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條 【調解組織】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到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一)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二)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三)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
條文注釋
本條對可以受理勞動爭議調解的調解組織和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組成作了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向之提出調解申請的組織有三:(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在我國企業實行了二十多年的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在勞動爭議的處理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與《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勞動法》的規定相比,這一規定增加了受理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范圍,為勞動爭議案件的調解工作增加了一條解決渠道。(3)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主要包括:工會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區域性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行業性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其他具有調解職能的調解組織或其他組織。
本條規定改變了原有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性質,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構成從三方變為兩方,使工會從原先的中間環節變成為一個和用人單位直接對立的對手,使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從原先的調解功能轉變為談判功能,實際上已經不存在調解。
關聯法規
《勞動法》第80、81條
《工會法》第28條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7-9條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及工作規則》
《工會參與勞動爭議處理試行辦法》第11-18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2011-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7-24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決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再次答復
1991-03-07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