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三章 項目申請與受理
第四章 項目評議與審批
第五章 項目中期檢查
第六章 課題結項與成果推廣
第七章 經費管理
第八章 成果評獎
各有關單位:
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已經4月17日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發布試行。
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
(司法部2001年4月17日部長辦公會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切實履行國務院賦予司法部指導法學研究工作的職能,加強對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以下簡稱部級科研項目)的規范管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部級科研項目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方法,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第三條 部級科研項目以國家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重點,以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目標,積極研究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及改革、開放過程中的法律問題,為國家法治建設中的重大決策提供智力支持。部級科研項目同時兼顧法學學科研究,注重新興邊緣學科研究和跨學科綜合研究,推動法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第四條 部級科研項目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及法學類社團,通過公平競爭,擇優立項。
第五條 部級科研項目研究工作實行項目主持人負責制。項目申請人(批準立項后為項目主持人)所在單位負責對本單位申報部級科研項目申請人資格和申報材料的審核工作,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經費使用及相關管理工作。
第六條 部級科研項目設重點項目、一般項目,根據司法實踐需要,在年度課題指南范圍以外,設立專項任務項目。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七條 部級科研項目實行專家評審和行政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式。日常工作由司法部法規教育司負責,其職責如下:
(一)擬定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及相關規章制度;
(二)擬定部級科研項目中長期規劃及年度部級科研項目課題指南;
(三)辦理部級科研項目的申報、評審、審批、中期檢查及成果驗收,組織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的成果鑒定,協調解決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的成果推廣、出版;
(四)承辦與部級科研項目相關的學術交流活動;
(五)組織評定部級法學科研成果獎與法學教材獎;
(六)其他相關事宜。
第八條 司法部設立部級科研項目專家咨詢與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咨評委)。其職責如下:
(一)參與草擬部級科研項目中長期規劃;
(二)制定年度部級科研項目課題指南;
(三)對部級科研項目進行評審立項,對項目經費額度提出建議;評定部級科研成果獎與法學教材獎;
(四)參與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的中期檢查、成果鑒定及推廣工作。
第三章 項目申請與受理
第九條 司法部每年發布部級科研項目年度課題指南,年度課題指南一般于該年度第一季度公布。
第十條 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及法學類社團中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后,可以申請部級科研項目:
(一)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
(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人員須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已取得博士學位;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和法學類社團的人員應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處級以上職務,本科以上學歷,從事與申請項目相關工作5年以上;
(三)有不少于三人參加的課題組。
因病不能堅持正常工作,或者已出國并仍將在國外停留半年以上,或者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準備出國停留半年以上的人員,不得申請項目。
第十一條 部級科研項目申請人提出申請時,應向司法部提交如下材料:
(一)《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申請評審書》(以下簡稱《申請評審書》)一式十份及軟盤;
(二)《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申報登記一覽表》一份及軟盤。
申請專項任務項目的,應提供論證報告,接受其他單位委托的,應提供委托書。
第十二條 申請人所在單位或委托單位應對《申請評審書》簽署審核意見,并加蓋單位法人代表名章和單位公章。
第十三條 對于不符合本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申請材料不齊全的,不予受理。
第四章 項目評議與審批
第十四條 部級科研項目的項目評議分為形式審和實質審。
形式審指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查,即資格審查。
實質審指將已通過形式審的申報材料提交咨評委專家會議,由專家對課題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經費預算的合理性、預期目標完成的可能性及社會效益等進行評審。實質審又分為初審和復審兩個程序。
第十五條 復審應當經過公布候選項目背景材料、專家小組集體評議和無記名差額投票等評審步驟。
參加評審工作的專家遇到評審本人申請或本單位申請的項目時,應當回避。
第十六條 部級科研項目申請的評審工作按照以下標準進行:
(一)課題具有重要理論價值或實踐意義:(1)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重大課題;(2)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的理論探索課題;
(二)課題選題方向正確,內容充實,論證充分,擬突破的難點明確,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學、可行;
(三)課題組成人員合理,申請人及課題組成員對課題有一定的研究基礎,有一定數量的相關研究成果和一定的資料準備;
(四)經費申請比較合理。
第十七條 對于獲三分之二以上多數票的部級科研項目申請,由專家會議向司法部提交立項建議。
第十八條 司法部根據專家會議提交的立項建議,在核定項目經費額度后,批準立項并向申請人發出《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立項通知書》和《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合同書》(以下簡稱《項目合同書》)。
申請人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簽署《項目合同書》并報送司法部。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未辦理立項手續的,視為自動放棄。
第十九條 《項目合同書》經雙方簽署后,即為正式立項。司法部對立項結果予以公告。
第二十條 部級科研項目的研究期限一般為兩年。項目起始時間從立項公布之日計算,至次年此日的前一日為一個項目管理年度。
第五章 項目中期檢查
第二十一條 部級科研項目的中期檢查由司法部組織。一般于立項后第二年度的第三季度進行。
第二十二條 項目主持人應填報《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中期檢查報告書》(以下簡稱《中期檢查報告書》),由項目主持人所在單位或委托單位簽署意見后報司法部。
第二十三條 中期檢查的內容包括:
(一)項目主持人及課題組成員是否按課題設計和預定研究進度開展研究工作;
(二)項目主持人是否對項目承擔起實質性的研究工作;
(三)項目主持人所在單位是否為項目實施提供了必要條件;
(四)項目經費是否用于項目研究,開支是否合理;
(五)項目的基礎性調研、資料整理、專題研討等工作情況;
(六)其他相關事項。
第二十四條 對于有下列情形的,司法部可以要求其作出說明,無正當理由的,司法部將作出終止《項目合同書》的決定:
(一)項目中期檢查時,仍未開展項目研究工作的;
(二)項目主持人因條件和能力等因素不能按原計劃完成研究任務的;
(三)項目課題組主要成員長期出國或因工作變動、健康等原因不能正常開展研究工作的;
(四)未經批準擅自變更項目主持人或研究課題的;
(五)由于其他原因課題研究工作無法繼續進行的。
對于司法部作出終止決定的部級科研項目的項目經費,由該項目主持人所在單位負責追回并退還。
第六章 課題結項與成果推廣
第二十五條 部級科研項目成果通過鑒定驗收為結項。如不能及時完成項目者可提出書面延期申請,詳細說明申請延長研究期限的理由,報司法部同意。延期申請最多可提出兩次,每次延期時限為半年。
遇有項目主持人亡故、出國不歸等情況,可由項目主持人所在單位提出變更項目主持人申請,報司法部核準備案。變更項目主持人的項目研究期限仍以立項公布之日計算。
部級科研項目成果形式有:學術專著、編著、譯著、教材、教學參考書、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調查咨詢報告、資料集、工具書、計算機軟件及不宜公開發表的具有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的文字材料。
第二十六條 重點項目完成后,項目主持人應當如實填寫《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鑒定結項報告書》(以下簡稱《結項報告書》),經所在單位或委托單位審驗蓋章后,將《結項報告書》、軟盤及待鑒定成果一式五份報送司法部。
第二十七條 重點項目的成果鑒定,由司法部組織。
第二十八條 一般項目的成果鑒定,由申報單位在司法部指導下組織同行專家進行。專家應具有正高職稱,且不少于5人,其中外單位專家不少于五分之三。
第二十九條 部級科研項目通過鑒定后,項目主持人應如實填寫《結項報告書》并報其所在單位或委托單位,項目主持人所在單位應將《結項報告書》、《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結項情況一覽表》、軟盤及兩套最終成果報送司法部。
第三十條 部級科研項目鑒定結果分為三個等級:一級在80分以上;二級在60分(含60分)以上;三級為未通過鑒定。
鑒定結果為一級的,撥第三批項目經費并由司法部協調解決成果出版問題;鑒定結果為二級的,撥第三批項目經費;鑒定結果為三級的,限期一年之內進行修改、補正。經兩次申請延期成果鑒定仍不能通過的,部級科研項目合同終止,不予撥付第三批項目經費,項目主持人3年內不得申報部級科研項目。
第三十一條 對于出具虛假鑒定結論的責任人,不再參與項目成果鑒定工作。
第三十二條 通過鑒定驗收的成果,由司法部統一頒發《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結項證書》。
第三十三條 部級科研項目成果發表或出版時,應統一注明“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成果”字樣,并附專家鑒定意見。發表或出版后,應向司法部提供樣書(樣本)一式五份。
第三十四條 司法部定期公布部級科研項目結項情況。
第七章 經費管理
第三十五條 部級科研項目經費來源分為司法部資助、委托單位資助及申報單位自籌兩個渠道。
司法部資助項目經費由司法部統一撥付,一次核定經費總額,分三次撥付,包干使用,超支不予增補。第一次撥款于立項后撥付,第二次撥款于項目中期檢查通過之后,第三次撥款于項目結項之后,每次撥款額度為核定經費總額的三分之一。
委托單位資助項目和申報單位自籌經費項目參照上款辦理。
第三十六條 項目經費由項目主持人所在單位管理,實行專款專用,項目主持人具體負責經費的各項開支,并對不當開支承擔賠償責任。項目經費開支包括:
(一)圖書資料費,指收集資料過程中購買圖書、資料的費用以及郵寄、打印、復印、譽錄、翻譯等費用;
打印費包括調研報告、咨詢報告等打印費用和不宜公開出版的研究成果的印刷費用,以及供評審、鑒定用的研究成果的印刷費用;不包括正式出版物的出版補貼;
(二)國內調查研究費用;
(三)計算機消耗材料和上網費用,此項支出不得超過項目經費的5%;
(四)與項目有關的小型學術會議或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的費用;
(五)成果鑒定費;
(六)項目管理費。
項目經費不允許課題組以外人員使用,不得用于出國和與項目研究無關的開支。
第三十七條 項目經費的使用,受申報單位和委托單位監督。
第八章 成果評獎
第三十八條 為推動法學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建立科研成果的評價獎勵機制。司法部每三年組織評定一次部級法學科研成果獎與法學教材獎。
第三十九條 評獎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法學科研成果的學術水平、理論創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對法學教材的體例規范性、內容的科學性及理論深度的合理性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
第四十條 申報評獎范圍和要求:
(一)申報年之前三年發表、出版的司法部部級科研項目成果和其他法學論文、法學專著及法學教材,論文須為全國性核心期刊上發表的;
(二)申報評獎人員限于論文的主要撰稿人、教材正副主編、專著作者;
(三)申報評獎人員須認真填寫《司法部部級法學科研成果與法學教材評獎申請表》,并同時報送評獎材料一式三份(專著和教材須原件,論文至少有一份原件)。
第四十一條 評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作品獎四個獎項等級。必要時可設立榮譽獎或特等獎。
第四十二條 評獎由評獎辦公室進行初審,由咨評委專家會議復審。復審應當經過公布候選項目背景材料、專家小組集體評議和無記名差額投票等評審步驟。
第四十三條 司法部根據初審和咨評委獎項建議,決定評獎的等級,頒發獎金和獲獎證書,并予以公布。
第九章 附則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由司法部解釋。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
附件二: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申請評審書
---------------
|年 度| |
|----|--------|
|編 號| |
|----|--------|
|項目類別| |
---------------
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
申 請 評 審 書
項 目 類 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科 分 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 題 名 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項 目 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所在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2001年4月印制
填表說明
一、本表請用計算機認真如實填寫,如有不實則取消申報資格。
二、封面上方三個框申請人不填,其他欄目由申請人用中文填寫。
三、本表(包括“課題論證材料”活頁)報送一式9份,其中1份原件,其他為復印件。復印統一用B5復印紙,于左側裝訂成冊。此表中有選擇項的請直接在該選項前的“□”中劃“√”號。
四、部分欄目填寫說明:
工作單位:須按單位和部門公章填寫全稱;
通訊地址:按所列4個部分詳細填寫,必須包括街(路)名和門牌號,不能以單位名稱代替通訊地址。注意填寫郵政編碼;
課題組成員名單:指除項目主持人外的其他項目參加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財務管理、后勤服務等人員。欄目不夠可另加頁;
預期成果:如選“其他”一項,請在后面的括號內填寫預期成果形式;
申請經費:以萬元為單位,填寫阿拉伯數字,注意小數點位置;
其他經費來源(表六):此欄須由提供經費單位簽章:表一
-------------------------------------
|課題名稱 | |
|-----|-----------------------------|
|項目類別 |□部級重點項目 □部級一般項目 □部級專項任務項目 |
|-----|-----------------------------|
|學科分類 | |
|-----|-----------------------------|
|研究類型 |□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 □綜合研究 □其他研究 |
|-----|-----------------------------|
|主持人姓名| |性別| |民族|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行政職務 | | 專業職稱 | |研究專長| |
|-----|----|------|-----|----|------|
|最終學歷 | | 最終學位 | | | |
|-----|-----------------------------|
|工作單位 | |
|-----|-----------------------------|
|通訊地址 | 省 市(縣) 街(路) 號|郵政編碼| |
|-----|-----------------|----|------|
|聯系電話 |( ) |傳 真|( ) |
|-----|-----------------|-----------|
| | | |出生|專業|研究|最終|最終| |
| |姓 名| 性 別 | | | | | | 工作單位 |
| | | |日期|職稱|專長|學歷|學位| |
| |---|-----|--|--|--|--|--|--------|
| | | | | | | | | |
|課|---|-----|--|--|--|--|--|--------|
|題| | | | | | | | |
|組|---|-----|--|--|--|--|--|--------|
|主| | | | | | | | |
|要|---|-----|--|--|--|--|--|--------|
|成| | | | | | | | |
|員|---|-----|--|--|--|--|--|--------|
|名| | | | | | | | |
|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著 □編著 □譯著 □教材 □論文 □研究報告 |
|預期成果 | |
| |□調查咨詢報告 □其他( ) |
|-----|-----------------------------|
|成果字數 | | | | | 千字 | |
|---------|-|-|-----|---------------|
|申請經費(萬元) | | |·| | |預計完成時間| 年 月 日 |
-------------------------------------
表二
---------------------------------------
| 主持人承擔省級以上社科研究項目情況及完成情況 |
|-------------------------------------|
| 項目來源類別 | 課題名稱 |批準時間|完成情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持人本人近三年的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
|研究成果的社會價值。(限400字) |
| |
| |
| |
|-------------------------------------|
| 其他項目參加人近三年與本課題有關的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 |
|版社、出版日期),研究成果的社會價值。(限400字) |
| |
| |
| |
---------------------------------------
表三
---------------------------------------
| 一、本課題研究現狀述評,選題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限700字) |
| |
| |
| |
| |
| |
|-------------------------------------|
| 二、課題研究思路(包括視角、方法、途徑、目的、方案)、研究進度計劃及 |
|中期成果。(限1000字) |
| |
| |
| |
| |
| |
---------------------------------------
表四
---------------------------------------
| 三、本課題創新程度、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限500字) |
| |
| |
| |
| |
| |
|-------------------------------------|
| 四、研究基礎:研究工作的資料準備情況,已有相關成果,主要參考文獻,科 |
|研手段等。(限700字) |
| |
| |
| |
| |
| |
---------------------------------------
表五
---------------------------------------
| | | 研究階段 | | | |
| |序號| | 階段成果名稱 | 成果形式 | 承擔人 |
| | |(起止時間)| | | |
| |--|------|------------|------|-----|
| | | | | | |
|主|--|------|------------|------|-----|
|要| | | | | |
|階|--|------|------------|------|-----|
|段| | | | | |
|性|--|------|------------|------|-----|
|成| | | | | |
|果|--|------|------------|------|-----|
| | | | | | |
|-|--|-------------------|------|-----|
| |完成| | | |
| | | 最終成果名稱 | 成果形式 | 參加人 |
| |時間| | | |
| |--|-------------------|------|-----|
|最| | | | |
|終| | | | |
|研| | | | |
|究| | | | |
|成| | | | |
|果| | | | |
---------------------------------------
表六
-------------------------------
|序號| 經費開支科目 | 經費預算 |金額(萬元)|
|--|--------|----------|------|
|1 |圖書資料費 | | |
|--|--------|----------|------|
|2 |國內調研差旅費 | | |
|--|--------|----------|------|
|3 |小型會議費 | | |
|--|--------|----------|------|
|4 |計算機使用費 | | |
|--|--------|----------|------|
|5 |項目管理費 | | |
|--|--------|----------|------|
|6 |成果鑒定費 | | |
|--|--------|----------|------|
|7 |其他 | | |
|--|--------------------------|
|合計| 萬元 |
|--|--------------------------|
| | 200 年 | 200 年 | 200 年 |
|年度|--------|--------|--------|
|預算| | | |
| | | | |
|--|--------------------------|
| | |
| | |
|其他| |
|經費| |
|來源| |
| | 資助單位公章 |
| | 年 月 日 |
|--|--------------------------|
| | |
| | |
|經費| |
|管理| |
|單位| |
| | 簽章: |
| | 年 月 日 |
-------------------------------
表七
----------------------------------------
| 項目主持人所在單位審核意見:(1)申請書所填寫內容的真實性;(2)該課題|
|主持人和參加人的政治業務素質是否適合承擔本課題的研究工作;(3)本單位能否 |
|提供完成本課題所需的時間和條件;(4)本單位是否同意承擔本項目的管理任務和 |
|信譽保證。 |
| |
| |
| |
| |
| |
| 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公章: 單位公章: |
| |
| 年 月 日 單位負責人簽章: |
| |
| 年 月 日|
| |
----------------------------------------
表八
--------------------------------------
|專家小組人數| |實到人數| |表決結果 | |
|------|----|----|------|-----|------|
|贊成票 | |反對票 | | 棄權票 | |
|-----------------------|-----|------|
|建議資助金額(表決未通過不填此欄) | | |·| | |萬元|
|------------------------------------|
| | |
| | |
|專| |
|家| |
|小| |
|組| |
|建| |
|議| |
|立| |
|項| |
|意| |
|見| 專家小組組長簽字: |
| | |
| | 年 月 日 |
|-|----------------------------------|
| |□ 1.選題不當,不符合立項條件; |
| |□ 2.課題論證不夠充分,不夠合理; |
|評|□ 3.主持人的水平和素質不宜承擔此項目; |
|審|□ 4.課題組科研力量不強或分工不當; |
|未|□ 5.資料準備不夠; |
|通|□ 6.最終成果不明確; |
|過|□ 7.不具備完成此項目所需的其他條件; |
|原|□ 8.經過比較,此項目有更合適的主持人; |
|因|□ 9.其他原因(請加注說明); |
| | 專家小組組長簽字: |
| | |
| | 年 月 日 |
--------------------------------------
---------------
|年 度| |
|----|--------|
|編 號| |
|----|--------|
|項目類別| |
---------------
課題論證材料
課題名稱:
--------------------------------------
| 一、本課題研究現狀述評,選題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限700字) |
| |
| |
| |
| |
| |
--------------------------------------
--------------------------------------
| 二、課題研究思路(包括視角、方法、途徑、目的、方案)、研究進度計劃及|
|中期成果。(限1000字) |
| |
| |
| |
| |
| |
--------------------------------------
--------------------------------------
| 三、本課題迎新程度、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限500字) |
| |
| |
| |
| |
| |
|------------------------------------|
| 四、研究基礎:研究工作的資料準備情況,已有相關成果,主要參考文獻,科|
|研手段等。(限700字) |
| |
| |
| |
| |
| |
--------------------------------------
附件三: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
中期檢查報告書
項目批準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項目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準立項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計劃完成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項目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所在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 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傳 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2001年4月印制
填表說明
一、本表須用計算機認真如實填寫,所填欄目不夠用時可另加頁。
二、無內容填寫的欄目可空白。凡選擇性欄目請在選擇項前的□內劃“√”。
三、課題組中期檢查報告應按欄內要求填寫各項內容填寫,文字要簡明扼要。
四、部分欄目填寫說明:
所在單位:須按單位和部門公章填寫全稱;
通訊地址:按所列4個部分詳細填寫,必須包括街(路)名和門牌號,不能以單位名稱代替通訊地址。注意填寫郵政編碼;
主要項目參加人:指除項目主持人外的其他項目參加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財務管理、后勤服務等人員。欄目不夠可另加頁;
課題經費:以萬元為單位,填寫阿拉伯數字,注意小數點位置;
成果使用單位(階段性成果欄):指研究報告、調查咨詢報告等成果的使用單位。基本情況表
--------------------------------------
|項目名稱| |
|----|-------------------------------|
| | |計劃完| |計劃成| |
|立項時間|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
| | |成時間| |果形式| |
|----|-------|---|--------|---|------|
|批準項目| |已撥經| |支出經| |
|經費總額| |費總額| |費總額| |
|-------------------------|----------|
|階段性成果 |論文或研究報告(篇): |著作(部): |
|------------------------------------|
| 項目主持人及主要項目參加人情況 |
|------------------------------------|
| |姓 名| |性 別| |民族|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
|項|所在單位| |
|目|----|-----------------------------|
|主|行政職務| |專業職務| |研究專長| |
|持|----|---|----|----|----|----------|
|人|最終學歷| |最終學位| |聯系電話| |
| |----|------------------|----------|
| |通訊地址| 省 市(縣) 街(路) 號|郵政編碼| |
|-|----|------------------|----------|
| |姓 名| 所在單位 | 承擔任務 |
| |----|------------------|----------|
| | | | |
| |----|------------------|----------|
| | | | |
|主|----|------------------|----------|
| | | | |
|要|----|------------------|----------|
| | | | |
|項|----|------------------|----------|
| | | | |
|目|----|------------------|----------|
| | | | |
|參|----|------------------|----------|
| | | | |
|加|----|------------------|----------|
| | | | |
|人|----|------------------|----------|
| | | | |
| |----|------------------|----------|
| | | | |
--------------------------------------
課題組項目中期檢查報告
----------------------------------------
| 在研項目(含本年度立項項目)填報的主要內容:(1)研究方向是否正確;(2)|
|工作方案是否按照項目申請評審書中預訂的計劃及課題設計進行實施;(3)項目主 |
|持人和課題組其他成員是否按規定負責或參加研究工作;(4)研究進度;(5)存在 |
|問題及改進措施;(6)下一步研究計劃;(7)能否按時完成研究任務,推遲或中止 |
|研究工作的原因;(8)階段性成果的推廣使用情況;(9)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
| 本年度應完成項目填報的主要內容:(1)項目完成情況;(2)成果鑒定情況; |
|(3)成果推廣使用情況;(4)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
| |
| |
| |
----------------------------------------
階段性成果
-----------------------------------
| | | | |發表(出版)單位和 |
|序號|作 者| 成果名稱 |成果形式| |
| | | | |時間、成果使用單位 |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8 | | | | |
|--|---|----------|----|----------|
|9 | | | | |
|--|---|----------|----|----------|
|10| | | | |
|---------------------------------|
|代表性階段性成果簡介:基本內容、學術價值、社會效益等。(500字)|
|成果題目: |
|發表(出版)單位和時間、成果使用單位: |
| |
| |
-----------------------------------
項目經費使用情況
------------------------------------
| 年度| | | | |
| | 合 計 |20 年度|20 年度|20 年度|
|類別 | | | |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萌輝律師,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唯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 待人誠懇,做事嚴謹,思維縝密,責任心強,具有扎實的法律基礎功底和辦案經驗。忠實規范的服務于當事人,贏得當事人的極大信任及一致好評。 ? 主要業務領域 ? 訴訟:房地產糾紛、債權債務、合同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各類侵權損害賠償及公司法律顧問等。 ? 非訴: ? 1、協助公司同相關經濟主體談判、簽訂協議、合同等,提供合同風險防范方面有關的一般性法律服務; ? 2、起草、審查公司各類合同; ? 3、企業規章制度的方案設計與合法性審查。 ? 執業理念:受人之托,忠于之事。 ? 主要業務范圍: 1、接受法律咨詢; 2、代寫法律文書:律師函、合同、協議、訴訟法律文書等; 3、代為查詢:查詢個人信息、企業注冊信息; 4、訴前調解; 5、接受委托,進行民事、刑事案件的代理或辯護。 ? 辦公地址:渭南市大荔中心廣場新華書店二樓.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的決定(2014)
2014-06-27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2010-10-13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主席令第六號)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保持友好關系以及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尼泊爾之間的通商和交通的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級直接選舉工作問題的決定
1980-0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