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1日)
3月1日,人民日報、求是雜志和光明日報全文發表了江澤民總書記2月1日《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以下簡稱《談話》)。《談話》從國運興衰、民族復興的高度,對我國教育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了深刻精辟的論述,對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持正確的教育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談話》闡明了抓好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學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抓住了教育工作最根本、最重大的問題,核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點是要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突出抓好德育工作。《談話》是對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起根本指導作用的光輝歷史文獻,是對鄧小平教育理論的豐富和發展。《談話》深刻指出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反復強調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這是對教育工作的極大關心、支持、愛護與鞭策。《談話》的發表體現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必將進一步推進全黨、全社會更加重視教育和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系統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落實《談話》精神,努力開創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現就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江澤民總書記《談話》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迅速組織廣大干部、師生認真學習《談話》,在教育系統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把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談話》和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上來,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體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使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真正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實抓好。要認真研究新時期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當前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進一步加強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加強學校思想政治課課程改革和建設工作,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教育,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紀律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紀律法制觀念。要結合當前
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組織青少年學生認真學習《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
三、以師德、師風建設為重點,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使命感,加強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的責任意識。要進一步貫徹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在教育系統普遍進行一次師德教育和檢查,把教師職業道德作為教師考核的首要內容和職務聘任的重要依據。對在教書育人方面作出顯著成績的要予以表彰,對違反職業道德的要嚴肅處理,堅決取消"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者的教師資格。實行教師競爭上崗,調整不能履行崗位職責的教師,辭退一批不合格教師,精簡學校富余人員,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四、以《談話》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加大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工作的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各級各類學校要按照我部下發的關于"減負"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堅決措施,標本兼治,把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心理、經濟負擔工作堅定不移地抓下去,堅決制止中小學校和教師按考試成績公布學生名次的錯誤作法。同時,必須貫徹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教育方法,把握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系,與培養學生頑強意志、刻苦學習精神的關系,并引導大家理解"減負"的目的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五、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爭取學生家長對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互為促進。要通過多種形式,向廣大學生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推廣科學教育子女的經驗,指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使家長能科學地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要通過建立家長委員會等方式,使學生家長積極支持和參與學校管理和教學改革工作。?
六、教育是崇高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需要全黨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爭取宣傳思想、新聞出版、公安政法等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社會團體的支持,集中治理一些學校周圍在治安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打擊危害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不法行為,切實保證有一個和諧、健康的良好育人環境。要積極爭取有關單位的支持,建立一支優秀的校外輔導員隊伍,有條件的地方,可積極推進中小學校聘請兼職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工作。要注重學生的身體鍛煉和體質提高,盡快完善和實施學生健身強體的各項規劃和有關標準。要加強學校中黨團組織和少先隊組織的建設,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優勢。少年宮(家、站)等校外教育機構要為青少年學生開展豐富有益的課外活動。要通過建立社區教育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協會"等,組織協調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教育工作,形成全社會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