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充分發揮專家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組織實施中的作用,科技部決定863計劃各領域成立領域專家組,各領域專家組成員從全國選聘。863計劃領域專家組成員應具備的資格條件為:
1.具有世界眼光,學術思想敏捷,思路開闊,有較強的戰略思考和決策咨詢能力;
2.從事專業技術研究10年以上,目前仍繼續從事相關專業技術研究并能夠把握本領域技術發展方向;
3.善于聽取各方面意見,在同行專家中有較高的威信和組織協調能力;作風正派,堅持原則,團結同志,辦事公正,不受部門、單位及個人利益影響;
4.具有奉獻精神,工作責任心強,在精力和時間上能夠保證參加領域組織的相關工作和活動;
5.專家身體健康,起聘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5歲;
6.優先考慮參加過863計劃工作且表現特別優秀的中青年專家。
7.機關干部和企業、事業單位黨政一把手不擔任領域專家組成員。
經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推薦、由科技部組建的評選專家組對推薦人選進行初選和現場答辯等程序,科技部擬聘方濱興等146位專家作為863計劃領域專家組成員。
現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各領域專家組成員進行公示(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公示期為2006年9月30日至10月7日。
如對公示對象的專家資格、學術聲譽、工作作風等方面有異議,請在公示期限內以電子郵件形式向科技部署名反映。反映的問題應事實清楚、詳實、具體,不得捏造事實或有意誣陷。
聯系電子郵件:863@most.cn
科學技術部
二OO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各領域專家組成員名單
1、信息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方濱興 | 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 |
2 | 尤肖虎 | 東南大學 |
3 | 王志華 |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 |
4 | 馮登國 | 中科院軟件所 |
5 | 鄔江興 | 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6 | 呂建 | 南京大學 |
7 | 懷進鵬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8 | 陳左寧 | 國家并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9 | 吳朝暉 | 浙江大學 |
10 | 孟丹 | 中科院計算所 |
11 | 錢德沛 | 西安交通大學 |
12 | 徐波 | 中科院自動化所 |
13 | 梅宏 | 北京大學 |
14 | 曹淑敏 |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 |
15 | 廖湘科 | 國防科技大學 |
2、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馬大龍 | 北京大學 |
2 | 馬延和 |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
3 | 王小寧 | 華南理工大學 |
4 | 王亞東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5 | 李亦學 | 上海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
6 | 陳超 | 西北大學 |
7 | 沈心亮 |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
8 | 金奇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9 | 賀林 | 上海交通大學 |
10 | 賀福初 | 軍事醫學科學院 |
11 | 曹雪濤 | 第二軍醫大學 |
12 | 程京 | 清華大學 |
13 | 蔣華良 |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
14 | 詹啟敏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 |
15 | 裴端卿 | 中科院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所 |
3、新材料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左良 | 東北大學 |
2 | 許寧生 | 中山大學 |
3 | 許京軍 | 南開大學 |
4 | 任曉敏 | 北京郵電大學 |
5 | 劉慶 | 重慶大學 |
6 | 李玉寶 | 四川大學 |
7 | 張勁松 | 中科院金屬所 |
8 | 張國慶 |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9 | 陳弘達 | 中科院半導體所 |
10 | 周少雄 | 鋼鐵研究總院 |
11 | 周科朝 | 中南大學 |
12 | 徐南平 | 南京工業大學 |
13 | 徐堅 | 中科院化學所 |
14 | 謝建新 | 北京科技大學 |
15 | 潘峰 | 清華大學 |
4、先進制造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于海斌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 |
2 | 馬克 | 中國一重集團 |
3 | 王田苗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4 | 王建民 | 清華大學 |
5 | 孫林夫 | 西南交通大學 |
6 | 孫立寧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 | 邵新宇 | 華中科技大學 |
8 | 孟光 | 上海交通大學 |
9 | 楊華勇 | 浙江大學國家電液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10 | 夏善紅 |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
11 | 黃強 | 北京理工大學 |
12 | 黃田 | 天津大學 |
13 | 褚健 | 浙江大學先進控制研究所 |
14 | 蔣莊德 | 西安交通大學 |
15 | 譚民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 |
5、先進能源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馬云翔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3所 |
2 | 王樹東 |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3 | 許洪華 |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 |
4 | 任相坤 |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5 | 李振中 | 國家電站燃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6 | 陳 軍 | 南開大學 |
7 | 張忠孝 | 上海理工大學 |
8 | 吳少華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9 | 杜銘華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
10 | 房倚天 | 山西煤化所 |
11 | 趙毅 |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
12 | 姚強 | 清華大學 |
13 | 郭烈錦 | 西安交通大學 |
14 | 袁振宏 | 中科院廣州能源所 |
15 | 曹一家 | 浙江大學 |
6、資源環境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于建國 | 華東理工大學 |
2 | 王子健 | 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 |
3 | 王焰新 | 中國地質大學 |
4 | 任南琪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5 | 呂慶田 | 中國地質科學院 |
6 | 劉文清 | 中科院安徽光機所 |
7 | 朱日祥 |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
8 | 全燮 | 大連理工大學 |
9 | 吳愛祥 | 北京科技大學 |
10 | 余剛 | 清華大學 |
11 | 鄭興燦 | 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12 | 袁士義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
13 | 駱永明 |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14 | 蔣開喜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7、海洋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田紀偉 | 中國海洋大學 |
2 | 朱偉林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3 | 劉保華 | 國家海洋局一所 |
4 | 李新仲 |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5 | 關道明 |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
6 | 張元興 | 華東理工大學 |
7 | 張榮慶 | 清華大學 |
8 | 連璉 | 上海交通大學 |
9 | 陳鷹 | 浙江大學 |
10 | 周懷陽 | 中科院地球化學所 |
11 | 楊勝雄 |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
12 | 侯一筠 | 中科院海洋所 |
13 | 查明 | 中國石油大學 |
14 | 徐安龍 | 中山大學 |
15 | 潘鋒 | 中科院聲學研究所 |
8、現代農業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鄧子新 | 上海交通大學 |
2 | 朱禎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 |
3 | 朱玉賢 | 北京大學 |
4 | 許迪 | 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5 | 李樹君 |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
6 | 李寧 | 中國農業大學 |
7 | 張守攻 | 中國林業科學院 |
8 | 張國范 | 中科院海洋所 |
9 | 吳平 | 浙江大學 |
10 | 陳曉亞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11 | 陳煥春 | 華中農業大學 |
12 | 周光宏 | 南京農業大學 |
13 | 屈冬玉 | 中國農業科學院 |
14 | 趙春江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
15 | 黎志康 | 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 |
9、現代交通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馬林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2 | 王云鵬 | 吉林大學 |
3 | 王煒 | 東南大學 |
4 | 田俊峰 |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5 | 李清泉 | 武漢大學 |
6 | 張毅 | 清華大學 |
7 | 林國斌 | 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8 | 趙明花 | 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9 | 席酉民 | 西安交通大學 |
10 | 奚國華 |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
11 | 唐濤 | 北京交通大學 |
10、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
序號 | 專家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尤政 | 清華大學 |
2 | 盧乃錳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
3 | 李京 | 國家減災中心 |
4 | 李明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
5 | 李增元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
6 | 江凱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38研究所 |
7 | 江碧濤 | 北京市遙感信息研究所 |
8 | 陳戈 | 中國海洋大學 |
9 | 吳一戎 | 中科院電子所 |
10 | 周成虎 | 中科院地理所 |
11 | 郁文賢 | 國防科技大學 |
12 | 房建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3 | 施闖 | 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技術研究中心 |
14 | 龔健雅 |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15 | 程鵬飛 |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
16 | 鮑虎軍 | 浙江大學 |
注:排名以姓氏筆劃為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98修正)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1993年修訂)
1993-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
2008-10-17民用建筑節能條例
2008-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血吸蟲病傳染源控制工作的通知
2007-10-2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溝通協調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