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條 【清算組申請注銷登記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清算組應當自公司清算結束之日起30日內向原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一)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
(二)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但公司通過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續的除外;
(三)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解散或者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外商投資的公司董事會決議解散;
(四)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五)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解散;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解散情形。
條文注釋
本條規定的是公司清算后,應辦理注銷登記的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公司依法宣告破產。破產即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無力繼續經營,由法院宣告停止營業,進行債權債務清理的狀態。此時,會由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人員成立清算組,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在清算期間,公司仍具有法人資格。公司解散或被宣告破產后,公司法人資格和主體資格并未立即消滅,在清算期間,公司仍為法人,只是業務活動范圍有所限制。
第二種情況是股東共同意志終止公司。既表現為公司章程約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解散事由出現,也表現為股東決議解散。公司從本質上是股東意志的共同體現,股東將公司的存續事由記載在章程中,并可以共同決定終止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份有限公司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通過,可以作出解散公司的決議。
第三種情況是權利部門撤銷公司。主要是公司因出現了違法情形,被工商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或責令關閉,或依照法院判決應當予以解散。此種解散是公權力機構對于公司違法行為的懲罰。在公司經營嚴重違反了工商、稅收、勞動、市場、環境保護等對公司行為進行規制的法律法規時,為了維護社會秩序,有關違法事項的主管機關可以作出決定以終止該公司的主體資格,使其永久不能進入市場進行經營。例如,《產品質量法》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關聯法規
《公司法》第181、189條
《企業破產法》第2條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20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廣東省暫時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201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一號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三)
1990-11-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1996-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2-15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