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1996年在全國開展治理中小學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七日
關于1996年在全國開展治理中小學
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1995年國家教委和國務院糾風辦把治理中小學亂收費作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并且以義務教育階段作為重點,下大力氣依法進行專項治理。國家教委明確提出了中小學收費工作“五不準”規定和治理工作的“八條措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和糾風辦的領導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建立了辦事機構,逐級簽訂了“責任書”,實行“收費監督卡”制度,堅持標本兼治原則,收到了實效。多數地區中小學亂收費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對治理中小學亂收費的成績不能估計過高,當前存在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各地治理工作發展很不平衡。有的學校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有的學校以勤工儉學等名義向學生家長索要或攤派財物;有的縣鄉人民政府以學校建設名義強制或變相強制集資或亂攤派,加重了農民負擔;有的學校強制學生參加各種保險;有的學校代收費項目過多過濫;一些大中城市對部分重點中小學在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生”高收費問題治理不力,有的甚至愈演愈烈。這不僅違背有關法律規定,違背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辦學方針和方向,而且對社會風氣產生不良影響。我們必須從造就全社會穩定的教育環境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出發,正確認識并認真解決好這一問題。
根據中紀委第六次全會和國務院第四次反腐敗工作會議的部署,1996年仍要把治理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作為一項十分緊迫的重要任務來抓,特別是要把進一步解決好京津滬三個直轄市和各省會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擇校生”問題作為突出重點,加大治理力度,務求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總的要求是:以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從嚴治標,加大治本力度,標本兼治,認真做好1996年度中小學收費的專項治理工作。
一、堅持從嚴治標,力爭取得明顯成效
(一)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199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的決定》、1993年中辦國辦轉發財政部《關于治理亂收費的規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收費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下發的關于治理亂收費的有關文件精神,對本地制定的中小學收費的各種規定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凡違背上述文件規定的,應立即廢止或進行修訂。
(二)嚴格執行國家教委關于義務教育階段收費工作“五不準”的規定。即:不準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小學和初中招收“擇校生”,堅持就近入學原則;不準舉辦以各種名目收取費用的補習班、超常班等;不準以行政手段強制學生購買復習資料和其他商品等;不準把社會上對學校的亂攤派轉嫁到學生頭上,嚴格控制代收費項目;不準未經政府批準擅自出臺新的收費項目或自行提高收費標準。要堅決把住春秋兩季開學收費關口,每個學期初,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糾風辦、物價、財政等部門聯合組織檢查組,對學校收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春季開學檢查重點放在收費項目和標準有否亂開口子;秋季開學還應重點檢查有無通過“擇校生”高收費問題。
(三)一定要把“擇校生”高收費問題堅決遏制住,重點是大中城市。對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現仍在招收“擇校生”的,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采取果斷措施首先解決好高收費問題。從1995年秋季起已不招收“擇校生”的省市,要做好工作,鞏固已有成果,防止反復。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要采取一步到位或盡快分步到位的辦法限期解決“擇校生”問題,實現就近入學的目標。同時要堅決制止各種形式以權擇校的“條子生”和“關系生”。捐資贊助必須堅持自愿的原則,不準與招生入學掛鉤。
(四)規范代收費范圍。代收費的項目應嚴格限定在必須由學校統一購買的學習用品。除課本以及確需統一購買的作業本外,學生個人學習、生活、娛樂用品,學校和教師不準統一收費代購。所有面向學生發行的教學用書(含各科輔導材料和課外讀物等),都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教學用書的征訂范圍,要限定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用書目錄之內。未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教學用書不準在學校面向學生發行。代收費的具體范圍由省級物價、財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規定。各中、小學不得擅自擴大代收費的范圍。學校代收費應遵循“隨時發生、隨時收取、多退少補、不得盈利、及時結算”的原則。
所有與學生有關的社會保險,均由學生及其家長自愿到保險機構辦理。學校及其教職人員一律不準代辦。
(五)繼續加大查辦違紀案件的力度,對不聽招呼、明知故犯、頂風違紀亂收費案件,包括繼續違反規定亂收費和通過招收“擇校生”達到高收費目的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查處的亂收費金額要退還學生及其家長,不應退還或無法退還的由物價檢查機構沒收后上繳財政。同時要追究有關當事人和領導的責任,情節嚴重的,教育、紀檢、監察部門要給予紀律處分并公開曝光。
(六)要加強對教育收費的管理。對政府批準的雜費、代收費和借讀費,要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接受社會的監督。普遍實行收費登記卡制度。各中、小學校不得向學生收取未列入登記卡的任何費用。
(七)抓好典型,以點帶面。各地人民政府和教育、物價、財政部門、糾風辦要根據今年治理中小學亂收費工作的任務要求,選擇和建立一批聯系點,摸索積累總結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為決策提供依據。
二、從提高認識入手,切實抓好治本工作
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和“擇校生”問題,不單純是收費行為不規范的問題,而且是長期以來困擾基礎教育的“經費短缺”、“應試教育弊端”和“片面的人才觀”的綜合反映。因此,在治理中,既要治“標”,制定辦法,強化監督檢查,規范收費行為;又要治“本”,轉變觀念,深化改革,依法治教。
(一)端正教育思想,認清義務教育性質,提高依法治理亂收費的自覺性。治理中小學亂收費,不僅是規范教育收費行為、治理亂收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系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關系學生身心健康的大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學校辦學所需經費。學校應當做遵守價格紀律的模范。各地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貫徹依法治教的原則,提高對應試教育和片面人才觀弊端的深刻認識,堅決糾正中小學亂收費這股不正之風。
(二)小學實行就近入學,在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入學。這是全面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助于減輕小學生和初中生的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有助于克服中小學存在的應試教育傾向,實現向素質教育轉變;有助于大面積辦好小學和初中,調動更多學校的辦學積極性。小學和初中招生由考試擇優到免試就近入學,是入學辦法的一項重大變革。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方面,在地方人民政府領導下,密切配合,抓緊工作,制定規劃,逐步推進。
(三)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要繼續采取措施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包托配備領導班子、充實師資隊伍、增加經費投入、配備必要教學設備和改善生源在內的辦學條件。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要辦好所有學校,逐步縮小校際間辦學水平上的差距,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三個直轄市和各省會城市應積極創造條件,率先做好這項工作,這是解決“擇校生”問題的根本途徑。
(四)進一步加大高中、初中招生辦法和辦學體制改革的力度。凡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重點完中只辦高中的改革試點;時機成熟時,還可在大中城市積極推行九年一貫制(特別是新建校,盡可能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既可在同一所學校實行九年一貫制,也可在異校之間由相對就近的小學和初中掛鉤實施九年一貫制,以減少升學和擇校的競爭。
(五)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公民個人依法開辦民辦學校,以滿足一些家長的擇校要求。民辦學校收費標準應依學校辦學成本確定,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具體辦法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意見會同同級物價、財政部門研究制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民辦學校的領導和財務管理的審計。
(六)舉辦義務教育主要是各級地方人民政府的責任。為促進“兩基”目標的順利實施,落實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要求,努力做到“三個增長”和保證義務教育的經費需要,隨著物價上漲指數的變化適時調整義務教育階段的雜費標準。同時,要進一步處理好教育內部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關系,逐步調整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和比例,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努力為本地區提供足夠數量的學校和較好的辦學條件,逐步滿足法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免收學費、就近入學的需要。
治理中小學亂收費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的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育的整體水平、逐步做到從根本上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日益增長的需要,既是政府和教育部門的責任,也是全社會和學生家長的共同責任。歡迎全社會和學生家長對中小學收費工作進行監督,同時對各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正在進行的義務教育階段改革工作,要從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跨世紀一代新人、迎接21世紀挑戰的高度出發,給以理解、配合和支持,把我國的基礎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會同糾風辦要將開展治理中小學亂收費工作情況,于1996年11月底前報同級黨委、人民政府和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務院糾風辦。
國家教育委員會
國家計劃委員會
財 政 部
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
一九九六年五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