行辦理“人民幣境外戶”存款。
七、凡挖掘出的文物,文物部門須登記造冊。要求攜帶出境的文物,應由北京或天津、上海、廣州等省、市文物出境鑒定組鑒定。對允許出境的文物,鈐蓋文物出境標識,簽發《文物出境許可證》,由海關查驗放行。經鑒定不得出境的文物,可由國家收購、征購,或轉讓給大陸親友,或委托大陸親友代為保管。轉讓或委托代管協議須經公證機關公證。
八、在挖掘隱(埋)藏物品時發現的槍支、彈藥及其他違禁品,一律上繳當地公安機關,任何人(包括隱、埋藏者)不得以任何理由留存。
九、上述各項,按業務管理歸屬的不同范圍,分別由各有關部門負責解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
臺灣同胞回大陸探親、旅游以來,部分原大陸去臺人員要求掘取離開大陸前隱(埋)藏的物品。這一問題涉及到司法行政的公證、人民調解等業務。為妥善處理去臺人員回大陸挖掘隱(埋)藏物品的有關事務,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將遼寧省的有關規定整理編發了《關于去臺人員回大陸挖掘隱(埋)藏物品的處理意見》[參閱件(1990)5號].現將此件轉發給你們,請你們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參照執行。執行情況和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報部。
關于去臺人員回大陸挖掘隱(埋)藏物品的處理意見
一、去臺人員回大陸掘取隱(埋)藏物品時,須經隱(埋)藏地縣(區)人民政府批準。掘取隱(埋)藏物品如屬金銀及其制品,須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
隱(埋)藏地因有不便挖掘的建筑、設施、文物古跡、物件(包括地下建筑、設施、物件)和成為軍事、機密重地等原因而不宜挖掘的,或因掘取隱(埋)藏物品而可能給國家、集體造成較大經濟損失、造成不利政治影響的,一般不予批準挖掘,應向申請挖取的去臺人員做好解釋工作。
二、掘取隱(埋)藏物品的當事人,在挖掘前要向當地政府(城鎮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申報,如物品系金銀及其制品,應向所在地的中國人民銀行省、市、自治區分行申報。申報時需提供隱(埋)藏物品的品名(種)、數量、地點等清單和證人。繼承人或委托人挖掘時,應提交臺灣公證機關或大陸公證機關出具的親屬關系(或繼承權)公證書、委托書公證書。掘取時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由申請挖取人負擔。
掘出物品經查實與申報不符時,應立即查封,待查明后再做處理。
三、掘取隱(埋)藏物品,應由批準機關確認其為屬于掘取人個人財產或繼承的財產。必要時,可要求掘取當事人提供經過公證部門公證或司法裁定的有關證明材料。
四、挖掘時,批準機關應責成文物、公安等部門,派出有關人員到現場維護秩序,查核掘物,防止發生意外事件。
五、因挖掘、處理隱(埋)藏物品產生糾紛時,當事人要求給予調解的,由鄉鎮、街道司法助理員,按大陸有關政策、法律規定,及時予以調解;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當地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六、應歸隱(埋)藏者的金銀及其制品,可將實物歸還原主,其離開大陸時,海關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準予限量攜帶出境,剩余部分可交售當地人民銀行,由人民銀行按現行收購價格予以收購,或將金銀存在當地開辦“保險柜”業務的銀行;也可作為個人財產轉讓給在大陸的親友或委托大陸親友代為保管。轉讓或委托代管協議須經公證機關公證。
隱(埋)藏者向當地人民銀行交售金銀,銀行用人民幣支付,不支付外匯。交售后所得人民幣,可在當地中國銀行辦理“人民幣境外戶”存款。
七、凡挖掘出的文物,文物部門須登記造冊。要求攜帶出境的文物,應由北京或天津、上海、廣州等省、市文物出境鑒定組鑒定。對允許出境的文物,鈐蓋文物出境標識,簽發《文物出境許可證》,由海關查驗放行。經鑒定不得出境的文物,可由國家收購、征購,或轉讓給大陸親友,或委托大陸親友代為保管。轉讓或委托代管協議須經公證機關公證。
八、在挖掘隱(埋)藏物品時發現的槍支、彈藥及其他違禁品,一律上繳當地公安機關,任何人(包括隱、埋藏者)不得以任何理由留存。
九、上述各項,按業務管理歸屬的不同范圍,分別由各有關部門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2008-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的決議
1982-08-2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答復(對非法批準占用土地,分別按土地管理法處理)
1992-09-0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正]
1979-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