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健全和完善居民身份證制度,加強人口管理,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16周歲以上的中國公民,應當申領居民身份證而尚未領到證件的,居民身份證丟失、損毀尚未補領到證件的,可以根據需要申領臨時身份證。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16周歲以上常住戶口待定的中國公民,應當申領臨時身份證。
第三條 臨時身份證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
第四條 臨時身份證式樣由公安部制定。證件為聚脂薄膜密封的單頁卡片式。證件正面印有證件名稱和藍色的長城、群山及網紋圖案;證件背面印有登記項目、簽發日期、有效期限、編號、簽發機關印章及黃色網紋圖案,并貼有持證人標準相片。
第五條 臨時身份證登記項目包括持證人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和住址。臨時身份證的登記項目、內容使用全國通用的文字印刷、填寫。
第六條 臨時身份證有效期限分為一年和二年兩種。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一款的公民,發給有效期為一年的臨時身份證;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發給有效期為二年的臨時身份證。臨時身份證的有效期限自證件簽發之日起計算。
第七條 臨時身份證編號,在本縣(市)、區一級行政區劃范圍內,按順序排列,不得重復、遺漏,并按戶口登記機關順序劃分分配范圍。
第八條 臨時身份證由公安機關統一印制、頒發和管理。臨時身份證的簽發機關是縣公安局,不設區的市公安局和設區的市的公安局。簽發臨時身份證的具體手續,由戶口登記機關辦理。
第九條 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一款的公民,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臨時身份證,并按照規定履行申領手續。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必須持原常住戶口所在地戶口登記機關出具的證明或者出生、公證等能確認本人的身份的其他有效證明,向常住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領臨時身份證,并按照規定履行申領手續。
第十條 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一款的公民申領臨時身份證,應當在其申領居民身份證時填寫的《常住人口登記表》中加以注明,并交本人近期標準相片一張。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申領臨時身份證,應當填寫《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本人近期標準相片二張。
第十一條 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遷出本戶口登記機關轄區的,應當持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出具的載有身份登記內容的證明,向新的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換領新證,重新填寫《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在本戶口登記機關轄區內變動的,可以不換領新證,但應當在《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中做變動情況記載。
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在證件有效期滿前的一個月以內,應當申報換領臨時身份證,并在《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中記載或者重新填寫《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第十二條 臨時身份證登記內容有變更、更正(不含變更出生日期),或者丟失以及證件嚴重損壞,不能辨認的,應當申報換領或者補領臨時身份證,并在《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中記載或者重新填寫《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第十三條 公民申報換領臨時身份證時,應當交回舊證。換領或者補領臨時身份證的,應當重新編號,原編號作廢。
第十四條 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一款的公民在領取居民身份證的同時,應當交回臨時身份證。
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獲準辦理登記常住戶口的,在領取居民身份證的同時,應當交回臨時身份證。
第十五條 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已經領取臨時身份證的,因死亡、失蹤等原因,應當由親屬向其常住地的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注銷臨時身份證的手續。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領取臨時身份證后因犯罪被拘留或者被逮捕的,其臨時身份證由執行拘留、逮捕的公安機關收繳,移交本人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并辦理注銷手續。被勞動教養的人,在辦理注銷臨時身份證手續時,收繳臨時身份證。釋放或者解除勞動教養后,重新申領臨時身份證。
第十六條 公民申領或者申報換領臨時身份證,應當交納證件工本費;申報補領臨時身份證的,應當交納相當于證件工本費二倍的費用。
第十七條 《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表式和表中公民應當申報的項目,可以參照《常住人口登記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制定。《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經證件簽發機關核定后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
第十八條 《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由戶口登記機關造冊保存。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遇有遷出本戶口登記機關轄區,或者死亡、失蹤,或者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和被勞動教養以及被羈押等情況時,其《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由戶口登記機關另行造冊保存。
第十九條 戶口登記機關在辦理適用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的公民遷往其他戶口登記機關的證明時,必須在《臨時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中注明該人遷往的常住地名稱。
第二十條 戶口登記機關應當對交回和收繳的臨時身份證進行登記后銷毀。
第二十一條 持臨時身份證的公民在辦理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權益事務時,應當出示臨時身份證,接受承辦單位工作人員核查。有關單位不得扣留公民的臨時身份證或者作為抵押。
第二十二條 公安機關在執行任務時,有權查驗公民的臨時身份證,被查驗的公民不得拒絕。
第二十三條 對于違反本規定的公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四條 偽造、變造臨時身份證、或者竊取臨時身份證情節嚴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67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本規定時,徇私舞弊、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的,應當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
第二十七條 本規定自1989年10月15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訂)
2012-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6)
1986-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9-12-07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職責的通知
2009-02-03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2008-06-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通知
200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