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五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快企業改革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過程中,不少地方出現了借企業改制之機懸空、逃廢金融債務的現象。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社會信用關系,致使金融機構大量債權懸空,信貸資產質量下降,國有資產流失。為規范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的改制工作,防范和制止各種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切實保護金融機構合法權益,防范金融風險,現就在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過程中加強金融債權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切實加強對企業改制的指導和監督
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大局出發,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企業改制的有關政策、措施,切實加強對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規范企業改制行為,堅決制止各種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各地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本地區企業改制中金融債權保全工作,積極支持金融機構做好金融債權管理工作,嚴禁包庇和縱容改制企業的逃廢金融債務行為。
二、改制企業要依法落實金融債務
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工作,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經貿委、國有資產管理局《關于防止銀行信貸資產損失的通知》(銀發〔1994〕40號)的規定。企業在改制過程中,不論采取何種方式進行改制,都必須充分尊重金融機構保全金融債權的意見,依法落實金融債務。金融債權債務未落實的企業不得進行改制,有關部門不得為其辦理有關改制審批和登記手續,也不得頒發新的營業執照。在本通知下達之前已經發生逃廢金融債務的改制企業,必須立即糾正并重新確立金融債權債務關系。
三、金融機構要積極參與企業改制工作,依法維護金融債權安全
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工作涉及金融機構債權時,必須有債權金融機構參加,金融機構要嚴格監督改制企業的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等工作。各金融機構要認真落實金融債權保全責任制,加大債權清收力度,制定相應措施,切實維護金融債權的安全,并將金融債權保全情況定期向中國人民銀行報告。對懸空、逃廢金融債務嚴重的地區,各債權金融機構應降低對該地區分支機構的授信等級。
四、認真做好改制企業的資產評估和產權登記工作
國有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必須經過嚴格的資產評估和審核,國有中小企業改制的資產評估結果要經承擔國有資產管理職能的部門確認。按照《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192號)規定,國有中小企業改制發生產權變動時,應申請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有關部門在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時,應要求改制企業提交有關金融機構出具的金融債權保全文件。國務院承擔國有資產管理職能的部門要加強對資產評估機構的管理和監督,認真做好改制企業的資產確認和評估工作,嚴禁將改制企業的國有資產人為低估和無償量化分配給個人。資產評估機構必須有合法的資格認證和開業證明,要真正辦成公平、公正的社會中介組織,依法評估、嚴格自律,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五、進一步加強對金融債權管理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
中國人民銀行要高度重視企業改制過程中金融債權管理工作,主動與地方人民政府溝通、協調,加強對金融債權管理工作的領導。要把維護金融債權作為金融監管的重要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遇到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各分支行發現轄區內逃廢金融債務行為,要立即予以制止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行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要組織有關金融機構對企業多頭開戶進行專項清理。各金融機構要嚴格執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帳戶管理的規定,堅決執行基本存款帳戶制度,防止改制企業利用“多頭開戶”逃廢金融債務。對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為逃廢金融債務的改制企業,各金融機構一律不予開立存款帳戶,更不得為其提供貸款、結算等服務。
六、加強金融法制宣傳,強化社會信用觀念
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大金融法制宣傳的力度,提高全社會的金融安全意識,維護正常的社會信用關系。各地人民政府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審理金融債權債務糾紛案件,加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培育,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對依法改制、實現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企業,要大力宣傳;對改制不規范,借改制逃廢金融債務,造成信貸資產流失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處理并予以通報。
對違反本通知規定造成金融債權損失的,要嚴肅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地方人民政府支持、縱容改制企業逃廢金融債務的,要追究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領導人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96-08-29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8-03-1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四)
1992-04-01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